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裡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意思是打仗打的實際上就是後勤。而即便是古代,十萬之師,也需輕車千輛,重車千輛。
現代戰爭中的車輛種類較之古代要多得多,用途自然也多種多樣。二戰時德國作為「閃電戰」的創立者,各種軍用車輛在戰前和戰中曾被大量生產,今天我們就介紹幾中德國輪式裝甲車。
Sd.KFZ.13型裝甲偵察車
該車由阿德勒汽車公司生產,因此又被稱為阿德勒裝甲車,是一種四輪輕型裝甲偵察車。裝備有一臺60馬力的4×2汽油引擎後輪驅動,公路上行駛最高時速60千米/時,越野能力極差。
該車側面和頂部進行了裝甲保護,裝甲厚度為8毫米,防護能力不強,裝備有帶小型防護盾牌的7.92毫米MG13機槍,由車長操縱,後期改為MG34/42通用機槍。該車生產數量很小只有147輛,裝備在搜尋機械化營。1938年被Sd.Kfz.221型等新型裝甲偵察車取代,二戰期間降級為輔助車輛使用。
Sd.Kfz.221/222/223型裝甲偵察車
221型四輪裝甲偵察車,是1934年開始德軍部隊,主要任務是替代性能差的13型裝甲偵察車,作為偵察、搜尋以及巡邏的用車。該車戰鬥全重為4噸,最大速度90km/h,裝甲厚5-8mm,乘員2-3人,裝備1挺7.92mm MG13機槍。
222型與221型的區別在於正面有一大一小兩個觀察窗,同時裝備有一挺20毫米機關炮以及MG34機槍。223型安裝了無線電設備和天線,並進行了小的修改。取消了222型的20毫米機關炮,保留了MG34機槍,安裝開放式小型炮塔,部表面安裝了一個可伸縮摺疊的天線網罩。
從1942年5月,222型與223型都改換了新的底盤和制動液壓發動機,車身前部裝甲的厚度也增加為30mm。222型戰時配屬機械化步兵師作戰,223型裝甲偵察車被部署到輕裝甲師,在裝甲師負責偵察與電信聯繫等任務。
Sd.Kfz.231/232型輪式重型裝甲偵察車
231由戴姆勒 - 奔馳公司生產,是一種輪式無線電通訊車。共有兩種,一種是6輪型,一種是8輪型。6輪231出現較早,早在1932年奔馳公司便生產了大約31輛,1932年至1937年間,共產生123輛。
該車全長5.57米,全重5.36噸,乘員4名,主武器為20毫米KWK30機關炮,副武器為7.92毫米MG13機槍,裝甲厚度為5.5-8毫米,公路行駛速度為65千米/時,採用密封炮塔,無線電支架覆蓋著一個框架天線,安裝在可轉動的炮塔上。
8輪型車體更大,全重達到了8.3噸,驅動更強,最高速度達到了90千米/時,裝甲也更厚達到5.5-14.5毫米,後期更是增厚到30毫米。1936年9月至1943年間,共生產607輛。
232型輪式重型裝甲車,可以看作231型的無線電升級版,它具有的突出特點是在外部的屋頂有一個格子框形覆蓋天線。
Sd.Kfz.234型輪式重型裝甲偵察車
234型八輪式重型裝甲偵察車,在戰時又被稱這彪馬(PUMA)。該車從1943年開始生產,是231/232型的替代產品,整個戰爭期間它有多個變型。
該車全長6.8米,全重11.74噸,八輪式,裝甲最厚處為30毫米,其它部為為5.5毫米,裝備一臺塔特拉103型空冷柴油機,210馬力。其中234/2型主武器為50毫米KwK39火炮,該炮同樣是3號坦克後續型號的主炮,專為對付東線的T-34或KV1設計,但是並不太成功。副武器為7.92毫米MG42機槍。
234/3型變成了自行式反坦克炮,並大規模生產。衍生234-4型也改裝成8輪式自行式反坦克炮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