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的影響範圍實在是太廣了,這三大宗教甚至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佛教主要影響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基督教則在歐美國家流行更甚,而伊斯蘭教的信仰國家主要位於西亞、中亞、北非等地區,圖1為三大宗教在世界上的影響分布圖。
我們從頭說起,到底什麼是宗教?按照國際學術界的定義,宗教有兩個意思:敬神和通神,實際上宗教就是人用恭敬的態度實現和神的聯結。而我們中華文化認為:「宗教」二字中,「教」是教化,「宗」則表示宗旨和根本,所以在我們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認為「宗教就是以某種教化為宗」,教化可以有多種,比如孔子、老子、墨子、韓非子,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提出把儒學叫做儒教的原因,圖2為孔子畫像。歸根到底,我們眼中的宗教是「以人為本」。信仰的是某位聖賢所說的話。
而有些宗教是「以神為本」的,他們本質上是信仰神,是人和神的溝通(可能是單方面的)。根據神的多寡,這些宗教又可分為多神教和一神教。多神教主要是印度教,他們認為世界的創造者是梵天,世界的維護者是毗(Pi)溼奴,世界的破壞者和維護者是溼婆。
而一神教主要有三個: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認為雅赫維是唯一的神;基督教認為耶和華是唯一的神;而伊斯蘭教認為安拉是唯一的神。由於他們都需要和神建立聯繫,所以必須得有先知,先知的作用就是作為中間媒介傳達神的旨意,不然人類怎麼領會到神的旨意,如此也才說得通。對這樣的宗教我們叫它天啟宗教,取受天啟示之意,例如:猶太先知(一群智慧的人)、耶穌基督(神的兒子)、穆罕默德(最後受神啟示的人,叫「封印先知」),圖3為猶太先知像,圖4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圖,圖5為穆罕默德畫像。
那佛教呢?雖然佛教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同為世界性宗教,但最大的區別是佛教沒有神。有人怕是要懷疑了,沒有神,那我們在《西遊記》中看到的都是什麼?別急,往下看。佛教沒有神,只有佛,那佛是什麼?佛是覺悟了的人,其本質還是人,可以這樣說,佛一定是人,但人不一定是佛,是否成佛取決於是否覺悟。那麼問題就來了,你是宗教,但是沒有神,這可如何救苦救難,所以佛教也只好向有神的方向發展,建寺廟,樹偶像,把佛祖和觀音菩薩當作神來崇拜。
之所以說佛不是神,有如下原因:一、釋迦摩尼確有其人,且在80歲正常去世;二、他生前就是佛;三、他是自己成佛的,沒有受到別人的指點,反而是他指點的別人,圖6為釋迦摩尼像。
所以嚴格地說佛教是沒有神的,我們只是為了方便崇拜,當作它是有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