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視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
我們說的生物滅絕事件,並非發生在一夜或者數年之間,有的生物滅絕事件可能持續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年,而幾十萬年在地質學中也就是「一瞬間」,但是這一瞬間內生物數量的大量減少,遠遠超出了進化論的解釋,於是必定存在外來因素。
-
恐龍的崛起源於2.33億年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火山活動生成了玄武巖也導致了氣候的急劇變化,從而導致了長期降雨——卡尼期洪水事件。這個事件又引發了大滅絕。近期科學家發現了一起新的物種大滅絕,它消滅了2.33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並導致了恐龍崛起。同時期也出現了一系列新物種。
-
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Big Five」
↑ 生物大滅絕( mass exinction)是指在相對短的地質時期內,全球環境嚴重惡化導致大量生物消亡。大滅絕重創或毀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加速和催化了優勢類群的更替,使演化軌跡發生重大改變。顯生宙以來,共發生過5次得到共識的大滅絕。
-
人工智慧發現了生物的大規模滅絕,現在已經進入第六次大滅絕
一項新的研究將機器學習應用到化石研究上,以可視化生命的歷史,顯示出重大進化事件的影響。這顯示了物種滅絕和物種形成等重大事件對進化和生態的長期影響。顏色代表地質時期,從10億年前開始。紅到藍的轉變標誌著二疊紀末的大滅絕,這是化石記錄中最具破壞性的事件之一。
-
是什麼引起五次生物大滅絕?--中國數字科技館
2020-11-30 13:56:00 生物大滅絕是指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地球生物大量消亡甚至毀滅的一種災變事件。由於事關地球整個生物圈的存亡,因而,備受各國科學家和廣大民眾的高度關注。
-
地球上5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大約在5億多年前,地球迎來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在此次滅絕事件中,共有85%的生物死亡,其中主要是海洋底棲生物,引起滅絕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伽馬射電暴。除此之外,地球在這個時期還遭受了多次的小行星撞擊事件,雖然這些小行星撞擊事件沒有像6500萬年前一樣威力巨大,但這個時期經歷的次數多,而每一次都引起少量生物滅絕,但合在一起就引起了地球生物大滅絕。
-
盤點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但第六次我們卻「視而不見」
在瑪雅文獻中記載的五個太陽紀以及它們是如何毀滅的,無獨有偶,在地球的歷史中世界的物種也經過五次大滅絕毀滅的方式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可怕的「生物大滅絕」。伴隨著氣溫下降,迅速的生物經歷如此劇烈的急冷急熱便開始大量死亡海洋中的動物基本滅絕,地球從烈火地獄一下子變成了寒冰地獄生物的蹤跡幾近消失。因為此次滅絕事件的成因,現在地質學上也將其叫做「超級地幔柱滅絕事件」已成為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在泥盆紀後期的大滅絕事件結束後,因為海洋的生物幾乎全部滅絕,只有給一些海洋微生物創造了生存空間。
-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被找到,原來一顆超新星就能威脅地球生物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眾所周知,地球生物史上曾經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大滅絕都導致地球上70%以上的生物滅絕,而滅絕事件過後又會有新的物種登場。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一支天文研究小組通過研究分析,提出了一個新奇的觀點:引起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可能與太陽系外一次超新星爆發相關。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了什麼。
-
遠古大滅絕事件 「陰魂」不散
遠古大滅絕事件 「陰魂」不散 在距今大約2.5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場慘烈的大滅絕事件,90%的物種被一抹而淨,史稱「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
-
中國科學家發現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後的「復甦之源」
中新網南京4月15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5日發布消息,該所王光旭副研究員等科研工作者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對奧陶紀末大滅絕的基本過程和型式進行了重新評估,發現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後的穩步復甦始於志留紀伊始。
-
地球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97%生物消失,持續了500萬年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目前以人類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發現到歷史上出現過的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分別是發生於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和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大家最為熟悉的6500萬年之前的白堊紀末!
-
地球曾發生過幾次生物大滅絕?答案很明確,人類或同樣難逃厄運
也就是說,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物種有99%已經全部滅絕。 據科學家的研究,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發生過許多次生物滅絕事件,而這其中對後世影響最深、範圍最廣的,要數寒武紀之後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
人類真的在「引爆」生物大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生物的種群非常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受到的威脅很小,而在人類一系列的活動之下,不少的科學家都在警告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並且正在加速之中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到來,科學家找到證據,人類可能是最大推手
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對一些滅絕哺乳動物的化石進行分析,他們發現這些物種的滅絕事件和人類活動遷徙的時間相吻合,也就是說人類一進入新的生存領地,該地區附近生存的一些物種就開始滅絕,科學家認為這主要和人類的過度捕殺有關。
-
天道有常,註定生物大滅絕2700萬年一次,周而復始
六千六百萬年前,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包括恐龍在內的陸地和海洋所有物種中的70%突然滅絕。隨後,古生物學家發現,海洋生物的大規模滅絕不是隨機事件,而是存在一個大約2600萬年的周期,其中絕大部分物種消失90%。
-
再認識二疊紀末大滅絕期間的缺氧事件—新聞—科學網
在距今約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了地質歷史上最具災難性的生物滅絕事件,該事件使得超過90%的海洋物種滅絕。
-
90%以上地球生物消失!二疊紀的大滅絕,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地球形成46億多年來,共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最嚴重的當屬第三次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98%的海洋生物和96%的陸地生物殉難。短短的50萬年裡,藍星的生態圈土崩瓦解。科學家們稱其為「大滅絕」事件,而我更傾向於叫它「大崩壞」!
-
或跟生物大滅絕有直接關係
一直以來,人們就對地球生命進化史上的幾次詭異的大滅絕疑惑不解。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事件,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滅絕的不止是恐龍,世界上超過90%的生物都消失了。人們認為,造成恐龍大滅絕的主要元兇就是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但是從那個時候至今的5億多年時間中,地球上經歷了至少5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又稱奧陶紀大滅絕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史上第一次物種滅絕事件發生了,約85%的物種滅亡,原因被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不過具體原因一直有爭議,國際古生物學界為滅絕原因爭論了
-
地球生物大滅絕後陸地需「休養」多久?1千萬年
中、英古生物學者歷時10年,就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展開研究,最終發現:大滅絕後1000萬年,湖泊、森林等陸地生態系統才明顯恢復。在已知地球歷史上,曾出現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大滅絕,讓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生物迅速滅亡。此後,地球上演化出一直持續至今的現代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