12月17日,安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安陽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林州專場新聞發布會,林州市作為安陽地區唯一有易地搬遷任務的縣級市,林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董豪傑介紹了林州市在如何真正讓搬遷群眾安心居住,實現「穩得住」目標的相關做法。
董豪傑說,「十三五」期間,林州市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2425戶6492人。採取了集中安置(含敬老院安置)和分散安置方式,其中集中安置2164戶5592人(包括敬老院安置543戶582人);分散安置261戶900人。所有易地搬遷人口於2017年12月底前全部分房到位,為確保搬遷群眾能夠安心居住,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健全配強社區服務力量。通過單獨建、掛靠建的方式建立健全了基層黨組織,幸福家園和黃華鎮廟荒安置點單獨成立了黨支部,其餘6個點掛靠在就近村黨支部。按照村級管理模式,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學習、議事、會議、管理、活動等各項制度。在幸福家園設立居民委員會,按照足額標準配備9名工作人員。其餘7個小規模安置點由各相關鎮配備不少於3名工作人員,真正做到了政策有人宣傳、社區有人管理、事情有人辦理、糾紛有人調解、衛生有人督導。
二、完善提升社區配套設施。教育保障方面。我們出臺了《關於落實易地搬遷貧困戶子女入學問題的通知》,無條件安排搬遷戶子女在安置點附近就學。今年,我們投資739萬元在幸福家園附近新建一所公辦幼兒園;投資512萬元用於幸福家園附近永和希望小學操場及地下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醫療保障方面,為市區搬遷戶就近更換家庭籤約醫生,將市中醫院作為市區搬遷人口指定就醫醫院,取消400元住院起步線,享受在遷出地衛生院同等政策優惠,並將市區搬遷人口門診慢性病報銷定點醫院全部變更至市區醫院,搬遷群眾可就近用藥。取暖保障方面,為了保障搬遷群眾在安置點長期入住,我們還按照每人每年60元標準,對幸福家園搬遷戶暖氣費進行補助,讓搬遷戶溫暖過冬。
三、持續加強產業和就業扶持。依託林州五大扶貧產業,實現搬遷群眾產業多元化覆蓋。一是工業扶貧。通過全市重點企業幫帶的形式,帶動16個鎮2186戶搬遷戶增收,戶均年收益1000—2000元。二是光伏扶貧。2016年、2017年兩年總投資2.02億元,建設光伏扶貧電站152座,總規模33.2兆瓦,覆蓋了16個鎮的2243戶搬遷戶。投資390萬元在廟荒村、楊家寨村、馬家山村、大嶺溝村、六家峪村安置點建設了5個搬遷點專項光伏扶貧電站,裝機容量655千瓦,覆蓋搬遷戶121戶,搬遷戶光伏年收益平均達3000元以上。三是特色農業扶貧。培育建設88個產業扶貧基地,實現貧困戶特色農業全覆蓋。依託村集體合作社,對搬遷戶土地進行流轉,每畝年收益600—1500元,搬遷戶既增加了收入,又從土地上解脫了出來。四是旅遊業帶貧。比如,位於黃華鎮的廟荒安置小區,就是依託該鎮鄉村旅遊扶貧示範區,組織產業主體和貧困群眾建立了提供務工、資產收益、合作經營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帶動該安置區搬遷群眾47戶157人脫貧致富。五是建築業帶貧。充分發揮林州「中國建築之鄉」的優勢,通過提供崗位、轉移就業、結對幫扶等多種帶貧措施,使557戶1717搬遷群眾從中受益。
另據董豪傑介紹,在加強就業扶持方面,林州市主要採取了以下五項措施:
一是工業企業吸納。動員全市40餘家重點企業降低門檻,提供222個崗位供搬遷人口就業。
二是公益崗位安置。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公益崗位共安排464人。
三是轉移就業輸出。鼓勵支持搬遷人口就業創業,1300餘人在建築業、商貿業、家政服務業等行業實現自主就業或創業。
四是強化技能培訓。圍繞林州特色產業、用工項目、勞務輸出項目等開展技能培訓,累計培訓易地搬遷群眾1936人,確保有培訓意願和有勞動能力的搬遷群眾至少接受1次技能培訓。
五是制定就業扶貧長效機制。將每月25日定為「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貧行動日」,為搬遷勞動力提供政策諮詢、職業介紹、崗位對接等服務。易地扶貧搬遷6492人中,16—60周歲搬遷人口3895人,其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條件的2017人已全部就業,實現了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董豪傑談道,2020年,林州市進一步加大後續扶持力度。9月份,投資1353萬元,在幸福家園附近購置長德商貿城商鋪2837平米,對外租賃、發展產業,以獎補形式引導承租企業安排幸福家園搬遷人口就業,收益用於維護幸福家園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小型公益設施和扶持幸福家園安置小區無勞動能力人口增收。12月份,投資648萬元用於紅旗渠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獎補,入駐企業優先吸納附近搬遷人口就業,租賃收入用於除幸福家園外全市所有安置點無勞動能力人口增收。截止目前,林州市已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無死角搬遷人口產業就業網絡,搬遷群眾對黨的搬遷政策無不交口稱讚,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來源:安陽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