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半夜會四肢抽動、打哆嗦?媽媽要弄清楚原因

2021-01-20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小麗這幾天都沒有睡好,她兒子剛一歲多,但是半夜睡著突然就會哆嗦幾下,也不醒就又睡著了,剛開始小麗也沒在意,覺得孩子可能是做噩夢嚇著了,但這小一個月了,兒子還總是半夜突然就哆嗦,而且次數越來越多了,小麗覺得不對勁,趕緊帶兒子去醫院檢查,但都沒檢查出什麼問題,兒子半夜哆嗦的毛病也沒解決,小麗更擔心了,這兒子不是生什麼大病了吧?

然後小麗又帶兒子去了好多大醫院做了各種各樣的檢查,甚至連腰穿都做了,最後幾個醫生聯合確診是孩子自己玩呢。讓小麗總算放下心卻又哭笑不得。

其實孩子在睡著以後會出現在家長看來很驚奇的異樣舉動,就像小麗兒子半夜哆嗦,有時是正常現象或者孩子自己在玩,有時是孩子身體缺乏維生素或者其他微量元素導致的,有時可能就是孩子睡前的一系列狀況影響的。

為什麼孩子半夜睡覺會四肢抽動打哆嗦呢?

1、小孩子睡眠淺的時候,大腦處於半清醒狀態,而且通常孩子睡覺時候會將手舉過頭頂睡,呈「投降」姿勢,這時的四肢會突然抽動幾下或者打哆嗦,媽媽如果感覺到一定記得給孩子調整舒服的睡覺姿勢,讓孩子趕快進入深睡眠,不然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2、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骨骼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成長會造成體內的電解質不正常的放電現象,這時孩子就會突然哆嗦幾下,媽媽不用擔心,孩子是在正常發育呢。

3、如果孩子睡前被嚇到或者白天有什麼事情驚嚇到孩子,半夜孩子就會有打哆嗦的現象,雖然孩子之前被哄好也沒有多哭鬧,但會直接表現在睡眠中,媽媽記得多撫摸孩子手部、拍拍孩子背部、親吻孩子額頭給孩子安慰與安全感,讓孩子再次睡著。

4、在孩子缺乏鈣元素和其他維生素等微量元素的時候,會睡眠不好,具體表現就是半夜睡著打哆嗦,可以給孩子查查體內是否缺鐵鋅鈣、是否缺維生素ADE等等,及時給孩子補充。

你家孩子半夜有打哆嗦的現象嗎?

相關焦點

  •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弄清楚原因,媽媽對症下藥更見效!
    但是小靜以為是自己餵養孩子的方式方法不正確,也請教了不少有經驗的寶媽,小靜慢慢的才了解到孩子吃奶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的寶寶都有吐奶的狀況,關於寶寶吐奶有很多的知識是需要爸爸媽媽了解的。
  • 名醫劉增本:孩子老眨眼 當心患有小兒抽動症
    家裡人以為眼睛不好去醫院給看眼睛,大夫診斷後是患有『小兒抽動症』。診斷結果給這個家庭蒙上了巨大陰影。為了儘快治好孩子,不要留下病根,小波波的姥姥帶波波四處求醫,煙臺、上海的中醫院去了不少,針灸、推拿該試的都試過了,中藥也沒少吃,沒成想越治越厲害,孩子到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因為抽動症無法正常上學了。「為了孩子,我眼淚都哭幹了。」說到這,波波姥姥又抹起了眼淚。
  • 壓力過大可誘發孩子抽動症!孩子出現眨眼、搖頭等家長要警惕
    但她沒想到的是,孩子4歲的時候,身體突然出現問題,總會不自覺地顫動,醫生診斷為「小兒抽動症」,原因是孩子壓力太大,才會「精神疾病軀體化」。拿到兒子的診斷通知書,她泣不成聲:沒有什麼能比一個健健康康的孩子更重要。 其實這位媽媽的焦慮,也是萬千中國家長的縮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部分父母的心願。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詳解:抽動症的孩子為什麼長大後會越來越重
    抽動症多於4-6歲起病,部分抽動症患兒可合併有強迫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睡眠障礙、情緒障礙及其他心理行為異常。孩子有抽動症長大就好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遇到這幾種情況,隨著孩子長大會越來越加重!表現比如:眨眼睛、皺眉毛、咧嘴巴,吸鼻子、聳肩、甩頭、點頭、鼓肚子、甩手、踢腿;喉中不自主發出「哈」、「嗯」等異常聲音,似清嗓音或乾咳聲,有的無緣無故罵髒話,狗叫,鳥叫;孩子的抽動症狀,通常是從面部開始,逐漸發展到頭部、頸部、肩部的肌肉,再嚴重一些就是身體上身下身都一起開始動,甚至混合發聲性抽動。大概在10到12歲左右的時候,會比較嚴重。
  • 停止孩子抽動障礙的發展,這是一個母親的使命!
    我看了很多抽動患兒媽媽的一些手記、治療案例、一些醫學文獻,特別是營養學的相關知識。我有了信心。我做了詳細的筆記並制定了計劃,一星期後,我決定開始實施。我也希望把我所取得的成果分享出來。我總結了能這麼快見效的原因如下:1、兒子原來的典型早晨是果汁、白麵包、精細食品和含人工成分的糖漿。
  • 長時間地看動畫、玩手機,醫生診斷為抽動症
    孩子最近老是出現翻白眼的情況,而且比較頻繁,批評幾次以後翻白眼的時候就低頭,弄的我心裡很難受。帶著孩子去醫院眼科做了檢查,醫生說最近使用電子產品是不是時間和次數比較多,我說是,最後診斷為抽動症。抽動-發聲綜合:說髒話、重複語言、強迫動作等。男孩發病多於女孩,以5-12歲為多見,當孩子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或感冒時候症狀會加重,病程較長,經常反覆。抽動症雖然不是重症疾病,但是會影響孩子學習、生活與正常社交,特別是眨眼、翻白眼等症狀會影響孩子自尊心,會讓孩子在外人面前刻意掩飾或者低頭,嚴重會導致孩子自卑。
  • 寶寶睡覺總是蹬腿、唧哼、搖頭,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別忽視
    帶娃期間,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整的初為人母的媽媽們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辦。就拿寶寶睡覺蹬腿來說,有的說是寶寶長個子的信號,是好事兒;有的說是寶寶缺鈣了,必須補鈣;還有的說是寶寶身體不舒服,需要去醫院。到底應該聽誰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寶寶睡覺蹬腿的幾大原因。
  • 濟南童康兒童醫院_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
    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兒童抽動症是一種歸於精神障礙方面的疾病,它的前期表現就是多動,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就會升級發展成為抽動穢語症。近些年來兒童抽動症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遺傳、體質、感染免疫、社會環境、心理等都是引發兒童抽動症的主要因素。有些孩子在發燒傷風時病況會加重,兒童抽動症會變得更加厲害,所以家長一定要留意。下面看看,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
  • 為什麼瘋狂逼孩子的多是媽媽?三個原因讓人心酸!
    身邊的媽媽們,也包括我自己,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衝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總會有忍不住去催促孩子的時候,也總會有恨鐵不成鋼,抱怨孩子的時候。林茉莉眼裡的媽媽,是不是也是孩子眼中的我們呢?為什麼,瘋狂地逼迫孩子多數是媽媽?
  • 寶寶半夜總是哭鬧不停?兒科醫生提醒:5個原因會影響寶寶睡眠
    睡眠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孩子,每天更是要有充足的睡眠作為保障,才能讓他們生長發育的更好。但並不是每一個寶寶都能夠在夜間美美的熟睡,他們有的總是會在半夜突然吵鬧,讓爸爸媽媽不知如何應對。兒科醫生提醒,5個原因會影響寶寶睡眠,作為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加注意,特別是第1種更是不能大意,否則將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 小孩抽動症的病因有哪些
    抽動症的起病年齡為1-21歲,均勻起病年齡為6-7歲。男性分明多於女性,至少要多三倍以上。大少數抽動症起病於2-15歲,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為發病頂峰人群。90%在10歲以前起病,以5-9歲較為多見。就抽動症本身而言,發聲性抽動通常比運動性抽動呈現的要晚,均勻發病年齡為11歲。而穢語的起病年齡通常又比複雜發聲性抽動要晚,均勻起病年齡為13-14.5歲,並且病程中大約1/3的病人穢語症狀可以自然消失。
  • 「媽媽,娃娃半夜會動」,女兒被玩具嚇哭,媽媽的沒當回事惹了禍
    「媽媽,娃娃半夜會動」,女兒被玩具嚇哭,媽媽的沒當回事惹了禍為了趕上時代腳步,琪琪也給自己的女兒買了一個造型非常精緻的芭比洋娃娃,這款來自於國內大品牌的高端洋娃娃做得非常細緻,不僅能夠通過智能系統與孩子進行互動,手部和眼睛都可以進行自由活動。
  • 為了避孕「上環」三十年,媽媽才想起取環,手術中疼得她直打哆嗦
    文|啞鈴媽媽60後、70後的媽媽們,大都經歷過「計劃生育」,在每家只允許生一個孩子的年代,「上環」成了媽媽們的選擇。這樣避孕,既省錢,又很大眾化。媽媽30年後來摘環,環都斷了,取環手術中疼得直打哆嗦聽一位醫生說,之前有一位30年前帶環的媽媽,到他們醫院去取環。
  • 孩子半夜發燒,敷熱毛巾還是冷毛巾?醫生說弄錯了,娃要受不少罪
    文|西紅柿媽媽半夜,婷婷習慣地摸了下身邊熟睡的孩子,感覺好燙,心裡驚了一下。她趕緊叫醒了老公,老公也很著急,告訴了公公婆婆。這是孫子出生後第一次發燒,婆婆很著急,趕緊拿著冰毛巾敷在孩子額頭上。婷婷阻止了婆婆,拿著體溫計量了孩子的體溫,37.8℃,她告訴婆婆這屬於低燒,不能用冰敷。婆婆有些不悅地說:「瞎說什麼啊?孩子發燒了不降溫嗎?」只見婷婷拿著溫毛巾擦拭寶寶的身體,婆婆更生氣了:「自以為讀了點書就不得了了,孩子發燒了,還用熱毛巾,豈不是越來越熱!」婷婷再也忍不住了,對婆婆說:「我是媽媽,聽我的!」站在一旁的老公,不知如何是好,他說服媽媽和老婆,一起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 柯基犬為什麼要斷尾?這6個原因,你要清楚
    但是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柯基犬是沒有尾巴的,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給大家講一講柯基犬斷尾的6個原因。一、跟風斷尾有些主人給柯基犬斷尾,是因為看到別人家柯基也是沒有尾巴的,以為要給柯基斷尾,所以就跟風這樣子做,至於自己家的狗狗要不要斷尾,主人還是先了解清楚再說吧,不要盲目傷害狗狗。
  • 「我不要」2歲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惡魔」?媽媽要懂得引導
    之前自己家裡的孩子乖巧懂事又聽話,好像一夜之間就換了一個人一樣,天使變成了小惡魔,每天都會想盡辦法跟媽媽對著幹。調皮、易怒、叛逆等等都被孩子完美地體現,媽媽們似乎除了每天忙不完的事以外,更多地還要去思考如何跟這個2歲的娃鬥智鬥勇。
  •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有時身體會不由自主抽動,這是什麼原因呢?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快要睡著或者已經深睡時,有時會不受控制地身體抽動一下,在身體抽動時或許還會有種從高處掉下來的感覺,然後一下子清醒過來。因此,實際上大腦和身體之間的關係,嚴格意義上來說並非絕對性的「指揮」和「支配」的定位,主要原因就在於信號的傳輸基本上都是雙向的,它們之間更像是一種合作和協調的關係,只不過大腦在中間承擔的作用是一種信息的綜合加工和決策的功能,讓我們感覺大腦可以隨意支配身體而已。
  • 莫把抽動症當頑皮,正確認識抽動症,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1.抽動症長大就好了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孩子抽動症無關緊要,慢慢長大了自己就好了,沒必要採取治療,事實上,當孩子也來越大,他們會在學習,工作中越大煩心事越來越大,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抽動症將會隨著爆發。尤其是到了重要的場合,精神壓力大,也會給孩子心理造成一定傷害,甚至會影響社交。
  • 一到夏天孩子滿頭的汗?娃出汗原因多,是否生病,聰明媽媽會辨認
    在這個時候,很多寶媽們會發現孩子很愛出汗,有的寶媽也不禁開始擔心,孩子出那麼多汗除了感到炎熱還有什麼別的原因嗎?會不會是身體出了問題?今天,就來幫助各位寶媽們解答寶貝出汗過多的原因。生活中,有不少寶貝會吃個奶滿頭大汗,就連睡個覺也是一頭的汗,這種情況發生在健康寶寶身上也是正常的。
  • 為什麼孩子明明會走路,還總是要抱抱?原因家長要了解
    不抱要哭,抱著又累,還有的媽媽擔心,會不會因此把寶寶寵壞,沒法給寶寶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之前在逛街的時候也看到過這樣一種情況:一個2歲多的孩子,哭著要媽媽抱抱。媽媽手上還拎著購物袋,無奈地跟孩子說: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