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能超過八大山人,你同意嗎?

2020-12-17 奮發筆跡

當代著名畫家範曾的狂妄之言一直廣受詬病。他曾直言:"三十年後,我能超過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是什麼樣的人?從來沒有人敢說他的藝術成就能與他的成就相媲美,更談不上超越。

此話一出,一時間爭議紛紛,沸沸揚揚。藝術界從來沒有人如此自傲,範曾被奉為第一。

出生於江蘇南通的範曾也是一位學者,從小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他曾拜名師門下,曾受李苦禪、文懷沙等人教誨。因為李苦禪是齊白石的徒弟,範曾的祖先是齊白石先生。

範曾在日本發跡。1979年被日本譽為"中國現代十大畫家之一",1982年獲"中日文化交流紀念碑",隨後在日本成立"範曾美術館",1986年獲"中日藝術交流特殊貢獻金獎"。

範曾在日本可以說是頗有聲望,這樣從日本回國自然就出名了。範曾的書畫作品在市場上暢銷,而範曾自由遊走於官商之間,範曾也名利雙收。

關於範增,他的成功是猖獗的,反咬一口最讓人痛恨。範曾一生被很多人推薦,卻從不記恩,反而經常報復。

沈從文曾給汪曾祺寫過一封信,訴說自己的憤怒。沈從文在信中說,範曾曾多次請他做老師,但他做了十年老師後才出名。

沈從文善意地提醒範曾,他的畫有歷史謬誤,勸他改正。範曾指著沈從文的額頭,大罵沈從文落伍了,沒有發言權了。特殊的十年,沈從文遭遇批鬥,範曾落井下石,一口氣列舉了沈從文上百條"罪狀"向領導申訴,沈從文震驚嘆息,範曾的行為令人難忘。

許遵德也非常痛恨範增。許遵德一直真誠地把範增當作好朋友,熱心幫助他。然而,範增和必順的妻子李桂蘭多次在必順家裡做事情,隨後必順與李桂蘭離婚,範增找來必順家裡的錢後還把兩個兒子一個女人帶到了國外,並更改了範德的名字。

範曾對老師李苦禪同樣溫情脈脈,他對成名後的李苦禪大不敬,呼其名,也曾有過攻擊老師的行為。李苦禪對範增大失所望,臨死前罵範增是"山狼",要把他清出學校。

範曾後來談起李苦禪,大言不慚地談起"孝"之道,讓人無話可說。

範曾一路"順利"與他善於辨別有關,他的座右銘是"外受奸商,內受官僚"。

1962年,範曾24歲,剛剛完成畢業畫作《文姬歸漢》。據說範曾選擇《蔡文姬》作為繪畫題材是別有用心:1962年,郭沫若話劇《蔡文姬》紅遍全國。範增認為,如果選擇蔡文姬作畫,就能獲得郭沫若的青睞。而且,他還是一個無名的年輕人。如果郭沫若能幫助他,對他未來的輝煌自然有好處。

想到這裡,範增畫了一幅《文姬歸漢圖》。畫作完成後,範曾每天守候在郭沫若家門前,希望郭沫若為他的畫作題字。郭沫若和範曾素不相識,看到範曾熱情的問候並沒有太多的回應,之後郭沫若的秘書王廷芳才把畫拿到郭沫若面前。

郭沫若打開看到畫中的內容是蔡文姬,或許是覺得自己的戲是認可的,內心欣慰,再加上郭沫若眼中的年輕人也是有社會責任感的,於是便揮毫為範增畫題名。

範曾將畫呈給學校後,學校認為範曾貪財投機取巧,十分不滿,所以《文姬歸漢》雖有著名題款,範曾雖未得第一,但也賺盡了滿城風頭。

多年後,範曾出現在央視《藝術人生》的舞臺上,稱郭沫若為文姬歸漢而夜不能寐,並告訴範曾,以後不管他有多少畫,都願意為他題字。然而,它是真是假,無法定論,但世人皆知,範曾後來畫了無數幅,卻沒有出現郭沫若的題字。

最轟動的事件是範曾的"叛國事件"。

上世紀90年代,範曾因與臺灣商人非法走私被捕後,不得不逃離法國。在媒體面前,範曾發表"辭國聲明",暗示對國體不滿,並稱自己是民主人士,但辭國是不得已而為之。

然而,範增在外面的生活很快就落魄了。由於範曾在臺灣畫壇和畫廊界被禁畫贗品,他的畫無法在法國出售。對於範曾的晉級,法國人並不買帳。當他們窮困潦倒,看到中國發展向好時,高調宣布"回歸中國",放下之前的言論,表示懺悔。

直到1993年,中國政府才對叛亂分子實行"大赦":只要他們改正過去的錯誤,就可以回國。範曾抓住機會立即回國,風波過後,範曾被"封殺"。然而,範曾憑藉自己的"智慧",在幾年後捲土重來。

"坐在這裡,看看周圍,等待那一天。"

範美忠曾在節目中列舉了九種畫作。當主持人問他認為自己有幾品時,範曾回答說:"我是四品大師,五品大家。"我是四品大師,五品大師。

著名畫家簡凡曾表示,範曾的畫在中國美術界一直被定位為教科書插圖、讀圖,並稱其作品與繪畫、藝術無關。

肖鷹說,在藝術界和學術界,範曾的畫作大多評價很差。

收藏家郭慶祥在《藝術家仍以作品說話》中批評範曾的名聲不真實,只是自我包裝。

季羨林、錢鍾書、楊振寧都對範曾讚譽有加。

關於範曾的畫,沒有確切的定論,但從他的性格中可以看出。儘管他為祖國捐款無數,被稱為"慈善家",但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慷慨解囊不是為了社會安寧而奉獻給社會解憂,而是為了給自己增添光環。

相關焦點

  • 範曾與八大山人,不是一路人!
    範曾先生曾這樣評價自己的繪畫成就:「畫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
  • 當代兩位畫壇大師黃永玉和範曾誰的畫作藝術高?
    範曾「狂傲」,久有議論 對此,範曾並不諱言,他曾公開說:「我認為說我狂傲,僅僅是別人的觀感,對我來講,我僅僅是從我所好,自己我行我素而已,那別人認為我狂傲,他總有他的原因,譬如我曾經說過,『國內白描,可能和我比較,無過其右者』,報紙上登出來範曾太狂了,其實這是一個事實吧,是不是?這怎麼是狂傲呢?我覺得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應該受到尊重,而不應該受到議論!」範曾曾坦承,時下美術界能望其項背者,寥若晨星。
  • 100年後,範曾會被稱為「國學大師」嗎?
    文丨一正100年後,範曾會被稱為「國學大師」嗎?在藝術上,自古都有爭論,這是自然的也是很正常的,尤其人們對範曾老師及其作品的評價更是如此。且不說「大儒、思想家」這樣的名頭了,不少人認為,就算是「國學大師」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稱呼的,如果再過100年後,還會有人稱呼範曾為「國學大師」嗎?其實這是一個深奧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藝術話題。答案無非只有三種可能:肯定、否定、有爭議。
  •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勝於花鳥畫,許多人不同意這個觀點,您怎麼看?
    說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勝於花鳥畫,許多人不同意這個觀點,您怎麼看?文/錢毛毛朱耷,也就是八大山人,出生於1626年,在明末清初年代也是傑出的書畫家,在畫風上總有強烈的個性,簡怪的造型,主要以花鳥畫而聞名,他的畫風和陳淳比較更為冷峻,更是繼承徐渭的寫意技法,有著深刻的寓意,達到形神合一的境界。
  • 大畫家範曾的婚姻: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
    著名書畫家、國學大師範曾曾為愛人楠莉寫過200餘封情書——「我將一直告訴你,我愛你」,「我為愛人失去名譽和地位,那些於我不過是敝屐,而我得到的是楠莉」,「二十年前初見你,你清澈的眉目便是我一生的歸宿,心靈深處狂烈渴望的『剎那』」……世間最容易撩動女人心弦的莫過風雅文士的優美筆墨和赤誠之愛,範曾無疑都慷慨給予了一個人,也得到了楠莉的相依相隨。
  • 範曾的愛情宣言: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名譽金錢敝屐而已
    範曾第三次愛情的女主角叫楠麗,範曾為他這場愛情寫下二百多封信,記錄了一個男人愛的宣言:「……直到我白髮蒼蒼的歲月,我都會深深地告訴你,我愛你。我也會向世界宣布,楠莉——我永恆的,真正的情侶。」「『我愛你』這萬古猶新的詞句,有些人廉價使用,有些人卻付出了生命、歷史、付出了自已所曾擁有的一切。啊,我為了楠莉失去了什麼?所有的名譽、地位、金錢——可憐而慘澹,敝屐而已!我得到了什麼?——楠莉。鵜鳩已鳴,美人遲暮,我曾見過你如朝暾初上時的彩霞。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
  • 範曾畫展開幕賣3億,流水線創作是世界先進藝術潮流嗎?
    範曾畫展開幕賣3億,流水線創作是世界先進藝術潮流嗎?「範曾畫展開幕當天銷售三個億」的新聞滿天飛,有人喝彩,有人謾罵。這些年,範曾飽受爭議的無非是這幾點:流水線式創作、造新聞好炒作、攀附顯貴、太商業化等等。這些東西範曾跟誰學的?我給他找了一位「老師」,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這「師徒」倆太像了。
  • 八大山人:別猜了!我畫的動物就愛翻白眼
    序言:餘秋雨是這樣評價「八大山人」的:「八大的畫裡有令天地為之一寒的「白眼」。」確實,當你去博物館參觀八大山人的畫作時,每一隻動物都會以「翻白眼」來表示對你的「不屑」。置身那處,四壁撲面而來齊刷刷的「白眼」攻擊,令人忍俊不禁。其實在這些「詭異」的動物背後,埋著八大山人深沉的孤獨,藏著他對朝廷的鄙夷。一:八大山人是誰?
  • 畫壇巨匠範曾與崔如琢相比,誰的造詣更高一些?
    1989年他在臺灣歷史博物館展覽會上創下一幅作品12萬美元的成交紀錄。2016年崔如琢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非常自豪地說「2015年胡潤百富世界排名潤百富世界排名,活著的畫家我排第三,亞洲第一。今年肯定是更加第一,今年我拍了8.8億,第四名範曾拍到四千萬,我是他的二十多倍。」這就是畫家崔如琢,一不小心,還以為是畫商呢!
  • 東方藝術之魔八大山人
    」晚年的八大山人遂發狂疾,「忽大笑,忽痛哭」,並焚燒了自己多年來的僧衣,披星戴月步行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南昌,此時的八大山人已是暮年。南昌故郡,人們看見了一個頭戴鬥笠,身穿長袍,腳踏布鞋,一路走走停停,搖搖晃晃,忽而趴地嗚咽抽泣,忽而對天大笑的怪人。八大山人由焚僧衣到發癲狂,再到恢復清醒,經歷了人生最痛苦的階段。
  • 八大山人:眾人皆臨王羲之,我獨抄錄臨河序
    但有個例外,那就是八大山人,他寫蘭亭序相關的書法,既沒有一絲一毫王羲之書法跡象,文辭內容與蘭亭序有差別。也就是說八大山人《臨蘭亭序》純出己意,與原作相距甚遠。在不同時期用自己那一時期慣用的某種風格書寫同一內容的作品,為什麼八大山人的《臨河序》與王羲之的《蘭亭序》完全沒有王羲之的影子呢?我們得出結論,因為八大山人寫的是《世說新語》的臨河序文,而不是蘭亭序文。
  • 「藝惠藏」範曾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
    ,鄭州師範學院、中州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書畫收藏專業委員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家協會顧問,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美術院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名譽館長,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學術顧問,天津盤山書院山長,山東梁山縣政府顧問。
  • 沈從文與範曾,曾經師徒為何反目?沈從文:我對範曾十分感激
    範曾 沈先生留下的信件和文字中提到,在那場時代性的動蕩中,範是那個不遺餘力地構陷自己最狠的人,他曾揭發了自己多達數百條的「罪狀」,而這些「罪狀」在沈先生看來都是無中生有的污衊
  • 大畫家範曾的婚姻:為了你,我從黑髮變到白頭—是愛情,也是人生
    範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還有作品可謂是登峰造極,他的人品又飽受非議。楊振寧說,他是大師,幾百年難遇。沈從文又說,揭發我最多的是範曾。就像他說的那樣,「在23歲之前,我不曾和任何一位女性幽會。遇到的第一個對象絕對會愛得死去活來,因為這種形態包含了虛幻的理想,誇張的熱情和第一次試用愛情老調的新鮮感,我為第一次愛情耗時5年之久,一無所獲,最可貴的燃料燒盡之後,剩下了痛苦的灰燼。」這番動人的話,讓人感觸良深。
  • 八大山人:一顆極度孤傲心,創造了美學的永恆
    朱耷(1626—約1705)字雪個,號八大山人明朝宗室寧王朱權後代祖父、父皆能詩善畫從小耳濡目染,八歲即能詩善書法,工篆刻,尤精繪畫清 八大山人 松鹿圖 立軸陳鼎《八大山人傳》說他「性孤介,穎異絕倫。八歲即能詩,善書法,工篆刻,尤精繪事。」還說他「善恢諧,喜議論,娓娓不倦,常傾倒四座。」12歲時,他畫過菡萏一枝,在池中半開,橫斜水面,生意勃然,掛在堂上,有清風徐來時便會盈香滿室。
  • 八大山人:蕩盡人間的風煙,刊落世界的浮華
    八大告訴我的東西,簡直可以說超過了蘇格拉底。清 八大山人 竹石鴛鴦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1.187億元魏廣君:您為什麼這樣說呢?朱良志;當然,我並不是說蘇格拉底不及八大,而是說,就我個人來說,八大所給予我生命的啟發,是蘇格拉底所沒有的。
  • 八大山人:給世界一個白眼兒
    如果世界給了你一個耳光,你會如何 如果生命遭遇痛苦不公,你又會如何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印度詩人泰戈爾如此回答 即便面對苦痛,依然高歌
  • 範曾的人物畫估價150萬,大紅袍西洋劍,物有所值嗎?
    範曾的人物畫估價150萬,大紅袍西洋劍,物有所值嗎?範曾有大師的稱謂,不過這個稱謂是不是恰如其分,是有爭議的。就範曾本人來說,老先生有非常好的修養自信,認為大師之稱並不過頭。也有許多人服氣範曾在國學、書畫文化層面上的造詣,所以認為範曾稱大師也是恰如其分。
  • 日本人尊他為十大中國藝術家,國內卻有很多人不服:帳房先生水平
    日本近代明治維新後,國家經濟變得富強,先是打敗了沙皇俄國,又打敗了中國清朝,日本人的心態一下不一樣了,所以他們對待外文化,都非常的傲,很少能稱讚佩服別人。但他們對這位中國藝術家稱讚卻很高,把這個藝術家列為「中國近代十大藝術家」之一,這位藝術家就是範曾。
  • 誰的字能有這種意境?西泠印社鎮館之寶:八大山人山水冊
    八大山人名字叫朱耷(da),他的骨子裡流的是明朝皇族血脈,他畫的鳥的眼神很有特色,給人一種怪誕的感覺(見第三張圖)學習書法的初期,我接觸到的是歐陽詢,大歐的字以瘦硬著名,字形較長,字的轉折處如斬釘截鐵,比較乾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