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的條頓騎士:二戰中主要參戰國都在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中使用半履帶車。典型的如納粹德國,蘇聯,美國。但是戰後大家又紛紛淘汰了半履帶車。能不能跨過半履帶的發展直接發展輪式車和履帶車?
南山賊:當然可以,走進了一個誤區罷了,當時也就是20-30年代有很多這種類似的妄想兩邊好處都佔的設計,比如輪履兩用,鐵道履帶兩用之類,都是兩不靠兩邊的好處沒沾上毛病都沾上了。
東門吹雨:那玩意就是個雞肋。生產它還不如把資源拿去造坦克或卡車。
巴納扎爾:要是軍費非常充足,當然可以搞全履帶的機械化部隊,問題是20~30年代那段時期各國軍費都緊張,等到大戰爆發軍費充足了,產能又成問題,生產線、原料和物流配送必須優先保障生產坦克。至於輪式車輛,以當時輪式車輛的性能和公路網的情況,作為後勤車輛使用還行,作為戰鬥車輛使用就要坑爹。
榮譽的條頓騎士:全履帶相對於半履帶貴了多少。戰鬥用全履帶車,運輸用輪式車相對於二戰的半履帶擲彈兵師要多花多少錢?
蘭度:你把坦克炮塔拆了不就是全履帶運輸車了麼?
榮譽的條頓騎士:坦克底盤和裝甲車底盤還是不一樣的。
巴納扎爾:別忘了二戰時期各國還有大量輕型坦克和超輕型坦克,39年到42年這些小坦克是裝甲師的主力裝備,而且還不能湊滿編制數。三德子一個裝甲擲彈兵師按照編制是90輛半履帶裝甲車,換成全履帶裝甲車,等於增加一個滿編坦克營,而三德子的裝甲師常年不滿編,某些師就幾十輛坦克,所以如果真有生產能力,肯定是優先給部隊補充坦克。
▲納粹德國A Sd.Kfz. 10/1半履帶運輸車
蘭度:參見約翰牛的那一堆袋鼠。
解放軍-ZSC:那是戰爭晚期了,其實產能已經逐漸過剩了。此一時彼一時。
裝甲師:三德子一個裝甲擲彈兵師按照編制是90輛半履帶裝甲車——這個編制是哪兒來的出處?我怎麼記得一個SS裝甲師下屬全裝SPW的裝甲擲彈兵營裝備半履帶裝甲車90多輛。
TSHT2011:效率極低的折騰。用履帶是為了讓步兵跟上坦克,帶來最大的便利實際是步兵伴隨坦克行軍的能力提高。反正真開幹時也壓根不能指望二戰水平的履帶輸送車能多靠前,照樣是送到戰場就要步兵下車自己在後面遠遠用機槍幫忙掃一下,哪裡有真的跟隨坦克往前衝的。如果是戰役機動,履帶車跟坦克照樣是要靠鐵路運,鐵路運兵的效率也比卡車跑公路高多了。
巴納扎爾:sdkfz251淚流滿面……不過半履帶車的大頭,不管美帝還是三德子,都是用來拖重裝備或者作為武器平臺了,這是卡車做不到的。
▲1942年,柏林,納粹德國SchützenpanzerSd.Kfz.251半履帶裝甲車。
裝甲師:不過我記得美式十輪卡能拖105榴彈炮,漢斯的105榴彈炮全靠半履帶牽引車來拖。
甜妞她爹:加侖坑的大號布倫機槍車。
處處連續不可微:利用汽車產能和卡車駕駛員啊。
煞破狼:蘇聯沒有把半履帶車實際裝備吧。
巴納扎爾:美帝給過。
解放軍-ZSC:M3/M5半履帶車 美國人也援助了 千輛級別的。其實數量也不少。
半履帶相對全履帶 刨去一般性能以外。另外就是發動機功率需求比全履帶低,生產成本也低很多。當時的發動機水平和產能都是不夠的。所以好的都用來造坦克。而且其實半履帶的生產更像汽車而不是履帶車輛。所以各種條件低不和坦克搶發動機和生產線。全履帶輸送車:二戰時候基本兩條線:1,拖拉機線——主要用來拖重炮的。速度神馬的都不行;2,輕型車線——布倫車,T20之類的,重量輕個頭小馬力也小其實越野運輸能力不見得比半履帶強。所以半履帶車可以說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雖然我們從現代角度講是一個過渡的過程。
▲1945年3月27日,美軍第9裝甲師半履帶車通過德國恩格爾斯。
榮譽的條頓騎士:一戰開始後,沙俄繼續半履帶式車輛的研製和改進工作。1916年,沙俄汽車工程師克爾日維茨基訂購了300套半履帶式裝甲和貨運車,僅完成了30套。十月革命爆發後,半履帶式越野車的研製暫時中斷,克格雷斯回到祖國,幫助法國奠定了在這類車輛研製方面的領先地位。國內外局勢穩定之後,蘇聯政府很快就決定重新研製半履帶式越野車輛,生產出了NATI-2、NATI-3、VZ、VG、嘎斯-60、吉斯-22、吉斯-42、吉斯-41(火炮牽引)、吉斯-33、嘎斯-65、吉斯LTA等型半履帶式汽車。
蘇聯自己也生產半履帶車的。
▲1937年蘇聯小批量生產的BA-30半履帶車。
黑武士:還有主要兩個流派。德國的長履帶和美國的短履帶,雪鐵龍在接近100年前搞的經過中國的歐亞汽車拉力活動,就是半履帶車吧。
忠唐保晉張承業:是,壞的一塌糊塗,最慘一次在新疆,等從天津運配件來。
黑武士:那時候的條件,半履帶能開起來,就很了不起了,越野性能秒殺現代的SUV。
忠唐保晉張承業:別,回頭給你看照片,有的路人抬過去的,現代越野車絕對能過去。
szz:毛子西伯利亞的爛路SUV能過去?????????打死偶也不信,當然中國農村的土路能跑是可能的。
巴納扎爾:西伯利亞,半履帶一樣過不去。
茗夜雨:二戰中前期至少毛子大規模裝備了全履帶運兵車。
▲作為自行火炮和火炮牽拉車使用的裝甲版ZIS-41半履帶車。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本文作者:北朝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