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九九年,即公元626年,是註定腥風血雨的一年,玄武門的變故,既是一場異乎尋常的慘烈流血政變,又是兄弟間陰鬱壓抑已久的手足殘廢。
從古到今,皇位雖未立,但功勳卓著、功勳卓著的長子李建成順理成章地被立為太子,太子雖然資質平平,沒有主見,奈何他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歷史謀士,就是魏徵,屢次獻策要除掉李世民。李建成在謀士和和他交好的四弟李元吉的慫恿下,也明白自己和李世民已到了無法相處的地步。李建成先後設下毒藥給李世民,並計劃進宮逼高祖退位。然而,東宮前的種種做作,加上李世民麾下謀士能將之諫言,已使李世民痛下決心,提前準備應付。
這天,高祖正與陳淑達、裴寂、蕭瑀等一幫老臣在宮中悠閒遊蕩賞玩,因勞累在亭子裡休息,忽然看見尉遲敬德金盔鐵甲手持兵器前來。「今天有沒有人搞得亂七八糟的?」李淵吃驚地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尉遲敬德答道:「因建與元吉起兵反叛,秦王殿下誅殺了他們,秦王怕陛下(還有其他賊),特派我入宮看守。」
李淵聞之,大吃一驚,一時心中閃過無數念頭,便問裴寂等人:「想不到事情竟鬧到這地步,你們說,現在到底該怎麼辦呢?暗助李世民的陳淑達、簫瑀等人便趕忙出來打圓場:「為陛下打下天下的正是秦王,不料竟遭太子及元吉嫉妒而暗中陷害。現在秦王已將其殲滅,並且功勳卓著,天下歸心,如果陛下能立秦王為太子,把國事任命給秦王,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高祖皇帝也明白了現在的形勢,心中百感交集,死了兩個兒子,大臣們也紛紛擇木而棲,只好趁著這個臺階無奈地說:「好吧,這也是我的夙願啊!』』這一天,高祖皇帝就召見了秦王李世民,也看到了他臉上的痛楚,自己產生了深深的自責和悔恨,有一段時間,父子二人抱頭痛哭,至於所哭的內容是否相同,歷史上沒有詳細的記載,也不清楚。』』看起來,玄武門之變應該結束了,但並非如此。血後依然是血,殺後依然是殺。原本根據李世民心軟的性格,擔心天下人的評價,他不願做像斬草除根這樣的事。
此時他的一位謀士房玄齡給他講了一個《淮南王劉安》的故事:講述大漢淮南王劉安的事跡,劉安的父親是劉長,因妒忌兄長而成帝,想謀反,失敗後被漢文帝捉去。漢文帝是一個仁德的君主,不想殺他,只把他流放四川,劉長卻在途中絕食而死。合情合理的謀反之罪,將被誅殺。可是漢文帝心軟了,並沒有責怪自己的弟弟,還封他為淮南王劉安。而且淮南王劉安,在後來的漢武帝時期,也是想要謀反,後被誅殺。
房玄齡的一句話徹底打消了李世民最後的顧慮,李建成、李元吉的所有子嗣,甚至連還沒有斷奶的幼子,無不被李世民的部下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