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到邊,林州市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2425戶6492人全覆蓋無死角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12月17日,安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安陽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林州專場新聞發布會,林州市作為安陽地區唯一有易地搬遷任務的縣級市,林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董豪傑介紹了林州市在如何真正讓搬遷群眾安心居住,實現「穩得住」目標的相關做法。

董豪傑說,「十三五」期間,林州市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2425戶6492人。採取了集中安置(含敬老院安置)和分散安置方式,其中集中安置2164戶5592人(包括敬老院安置543戶582人);分散安置261戶900人。所有易地搬遷人口於2017年12月底前全部分房到位,為確保搬遷群眾能夠安心居住,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健全配強社區服務力量。通過單獨建、掛靠建的方式建立健全了基層黨組織,幸福家園和黃華鎮廟荒安置點單獨成立了黨支部,其餘6個點掛靠在就近村黨支部。按照村級管理模式,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學習、議事、會議、管理、活動等各項制度。在幸福家園設立居民委員會,按照足額標準配備9名工作人員。其餘7個小規模安置點由各相關鎮配備不少於3名工作人員,真正做到了政策有人宣傳、社區有人管理、事情有人辦理、糾紛有人調解、衛生有人督導。

二、完善提升社區配套設施。教育保障方面。我們出臺了《關於落實易地搬遷貧困戶子女入學問題的通知》,無條件安排搬遷戶子女在安置點附近就學。今年,我們投資739萬元在幸福家園附近新建一所公辦幼兒園;投資512萬元用於幸福家園附近永和希望小學操場及地下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醫療保障方面,為市區搬遷戶就近更換家庭籤約醫生,將市中醫院作為市區搬遷人口指定就醫醫院,取消400元住院起步線,享受在遷出地衛生院同等政策優惠,並將市區搬遷人口門診慢性病報銷定點醫院全部變更至市區醫院,搬遷群眾可就近用藥。取暖保障方面,為了保障搬遷群眾在安置點長期入住,我們還按照每人每年60元標準,對幸福家園搬遷戶暖氣費進行補助,讓搬遷戶溫暖過冬。

三、持續加強產業和就業扶持。依託林州五大扶貧產業,實現搬遷群眾產業多元化覆蓋。一是工業扶貧。通過全市重點企業幫帶的形式,帶動16個鎮2186戶搬遷戶增收,戶均年收益1000—2000元。二是光伏扶貧。2016年、2017年兩年總投資2.02億元,建設光伏扶貧電站152座,總規模33.2兆瓦,覆蓋了16個鎮的2243戶搬遷戶。投資390萬元在廟荒村、楊家寨村、馬家山村、大嶺溝村、六家峪村安置點建設了5個搬遷點專項光伏扶貧電站,裝機容量655千瓦,覆蓋搬遷戶121戶,搬遷戶光伏年收益平均達3000元以上。三是特色農業扶貧。培育建設88個產業扶貧基地,實現貧困戶特色農業全覆蓋。依託村集體合作社,對搬遷戶土地進行流轉,每畝年收益600—1500元,搬遷戶既增加了收入,又從土地上解脫了出來。四是旅遊業帶貧。比如,位於黃華鎮的廟荒安置小區,就是依託該鎮鄉村旅遊扶貧示範區,組織產業主體和貧困群眾建立了提供務工、資產收益、合作經營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帶動該安置區搬遷群眾47戶157人脫貧致富。五是建築業帶貧。充分發揮林州「中國建築之鄉」的優勢,通過提供崗位、轉移就業、結對幫扶等多種帶貧措施,使557戶1717搬遷群眾從中受益。

另據董豪傑介紹,在加強就業扶持方面,林州市主要採取了以下五項措施:

一是工業企業吸納。動員全市40餘家重點企業降低門檻,提供222個崗位供搬遷人口就業。

二是公益崗位安置。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公益崗位共安排464人。

三是轉移就業輸出。鼓勵支持搬遷人口就業創業,1300餘人在建築業、商貿業、家政服務業等行業實現自主就業或創業。

四是強化技能培訓。圍繞林州特色產業、用工項目、勞務輸出項目等開展技能培訓,累計培訓易地搬遷群眾1936人,確保有培訓意願和有勞動能力的搬遷群眾至少接受1次技能培訓。

五是制定就業扶貧長效機制。將每月25日定為「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貧行動日」,為搬遷勞動力提供政策諮詢、職業介紹、崗位對接等服務。易地扶貧搬遷6492人中,16—60周歲搬遷人口3895人,其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條件的2017人已全部就業,實現了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董豪傑談道,2020年,林州市進一步加大後續扶持力度。9月份,投資1353萬元,在幸福家園附近購置長德商貿城商鋪2837平米,對外租賃、發展產業,以獎補形式引導承租企業安排幸福家園搬遷人口就業,收益用於維護幸福家園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小型公益設施和扶持幸福家園安置小區無勞動能力人口增收。12月份,投資648萬元用於紅旗渠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獎補,入駐企業優先吸納附近搬遷人口就業,租賃收入用於除幸福家園外全市所有安置點無勞動能力人口增收。截止目前,林州市已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無死角搬遷人口產業就業網絡,搬遷群眾對黨的搬遷政策無不交口稱讚,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來源:安陽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和配套設施掃尾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搬遷群眾基本入住。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近千萬貧困人口「挪窮窩」「換窮業」,逐漸擺脫貧困、安居樂業。
  • 瀘縣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幸福生活
    一棟棟新房,一處處產業,一張張笑臉,透露出易地扶貧搬遷戶幸福生活的甜蜜。「搬遷後,我的田承包給別人養魚,兒子外出務工,加上低保、新農保,日子比原來好多了。」談起自己的搬遷生活,臉上露出幸福地笑容。周堰村安康公寓的生活是瀘縣易地扶貧搬遷戶的一個縮影。安置點選址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敗的關鍵。瀘縣探索出了四種安置方式,由搬遷戶自願選擇。
  • 重慶已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
    新華網22日從重慶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重慶市已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入住。在易地扶貧搬遷推進工作中,重慶共計建設6戶及以上集中安置點253個,安置搬遷群眾4100餘戶1.5萬人,其中最大的黔江區李家溪集中安置點共安置搬遷群眾413戶1531人;堅決守住「建卡貧困人口搬遷建房面積不超標、建房不大額負債」兩條紅線,落實到人到戶建房補助資金近30億元,人均獲得直接補助不低於1萬元,切實解決搬遷群眾建房資金需求。
  • 河北康保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見聞
    夏日,在康保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小區怡安小區,63歲的孫德有在三室一廳新居裡一刻也不閒著,一會兒拖地,一會兒撣窗臺。孫德有是搬遷到怡安小區的建檔立卡戶中的一員。 幾年來,康保縣針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區域,瞄準目標、分類施策、強力推進,提前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 日前,記者深入該縣,感受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中陽縣:易地扶貧搬遷到縣城升輝小區的農民唱悲歌
    這些鄉鎮貧困原因:山莊窩鋪村居住分散,國家各種基礎設施配置無法實施,更主要的是交通閉塞、偏僻落後是當地貧困的主要因素。在扶貧攻堅中,黨和政府審時度勢對這些山莊窩鋪村實行易地扶貧搬遷整村移民的辦法,讓自然條件惡劣的貧困山莊村民整村移民搬遷到條件相對優勢的區域發展創業脫貧。
  • 走出深山天地寬——農發行普定支行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的頭號工程,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交辦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一項重要任務。農發行普定縣支行積極配合上級行制定的易地扶貧搬遷貸款管理辦法,依託《貴州省2012—2020年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規劃》,研究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路徑。
  • 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與後續發展綜述
    從「山頭」到「村頭」,從「村民」變「居民」,涼山州易地搬遷總人數佔到了全州貧困人口的36%,是四川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總量的25.6%,這是涼山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的巨大歷史成就。與此同時,它又開啟了涼山脫貧攻堅後一個全新的歷史課題——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的轉型與重構。 易地扶貧搬遷,從本質上講,是民族為擺脫貧困而進行的新的遷徙。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 960多萬人脫貧勝券在握
    ,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中國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在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
  • 重慶已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稱,目前,重慶已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入住,重慶經驗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後2次推介。
  • 重慶市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
    12月22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十三五」異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入住。在搬遷安置方式選擇上,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共計建設6戶及以上集中安置點253個,安置搬遷群眾4100餘戶1.5萬人,其中最大的黔江區李家溪集中安置點共安置搬遷群眾413戶1531人。同時,守住「建卡貧困人口搬遷建房面積不超標、建房不大額負債」兩條紅線,落實到人到戶建房補助資金近30億元,人均獲得直接補助不低於1萬元,切實解決搬遷群眾建房資金需求。
  • 龍曉華: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龍曉華在易地扶貧安置區調研時強調:  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8月20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帶領州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到花垣縣、保靖縣、永順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並召開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調度會議。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劉珍瑜參加調度會。
  • 「決勝2020」河北阜平:易地扶貧搬遷搬出一片新生活
    今天,「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採訪團走進阜平縣龍門村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在這裡,村民們徹底告別了人背肩挑山泉水、木柴取暖的日子,過上了讓人羨慕的新生活。圖為易地搬遷項目小區。那時候家裡邊種著幾畝地,收入很少,要靠到外邊打工才能維持家庭支出。」圖為媒體採訪團的記者們在趙玉虎家採訪。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按照黨中央提出的「五個一批」中的「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的指示精神,阜平縣決定實施龍門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 東鄉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面建成
    「十三五」以來,東鄉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推進「五個一批」、實現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的重要舉措,搶抓政策機遇,壓實主體責任,州縣鄉村四級聯動,超常舉措促進度,完善配套提服務,多元產業穩增收,保質保量完成了5255戶28023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國新辦發布丨中國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
    12月3日,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國新辦舉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
  • 遵義市習水縣易地扶貧搬遷成效顯著
    近年來,遵義市習水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關鍵性措施,堅持高位謀劃,高強度推進,舉全縣之力,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以「應搬盡搬」為原則,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搬遷脫貧目標,精準摸排搬遷對象,科學編制搬遷規劃,精心制定搬遷方案,全力加快項目建設,突出協調解決重大事項
  • 扎西德勒,我們的新家園——西藏易地扶貧搬遷搬出幸福美好新生活
    作為我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以來,西藏累計實現62.8萬貧困人口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而一場史無前例、超大規模的易地扶貧搬遷行動,則是消滅貧困的關鍵。近日,新華社記者走訪西藏多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目睹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生活正在發生新變化。
  • 慶陽市易地搬遷投資37.41億元 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14554戶
    12月11日,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十三五」以來,我市堅持把易地搬遷作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嚴守政策紅線、聚焦重點難點、強化市縣聯動、加大協調力度、注重事中事後監管、細化後續產業和就業幫扶措施,共搬遷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14554戶63378人,新建6戶以上安置點290
  • 半月談|易地搬遷,決戰世界之巔
    易地搬遷,決戰世界之巔半月談記者 王炳坤 趙一鴻10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在拉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基本情況。作為我國唯一一個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以來,西藏累計實現62.8萬貧困人口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創造了世界之巔的減貧奇蹟。
  • 縣領導到花江鎮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4月14日,縣委副書記韋鋒到花江鎮蓮花村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縣委常委、花江鎮黨委書記白忠明參加調研。韋鋒與村支兩委人員、部分村民代表座談,詳細了解村民身體狀況、子女入學、就業、主要收入來源等家庭基本情況,對比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搬遷前後的出行、教育、醫療、就業等之間的差距,耐心向群眾宣傳講解易地扶貧搬遷相關惠農政策。
  • 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
    河南在安置點配建公共服務設施,確保搬遷群眾配套設施齊全、生活便捷;支持易地搬遷後續產業發展,讓搬遷群眾能就近就地就業創業;此外,解決好戶籍問題,推進社區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搬遷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安穩。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覆蓋河南50個縣(市、區)。「十三五」期間,河南省在「三山」地區建設858個安置點、7.7萬套安置房,易地扶貧搬遷25.97萬人,提前一年完成搬遷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