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畫家範曾遠走巴黎,背後是同兩個女人的感情糾葛

2020-12-17 舊聞與新知

吳祖光曾評價範曾遠走巴黎一事:總的感覺是,範曾屬於性格衝動型,容易感情用事,他的出走出我意外,出國的理由只為爭取婚戀的自由,是「真名士自風流」,愛情至上,無可厚非。我希望這是唯一的理由,切勿扯上政治。

前言

1990年11月4日,時年52歲的畫家範曾在香港同兩位朋友聚餐後,登上了從啟德機場飛往法國巴黎的航班,跟他的祖國不告而別。

範曾突然的告別一時讓身邊的朋友錯愕不已,媒體也一頭霧水。當時香港尚未回歸,一些人士的出國也需要嚴格申請審查,於是有人猜測範曾之所以從香港轉機去往法國,其實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逃離。

楠莉與邊寶華

1990年11月7日,範曾在法國巴黎召開記者招待會,面對中外近百位記者範曾宣布:

「作為一名藝術家,我在此宣布,我從中國遠走巴黎很大層面是基於愛情上的原因,我願與我相戀20多年的楠莉小姐共赴天涯……」

範曾的一些話讓臺下的媒體記者無不感覺驚訝,而此時範曾口中的這位「楠莉」正站在他的身邊,目光平靜,舉止優雅。

楠莉此時已51歲,僅比範曾小1歲,已與前夫須遵德離婚兩年,育有三個子女。

據說楠莉是一對日本夫婦在中國生下的孩子,父親是一名日本侵華日軍軍官,1945年日本投降時,瀋陽發生過一起30餘名日本軍官集體自殺事件,楠莉的父親就在其中。楠莉被一位好心的中國夫婦收養,其時取名張桂雲,後來在北京東四一家棉服廠工作。

文革期間,範曾被下放到湖北鹹寧文化部五七幹校,此時範曾已與邊寶華結婚,楠莉也有自己的家庭並育有子女,一次返京探親的巧遇,範曾與楠莉第一次見面後就傾心難忘,範曾曾當面形容楠莉「宛如春梅綻雪、秋蕙披霜」。從照片可以看出,年輕時的楠莉也確實氣質脫俗、貌美如花。

然而畢竟雙方此時都已有家庭,範曾與邊寶華也是患難真情。邊寶華在中央美術學院時就是當時的高材生,工筆和白描的功力甚至在範曾之上,一度是範曾畫畫時的助手,範曾的很多名作都有邊寶華的心血在其中。

1971年,邊寶華同範曾結婚,婚後更是為範曾傾注所有,甚至放棄了自己在繪畫方面的才華,裁紙、打圖章、接待訪客、料理家務等瑣碎工作都由她來料理。而範曾赴國內外各地的活動邀約也都必須由妻子陪伴,兩人可謂形影不離,珠聯璧合。範曾也甚是感激邊寶華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為妻子所繪的《玉潔圖》上題詩曰:「玉潔冰清美人簪,臨風素縷意飄然。亭亭不作幽蘭怨,日下依稀是謫仙。」

邊寶華畫,範曾題字

邊寶華比範曾大三歲,與範曾再婚時也是帶著自己和前夫所生女兒一同生活,她雖然蘭心蕙質,卻算不上那種會眉目傳情、講究生活情趣的女人。讓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是,和自己共同生活了20多年的範曾,竟然會突然帶著楠莉遠走巴黎,儘管她在之前已經知道範曾同楠莉同居的事實。當很多人打來電話詢問,她也只能表示自己一無所知,並說範曾肯定會為自己的此次行為後悔的。

邊寶華的畫

法國生活

範曾初到法國時,被眾多媒體追隨,熱鬧非凡,這其中固然有他名畫家身份使然,但其中也包含政治原因,文裡就不表了。

1991年底,範曾花費300多萬法郎在巴黎郊區買下一座帶花園的別墅,全部西式布置,很多家具都來自古董市場,他曾更法國記者說,自己雖不能算巨富,但存款即使以後一幅畫也不賣也夠其生活20年足矣,這跟國內媒體盛傳的「出國後範曾生活潦倒不堪」並不符合。

然而生活逐漸穩定下來之後,他的心情卻感到越來越不安。範曾是一個喜歡熱鬧習慣於忙碌的人,法國人的生活方式卻是互不來往各幹各的,生活日趨單調,他每日的生活除了畫畫就是寫詩和逛古董市場,單調的日常生活也在消耗他創作的靈感。

範曾到達法國不久,為打開市場,即以西方畫為題材出版過一批明信片,這些以國畫手法西式表現的明星片在市場反響慘澹。之後在法國三年,沒有一位法國人買過他的畫,在法國,懂得欣賞中國畫的人很少,更別提買畫了。

範曾在巴黎寓所前

範曾一手建立的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師生也經常給他來信,信中描繪著曾傾注他心血的藝術系已開學兩年,大樓也已建成,期盼他早日歸國繼續任教。

有一天範曾參觀我國留學生宿舍時,發現床頭掛著自己為教育部所題「月是故鄉明」等字幅的紀念品時,再也難掩思鄉之情,暗下決心回國。

經過幾個月與國內相關部門的溝通,1993年6月27日,範曾在巴黎再次召開記者會,宣布自己已經得到回國批准,將於28日返回中國。臨別之際,他向記者分發了兩份文件,一份為記錄他在巴黎兩年間的生活片段的畫冊《去意徘徊》,一份則為著名的《歸國聲明》,在這份聲明中範曾寫到:

「範曾於巴黎近三年的城外岑寂而孤獨的生活使我知道,一旦遠離幅員無垠的神州大地山河,離開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的土地,我只能寫出如此的嗟嘆:歸程應識天無際,寄寓方知海有涯……藝術家不能囿於一時一際困惑而追求的小自由和小解脫,這就可能重陷另一種心靈的桎梏。……當我看到二十世紀末世界經濟蕭瑟而故國一枝獨秀這不爭事實時,我為偉大的中華民族蘊含的自我調節力而自豪,向前看是一片橫無際涯的浩蕩的景象……」

6月29日,範曾乘坐班機回到祖國,為避免尷尬,女友楠莉並未隨同一起回國。回國後的範曾又恢復了前呼後擁的熱鬧生活。

在法國的三年,範曾與邊寶華沒有任何聯繫,邊寶華卻一直惦念著範曾,從媒體上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然而當她看到範曾在歸國前的記者會上回答記者說:「待我回國辦完離婚手續後,就回巴黎與楠莉舉行婚禮」,邊寶華徹底死了心,1993年9月15日,範曾與邊寶華在北京市民政大廳辦理了離婚手續。

晚年邊寶華

離婚後,邊寶華重拾畫筆,作品參加國內外展覽多次,並被日本、新加坡、泰國和香港等國家、地區收藏。

而範曾在與邊寶華離婚後,很快與楠莉完婚,相愛至今。

吳祖光曾評價範曾遠走巴黎一事:總的感覺是,範曾屬於性格衝動型,容易感情用事,他的出走出我意外,出國的理由只為爭取婚戀的自由,是「真名士自風流」,愛情至上,無可厚非。我希望這是唯一的理由,切勿扯上政治。

相關焦點

  • 大畫家範曾的婚姻: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
    著名書畫家、國學大師範曾曾為愛人楠莉寫過200餘封情書——「我將一直告訴你,我愛你」,「我為愛人失去名譽和地位,那些於我不過是敝屐,而我得到的是楠莉」,「二十年前初見你,你清澈的眉目便是我一生的歸宿,心靈深處狂烈渴望的『剎那』」……世間最容易撩動女人心弦的莫過風雅文士的優美筆墨和赤誠之愛,範曾無疑都慷慨給予了一個人,也得到了楠莉的相依相隨。
  • 大畫家範曾的婚姻:為了你,我從黑髮變到白頭—是愛情,也是人生
    林岫是一名才貌雙絕的大家閨秀,擅長草書,作品還參加了《日中代表書法家作品展》、《國際書法交流展》等國際書法展,並在1962年考入南開大學,而範曾當時已經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範曾最愛惜的不過是他的畫罷了,為了他的畫,他潛心鑽研歷史,細心揣摩古今中外名家之作,終於集百家之所長,成一家之著。也因此範曾的歷史人物畫遠超於同時代的畫家,瀟灑飄逸,呼之欲出。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範曾幾十年如一日的創作才得此體味。
  • 範曾老婆楠莉有多渣?偽造身份隱瞞婚史,婚內不忠卻稱嫁給了愛情
    範曾,著名畫家李苦禪嘲諷他:「沒有範曾這個學生,子系中山狼,得志變猖狂」;而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則是讚美他:「今天在座的範曾,他沒問題,是當代的大師,是當代的大書法家,是當代的大畫家,而且以我外行的看法,他不只是當代的,也是幾百年來,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的大。」
  • 100年後,範曾會被稱為「國學大師」嗎?
    文丨一正100年後,範曾會被稱為「國學大師」嗎?範曾是當代有名的畫家,主流媒體對其評價甚高,據百度百科介紹「範曾是我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他是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以如此崇高的讚譽來評論一位畫家,真可謂是「千古第一、絕無僅有」。所以,不少喜歡傳統文化之人常常帶著疑問來探討這個問題,範曾老師究竟有著怎樣的雄才大略,何來有此崇高的文化聲譽呢?
  • 國畫大師範曾娶了心中的白月光,現在生活怎麼樣
    範曾的成就1938年範曾出生於江蘇的書香門第,因為祖上13代都是大詩人,文化氛圍極其濃厚,這似乎也預示著範曾可以看見的美好前途,天賦過人,年僅4歲就可以熟讀經書,《嶽陽樓記》、《木蘭辭》倒背如流,還賦短詩一首,大眾驚豔,榮獲南通智力大賽特等獎。
  • 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能超過八大山人,你同意嗎?
    當代著名畫家範曾的狂妄之言一直廣受詬病。他曾直言:"三十年後,我能超過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是什麼樣的人?從來沒有人敢說他的藝術成就能與他的成就相媲美,更談不上超越。此話一出,一時間爭議紛紛,沸沸揚揚。藝術界從來沒有人如此自傲,範曾被奉為第一。
  • 孫其峰、何家英、杜滋齡、範曾等20位畫家入圍「優秀中國藝術大師...
    大會組織者曾於8月份評定50位中國當代畫家「入列」。近日,經過眾多專家的慎重研究和討論,推出其中的20位畫家,「入圍」下一階段的參評名單,將在中國網商務頻道等渠道,接受公眾的投票。  這20位畫家是(排名不分先後,僅按照姓氏筆畫):王子武、王西京、王明明、馮遠、龍瑞、孫其峰、盧禹舜、樂震文、江文湛、劉國松、何家英、杜滋齡、範曾、周京新、周韶華、施大畏、唐勇力、黃永玉、崔如琢、戴敦邦。
  • 範曾說,黃永玉的國畫尚未入門,是「文人相輕」還是肺腑之言?
    當兩個文人之間因為一些利益產生矛盾,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文人相輕」的現象。黃永玉先生和範曾先生都是當代著名畫家,前者比後者年長14歲,實際上,兩人有師徒關係。20世紀50年代,30歲出頭的黃永玉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畫家,被聘請到中央美院做教授,而範曾在此時還是一名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夥子。
  • 眾人都在罵範曾,範曾卻只罵一個人,幾十年的堅持從未停止
    著名國畫大師範曾,就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奇特現象是大家都在罵範曾,然而範曾卻是矛頭對準一個,只罵一個人,並且堅持幾十年沒有停止。 天才少年繪畫天賦,性格火爆率性而為 範曾1938年出生在南通,書香世家,生逢戰亂年代,顛沛流離實屬正常。為了躲避日本鬼子兵禍,範曾一家遷到南通城外一個叫潮橋的小鄉村。
  • 範曾為何要與摯友「反目成仇」?在愛情與友情面前,他選擇了愛情
    他是範曾口中「梨花一枝春帶雨」的楠莉前夫,他是在範曾毫無名利時卻頻頻幫助他的摯友,他是個宣傳隊的演員,他有著兩個姓「範」的親生兒子,也有著一個原名叫「張桂雲」的前妻,而如今的他,早已過世,也籍籍無名,卻成為了範曾人品中的一大敗筆。
  • 範曾:開創新古典藝術先河!2019公開拍賣總成交額高達1.583億!
    範曾是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提倡「回歸古典、回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有二十四字自評: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
  •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巴黎提名展側記
    如果情況十分很嚴重,推遲或者取消巴黎之行。」江蘇省中國畫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是中國畫創作及理論研究的專業機構,匯集全國和江蘇最優秀的138位畫家。而「中國風雅展」是學會走向國際交流的品牌展覽,曾於2014年、2015年兩度在美國紐約辦展,學會還在紐約建立了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美國創作研究基地。
  • 民間畫家模仿範曾,古風人物繪畫獲得稱讚,筆墨功夫堪稱一絕
    聊到範曾國畫大師的作品,其實大每一個喜歡繪畫的人對於他作品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不可否認的就是範曾在如今繪畫界的影響力,雖然也是有一些網友對他的人格提出了質疑,但也不能否認掉他對於繪畫藝術的貢獻。做慈善,做國畫成交量的先鋒人物,範曾的國畫水平實屬不低,甚至在某一種特別的人物古風繪畫上面,很難再有人能達到像他那樣子的高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位民間繪畫家,他的作品非常不錯,如果細細的觀察,會發現他的作品有幾分範曾的風格。
  • 範曾的愛情宣言: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名譽金錢敝屐而已
    正如所有沒有緋聞的名人不算是名人,範曾的婚姻和愛情註定也是不平凡的。範曾一生到現在為止,有三次婚姻。和第三次婚姻相比,範曾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婚姻故事不多。他把所有的深情都傾注在了第三次婚姻上。範曾第三次愛情的女主角叫楠麗,範曾為他這場愛情寫下二百多封信,記錄了一個男人愛的宣言:「……直到我白髮蒼蒼的歲月,我都會深深地告訴你,我愛你。我也會向世界宣布,楠莉——我永恆的,真正的情侶。」
  • 「藝惠藏」範曾筆墨氣韻生動,重若凝雲,薄若蟬衣,盡顯大家風範
    範曾先生曾在攝影機前這樣評價自己的繪畫成就:「畫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謝絕大師稱謂者確有一二,公開自我評定為大師者罕見,而公開宣稱已超越大師境界者,範曾為當代第一人。
  • 範曾:流水線創作「坑慘」收藏者?對比10年漲跌,扒一扒潛規則
    文丨曹鏡明題丨國畫大師範曾:流水線創作「坑慘」收藏者?對比10年漲跌,真慘啊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範曾的看法!承接上文,在國畫的專業領域,範曾大師早在二零一零年五月份,就被著名收藏家郭慶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名為《藝術家還是要憑作品說話》的文章爆料「流水線」創作,一個月交付二百多幅畫,題材與技法嚴重雷同。節選正文部分如下:這個畫家境遇不順,希望賣掉些畫渡過難關……我隨即打了200多萬過去。
  • 範曾畫完狗又寫萬言書羞辱,黃永玉只畫了只鳥回應,並以畫豬備戰
    畫家範曾就有這樣一個「死對頭」。範曾,飽受世人批評,世人說他忘恩負義,整天罵這個、罵那個,不過他堅持不懈罵了幾十年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黃永玉。範曾經常痛批黃永玉,還曾把黃永玉畫成狗,而黃永玉也毫不示弱,立刻畫鳥反擊,兩個畫家以畫「對罵」,這「死對頭」一當就是幾十年。
  • 畫壇巨匠範曾與崔如琢相比,誰的造詣更高一些?
    範曾唯一與崔如琢不同的是,範曾從來沒有說過畫畫要為拍賣多少錢而奮鬥,要創造畫畫創造財富的世界之最。而崔如琢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公開叫板要創造畫家畫畫創造財富的記錄。崔如琢1944年11月26日出生在北京,從小喜愛書畫,偶然的機會得以拜在李苦禪門下學藝,70年代末去了美國,成為美籍華人。
  • 《兩個女人的戰爭》:周一圍、柳巖、毛林林百轉千回的愛恨糾葛
    導語:歡迎來到輕塵棲弱草,《兩個女人的戰爭》:周一圍、柳巖、毛林林百轉千回的愛恨糾葛。《兩個女人的戰爭》經歷了太多的褒貶,但我想說這樣用心設定的人物才是一部細膩真實的生活情感劇。」誰還記得是誰先說,永遠的愛我,以前的一句話 ,是我們以後的傷口」尤其聽著這樣的片頭曲,字字戳心,有過感情經歷的人相信在心裡都會泛起一樣酸楚。至於感情空白的人認真的看了這部劇,更能隨著歌聲感受劇中人物的愛恨糾纏,情感上的觸動或許也更深刻吧。
  • 有著浪漫情懷的法國畫家,畫出女人如花
    100年前的法國巴黎已然是世界上的時裝之都,藝術之都那是一個充滿著歡樂和浪漫情懷的城市自然也不會缺少有浪漫情懷的藝術家路易斯·瑪麗·德·施萊佛便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畫家和很多同時代的法國畫家一樣施萊佛也喜歡描繪巴黎熙熙攘攘的生活尤其擅長描繪那個時代生活在巴黎的時尚女性畫面清新亮麗,生動感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