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年|阿婆作品的影視改編之路

2020-12-16 澎湃新聞

阿加莎·克裡斯蒂一位作家的偉大表現在哪些方面?她的書成為全球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的暢銷書;開創了本類型創作的某些流派;擁有後人無數致敬作品,一個個創舉性的詭計不斷被重新上演……以及,她的小說不斷被改編,搬上銀幕、螢屏、舞臺。如今,幾乎每年都能看到一部由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改編的新電影或者電視劇。僅2020年,從年初的英劇《灰馬酒店》,到即將上映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都吸引到了足夠多的關注。

《灰馬酒店》劇照而對於全世界的阿婆粉來說,2020年無疑是一個值得狂歡的年份:100年前,她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9月15日,則是她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在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上映之前,不妨讓我們先來一起簡單回顧一下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的影視改編之路。

《斯泰爾斯莊園奇案》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處女作,也是大偵探波洛第一次出場。小說於1920年2月至6月在英國The Weekly Times上連載,10月在美國結集出版事實上,對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的改編在9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1928年,阿婆38歲,這一年,她的作品《神秘的奎恩先生》第一次被搬上大銀幕,她還親自擔任了編劇。

電影《神秘的奎恩先生》(1928)海報不過,在豆瓣電影「阿加莎」欄目下的所有電影中,按評價排序出現在最開頭的,則是1957年版的《控方證人》。雖然原著小說相比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其他作品並不十分知名,但這部黑白電影在豆瓣獲得了三十多萬人的評分,高達9.6的高分使其一直在豆瓣電影總榜中佔據著驚豔的高位。

《控方證人》(1957)海報「請您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這部電影的結局!」這句話,出現在1957年版《控方證人》的片尾。由於劇情反轉過于震撼,曾創造過《七年之癢》中瑪麗蓮·夢露白裙被吹起的經典畫面的導演比利·懷爾德,在電影結尾第一次為懸疑片加上了「請勿劇透」的提示,特意細心提醒觀眾,不要向沒有看過電影的朋友們透露結局。短短兩個小時,一場精心謀劃的角逐,一次新奇的體驗,想必讓當時的人們體會到懸疑片帶來的心理快感能有多大。

《控方證人》(1957)結尾的友情提示如何將一部懸疑作品改編為成功的電影作品,歷來是影視工作者們所關注的問題,而1957年版的《控方證人》被公認為超越了原著。一環扣一環的情節排布使得影片節奏緊湊,演員入木三分的演技更為影片增光,在距離結局還有最後五分鐘時,最大的反轉終於到來,於是前面的一切結論被完全推翻……電影沒有聚焦「誰是兇手」這個經典問題,律師——大腹便便、剛剛出院的威爾弗萊德爵士——一出場,便接到一份謀殺案的訴訟狀,富有的太太對窮小子倫納德·沃爾一見傾心,但她卻在這個窮小子拜訪過的當晚頭部受重擊死亡。在遺囑中,她留給窮小子八萬英鎊的遺產!倫納德·沃爾沒有不在場證明,動機又似乎十分明確,可他堅稱——自己是被冤枉的!整個懸案的面貌就這樣展現在觀眾眼前,而現在的重點是庭審戲和心理戲。隨著律師的調查逐漸深入,窮小子的妻子克裡斯汀誣陷丈夫的關鍵證據浮出水面。曲折的故事似乎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完美結局,可是,真的是這樣嗎?2016年,英國BBC又將《控方證人》翻拍成了電視劇。雖然已有經典版本在前,但相較於1957年電影版的緊湊排布和幽默化處理,BBC的電視劇以足夠長的篇幅進行了更多關於人性黑暗的探討,也非常值得一看。

電視劇《控方證人》(2016)海報身為英國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改編,自然也是從英國開始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英國人翻拍的阿加莎作品都在國際影壇、劇壇大放異彩。

英劇《大偵探波洛》系列,從1989年首播直至2013年結束,共13季,大衛·蘇切特扮演的波洛(中)成為經典,他也是史上扮演波洛次數最多的演員而進入21世紀後,同樣對推理頗有研究的日本,開始對阿加莎的作品進行了本土化改編。2015年,富士電視臺的第一部阿加莎改編作品問世,這一次,《東方快車謀殺案》變成了《東洋特快殺人事件》,名字一改變,日本推理的感覺就上來了。

日本人翻拍的《東洋特快殺人事件》這部只有兩集的SP將發生兇殺案的大舞臺從東方快車挪到了昭和初年的東洋特快上。日本推理作品中,在列車上發生的兇殺案不在少數,交通工具「時刻表詭計」更是由日本人首創的,如何使阿加莎這部經典作品既保留原著的精髓,又能適應日本的觀眾土壤,是改編的一大重點。兩集中,第一集是忠於原作的改編,中規中矩地敘述;第二集則由編劇三谷幸喜創作,從犯人的角度出發,提供另一條復盤的路線。

《東洋特快殺人事件》劇照2017年,日本朝日電視臺又翻拍了阿婆的另一部經典作品《無人生還》。2018年,《阿加莎·克裡斯蒂連續2夜特別劇》也在電視上播出。在《命案目睹記》中,日本人請來天海祐希飾演阿婆筆下著名的女偵探——簡·馬普爾小姐,這的確是一次有些令人震撼的突破,畢竟我們心目中的「安樂椅神探」馬普爾小姐,應該是英國BBC劇集《馬普爾小姐探案》中慈祥的老奶奶,可是在日版中,天海女王化身英姿颯爽的女警,還要奉行「安樂椅神探」的職責。

日劇《無人生還》

天海祐希主演的《命案目睹記》

英劇《馬普爾小姐探案》中的馬普爾小姐雖然,人們對於日本改編的阿加莎作品評價好壞不一,但看看島國人民如何理解和翻拍阿加莎,也確實有點意思。

改編自《羅傑疑案》的日劇《黑井戶疑案》(2018)上世紀70年代,西方世界迎來第二輪阿加莎改編狂潮,正是在這一時期,經典版《尼羅河上的慘案》誕生了。這部作品成為了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國外懸疑推理影片,上海電影譯製片廠於1978年譯製了該片。這部影片的主演都是實力過硬的演員,他們中至少有五位奧斯卡獎得主,而上譯廠也出動了大批優秀的配音演員。《尼羅河上的慘案》1979年上映後,迅速在中國掀起討論,名列上譯廠十大經典譯製片之列,同時也成為了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劇照談到《尼羅河上的慘案》,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去探討,因為對於我們而言,這部影片確實有著相當大的意義。在那個剛剛開始開放的年代,這部影片對於向好奇的中國人介紹阿加莎·克裡斯蒂這位筆觸細膩、才思絕佳的作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正是在1979年初電影風頭正勁之時,《譯林》雜誌創刊號開始全文翻譯連載《尼羅河上的慘案》原版小說。這部小說的引進,為《譯林》帶來的是一度高達40萬的銷量,也為後來《譯林》成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文藝青年們人手一本的讀物奠定了初步的根基。同時,它也打破了翻譯界許多人對外國通俗文學抱有的偏見。

《尼羅河上的慘案》那麼,這部在中國可以算得上有劃時代意義的阿加莎經典作品,講的又是什麼呢?《尼羅河上的慘案》建立在愛情、倫理與金錢糾葛的基礎上,富家小姐林內特橫刀奪愛,與好朋友傑奎琳的未婚夫西蒙成婚。在蜜月途中,這對夫妻時常受到傑奎琳的騷擾,而當遊船行駛在美麗的尼羅河上時,林內特在夜晚被槍殺,犯罪動機最充足的傑奎琳卻有絕對的不在場證明。隨後,林內特的女僕也被殺死在房間中,她竟是發現兇手後意圖敲詐勒索而被殺死。而自稱發現了兇手的奧特勃恩太太,在正要說出兇手姓甚名誰時也被槍殺!究竟兇手是誰?動機又是什麼?大偵探波洛抽絲剝繭,發現這又是一出人性的悲劇……

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導演肯尼斯·布拉納又將披掛上陣,演繹心中的偵探波洛這一角色。該片北美定檔於10月23日,8月19日發布了首支中字預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全球封面大賞
    阿婆的小說讀起來總是令人驚喜,其中對於人性的精彩塑造更讓它們擁有持久的吸引力、永不過時。事實上——讓我們把時鐘調得更精確一些——100年前的2月27日,《斯泰爾斯莊園奇案》開始在《泰晤士報》上連載,一直到六月份連載完畢,十月份正式出版。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家庭婦女」與她的推理王國
    今年是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1890-1976)誕辰130周年。「黃金時代」(約1911年至1945年間)是推理文學最輝煌的年代,猶如恆河沙數的推理名家名作陸續登場,而這個時代的開創者和最高成就者,就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她不僅完善了前人的建築根基,還成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推理王國。
  • 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97部英文作品集、改編影視作品及英文傳記
    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Christie 1890~1976)1890年,阿加莎·克裡斯蒂生於英國德文郡託爾奎,原名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AgathaMary Clarissa Miller)。阿加莎·克裡斯蒂16歲時到巴黎學習聲樂,但文學的愛好使她最終放棄了走歌唱家的道路。
  • 阿加莎·克裡斯蒂能夠通過今天的政治正確測驗嗎?|阿加莎誕辰130周年
    這一事件的深刻意味,在於今天的人們正以全新的目光重新審視某些經典作品,思考其時代局限與當下缺憾。今天是英國偵探小說女王、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尼斯·布拉納導演的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將於10月面世,一個世紀之後,阿加莎的作品在今天又能否通過政治正確測驗呢?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這位推理小說女王是處女座
    ——《羅傑疑案》克裡斯蒂《啤酒謀殺案》《無人生還》《五隻小豬》等部分作品的中譯本封面(人民文學出版社、新星出版社)。1920年,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和弗裡曼·克勞夫茲的《桶子》一同震撼了文壇,拉開了推理小說新紀元的序幕。
  • 世界偵探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逝世44周年
    ////////// 今天是英國著名作家 阿加莎·克裡斯蒂逝世44周年紀念日 1976年1月12日 阿加莎·克裡斯蒂 在牛津郡沃靈福德家中與世長辭
  • 阿加莎誕辰130周年:不滅的推理之光
    2020年9月15日是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誕辰130周年紀念日。 阿加莎·克裡斯蒂 作為世界聞名的偵探小說家,她用文字塑造了一個個充滿吸引力的推理世界,讓全球無數讀者愛上了這種文學形式
  • 呼延雲對話陸燁華:阿加莎·克裡斯蒂何以風靡一百年?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11920年,30歲的阿加莎·克裡斯蒂發表了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一個作者出道的作品就能表現出這樣老辣成熟的模式,我覺得非常震驚。」上海書展期間,舉辦了「我們已經讀了她一百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暨《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出版100周年紀念」活動,推理作者呼延雲、陸燁華與讀者分享了阿加莎本人的傳奇經歷和其作品風靡至今的魅力。陸燁華回憶說,自己看的第一本阿加莎小說就是《孤島奇案》(即《無人生還》),有點兒泛黃,帶著黴斑,讀完就「覺得這個小說從來沒有見過」,便去找作者其他的作品來讀。
  • 阿加莎·克裡斯蒂能夠通過今天的政治正確測驗嗎?
    這一事件的深刻意味,在於今天的人們正以全新的目光重新審視某些經典作品,思考其時代局限與當下缺憾。今天是英國偵探小說女王、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尼斯·布拉納導演的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將於10月面世,一個世紀之後,阿加莎的作品在今天又能否通過政治正確測驗呢?
  • 阿加莎與她的推理王國
    在全世界最優秀的偵探小說作家中,阿加莎·克裡斯蒂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作品風靡全球。 毒藥與犯罪 今年是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在偵探小說作家中,她的地位僅次於柯南·道爾。與柯南·道爾在福爾摩斯探案系列中所營造的血腥兇殺場面相比,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中兇殺案的發生卻顯得有些平靜。
  • 阿加莎·克裡斯蒂:偵探界的瑪麗蘇,文學圈的傻白甜,天生自帶瓊瑤...
    ·克裡斯蒂。 在全世界範圍內,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偵探小說最為暢銷。 她一輩子創作了80部偵探小說,被翻譯成100多種語言,累計銷量突破20億冊。據金氏世界紀錄統計,全世界只有聖經和莎士比亞的著作的總銷量超過了阿加莎·克裡斯蒂。
  • 阿加莎.克裡斯蒂:無可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
    百度搜圖(阿加莎.克裡斯蒂)阿加莎.克裡斯蒂原名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1890年9月15日生於英國德文郡託基的阿什菲爾德宅邸。《斯泰爾斯莊園奇案》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第一部偵探小說,她輝煌的創作生涯也由此開啟。奠定她在偵探領域不可撼動地位的作品則是《羅傑疑案》,《東方列車謀殺案》和《尼羅河慘案》更是享譽世界的經典之作,《幕》是她寫的最後一部小說。
  • 130年前的今天,偵探小說女王出生了
    三聯韜奮書店(ID:slbook1996) 當城市進入午夜 書店就是燈火 所有的英國演員好像總是在拍或者說總是希望拍兩部電影,一是「哈利·波特系列」,另一部是阿加莎作品改編。沒拍過就覺得不太好意思面對同行、影迷和父老鄉親。
  • 女神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全集
    Other Plays》1993《The Mousetrap and Selected Plays》1993《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and Selected Plays》以筆名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發表的作品
  • 《無人生還》:阿加莎·克裡斯蒂最精彩的懸疑小說,沒有之一
    電視劇版海報阿加莎·克裡斯蒂是當仁不讓的「推理女王」,被粉絲親切地稱為「阿婆」。阿婆筆下最經典的人物,大概就是叼著菸斗,留著滑稽的小鬍子的比利時偵探——波洛。織著毛衣優哉遊哉地破案的老太太馬普爾小姐,也是別有英倫田園風情的經典角色。那麼,或許你要問我:為什麼沒有波洛和馬普爾小姐出場的《無人生還》,會是最精彩的懸疑小說呢?
  • 巫術殺人倒計時,BBC改編阿婆原著的又一新作!
    大家好,我是張嘚嘚 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0~1976) 英國著名女偵探小說家、劇作家,被譽為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更是公認的推理小說女王,小編個人極其喜愛她的作品。
  • 「推理女王」阿加莎
    波洛神探「背後的女人」,是被稱為「推理女王」的阿加莎·克裡斯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羅茨基曾表示:「每個作家都追求同樣的東西——重獲過去,或阻止現在的流逝。」這話對於阿加莎來說,至少對了一半。因為在其作品裡,處處可見她過去的痕跡,比如用毒。阿加莎用毒之頻、之專、之巧,堪比金庸筆下的「毒手藥王」及其關門弟子程靈素。
  • 阿加莎的敘事魔術
    今年是「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她一生中創作了68部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還有17個劇本。這些作品以不同的語言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總銷售量超過20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