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達摩言:生死事大,不得空過。世間一切無常變異,在欲望中生死沉浮,終是幻影。明悟一切真相,依持善知識,能得解脫。
達摩祖師言:依持善知識。那麼什麼是善知識呢?
有人說我供佛,也拜佛。這就是善知識啊。明確的說這只是一種善緣,善根而已,終是還得在輪迴中。《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中就言: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若不見真性,皆是虛妄造作諸苦行。所以說要真正地找到這個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解脫法。
有人說我讀經,念佛,這樣是善知識嗎?
菩提達摩就講了善星比丘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所譯佛經《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三,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一中有詳細記載。大家可以參看,此善星比丘,能將十二部經背讀下來,但是善星比丘沒有真正的修持,後來隨惡法而沉淪,並對佛陀起噁心而終墮落。
故讀經念佛,若流於淺表,依文認字,而不見法性,實則是痴人。讀經、念佛均是有為法,落在塵心思維中,若無法從中徹觀法性,則無法獲得解脫。文殊師利菩薩在《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即判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法門: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以生滅法求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故應了知念佛法門的真義,不依於淺表,明白口念心思維皆是生滅煩惱想,還有修觀想佛像那一類,皆是生滅幻法。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言:都攝六根,淨念相續。這個有念就是生滅法,佛說:猶如煮沙子欲成飯。所以說我們讀誦經書要讀完,拿著半截就跑了。拿著半截就到處去弘揚,這不如法。方便法是可以得到福報,但終不是究竟。
文殊師利菩薩當時破斥以生滅法求佛果後,讚嘆觀世音菩薩言: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這時就開示我們切莫流於淺表了,念佛念自性,自性佛性本一如。即如反聞聞自性,這就是念佛攝六根的淨觀真義。
我們要懂得這個觀自在,觀什麼能得自在。聞什麼,能入定性解脫,念什麼能獲圓通。這其實就是止觀修法,也是禪定。智慧觀照清淨法性,照見五蘊皆空,脫一切苦厄。持名念佛亦是如此,持名相續,而斷諸塵念,以觀清淨自性,於佛性自性徹觀一如,亦與諸佛大願而相應。所以說見性是善知識。
有人說講法的法師是善知識。
我們要懂得,法中無我,能至清淨見性則為善知識。什麼是清淨見性呢?能接受聽眾的質疑,不是說有人質疑,就去恐嚇人要遭罪報什麼的。並能接受一切辯駁,要是被問難倒了,那如何說是究竟義。能開方便法演示,眾生根器不同,習氣相差,開方便法則能隨順眾生。講喻真義,不能光照書認字。把佛經上的種種術語照搬拿出來,這本經說,那本經說。
唯識說唯識,密宗說密宗,如來藏說如來藏,地藏菩薩本願經天天拜,金剛經卻啥都空。法華王,楞嚴王,華嚴王,彌陀王,各各弘法皆說他是王,大乘小乘,顯密分別。所以說沒有見性證悟,講出來全是分別妄想法。所以說佛告訴我們要懂得清淨觀照,有的講法是方便喻講,有的言說是為增進我們的修行精進。以從中證悟實義。是法平等清淨。這是最基本的。即是清淨見性是則善知識。
達摩祖師說:自心是佛。末法時候這句話一百個人聽到,難有三人能信。即使信者亦難有人真正明白,即使明白者亦難有人持。古來皆言:理可頓悟,事需漸除。利根之人,千載難逢。末法時候,人人自謂利根者,在禪林釋疑中就遇到過很多。他們自謂已證不生不滅,用幾句六祖壇經中的禪話來問難。殊不知,要是真正證悟了,又何必來禪林尋個證明認同啊。
達摩祖師西來開創東土第一代無相禪法,著《少室六門》分上下卷,其中是《心經頌》《安心法門》《血脈論》《破相論》《二種入》《悟性論》,而在後敦煌出土發現的《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及《達摩和尚絕觀論》等均是後人以達摩祖師名而作。
無相禪宗流傳到現在,世人皆知六祖壇經,卻鮮少有人知道達摩。對於達摩祖師的了解,多是僅止於後人託達摩名而自偽作的各種書籍。比如說《易筋經》《達摩真經》《達摩棍法》諸如此類等,硬生生把禪宗老祖搞成了武俠大師。比較出名的就屬《易筋經》了。
書中多講陰陽之道、金丹、洗髓、清虛、達到練氣長生的一種境界。並多以配合陰陽法、房中術、元精、元氣等邪命自活之法。不難看出這屬於後世道家的作風,歷來也被考證為明代天台道人紫凝道人假託達摩之名而造。若正信佛子,均能自知,沙門瞿曇,無如此事。此非正行,非解脫道,均是邪命自活之道。
除此一類就多是見於各種達摩根雕,達摩武功秘籍等,而對於達摩祖師真正的法要,卻很少人能明白。此末法時期,多為貪嗔痴利養而活命,為欲心執持,蒙蔽真性,難見善道。故修行難得,然佛法慈悲,恆不舍一眾生,若善緣眾生皆能發心,能於佛法持一句一偈,乃至世間生活中以微善行,微善念。皆成無量功德,照世明燈。
感恩一切,隨緣分享,自在如意,南無佛法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