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開始,中國人的餐桌上,就會出現一道讓人直流口水的菜——小龍蝦。夜宵界的網紅小龍蝦,在歐洲杯期間更是火上加火,夜啤酒一杯接著一杯,小龍蝦一盤連著一盤,無疑是夏天深夜美食的不二之選。
但小龍蝦是怎麼一步步成為深夜美食的呢?
這可就說來話長了。
小龍蝦原名克氏原螯蝦,聽名字是不是覺得很霸氣?100年前,小龍蝦就在美國的餐桌流行起來,在北美地區分布最多。
雖然美國是最早養殖小龍蝦的國家,但是最瘋狂的,要數瑞典人。為什麼呢?這就離不開瑞典人對小龍蝦的特殊政策了。每年8月,瑞典政府允許捕撈小龍蝦的時候,可得抓緊了,一年就這一次,錯過了可真就得再等一年。也是因為這樣,瑞典的龍蝦節氣氛格外熱烈。
隨著小龍蝦在歐洲和非洲等國家的流行,小龍蝦終於在1918年被日本引入,大家沒想到的是,小龍蝦在日本,最早是以牛蛙飼料的身份被養殖。
20世紀30年代,小龍蝦被引入了湖北漢江平原,這裡水土豐饒,湖泊密布,非常適合小龍蝦的繁殖,經過一段時間的繁殖,小龍蝦不僅破壞了莊稼,還越來越多,終於,第一個嘗鮮的人發現了小龍蝦的另一個用途,吃!
從那時起,小龍蝦便開始了它的餐桌之旅,作為入侵中國的生物之一,小龍蝦在還沒構成威脅之前就已經被愛吃的國民,吃到快滅絕。
每當國外有被小龍蝦入侵的新聞時,國人總是毫不客氣地表示:放著我們來!
據某評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我國的小龍蝦店,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趨勢,並在2016年超過2萬家,足以見得小龍蝦的被喜愛程度。
小龍蝦在餐桌上,口味眾多,餐廳為了吸引顧客,也出現了許多創新吃法。
常見的十三香和蒜蓉小龍蝦,擁有著一大批忠實粉絲,十三香搭配鵪鶉蛋,蒜蓉搭配海白菜,口味各具特色卻散發出共同的誘惑力。
吃完蝦,再來一份面,十三香裡拌一拌,香辣刺激,蒜蓉裡滾一滾,香軟爽口,兩種口味,皆受百般喜愛。
還有油燜大蝦,調料加的重,小龍蝦肉也被麻辣味浸潤,彈牙的肉,從殼中剝離,再蘸上油燜汁,美味在口中散開,滿滿的蛋白質。
清蒸大蝦,保留著純粹的小龍蝦味道,清香中,是蝦肉最質樸的味道,醬汁調味,薑絲去腥,純粹!
近年來,市面上還出現了不少新口味,好吃狗們當然也十分樂意嘗試。
榴槤小龍蝦、蛋黃小龍蝦、冰鎮小龍蝦、辣滷小龍蝦等等,看似奇怪的組合,也俘獲了一批小龍蝦愛好者。
由冰啤酒小龍蝦開啟的夏天,似乎才是完整的,餐廳裡、大排檔間,食客們樂此不疲地剝開小龍蝦,儘管有點費勁兒,但為了那一小口的美味,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