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都是人民軍隊中傑出的名將,前面幾期,我們已經講完了大將、中將的軍事能力排名,今天就來說說開國少將吧。開國少將雖然相比元帥、大將、中將,軍事能力稍顯不足,但依然有不少極為突出的名將湧現,他們的傑出戰績,直到今天依然被我們津津樂道,彪炳史冊。那麼在開國少將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何人呢?
筆者歸納整理了一下開國少將的履歷和事跡,差不多已經有個大概了,就先來幾個提名吧:解方、賀晉年、鍾偉、丁盛、陶漢章五位將領的軍事水平,在少將中是最為出類拔萃的,他們堪稱少將中的五虎將,下面本人就逐一來介紹下他們的豐功偉績吧。
先來說說解方,解方,雖然位列開國少將第一位,但授銜實際上偏低了。解方作為1952年評定的準兵團級將領,又做過四野的兵團參謀長、志願軍參謀長,按理說是絕對夠得上中將軍銜的,但他卻最終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明顯太低了。而解方的軍事能力也是十分突出的。解方畢業於東北講武堂,是東北軍中軍事理論水平極高的將領,在國軍中就是少將軍銜了。
參加革命後,解方在參謀長的位置上盡職盡責,無論是在解放戰爭中在四野做縱隊參謀長、兵團參謀長,還是抗美援朝時期在志願軍做參謀長,他都體現了自己在軍事方面的能力,可以說,解方是少將這個層面上,軍事理論水平最傑出的將領之一。
為什麼要加上之一呢?因為有一位少將的軍事理論水平,絕對不在解方之下,他就是開國少將陶漢章。陶漢章出身於西北軍系統,是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首領吉鴻昌部下的一位參謀,抗日同盟軍被反對派解散後,陶漢章回到家鄉,參加了紅軍。
加入革命隊伍後,陶漢章的表現極為突出,尤其是軍事理論方面,在我軍中是名列前茅的。憑藉傑出的表現,陶漢章最終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革命勝利後,陶漢章淡泊名利,退居二線專心著作軍事書籍,他撰寫的《院校要走在訓練改革的前列》、《關於現代戰爭特點的探討》、《亞熱帶山嶽叢林戰鬥要則》等軍事專著,為人民軍隊的現代化進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人民軍隊的寶貴財富。
鍾偉和丁盛,都是四野少將層面最傑出的將領。丁盛曾經在我軍南下追擊國軍的衡保戰役中臨時改變部署,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最終痛擊桂系軍隊,令林帥大加讚賞。值得一提的是,丁盛還是亮劍中的主角之一:丁偉的人物原型。當然了,丁盛後半生犯了錯誤,但這不影響他在戰爭年代的軍事貢獻,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要分開來看,錯誤要批判,功勞要承認。不管怎麼說,丁盛都是一位戰爭年代出色的軍事指揮官嘛。
鍾偉早在1947年就當上了東野的縱隊司令,是林帥破格提拔的一員重要將領,他在四野的軍功也是非常突出的,四野從白山黑水打到海南島,丁偉全程參與指揮,表現可圈可點。但是在五五授銜時,鍾偉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實際上太低了,按他的資歷,絕對是夠中將的。不過四野名將如雲,內部競爭太激烈了,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鍾偉在其他野戰軍,絕對會獲得中將軍銜。
最後說說賀晉年將軍,實際上,授銜時賀晉年的級別是副兵團級幹部,與上將中的韓先楚、洪學智等人是平級的。而在解放戰爭時期,他的最高職務也是兵團副司令,紅軍時期他還做過軍長,無論從資歷還是戰功,抑或是級別上來說,賀晉年都是夠得上上將資格的。當然了,因為種種原因,賀晉年的授銜確實太低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賀晉年的戰功在開國少將中應該是最突出的,畢竟他的級別比其他少將都高了太多,把他和少將一起比較,有點不公平了。如果把這五位少將的軍事能力做個排名的話,我認為是這樣的:第一,賀晉年,第二,鍾偉,第三,解方,第四,陶漢章,第五,丁盛。大家覺得呢?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