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兒童多動症領域的教育工作者,有話要對爸媽說!

2020-12-15 兒童注意力訓練

作者 | 淘淘媽媽

圖片| 網絡

1

這幾天,淘淘媽看到一些國外的小訊息,雖然這些信息比較零碎,但還是覺得有整理的價值。

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世界各地從事與兒童多動症兒童相關領域的教育工作者,總結的一些建議。

從他們的經歷和感悟中,或許我們會發現對待多動症兒童的不同態度,學習到一些有用的寶貴經驗,得到更多的育兒啟發。

2

1.將ADHD視為「超級大國」

賓夕法尼亞州亨廷頓市教育顧問麗莎·克魯斯(Lisa Kruse)說:「通常在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中,患兒的雷射視覺,他們對熱衷之事的天賦和熱愛,以及跳脫思路思考的特質,在現實世界中可能會非常有益。」

因此,我們要將ADHD多面看待,甚至把它當做是一個未發掘的寶藏領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多動症患兒把潛能和才華發揮到極致。

2.制定計劃

Kruse說:「將多動症兒童的家庭和學校日常工作,變得簡單清晰,對孩子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比如,作業筆記本或其他學習生活所需的資料,用顏色編碼的文件夾分類保存,將使孩子獲得更多成功。」

3.利用服務優勢

克魯斯說:「如果您的孩子的學業,受到多動症的不利影響,可以尋求支持」

「例如,如果您有一個才華橫溢的學生,成績是平均水平,但他完全有能力做得比平均水平高,那麼他可能有資格獲得有關特殊教育法律和支持服務,因為他的能力和成就之間存在差異。」

3

4.增強孩子的應用程式技能

俄亥俄州代頓懷特州立大學殘障服務主任馬修·韋伯說: 「初中是患有多動症的學生,養成健康習慣並精通一兩個應用程式的理想時機!」

對此韋伯的建議是,使用文本轉語音應用程式,例如「讀寫」或「快照和讀取」,以及簡單的日曆和待辦事項列表管理器。

Webb認為,當保持組織結構和保留信息的這一類的工作需求變得更大時,應用程式的熟練度會在未來給孩子帶去很大幫助,緩解他們的就業壓力。

5.讓您的孩子嘗試新事物

在馬裡蘭州森特維爾市安妮女王縣高中,與多動症青少年一起工作的高中特殊教育老師布萊恩·達林說:「許多患有多動症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興趣。」

「像試穿鞋子一樣,多讓您的孩子將腳伸入不同的活動中,來尋找最適合的那一個,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6.購買一些雜誌

達林說:「與書本相比,患有多動症的孩子的精力和耐心可以更好地匹配雜誌,」

他補充說,孩子們可以利用從雜誌中學到的閱讀和批判性思維技能,來完成學校的閱讀任務。

7.巧妙利用運動

達林還指出:「在上課之前進行運動(非激烈運動),如身體的伸展運動,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縮短從玩耍到聽講之間的過渡時間。」

4

這幾條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工作崗位的教育者的建議,並不是說適合運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畢竟我們身處的大環境、孩子的性格、成長軌跡都是不同的。

但是淘淘媽相信,對於改善ADHD的方法,一定有共通之處,這些教育者的寶貴經驗,值得我們了解,也可以選擇部分易操作的方法給孩子嘗試一番。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大家,用科學方法讓多動症孩子儘快擺脫障礙、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多動症不局限於兒童青少年,50%影響到成年期!國內兒童多動症診療...
    金星明指出,多動症是全生命周期的一種疾病,不局限於兒童青少年,且該疾病呈慢性過程,其中60%~80%可持續到青少年時期,50%影響到成年期。多動症患兒早期症狀較難識別,眾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缺乏對該病的認知和警惕,易認為這是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表現。據統計,我國多動症患者達到1461萬至1979萬人,其中單純多動症患者僅佔28.1%,71.9%的多動症患者同時伴隨有其他疾病(即共病)。
  • 天使兒童醫院講解多動症ADHD對小孩的影響
    天使兒童醫院講解多動症ADHD對小孩的影響 時間:2020-12-01 16:17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兒童時期是人生的重要時期,若患兒在學校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厭學、逃學、成績下降,學不到更多的知識,長大後也會因基礎知識的貧乏,難以學到生活必需的技能,導致就業困難
  • 別輕易說孩子多動症,沒有這個症狀就不用擔心
    的確,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並不低(有報導稱大概在5%左右,即每20個孩子就有1個是多動症),它也確實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疾病之一 ,但生活中這個詞很多時候是被濫用了。為啥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 9月1號是開學日,9月之後出生的娃只能等到下一年上學,就成了班上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就會乖巧得多;而8月出生的娃是全班最小的,學習跟不上,玩性也大,當然容易被老師和家長視為「多動症」了。也就是說,很多小孩被誤診為「多動症」,其實只是因為年紀太小!據報導,美國每年可能有約一百萬的兒童被誤診成多動症 。
  • 兒童多動症的特徵和危害是什麼?
    ● 多動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兒童多動症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是一種以注意缺陷和活動過度為主要特徵的行為障礙症候群。
  • 打遊戲治療兒童多動症,靠譜嗎?
    就像玩賽車遊戲那樣,患兒在這款遊戲中要駕駛飛船在冰川或熔巖賽道上穿梭,躲避障礙,並收集加分目標,得分後馬上會有「awesome」等音效反饋。據遊戲公司官方介紹,這些看似尋常的設計中蘊含了神經科學的啟發,運用感覺和運動刺激來定位並激活在認知功能中起關鍵作用的前額皮層區域。
  • 兒童多動症|ADHD在幼兒期的14個跡象
    前幾天有家長諮詢我孩子多動症的事情,我問他孩子多大了,回覆說孩子4歲。這種情況其實不常見,因為很多ADHD兒童的家長都是等到上學以後,發現孩子適應不了學校規則和學習要求才會去檢查。一般醫院也不給5歲以下的孩子診斷。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主任詳解:如何預防多動症?
    孩子這種「坐不住」的表現,很可能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通俗的說就是兒童多動障礙,目前,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正在逐漸增加。父母要區別孩子是單純的活潑愛玩還是患有多動症,不能盲目給孩子下定義。那該怎樣預防孩子多動症呢?什麼是兒童多動症?多動症是一種兒童的發育行為疾病,主要發生在兒童學前時期。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 他在工作的時候,會的時間花在了思考、計算、調查,做實驗,才有了如此大的成就。 02、孩子有什麼樣的症狀才屬於"多動症患者"? 很多父母對"多動症"都有些誤解,孩子平時比較好動,父母就覺得孩子這是患了"多動症"。
  • 3類兒童多動症用藥,讓孩子遠離注意力渙散,學習困難,情緒不穩
    其中家庭氛圍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導致孩子多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許多研究認為兒童多動症候群可能是由於孩子中樞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完全所導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神經系統也會隨著機體的成長而不斷發育,並且各項功能趨於完善,因此兒童多動症候群會逐漸好轉並痊癒,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
  • 五個方面正確區分兒童頑皮和多動症
    原標題:五個方面正確區分兒童頑皮和多動症  兒童好動是天性,他們通過觀察、模仿、甚至爭吵來了解、適應這個世界,而「頑皮好動」只是某些孩子的個性而已。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鑑別:   一,注意力正常頑皮兒童雖然好奇,但是遇到感興趣的新鮮事物時,不僅會聚精會神地去做、去聽、去看,還討厭別人幹擾自己。而多動症兒童就存在明顯的注意缺陷,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幹什麼都心不在焉,任何事情都不能有始有終。
  • 多動症的孩子濟南能治好嗎?濟南童康兒童醫院
    濟南童康兒童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醫教一體的治療理念,倡導「測、評、醫、導、訓」醫教一體,中醫、西醫、心理、康復、特教等多學科結合,確立以「發育行為科」(多動、抽動、自閉症、遺尿、智力低下、語言發育遲緩)為重點,小兒神經科」(腦癱)、內分泌科(矮小、肥胖、性早熟)為專業的發展方向,為無數兒童多動症患者恢復健康,重拾健康夢。 孩子學習困難,原來竟是「多動症」在作怪?
  • 調皮和多動症的區別的是什麼呢?頑皮是孩子天性不能和多動症並論
    「多動症不用管,長大就好了」——關於小兒多動症不可走入的誤區小孩總是調皮搗蛋,寫作業馬虎,字跡潦草,學習成績也不好怎麼辦?打一頓就好了。——來自長輩的經驗。這些症狀怎麼這麼像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是什麼?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判斷?接下來,請來自成都西南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孟青醫生為大家做詳細解讀。
  • 孩子調皮搗蛋,別輕易貼上「多動症」標籤
    多動症,是許多父母和孩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但凡調皮搗蛋或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啊!」  前幾天,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603班的班主任俞成效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一篇隨堂作文:根據關鍵詞,寫一寫自己的苦惱,要求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提醒:孩子調皮好動難管教?當心多動症!
    受疫情影響,相信今年應該是許多父母過得非常痛苦的一年,因為將近大半年的時間裡都要和這些調皮搗蛋的小祖宗滿待在一起。而對於出籠的神獸,很多家長也是非常苦惱,尤其是那些有多動症的孩子,更是讓父母頭疼。「熊孩子」狀況百出,影響的不單單是孩子學習!
  • 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
    兒童多動症多發生於兒童時期,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全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主要表現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心地完成一件事情,做事情容易衝動,自控能力差,學習差,存在認知障礙。經過了解發現有許多家長分不清孩子多動症還好動,常常把這兩個混淆到一塊,這正是因為有些家長對兒童多動症沒有足夠的了解。有研究表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多動症發病率也在逐年提高,跟之前相比,為什麼多動症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呢?
  • 新調查顯示:遊戲療法有助於治療多動症
    電子遊戲一直存在至今,大家一直在爭論玩遊戲是否對人的健康有害,並且在遊戲是否會引起兒童和年輕人的暴力行為進行了很多研究。但是,一項新研究發現,遊戲療法可能能夠幫助多動症患者。該研究是由杜克大學臨床研究所進行的,杜克大學臨床研究所將350名8-12歲的多動症兒童分為兩組,一組分配用於玩常規遊戲,另一組玩針對治療多動症的遊戲。孩子們每周5天每天玩25分鐘自己的遊戲,時間持續4周。研究中沒有一個孩子使用過處方類或其他形式的多動症藥物。
  • 美國FDA正式規定,這款遊戲可用於治療兒童多動症
    大致看了一下有關於這款遊戲的實機演示視頻,可以說是很常見的賽車小遊戲,玩家需要控制小賽艇在道路上行駛,且不斷的躲避各種障礙物品,障礙物會隨著賽道的變化而迭代替換。在FDA官方的公告可以看出,這一款遊戲的主要便是針對八到十二歲之間,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合併型注意力缺陷渙散障礙的兒童,這一串名詞聽起來很拗口,但其實在民間有一個更通俗的叫法便是小兒多動症。
  • 減壓「神器」指尖陀螺,真能幫助多動症孩子緩解症狀嗎?
    指尖陀螺最初的發明者是Catherine,她發明這個玩具的靈感還被各個商家借來包裝成「減壓神器」、「緩解焦慮症」、「孩子的好朋友」,「幫助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甚至「可以治療孩子多動症」等等營銷噱頭。對於玩具可以治病這一點,醫學專家進行了嚴肅的駁斥,但是這種煩躁小工具對緩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兒童的症狀會有幫助嗎?★ 什麼是煩躁小工具?
  • 她,讓孤獨症兒童不再孤獨
    這些孤獨症的孩子,迫切的需要專業的機構來幫助他們回歸社會,而不是成為社會的棄兒。黃秀清下定決心: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力量,讓更多的特殊孩子能夠在最佳的年齡段得到搶救性康復訓練教育。對於特殊孩子,培養他們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是首要目標,也是將來孩子是否能獨立生存的核心。
  • 濟南童康兒童醫院_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
    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兒童抽動症是一種歸於精神障礙方面的疾病,它的前期表現就是多動,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就會升級發展成為抽動穢語症。近些年來兒童抽動症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遺傳、體質、感染免疫、社會環境、心理等都是引發兒童抽動症的主要因素。有些孩子在發燒傷風時病況會加重,兒童抽動症會變得更加厲害,所以家長一定要留意。下面看看,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