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畫家範曾的婚姻:為了你,我從黑髮變到白頭—是愛情,也是人生

2020-12-17 扒拉文史

範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還有作品可謂是登峰造極,他的人品又飽受非議。

楊振寧說,他是大師,幾百年難遇。

沈從文又說,揭發我最多的是範曾。

季羨林評價,他無論畫家,國學家還是思想家,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詣。

李敖又指責,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錢鍾書卻相反,評價他畫品居上之上,畫人現身外身。

坊間輿論尚可以當做庸人自擾,難以明辨是非。但在名人圈子裡也對他各執一詞,這就很值得考量了。所以,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他又似乎不愛惜羽毛,總是批量生產。

範曾的仕女圖

都說,評價一個人除了作品更要看他的經歷。經歷論複雜程度而言,情感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像一個預言家,在過去就揭示未來的模樣。

藝術家的感情生活往往跌宕起伏,因為充沛的情感才會醞釀出情真意切的佳作,範曾也難逃此定律。

範曾一共有過三段婚姻,第一段是門當戶對,第二段是蜻蜓點水地過渡,第三段則結束了他的多情。他的最後一任妻子,陪伴他的時間最長,長到何等地步呢?從滿頭青絲到兩鬢霜白,讓一個畫家寫上了動人的情書。

這三段情感經歷也往往破譯了出他人生一些選擇,是愛情,也是複雜的人生。

門當戶對

第一次婚姻可謂是門當戶對。林岫是一名才貌雙絕的大家閨秀,擅長草書,作品還參加了《日中代表書法家作品展》、《國際書法交流展》等國際書法展,並在1962年考入南開大學,而範曾當時已經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

請林岫點擊

一個善畫,一個善書,志趣相投,佳偶天成。

比起以風流著稱的齊白石,範曾倒稱得上是一個情竇初開的純情之人。

奈何成也純摯,敗也純摯。和第一任妻子經歷了轟轟烈烈的五年的感情後,就各自選擇了自己的人生,分道揚鑣。

就像他說的那樣,「在23歲之前,我不曾和任何一位女性幽會。遇到的第一個對象絕對會愛得死去活來,因為這種形態包含了虛幻的理想,誇張的熱情和第一次試用愛情老調的新鮮感,我為第一次愛情耗時5年之久,一無所獲,最可貴的燃料燒盡之後,剩下了痛苦的灰燼。」

這番動人的話,讓人感觸良深。就像大多數人談第一次談戀愛的經歷一樣,初戀為什麼無可比擬,可能不是初戀的對象,而是第一次談戀愛時自身的懵懂和全心全意。那種付出,讓我們念念不忘。當所有的幻想、期待和浪漫全部都加注在一個人身上時,就更不容易放棄。儘管發現對方缺點滿滿,多麼的令人失望,只要有一絲生機,都願意將這段步履蹣跚的感情進行下去。

但這樣的妥協往往只能維持一時,不適合的兩個人互相拉扯,矛盾也日益加深,最終走向盡頭,範曾和他第一任妻子的婚姻,大概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燃燒成灰燼的,令人唏噓。

範曾林岫

愛情的邏輯,也是人生選擇的邏輯,範曾在第一段感情上投入的時間長達五年之久,是否意味著他對待他珍惜的事上不遺餘力?範曾最愛惜的不過是他的畫罷了,為了他的畫,他潛心鑽研歷史,細心揣摩古今中外名家之作,終於集百家之所長,成一家之著。也因此範曾的歷史人物畫遠超於同時代的畫家,瀟灑飄逸,呼之欲出。

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範曾幾十年如一日的創作才得此體味。其中的「以書為骨」,我們有理由猜測,也許是「書」有那麼幾分來源於他第一任專攻書法的妻子呢?

蜻蜓點水

第二任妻子邊寶華出現在範曾最落魄的時候,也就是範曾婚姻破碎的那段時期。她一直鼓勵他、陪伴著他。範曾懷著莫大的感激,走出了第一段感情的悲傷,很快和她結了婚。

其實一開始範曾是看不上邊寶華的。兩人是中央美院大學同學,那時邊寶華單戀著範曾,範曾卻對她的傾慕之心置若罔聞,還將她比喻為蘿蔔白薯。

範曾邊寶華

即使在結婚時,也是因為感激很快就完婚。其中真正的感情又有幾分呢?這樣的不平等婚姻能維持多久呢?維持到他的真愛出現。

範曾在婚後不久便愛上了別的女子,那個女子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當然,這是後話了。

不少人認為範曾的畫在一段時間內如流水線一樣產出,所畫的內容技法往往千篇一律,相差的只是局部的特徵、年齡而已。

而範曾與第二任妻子相處期間創作了大量的畫作。我們都知道,靈感來源於生活,範曾第二段因感動而在一起的婚姻,他的靈感是否因此衰減?當他在與邊寶華很快結婚後不到幾年就變心了,我們是否可以推斷?在道德和愛情的苦苦抉擇中,他沒有多餘的心力,去專心琢磨畫技?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

一見鍾情到刻骨銘心

第三次婚姻來的很慢,也卻也很特別。

第一個是「慢」。範曾在與第二任妻子結婚20年之後,才選擇結束婚姻,和第三個妻子結婚。

第二個是「特別」。範曾第三任妻子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少女,而是別人的妻子

範曾張桂雲

她有兩個名字,一個叫楠莉,一個叫張桂雲。

這兩個名字也有故事,在她的前夫筆下,張桂雲是本名,而楠莉只是範曾取的小名,嫁給範曾後才改的。而範曾的確在楠莉嫁給他後,帶她去改名。

這個女人的國籍都也值得一提。

在範曾的口中,他是日裔華人前夫卻說她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東北婦女。當然,前夫對他們兩人的描述中也具有戲劇性,有些橋段甚至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比如範曾為了與楠莉約會,直接從一樓爬到14樓。

無論如何,這段戀情在普羅大眾的眼中,是違反道德的。一是範曾本身的「名人效應」,二是對他帶妻子改名字這件事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範曾一直很愛惜自己的名聲,但是又冒天下之大不韙,追逐世人不容的真愛,這種矛盾、這種投機又何嘗不體現在他的畫中、體現在他的人生中呢?

他潛心研究畫作數十餘年,畫技爐火純青,也因為其高超的技藝成為了南開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包攬多項大獎,即使在國外的藝術領域,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與他出類拔萃的畫相悖的是,什麼畫賣座,他就會去量產這一類畫。也讓他落得一個「名滿天下,卻虛而不實」的評價。

畫如此,人生選擇也如此。

1962年他和沈從文一起工作,但在特殊時期,他卻是批判沈從文次數最多的人,甚至在沈從文口中,他還會帶著他的愛人一起上門討伐。

可見,範曾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會去做出一些功利的事情,就像為他的妻子改名改籍。

人之一世,可能最難控制的便是感情了罷,從範曾的三段感情中,最直觀的,是他不輕易妥協,無論是第一次婚姻的不適合,還是第二次婚姻的感動始終不是真情,他都堅持自己所想,堅持自己所愛。

可能正是這種近似頑固的執著,讓他就算是歷經曲折,就算是被世人所不齒,最終,也贏得了愛情,贏得了人生。

文/扒拉文史

相關焦點

  • 大畫家範曾的婚姻: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
    著名書畫家、國學大師範曾曾為愛人楠莉寫過200餘封情書——「我將一直告訴你,我愛你」,「我為愛人失去名譽和地位,那些於我不過是敝屐,而我得到的是楠莉」,「二十年前初見你,你清澈的眉目便是我一生的歸宿,心靈深處狂烈渴望的『剎那』」……世間最容易撩動女人心弦的莫過風雅文士的優美筆墨和赤誠之愛,範曾無疑都慷慨給予了一個人,也得到了楠莉的相依相隨。
  • 範曾的愛情宣言:為了你,我已從黑髮變到白頭,名譽金錢敝屐而已
    正如所有沒有緋聞的名人不算是名人,範曾的婚姻和愛情註定也是不平凡的。範曾一生到現在為止,有三次婚姻。和第三次婚姻相比,範曾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婚姻故事不多。他把所有的深情都傾注在了第三次婚姻上。範曾第三次愛情的女主角叫楠麗,範曾為他這場愛情寫下二百多封信,記錄了一個男人愛的宣言:「……直到我白髮蒼蒼的歲月,我都會深深地告訴你,我愛你。我也會向世界宣布,楠莉——我永恆的,真正的情侶。」
  • 國畫大師範曾:為愛「奪」朋友妻!專家:誰沒點感情問題,別批判
    文丨曹鏡明題丨國畫大師範曾:勾引朋友老婆遇真愛!為了你,從黑髮到白頭值得嗎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範曾的看法!就這樣,一來二去間,範曾和須遵德的關係越來越好!甚至也藉此機會,讓範曾結識了須遵德的老婆張桂雲,一個讓他說出「為了你,我從黑髮到白頭,是愛情,亦是人生」的感悟來直抒胸臆。
  • 範曾老婆楠莉有多渣?偽造身份隱瞞婚史,婚內不忠卻稱嫁給了愛情
    範曾,著名畫家李苦禪嘲諷他:「沒有範曾這個學生,子系中山狼,得志變猖狂」;而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則是讚美他:「今天在座的範曾,他沒問題,是當代的大師,是當代的大書法家,是當代的大畫家,而且以我外行的看法,他不只是當代的,也是幾百年來,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的大。」
  • 國畫大師範曾娶了心中的白月光,現在生活怎麼樣
    在感情裡,女性以感性為主,為了愛可以不計後果,即使飛蛾撲火也在所不惜,而男性則是理性為主,會理智的考慮很多問題,並不是愛情至上。不過這個定律往往會被浪漫主義至上的才子打破。著名的國畫大師範曾就是這樣一種存在,認真詮釋了「才子多情」這一名詞。
  • 範曾:再給我三十年,我能超過八大山人,你同意嗎?
    當代著名畫家範曾的狂妄之言一直廣受詬病。他曾直言:"三十年後,我能超過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是什麼樣的人?從來沒有人敢說他的藝術成就能與他的成就相媲美,更談不上超越。此話一出,一時間爭議紛紛,沸沸揚揚。藝術界從來沒有人如此自傲,範曾被奉為第一。
  • 1990年,畫家範曾遠走巴黎,背後是同兩個女人的感情糾葛
    吳祖光曾評價範曾遠走巴黎一事:總的感覺是,範曾屬於性格衝動型,容易感情用事,他的出走出我意外,出國的理由只為爭取婚戀的自由,是「真名士自風流」,愛情至上,無可厚非。我希望這是唯一的理由,切勿扯上政治。前言1990年11月4日,時年52歲的畫家範曾在香港同兩位朋友聚餐後,登上了從啟德機場飛往法國巴黎的航班,跟他的祖國不告而別。範曾突然的告別一時讓身邊的朋友錯愕不已,媒體也一頭霧水。
  • 範曾為何要與摯友「反目成仇」?在愛情與友情面前,他選擇了愛情
    愛江山更愛美人,在社稷面前,美人看起來是多麼的不值一提,但自古以來英雄難過美人關,就像吳三桂怒髮衝冠為紅顏一般,範曾也是如此,儘管範曾無法用英雄二字來形容,但不得不說,他在目前的中國文人之中,是不折不扣的大師級人物,他是書畫巨匠,也是國學大儒,他是詩歌奇才,也是文學天才,只不過,在多數人的眼裡
  • 畫壇巨匠範曾與崔如琢相比,誰的造詣更高一些?
    2016年崔如琢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非常自豪地說「2015年胡潤百富世界排名潤百富世界排名,活著的畫家我排第三,亞洲第一。今年肯定是更加第一,今年我拍了8.8億,第四名範曾拍到四千萬,我是他的二十多倍。」這就是畫家崔如琢,一不小心,還以為是畫商呢!崔如琢連續5年在潤百富世界排名靠前,而範曾只有兩次。
  • 100年後,範曾會被稱為「國學大師」嗎?
    範曾是當代有名的畫家,主流媒體對其評價甚高,據百度百科介紹「範曾是我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他是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以如此崇高的讚譽來評論一位畫家,真可謂是「千古第一、絕無僅有」。所以,不少喜歡傳統文化之人常常帶著疑問來探討這個問題,範曾老師究竟有著怎樣的雄才大略,何來有此崇高的文化聲譽呢?
  • 你所理解的婚姻是什麼呢?婚姻是家,也是彼此依託的港灣
    你所理解的婚姻是什麼呢?婚姻是家 ,也是彼此依託的港灣。什麼是婚姻?在相戀的過程中也明白了對方的優缺點,也能相對的包容,理解!愛情,才會產生!既然愛一個人,又娶到了她,為什麼不能陪她一起到白頭呢!婚姻是辦企業,單身是個體戶,好的婚姻是彼此有各自的基礎組建在一起將辦企業的得益與風險一起承擔,隨著社會環境跟自身的變化,是個體戶還是辦企業也是變化的,婚姻也是如此,終將有你值得的地方去牽手對方走下去。婚姻不是花前月下的摟摟抱抱,不是你恩我愛的甜言密語。
  • 民間畫家模仿範曾,古風人物繪畫獲得稱讚,筆墨功夫堪稱一絕
    聊到範曾國畫大師的作品,其實大每一個喜歡繪畫的人對於他作品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不可否認的就是範曾在如今繪畫界的影響力,雖然也是有一些網友對他的人格提出了質疑,但也不能否認掉他對於繪畫藝術的貢獻。在仿古人物繪畫的國畫上面,範曾算是獨成一派,其風格也是達到了不錯的境界。而對比這一位民間繪畫大師,他的作品也有這樣子的神韻,尤其是人物的線條與人物的繪畫風格,筆墨的力度堪稱一絕。文章中出現的這一位繪畫家到底畫得怎麼樣,會不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我們一起來看目的地!
  • 範曾:為何被「狂人」李敖大罵人品差?楊振寧:沒誰像他這樣偉大
    隨便在網絡上搜一搜,就不難發現有著諸多噱頭,比如說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事實上,範曾是畫家出身,尤為擅長「老子出關圖」,甚至一度成為範曾的斂財利器,憑藉著大同小異的構圖, 連畫三幅,拍出天價,就足以看出這位大師的吃相如何。第一幅:2011年,北京九歌春拍以414萬元成交。第二幅:2015年,河南澤華迎新拍賣以782萬元成交。
  • 荷蘭貴族少女遠嫁中國工人,改國籍染黑髮,跨國婚姻60年恩愛如初
    愛有很多種,有人覺得轟轟烈烈才算愛過一場,有人覺得必須浪漫才算真正的愛,有人覺得茶米油鹽醬醋茶中調出的人生百味方是真愛……在如今北京東城區一條名為"東四四條"的小巷中,有一位特殊的老太太,她遠遠看上去跟每位北京老太沒什麼不一樣,穿著大棉褲花棉襖,拿著把掃把在胡同裡掃來掃去,但定睛一看你會發現,這位老太的面容跟傳統中國人一點都不一樣,喲呵
  • 這個物質社會裡,你還相信婚姻嗎?無論怎麼樣,請相信愛情
    不管經歷如何,一定要相信婚姻,因為相信愛情的人,遲早會和愛情相遇在這個社會,物質又現實,你還依然相信愛情的存在嗎?我想說的是,無論怎麼樣,請相信愛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過一些傷,最終才遇見那個對的人。
  • 「藝惠藏」範曾筆墨氣韻生動,重若凝雲,薄若蟬衣,盡顯大家風範
    範曾先生曾在攝影機前這樣評價自己的繪畫成就:「畫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謝絕大師稱謂者確有一二,公開自我評定為大師者罕見,而公開宣稱已超越大師境界者,範曾為當代第一人。
  • 孫其峰、何家英、杜滋齡、範曾等20位畫家入圍「優秀中國藝術大師...
    首屆「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的組織者,於7月份開始「優秀中國藝術大師」的推介活動,於8月份評定了50位中國當代畫家「入列」這一推介活動。組織方今天披露,經各方專家推薦,確定了其中的20位中國當代畫家,「晉級」到該活動的「入圍」階段。
  • 眾人都在罵範曾,範曾卻只罵一個人,幾十年的堅持從未停止
    著名國畫大師範曾,就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奇特現象是大家都在罵範曾,然而範曾卻是矛頭對準一個,只罵一個人,並且堅持幾十年沒有停止。 天才少年繪畫天賦,性格火爆率性而為 範曾1938年出生在南通,書香世家,生逢戰亂年代,顛沛流離實屬正常。為了躲避日本鬼子兵禍,範曾一家遷到南通城外一個叫潮橋的小鄉村。
  • 從少年到白頭,這幾種理想的人生和生活,你丟掉了哪一樣?
    只是現實的人生是無情的,幸福和信仰總是離我們很遠;從少年到白頭,這幾種理想的人生和生活,你得到了哪一樣?又丟失了哪一樣?一、自己的理想和夢。年少時誰沒有自己的理想和夢?當我們老了,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沒有自己的事業,沒有自己的成就,沒有好的工作和生活,人生實在是糟糕的,不但過得艱難更會感到迷茫,一個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理想和夢變成現實,人生才是成功的。二、一生一世的愛情。
  • 範曾說,黃永玉的國畫尚未入門,是「文人相輕」還是肺腑之言?
    黃永玉先生和範曾先生都是當代著名畫家,前者比後者年長14歲,實際上,兩人有師徒關係。20世紀50年代,30歲出頭的黃永玉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畫家,被聘請到中央美院做教授,而範曾在此時還是一名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夥子。看到範曾是可塑之才,黃永玉對範曾非常器重,經常指導範曾怎樣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