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畫家範曾的婚姻: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

2020-12-17 趣史錄

著名書畫家、國學大師範曾曾為愛人楠莉寫過200餘封情書——「我將一直告訴你,我愛你」,「我為愛人失去名譽和地位,那些於我不過是敝屐,而我得到的是楠莉」,「二十年前初見你,你清澈的眉目便是我一生的歸宿,心靈深處狂烈渴望的『剎那』」……世間最容易撩動女人心弦的莫過風雅文士的優美筆墨和赤誠之愛,範曾無疑都慷慨給予了一個人,也得到了楠莉的相依相隨。

才子佳人的愛情是世間最美的情詩,讓人無比心馳神往的,讚美歌頌,當然,那必須沒有以出軌和偷情成全,沒有不倫的惡臭。

範曾在國學界的的爭議與名氣一樣鼎盛,一面頂著國家美術協會成員、各大名校的教授、導師的名頭,被季羨林、楊振寧等人奉為國學大師、書畫大家;一面又被恩師、舊友斥責人品,被同行貶低名不副實,過度包裝。他一生經歷繁多,最引以為傲也最為人不恥的,都歸於深情以赴、糾葛二十年的第三任妻子——楠莉。

範曾、楠莉

露水姻緣,兩任才女,兩度離散

範曾有過三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名叫林岫,書香之家出身,才情卓著,在書法、詩作方面造詣精深,國內的許多高端書法展常有她的身影,曾任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

林岫在南通中學就讀時,語文老師是範曾的父親。林岫比範曾小7歲,她考上南開大學時,範曾已從中央美院畢業,在歷史博物館編書,也是著名的才子。

家長們覺得兩人門當戶對、愛好相投,十分般配,便撮合他們走到了一起。

範曾和林岫本是金童玉女,十分登對,但這段婚姻僅維持了五年便結束了,其中摻雜了太多複雜的政治、感情等因素。

範曾和林岫

多年後範曾回憶這段婚姻時多少流露出了一種悔於年少衝動的悵惘,他坦言自己23歲前沒有戀愛約會過,所以如尋常年輕一樣深陷於第一份感情,充滿了沸騰而不切實際的幻想和熱情,耗盡心血後終究只剩下傷情。可以想見,青春時煙花般的熱血沒能化成長燃不滅的蠟燭,終究一閃而滅。

範曾的第二任妻子名叫邊寶華,是範曾在中央美院的同學,也在歷史博物館工作,在工筆畫方面有很高成就,在新加坡、日本等地都大受歡迎。

範曾結束第一段婚姻後正值文革,因批判陷入低谷期。邊寶華心懷學生時期對範曾的好感接收了他,不離不棄陪伴他、鼓勵他。長久的陪伴和支持打動了範曾,兩人走進了婚姻殿堂。

範曾和邊寶華在文學上互相扶持,在生活中相敬如賓,日子如多年熬成的一碗白粥,熟絡、平實而沒有波瀾,不久生下一個女兒。

範曾曾為邊寶華做過許多書畫,但這種感情更像一種依賴和報答,而無關熱戀與衝動。在這種情況下,一位佳人闖進了範曾的心扉,將這段婚姻推向了尷尬冗餘,虛有其表的境地。

範曾和邊寶華

家庭之責,故友之情,都未能阻擋排山倒海的愛情

範曾早年在博物館工作時結識了文化部的演員須尊德,兩人秉性相投,很快成了摯友。文革風波時,範曾受到迫害,落魄到住舊倉庫,須尊德專門去給他送衣服送飯。

1971年,兩人一起被下放到七五幹校,成了難兄難弟。暑假時,須尊德歡歡喜喜請他到自己家做客,這位有情有義的兄長沒有想到這次宴客會將自己的婚姻推向深淵。

聚會當天,範曾見到了須尊德的妻子——南麗。

南麗年輕時

南麗本名張桂雲,「南麗」是須尊德為其取的暱稱。南麗當時雖然已經育有三個孩子,但依然有著一種少女般的清麗,扎著烏黑的辮子,穿著潔白的連衣裙,溫婉和煦,一言一行都帶著一股文藝清雅的氣質,範曾一下子被她迷住了,形容她如「春梅綻雪,秋慧披霜」,美不勝收。

春心大動的範曾藉由友人之便常常到須尊德家做客,猛烈追求南麗。須尊德因為有演出常常不在家。範曾便藉此機會與南麗幽會,為了避人耳目,範曾甚至不敢坐電梯,爬十幾層樓梯去見南麗。南麗和範曾竟然各自瞞過自己的丈夫和妻子,長久地維持著這種不倫的戀情。

1977年,範曾檢查出了腸息肉,手術後住了一段時間院,須尊德與南麗每周都去看他。這對病中的範曾如同恩賜,他每次見到南麗都覺得自己如獲新生。

愛情有著玄妙的魔力,能讓人濾掉婚姻之責、友人之情,變得執著而貪心,範曾走過半生,終於無比確定只有南麗才是自己的心靈歸宿,急於抓住讓人如處天堂、包治百病的愛情,不斷給她寫情書表達自己的愛意。

鼎沸的質疑中,抱得佳人歸

兩人的私情糾纏了十餘年,範曾在漫長苦楚的等待中近乎痴怨地自訴:「為了你,我已黑髮變白頭」。1988年,南麗終於與須尊德離了婚。

1990年,範曾舉辦畫展,從亞洲輾轉去往法國,隨行的人便是南麗,範曾為南麗換了個更纖細柔美的名字——楠莉。

11月,範曾公開發聲明說:我愛江山,也愛美人,我將與相戀二十年的楠莉共赴天涯

1992年,範曾與邊寶華離婚。1993年6月,範曾在巴黎輾轉三年後決定回國,再次發表了一篇聲明,大意遠離東方廣袤的土壤,獨自在外悽涼,懷念故鄉,他所愛的人不想與他異地相隔,不能互相慰藉,一生苦難良多的人不想在漂泊中無為白頭,為此要回到國內,回到親人身邊。兩個月後,範曾重新踏上祖國大地。

11月,範曾和楠莉在巴黎舉辦了婚禮,二十年波折的追尋與掙扎過後、兩人各自皓首前,範曾終於得償所願,抱得佳人歸。

有人歡喜相伴,有人悲痛而去

範曾與楠莉了卻了心願,得到了幸福,但被他們背叛了的人們卻各自傷痛在懷。

範曾提起1977年自己住院那段時間,總覺得楠莉如天使一般拯救著他的病體與心靈,讓他的愛與生命並行,為他帶來春天。

但須尊德得知此間情景後卻雷霆大怒,唾罵範曾忘恩負義,自己在範曾最困難的時候一直在幫助他,照顧他,沒想到他卻暗中與自己的妻子搞到了一起,欺騙他多年。

範曾炫耀的80年代與楠莉一起拍的合照對須尊德更是侮辱,被斥為不知廉恥地曬兩人婚內出軌的證據。

而曾支撐範曾走過艱難歲月的邊寶華也成了這段感情最沉默的受害者,文採未讓她聲名在外,醜聞卻糾纏了她多年,最後只能獨自背負著背叛與恥辱默默離開。

對於楠莉的出身,範曾稱她是當年抗戰時的日裔留華遺孤,由於父母戰後自裁了,她被送給本溪一戶人家,後來又輾轉被一家瀋陽人收養。

範曾還在文章中提及楠莉的父母都在日本靖國神社供奉。這種說法一直被視為給楠莉的身份鍍金,而且對日本戰犯頗有些恭維讚美之意,為國人所不恥。

須尊德則非常直白地說,楠莉就是個東北本地人,家中有一哥一姐一妹妹,所謂「楠莉」,從名字到身份都是假的。

這件事雙方各執一詞,真假難辨,唯一可見的是有愛護時總願錦上添花,空餘遺恨時多數都難以口出善言了。

長空有莫名愁緒,莽天涯,只剩我與汝」,楠莉如範曾遊蕩半生遇到的一片花園,讓他產生了駐足皈依的念頭。

才情為階梯,盛名為枷鎖,越是站在高處的人,越是多賞風光,多承重壓。有人為實現理想奔波,有人為逐利博名喧嚷,但不可否認,無論清高還是庸俗的外表之下都或多或少藏著一點凡俗之外的執念、一點值得奮不顧身的渴望。

相關焦點

  • 範曾的愛情宣言: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名譽金錢敝屐而已
    正如所有沒有緋聞的名人不算是名人,範曾的婚姻和愛情註定也是不平凡的。範曾一生到現在為止,有三次婚姻。和第三次婚姻相比,範曾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婚姻故事不多。他把所有的深情都傾注在了第三次婚姻上。範曾第三次愛情的女主角叫楠麗,範曾為他這場愛情寫下二百多封信,記錄了一個男人愛的宣言:「……直到我白髮蒼蒼的歲月,我都會深深地告訴你,我愛你。我也會向世界宣布,楠莉——我永恆的,真正的情侶。」
  • 大畫家範曾的婚姻:為了你,我從黑髮變到白頭—是愛情,也是人生
    範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還有作品可謂是登峰造極,他的人品又飽受非議。楊振寧說,他是大師,幾百年難遇。沈從文又說,揭發我最多的是範曾。從滿頭青絲到兩鬢霜白,讓一個畫家寫上了動人的情書。這三段情感經歷也往往破譯了出他人生一些選擇,是愛情,也是複雜的人生。門當戶對第一次婚姻可謂是門當戶對。
  • 國畫大師範曾:為愛「奪」朋友妻!專家:誰沒點感情問題,別批判
    文丨曹鏡明題丨國畫大師範曾:勾引朋友老婆遇真愛!為了你,從黑髮到白頭值得嗎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範曾的看法!就這樣,一來二去間,範曾和須遵德的關係越來越好!甚至也藉此機會,讓範曾結識了須遵德的老婆張桂雲,一個讓他說出「為了你,我從黑髮到白頭,是愛情,亦是人生」的感悟來直抒胸臆。
  • 國畫大師範曾娶了心中的白月光,現在生活怎麼樣
    在感情裡,女性以感性為主,為了愛可以不計後果,即使飛蛾撲火也在所不惜,而男性則是理性為主,會理智的考慮很多問題,並不是愛情至上。不過這個定律往往會被浪漫主義至上的才子打破。著名的國畫大師範曾就是這樣一種存在,認真詮釋了「才子多情」這一名詞。
  • 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能超過八大山人,你同意嗎?
    當代著名畫家範曾的狂妄之言一直廣受詬病。他曾直言:"三十年後,我能超過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是什麼樣的人?從來沒有人敢說他的藝術成就能與他的成就相媲美,更談不上超越。此話一出,一時間爭議紛紛,沸沸揚揚。藝術界從來沒有人如此自傲,範曾被奉為第一。
  • 1990年,畫家範曾遠走巴黎,背後是同兩個女人的感情糾葛
    吳祖光曾評價範曾遠走巴黎一事:總的感覺是,範曾屬於性格衝動型,容易感情用事,他的出走出我意外,出國的理由只為爭取婚戀的自由,是「真名士自風流」,愛情至上,無可厚非。我希望這是唯一的理由,切勿扯上政治。前言1990年11月4日,時年52歲的畫家範曾在香港同兩位朋友聚餐後,登上了從啟德機場飛往法國巴黎的航班,跟他的祖國不告而別。範曾突然的告別一時讓身邊的朋友錯愕不已,媒體也一頭霧水。
  • 範曾老婆楠莉有多渣?偽造身份隱瞞婚史,婚內不忠卻稱嫁給了愛情
    範曾,著名畫家李苦禪嘲諷他:「沒有範曾這個學生,子系中山狼,得志變猖狂」;而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則是讚美他:「今天在座的範曾,他沒問題,是當代的大師,是當代的大書法家,是當代的大畫家,而且以我外行的看法,他不只是當代的,也是幾百年來,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的大。」
  • 「藝惠藏」範曾筆墨氣韻生動,重若凝雲,薄若蟬衣,盡顯大家風範
    範曾先生曾在攝影機前這樣評價自己的繪畫成就:「畫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謝絕大師稱謂者確有一二,公開自我評定為大師者罕見,而公開宣稱已超越大師境界者,範曾為當代第一人。
  • 畫壇巨匠範曾與崔如琢相比,誰的造詣更高一些?
    2016年崔如琢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非常自豪地說「2015年胡潤百富世界排名潤百富世界排名,活著的畫家我排第三,亞洲第一。今年肯定是更加第一,今年我拍了8.8億,第四名範曾拍到四千萬,我是他的二十多倍。」這就是畫家崔如琢,一不小心,還以為是畫商呢!崔如琢連續5年在潤百富世界排名靠前,而範曾只有兩次。
  • 民間畫家模仿範曾,古風人物繪畫獲得稱讚,筆墨功夫堪稱一絕
    聊到範曾國畫大師的作品,其實大每一個喜歡繪畫的人對於他作品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不可否認的就是範曾在如今繪畫界的影響力,雖然也是有一些網友對他的人格提出了質疑,但也不能否認掉他對於繪畫藝術的貢獻。做慈善,做國畫成交量的先鋒人物,範曾的國畫水平實屬不低,甚至在某一種特別的人物古風繪畫上面,很難再有人能達到像他那樣子的高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位民間繪畫家,他的作品非常不錯,如果細細的觀察,會發現他的作品有幾分範曾的風格。
  • 範曾:為何被「狂人」李敖大罵人品差?楊振寧:沒誰像他這樣偉大
    隨便在網絡上搜一搜,就不難發現有著諸多噱頭,比如說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事實上,範曾是畫家出身,尤為擅長「老子出關圖」,甚至一度成為範曾的斂財利器,憑藉著大同小異的構圖, 連畫三幅,拍出天價,就足以看出這位大師的吃相如何。第一幅:2011年,北京九歌春拍以414萬元成交。第二幅:2015年,河南澤華迎新拍賣以782萬元成交。
  • 100年後,範曾會被稱為「國學大師」嗎?
    範曾是當代有名的畫家,主流媒體對其評價甚高,據百度百科介紹「範曾是我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他是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以如此崇高的讚譽來評論一位畫家,真可謂是「千古第一、絕無僅有」。所以,不少喜歡傳統文化之人常常帶著疑問來探討這個問題,範曾老師究竟有著怎樣的雄才大略,何來有此崇高的文化聲譽呢?
  • 孫其峰、何家英、杜滋齡、範曾等20位畫家入圍「優秀中國藝術大師...
    大會組織者曾於8月份評定50位中國當代畫家「入列」。近日,經過眾多專家的慎重研究和討論,推出其中的20位畫家,「入圍」下一階段的參評名單,將在中國網商務頻道等渠道,接受公眾的投票。  這20位畫家是(排名不分先後,僅按照姓氏筆畫):王子武、王西京、王明明、馮遠、龍瑞、孫其峰、盧禹舜、樂震文、江文湛、劉國松、何家英、杜滋齡、範曾、周京新、周韶華、施大畏、唐勇力、黃永玉、崔如琢、戴敦邦。
  • 範曾繪畫十大恩師:李苦禪讓他尷尬,蔣兆和80歲生日只邀請他一人
    楊振寧說範曾是幾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師級人物,是當代的大畫家。季羨林評價範曾在畫家、國學以及思想上面超越了同時代人太多。在範曾的博客裡,有「十翼恩師」的名字。他們是範曾繪畫的十位老師: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郭味蕖、李斛、劉凌滄、常任俠、黃均、宗其香、沈叔羊。
  • 範曾畫完狗又寫萬言書羞辱,黃永玉只畫了只鳥回應,並以畫豬備戰
    對手是你前進路上的阻礙,但只要你能認真應戰、打敗他們,有對手反而能促進你的進步,讓你更上一層樓。不過有些人在不同的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對手,而有些人總是遇到同一個對手,他們被稱之為「一生宿敵」,或者簡單來說,就是「死對頭」。畫家範曾就有這樣一個「死對頭」。
  • 「藝惠藏」畫壇巨匠範曾沒啥頭銜,為啥一幅字能賣幾十萬
    範曾,字十翼。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家、詩人,1938年生,江蘇南通人,常署「抱衝齋主十翼江東範曾」。當代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開人物畫一代風氣之先。作品熔山水花鳥人物於一爐, 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在繪畫語言上有創新,功力不凡。
  • 眾人都在罵範曾,範曾卻只罵一個人,幾十年的堅持從未停止
    著名國畫大師範曾,就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奇特現象是大家都在罵範曾,然而範曾卻是矛頭對準一個,只罵一個人,並且堅持幾十年沒有停止。 天才少年繪畫天賦,性格火爆率性而為 範曾1938年出生在南通,書香世家,生逢戰亂年代,顛沛流離實屬正常。為了躲避日本鬼子兵禍,範曾一家遷到南通城外一個叫潮橋的小鄉村。
  • 範曾與八大山人,不是一路人!
    範曾先生曾這樣評價自己的繪畫成就:「畫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
  • 範曾說,黃永玉的國畫尚未入門,是「文人相輕」還是肺腑之言?
    黃永玉先生和範曾先生都是當代著名畫家,前者比後者年長14歲,實際上,兩人有師徒關係。20世紀50年代,30歲出頭的黃永玉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畫家,被聘請到中央美院做教授,而範曾在此時還是一名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夥子。看到範曾是可塑之才,黃永玉對範曾非常器重,經常指導範曾怎樣畫畫。
  • 「藝惠藏」範曾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
    是當代中國兼通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學問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畫集、書法集、詩集、散文集、藝術論、講演集等約150部,國家圖書館珍藏其中130部。提倡「回歸古典、回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