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對中國的歷史進程有些什麼影響

2020-12-14 寫乎

作者:趙心放

為了當「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這事歷代不少人都知道。但石敬瑭早年的情況,割讓土地的原因,以及對中國以後的歷史進程有些什麼影響等等,知曉的人可能就不會太多了。筆者在本文聊聊這些事兒。

(一)石敬瑭早年的情況

石敬瑭(892—942年),有史料稱是沙陀部(西突厥的別支)人,臬捩(nie lie)雞的次子。薛居正編寫的《舊五代史》載,石敬瑭是太原人,春秋時衛國大夫石蠟、漢景帝朝丞相石奮的後代,漢亡後漂流到西部邊遠地區,定居甘州。歐陽修稱:「其姓石氏,不知其姓之始也」。筆者認為,有關史料對其民族屬性尚無明確定論。

他從小樸實穩重,寡於言笑。喜讀兵書,十分崇拜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和西漢朝名將周亞夫。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駙馬。參與了史稱的「梁晉爭霸」,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拜其為河東節度使,封趙國公,賜號「扶天啟運中正功臣」。

能在亂世間稱雄者,肯定不是一個平庸之輩。他靠驍勇善戰得勢後初發跡,並沒有立馬就胡作非為,且比較廉潔和有理政能力。

據野史載,他治理河東時,很多事,尤其是一些疑難案子,都是他出面親自處理。

有次一個小店的老闆娘告到官府,說她在門外院壩曬的穀子,被一個軍士的馬吃了不少。軍士卻說冤枉。因沒有旁證,負責審案的官員騎虎難下,報告給了石敬瑭。石敬瑭哈哈一笑,說把馬殺了,腸子裡有穀子就殺軍士,沒有穀子就殺婦人。將馬殺了一看,馬腸子裡沒有穀子,石敬瑭於是下令將那個刁婦處死。

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處罰的確過重。但五代時的法律就是這樣制定的,那時候民間說的千刀萬剮這種酷刑也經常用。在他管轄的區域內,社會治安比較好。

石敬瑭斷案有時也用情理處理,使一些棘手的事迎刃而解,雙方當事人也心服口服。

有個當弟弟的準備把自己的地賣給他已分家的哥哥,哥哥嫌價高不願買。弟弟叫哥哥寫份同意自己轉賣的文書,以免兩兄弟將來扯皮。哥哥不願意寫。弟弟告到縣衙,縣令認為兄弟倆都理屈,準備採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處理,但雙方都不服氣。

最終只好交由石敬瑭裁定。石敬瑭說,哥哥得到好地,弟弟賣個好價錢,幹成了雙方受益,吹燈了雙方都沒受損失。如此這般驚動了官府,作為兄長要理屈一些,應該打哥哥一頓板子。至於地嘛,就賣給願出最高價錢的人罷了 。如同現在的競標拍賣一般,能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當然最好。包括兩兄弟在內的眾人都十分佩服他處理棘手案子快刀斬亂麻的能力。

(二)不擇手段當「兒皇帝」

五代十國(907-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大分裂時期,從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開始,到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篡後周建立北宋結束。

石敬瑭生長在這個亂世,先後侍奉過三姓四任皇帝,可以說對兄弟間反目成仇、興兵奪位等各種僭越亂倫行為不僅司空見慣,還積極參與。耳濡目染,前行後效,不擇任何手段自己做皇帝的事兒終於在他身上發生了。

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後,知道石敬瑭一直懷有野心,手握兵權可能要造反,於是改調其為天平軍節度使,鎮守鄆州,以分其兵權。石敬瑭是個聰明人,豈不明白李從珂的用意?他與其謀士掌書記桑維翰商量後,就起兵反後唐了。

李從珂不是省油的燈哦,立即派大將領兵數萬討伐,將石敬瑭的駐地晉陽包圍。勢力稍遜的石敬瑭一面起兵迎戰,一面派人投書向契丹求救。在求救書中,石敬瑭表示不僅對契丹稱臣,還表示以對父親的禮節對待比自己小11歲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承諾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後,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

早就對中原抱有野心的耶律德光笑咧了嘴,立馬親率騎兵五萬,號稱三十萬殺來,一舉解了晉陽之圍。沒過幾天,耶律德光親自冊封文書,詔令石敬瑭為大晉皇帝。史稱後晉高祖。石敬瑭也於當天立下文書,承諾永當「兒皇帝」,立即割讓幽、薊、瀛、莫等十六州給契丹。

936年11月,當上「兒皇帝」的石敬瑭率軍南下,直指洛陽。當月洛陽失守,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而死。石敬瑭成了中原的最高統治者。

(三)「兒皇帝」不好當

石敬瑭雖然在契丹的扶持下建立後晉,當上了「兒皇帝」,但日子並不好過喲。

在其內部,文武百官和各鎮節度使雖然嘴上不說什麼,但在內心都看不起他。從建立後晉的次年4月起,就開始紛紛起兵叛亂了。石敬瑭先後派了四路兵馬去鎮壓,卻有兩路相繼倒戈,花了一年多時間,平亂才宣告結束。

在對外方面,石敬瑭要對「父皇帝」惟命是從,逆來順受。偶爾稍有不周,「父皇帝」就要對其大加訓斥,石敬瑭感到十分窩囊,其文武百官都感覺連帶成了「龜孫子」。

成都節度使安重榮,公開反對石敬瑭的奴顏婢膝,並公開與契丹作對。「父皇帝」十分惱怒,責令石敬瑭嚴懲安重榮。石敬瑭奉「父命」訓斥安重榮後。安重榮一點也不買帳,上書給石敬瑭:你是堂堂的一國天子,如此奴顏婢膝,且甘願自當兒子,實為我朝萬世之恥辱。

接著安重榮開始起兵反晉。石敬瑭一直忙活到941年冬,才平定了安重榮之亂,安重榮被殺死了。但從此之後,石敬瑭羞愧難當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最終積憂成積,於次年六月病死鄴都,時年51歲。

石敬瑭在位六年後病死,由其養子(侄子)石重貴繼位,是為晉出帝。五年後石重貴被契丹俘虜至北方,後晉消亡。

真格是:一場「兒皇帝」夢,留得千古罵名。

石敬瑭算啥性質的歷史人物?作為業餘愛好研究文史的筆者,不贅述妄評,只是管見: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給後世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一方面使北方民族掌握了對中原長驅直入的軍事便利;另一方面,由於燕雲地區的農耕經濟與北方的遊牧經濟形成了良性互補,極大地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發展,也就更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勁敵。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雜文學會會員、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幽雲十六州:北宋惦記了百餘年的一方土地,卻在短暫擁有後滅國了
    中國古代的戰爭史中,「愛恨糾葛」最深的莫過於「南北之爭」,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幾乎貫穿了中國的歷史,在如此精彩紛呈的歷史當中,遼與宋的紛爭又極為特別,因為他們共存的時間極長,二者之間也有許多利益爭端。
  • 幽雲十六州到底是什麼地方,北宋為什麼一直想要收復這個地方?
    後,就設了「封樁庫」攢錢,想著從遼國手中贖回幽雲十六州。北宋末年時,宋徽宗更不顧「宋遼百年好和」,賭一把也要「聯金滅遼」,就為收復幽雲十六州…… 可以說,對幽雲十六州的執念,幾乎貫穿了北宋王朝的一個半世紀興衰,待到北宋變了南宋,殘山剩水間的南宋學者胡安國,依然對北宋「丟失幽雲十六州」悲憤不已:「其利不能已再世,其害乃及於無窮」——大宋落到這步挨揍喊大爺的田地,都是丟了幽雲十六州鬧的。
  • 明朝收回了幽雲十六州,為什麼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仍未解除?
    最近因為《燕雲臺》的播出,「燕雲十六州」再度被人熱議。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幽薊十六州。之所以有這麼多稱呼,是因為這十六州裡分別為「幽州(燕京)、順州、儒州、檀州、薊州、涿州、瀛州、鄚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雲州」。這裡有兩個中心,一個就是幽州,一個就是雲州,也就是如今北京城區和山西大同。涵蓋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區。
  • 中國歷史上十大罪人:每一個都影響千年的歷史發展
    但是要把他們歸為歷史罪人,那也太牽強了一點。 真正的罪人,不一定是貪官,但是比貪官的危害大了幾百倍。一個貪官影響幾十年,一個歷史罪人可以影響千年的歷史。那我就從中華歷史中找出其中排的上號的十個人出來,按照時間排列,不分高低。
  • 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的燕雲十六州,為何朱元璋只用一年就收復了?
    公元936年,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大將石敬瑭在太原起兵造反,為了獲得契丹支持,割讓了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從而站穩腳跟,建立後晉,定都汴梁。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讓以後,中原王朝失去了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和人工防線,至此是徹底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
  •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朱元璋卻一年就收復?
    公元936年,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大將石敬瑭在太原起兵造反,為了獲得契丹支持,割讓了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從而站穩腳跟,建立後晉,定都汴梁。 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讓以後,中原王朝失去了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和人工防線,至此是徹底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作為中原和蒙古高原交界的區域,一直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屏障作用,尤其對中原王朝而言,但是兩宋300多年時間,中原王朝一直無力收復這一區域。而同樣作為中原王朝的明朝卻能夠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收復燕雲十六州。
  • 幾千年前漢人老祖宗勇猛彪悍,後來卻越來越娘了,什麼原因導致的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漢人老祖宗勇猛彪悍,到後代變得越來越娘了呢?秦漢之勇劉邦在擊破英布軍以後,回長安的時候,路過老家沛縣,邀請父老鄉親喝酒。喝到高興的時候,劉邦擊築,唱起了《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簡單三句,表達了他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
  • 燕雲十六州兩宋319年束手無策,為何朱元璋北伐一年就收復了?
    公元936年,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大將石敬瑭在太原起兵造反,為了獲得契丹支持,割讓了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從而站穩腳跟,建立後晉,定都汴梁。
  • 中國歷史上哪個人的突然死亡,對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趙匡胤的死亡,使漢民族徹底失去了奪回幽雲十六州的機會。在此之前,是柴榮的突然病逝,使北伐進程突然截止。連續兩位漢民族英主在歷史的緊要關頭逝去,使漢民族兩次失去了奪回北方屏障的可能。此時兵精將勇,錢糧充足,趙匡胤自己又是天下名將,漢民族此時具備了奪取幽雲十六州確立對北方遊牧民族戰略優勢的最好時機。如果能夠奪回幽雲十六州,大宋將擁有穩固的北方防線,禦敵於國門之外。也就具備了恢復漢唐疆域的可能性。
  • 燕雲十六州在哪?有多重要?以至於北宋一直想要收復這個地方
    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就像三國蜀國的漢中一樣,進可攻、退可守,就是橋頭堡的意義,而且燕雲十六州北依託燕山山脈,成為阻擋北方遊牧騎兵的天然屏障,昔日漢朝的北方長城防線就是以這些地區為主要布防區域,也是地理上北方草原和中原農耕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其戰略意義不亞於歷史上河套地區對於屏蔽長安的意義。
  • 晉安寨之戰,一場背叛與屈從的鬧劇,影響了古代中國幾百年的國運
    那燕雲十六州是怎麼被割讓出去的?這就要從一個改變了中國幾百年國運的轉折點——晉安寨之戰開始講起了。一、李從珂與石敬瑭的不睦唐朝滅亡後,中原地區陸續出現梁、唐、晉、漢、周等五代。南方又產生了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楚、吳越、閩、南平九國加上太原的北漢,被稱為十國。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時期。
  • 燕雲十六州在歷史上反覆易手八次,爭搶不斷,原因究竟是什麼?
    因此,毫不誇張地說,在某個特殊的時代,燕雲十六州扮演著不遜於「火藥桶」的角色。燕雲,最早見在《宋史》之中,地理志對他的描述包涵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與山西北部。它的第一次易手,發生在五代十國末期:公元923年,李存勖繼承父業,建立後唐。三年後,興教門之變爆發,李嗣源奪得皇位,並且重用大將石敬瑭,還將公主許配於他。
  • 中國歷史上十大罪人,各個臭名昭著。一起看看
    但是要把他們歸為歷史罪人,那也太牽強了一點。真正的罪人,不一定是貪官,但是比貪官的危害大了幾百倍。一個貪官影響幾十年,一個歷史罪人可以影響千年的歷史。那我就從中華歷史中找出其中排的上號的十個人出來,按照時間排列,不分高低。
  • 石敬瑭對契丹稱兒皇帝,劉知遠對此不滿,認為不能為臣送土
    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米·左琴科(蘇)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439字,閱讀約5分鐘朱溫慌忙滅掉唐朝,實在是有點太著急了,因為他的力量僅限於中原,他本可以像曹操一樣立皇帝,逐步統一中國。然而,他沒有流氓的耐心。
  • 中國歷史上的3大罪人,每一個都家喻戶曉,你認識幾個?
    歷史的車輪理應滾滾向前,但中國的這座馬車卻前後輾轉多次。小步伐的後退實在是情理之中,但大步伐的後退實在令人憤憤不平怒不可遏。 中國歷史上有三大罪人,每一個都家喻戶曉,他們令中國歷史倒退數百年,你認識幾個? 第一個人是安祿山。
  • 歷史上的3個罪人,導致中國倒退百年,第三人險讓中國亡國
    歷史人物不是非白即黑的,但當一個人做了對不起國家和民族之事後,他就是黑的,歷史上這3個人,因為倒行逆施,所做之事讓國家倒退了百年,所以他們就是黑的,他們是國家的罪人。一、「兒皇帝」石敬瑭唐朝的衰落是由安史之亂引起的,但它的滅亡是積弊已久的藩鎮割據造成的。公元907年,朱溫逼迫哀帝李柷將皇位禪讓於他,大唐從此滅亡,但朱溫雖然取代了哀帝李柷,但大唐其他藩鎮並不將他當皇帝對待,所以天下陷入了群雄亂鬥之中,中原王朝進入了歷史上有名的亂世五代十國。
  • 中國唯一 一位木乃伊皇帝,死後被做成一道菜,到底怎麼回事?
    是埃及墓葬的一種古老文化,而在中國並沒有這樣的一種文化。但是在我國的歷史上,就出現了這樣一位木乃伊皇帝。這個人就是五代十國當中的遼國君主耶律德光。在公元936年,中原地區的後唐當時發生了內亂,當時的後唐節度使石敬瑭為了取代後唐,就割讓幽雲十六州作為交換條件,並向遼太宗耶律德光稱臣。耶律德光就開始扶持石敬瑭滅掉了後唐,建立了後晉這樣一個小王朝。
  • 大同各區縣名稱的由來是什麼?這些名稱都蘊藏了哪些歷史符號?
    歷史文化符號,躍然紙上,外地人每次閱讀此地,必然能夠聯想到此處的歷史文化。那麼,新的四個市轄區的名稱,究竟都有怎樣的故事呢?平城區平城的名稱最早是在西漢初設置的「平城縣」,有2000多年歷史。平城是大同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