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巴」上的高端民宿
6月12日清晨,張家界武陵源區龍尾巴村,58歲的李啟海與妻子張明姣洗漱完畢,沿著乾淨的柏油馬路,步行兩分鐘,就到了上班的梓山漫居。這是一家高端民宿。
背上竹筐、帶上剪子、戴上手套,「花匠」李啟海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月季花每天早上要剪枝,剪去枯掉的花和枝葉,花就可以從4月開到11月。」
以前種田種菜,現在種花種草,李啟海在梓山漫居跟著園藝師學了兩年,今年獨自負責民宿範圍內20多畝的綠化養護。「天天跟花兒打交道,我覺得生活像花兒一樣幸福!」李啟海說。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寧奎
「要把旅遊做起來,先把村裡的環境搞好」
龍尾巴村因山形如龍尾而得名,位於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協合鄉北端。「八山一水一分田」,龍尾巴村與大多數深山村落一樣,交通閉塞、山多地少。全村645人,耕地573畝,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一畝,加上地勢高、收成看天,村民們過去許多年在溫飽線上掙扎。
與其他村落相比,龍尾巴村又有特殊之處。這裡緊鄰張家界「三千奇峰」,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要把旅遊做起來,先把村裡的環境搞好!」龍尾巴村負責人鄧青松說。2016年開始,龍尾巴村建設美麗鄉村,清理白色垃圾、規範雜物堆放,畜禽圈養、水溝清理,室內整潔、庭院美化,農田不打農藥、少施化肥……陳年垃圾不見蹤跡,生活陋習慢慢改變。「年底開村民運動會,衛生評比積分高的,戴上大紅花領獎,大家都覺得光榮!」2019年,龍尾巴村被評為「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高端民宿客棧13家 總投資超過1億元
人居美、環境美、生態美、鄉風美,這個土家村落成功引來了「金鳳凰」。包括梓山漫居,轄區內的高端民宿客棧已有13家,總投資超過1億元。
超大落地窗外,或是碧藍天空下的「空中田園」,或是濛濛細雨中的雲霧繚繞。32歲的李平4年前從廣州回到村裡,將村裡民居進行改造,打造出高端民宿「璞舍」。李平將民宿景觀照片放到國外的社交媒體上,一下就「火」了。這個只有13間客房的民宿,去年吸引了60多個國家的遊客前來「打卡」。最貴的一間,房價3000元,2019年純收入達到200萬元。
「今天已經有七八間入住了客人。」李平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今年主打國內市場,但遊客的消費能力不減,而且因為可以提供定製化的旅遊路線,備受遊客歡迎。
農民變身旅遊從業者 村民生活大變樣
農村成了鄉村旅遊目的地,農民變身旅遊從業者,農產品向旅遊商品轉變,當地村民的生活大變樣。
沒在民宿工作之前,靠務農和出門打零工的李啟海夫婦,一年收入只有萬把塊錢。「工地上什麼活兒都做」「累也沒辦法,兩個孩子要養啊」,說起以前緊巴巴的日子,夫婦倆直搖頭。現在,兩人在民宿工作一年光工資就有7萬元;家裡種養的當季蔬菜、山貨也不愁銷路,基本都被民宿定點採購了,一年下來總收入有8萬多元。
妻子張明姣說錢要攢著,留給兩個孫女讀書用。「以前沒錢,兒子沒讀多少書,很遺憾!」 收入多了,開銷也多了。「現在家裡有3臺熱水器,每個月電費都要不少。」精打細算的張明姣說。
幸福的人兒,龍尾巴村裡還有不少。吃上「旅遊飯」,念好「山水經」,目前全村170戶居民有80%以上參與到鄉村旅遊、保靖黃金茶這兩個產業中來。其中民宿客棧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間接帶動80餘人從事旅遊服務業。以前村裡外出務工的160多人,九成以上回到村裡發展。村民年均收入由2015年的7000多元,增加到2019年的2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