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起「1萬元借款官司」神走向,原告去公安自首了

2021-01-11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富法

一起簡單的民間借貸官司,審著審著走向變成了原告去公安自首。

根本原因是作為官司主要的證據的借條,借款金額從1萬「變成」了11萬元。

2018年12月,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

原、被告是同一村子的村民。

原告說,2017年6月14日,被告的兒子做醫療器材生意需要資金周轉,原告拿出平時積存的現金加上向朋友借了部分現金計11萬元,借給被告。被告一直沒還。

證據有借條一份,註明:茲有本村陸某乙向陸某甲借人民幣壹拾壹萬元正 (110 000元),利息壹分,到半年歸還。

被告情緒激動,堅稱當時僅借了1萬元,且雙方並未約定利息,借條相關內容為原告自行添加。

法官仔細觀察借條原件後,發現「壹拾壹萬元」中的「壹拾」與其他內容似乎確實有所不同,但因整張借條內容均系原告書寫,「不同之處」並不明顯。

承辦人對借款細節包括款項來源、借款時間、借款原因、現金交付時的包裝等方面進行了細緻的詢問,原告對答如流。

案件不得不走向了司法鑑定。

原告依然堅稱「鑑定就鑑定,借了錢還想抵賴!」

在移送鑑定機構前,法官再一次打電話給原告代理人,希望可以讓原告「迷途知返」,但原告態度堅決。

數月後,鑑定意見出來了:借條中「壹拾」及「利息壹分」內容為事後添加。

這一類關於字跡添加的鑑定,不是如有些人想像的是鑑定字跡的形成時間,字跡形成時間目前在司法鑑定的實踐中存在難度。一般來說,這類添加字跡的鑑定如果是同一人所書,也存在著書寫的筆墨成分有所不同,添加字跡比例與正常書寫比例不同等特點,鑑定專家會據此形成綜合判斷。

直到此時,原告才向法院承認了錯誤,稱當時是生氣被告借款後就不接電話了,想給被告一點教訓,並表示1萬元也不要了,希望能撤訴。

然而,事到如今已沒有了迴旋餘地。

由於本案涉及金額較大,且原告系在鑑定意見出具後才承認篡改了證據,情節嚴重。原告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本案於3月底移送公安處理,目前該案已至檢察院,不日將提起公訴。

《民事訴訟法》對不誠信訴訟行為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虛假訴訟罪」。

相關焦點

  • 18萬元借款?原告代理人陳述前後矛盾 信宜法院依法駁回訴訟請求
    2018年1月,原告邱某以其持有被告楊某籤名的6張借款協議書及收據為證據,向法院起訴請求被告楊某及其妻子被告陳某共同償還借款18萬元及利息。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楊某與被告陳某於2011年10月已辦理離婚登記。
  • 以案說法|神不知鬼不覺轉走11萬元,判刑!
    以案說法|神不知鬼不覺轉走11萬元,判刑!林某辯稱,其中的1萬元是其向老闆的借款,不屬於盜竊。指控其餘的幾筆款項應屬於挪用公款罪,不構成盜竊罪;其具有自首情節,應從輕處罰。
  • 最高法:原告涉嫌虛假訴訟罪,也不能駁回民事起訴(刑民交叉)
    每一個打到最高院的官司,背後都有精彩的商業故事。虛假訴訟罪不屬於經濟犯罪的範疇,不能以案件有經濟犯罪嫌疑為由駁回原告的民事起訴。虛假訴訟罪不屬於經濟犯罪一、案情簡介聖花實業公司、唐先生向臧先生借款3000萬元,聖華偉業房地產公司等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 法庭上虛假陳述,原告被罰款8萬元!
    法庭上虛假陳述,原告被罰款8萬元!案情回顧原告李天與被告毛毛、李二(兩被告均為化名)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原告李天起訴要求被告毛毛、李二償還借款本金400萬元及利息,原告李天在起訴狀中陳述借款發生後兩被告未支付任何利息。
  • 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是犯罪 澠池縣法院近期懲處三起
    2014年8月12日,郭俊洋到公安機關投案,8月13日主動向澠池縣人民法院交納執行款114000元。法官釋法:澠池縣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郭俊洋對人民法院的判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被告人郭俊洋在犯罪後自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系自首,且庭審中認罪態度較好,依法可以減輕處罰。
  • 杭州男子拿著1萬變11萬的欠條打官司討債,現自己要變成被告
    原本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民間借貸糾紛,陸某乙欠了陸某甲錢,陸某甲打官司追債。現在卻因為欠條上寫的到底是1萬元還是11萬元,原本佔理的陸某甲,變成去公安自首了,這是怎麼一回事?2018年12月,富陽法院立案受理了陸某甲訴陸某乙民間借貸糾紛一案。
  • 原告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訴被告申志波金融借款...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公 告(2020)粵0192民初8921號申志波:  本院受理原告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訴被告申志波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原告的訴訟請求為:1.被告償還原告貸款本金160000元及利息1642.19元、罰息19595.30元、複利207.65元,共計人民幣181445.14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律師費3000元。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自本公告發出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你方提出答辯狀的期限為公告期滿後15日內,舉證期限為答辯期屆滿後7日內,逾期視為你方自行放棄訴訟權利。
  • 老人好心借房產證,不料三次被告上法庭,官司處處相同疑點頗多
    那天,王孔福到銀行領退休金,這是他和老伴,每個月唯一的生活來源。結果存摺裡一分錢都沒有,王孔福這一查,發現錢被濟南市槐蔭區法院給划走了。到法院一查,工作人員說,王孔福輸了一場官司,拿出了一份判決書。王孔福非常的困惑,自己怎麼一點都不知道。
  • 官司打了一半得知「被告死了」!戶口未註銷,該向誰追討債務?
    官司打到一半,原告得知被告已經去世,但案子卻只能繼續下去。原來,被告家人未去派出所註銷戶口、辦理火化手續。而由於不知道被告最終轉去了哪家醫院,原告也無法取得醫院的死亡證明,證明被告真的已經死了。多位受訪者稱,如果被告的繼承人想要規避債務,就可以不去申請註銷戶口,因為這樣原告就無法將他追加成被告,會讓法院最終的判決沒有執行的可能性。
  • 有些官司當天能打「贏」成本僅「0」元
    為此,在今年12月4日「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本報邀請了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們,教大家如何正確高效地打一場官司。確定被告住所地 選擇管轄法院以一起常見的民間借貸訴訟為例,張某曾出借給其朋友李某1萬元,但是到期後李某不願意歸還,張某打算去法院起訴。
  • 北京海澱法院:P2P借款、理財借貸、私募借款案件的審判實踐(附10大...
    在承認民間借貸存在正當性的基礎上,保護借貸雙方的正當權益,真正引導民間借貸從地下轉入地上,從而將這類非正規金融活動儘可能地納入信用可控的範圍,促進其逐步走向契約化和規範化的軌道。三、堅持能動司法、積極延伸審判職能。
  • 躲無可躲 疫情期間21名嫌疑人至無錫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無錫3月22日電 (記者 孫權)記者3月22日從無錫市公安局獲悉,疫情期間,迫於疫情形勢及公安機關強大的心理攻勢,已有21名嫌疑人至無錫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疫情期間,無錫公安機關在疫情防控的同時,緊盯打擊犯罪主業,強化案件、人員分類處置,對前期上網追逃犯罪嫌疑人逐一梳理,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追捕和開展嫌疑人及家屬思想教育工作。
  • 茂名一男子在澳門以「迷信詐騙」23萬葡幣向高州公安投案自首
    2015年9月,澳門女子黃某華在澳門筷子基綠楊花園附近被人以「迷信詐騙」的方式,騙去價值約貳拾叄萬元葡幣的現金和首飾。澳門警方介入偵查後發現,詐騙事主錢財的嫌疑人為廣東省茂名人,並將案件相關情況通過廣東省公安廳港澳警務聯絡科移交茂名警方。隨後,茂名市局指定高州公安局對「10.10詐騙案」進行偵查,該詐騙案成功收網後,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10多名,但主要犯罪嫌疑人吳某玉一直潛逃國外。
  • 借款77萬餘卻出爾反爾 姨媽將外甥夫妻訴至法院
    由於外甥債務較多,當初幫他轉換抵押貸款是為了減輕其債務,現王某違反承諾,張某非常著急,故將王某夫妻訴至法院,要求返還借款68萬元和另一筆借款9.2萬元及利息。被告王某辯稱,確實向姨媽借款68萬元,由於與妻子劉某產生矛盾款項可能貸不出來,所以想將房屋出售歸還借款,劉某也同意該方案。另外的9.2萬元也確實存在,該借款不是用於家庭開支,妻子不知情。
  • 11起虛假訴訟行將敗露 主動申請撤訴?哪有那麼容易
    解為渝/攝  通過移花接木的方式將個人借款無端「轉嫁」給自己原來所在的公司,還攛掇11名出借人利用所謂的「新借據」起訴「老東家」,導致法院作出錯誤的民事裁判。眼看「假官司」行將敗露,相關出借人又主動撤訴,試圖「一撤了之」,原審法院竟裁定均準許其撤訴。
  • 廈門一教育機構生活老師盜取11萬元 一審判決來了
    廈門一教育機構生活老師盜取11萬元 一審判決來了東南網12月2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曾藝軒 通訊員 思法)廈門一教育機構老闆在處理公司帳目時發現異常,自己名下的銀行帳戶竟在幾個月內被人分多次轉走了11萬元,對此自己卻毫不知情
  • 父母出錢給子女買房,是贈與還是借款?
    老人出資為子女購買新房希望子女過得更好一些,這原本是一件你情我願的事,一家人也能其樂融融,但如果子女離婚了,父母出的錢怎麼辦?2019年9月,老張夫妻倆將兒子小張和前兒媳小劉起訴至浙江海鹽法院,要求歸還老夫妻倆借給他們用於買房的70萬元及相應利息。
  • 原告被告分處異地 法官通過「雲庭」化糾紛
    3月27日11時30分,承德縣人民法院第九審判庭通過網際網路「雲庭」開庭審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遠在北京的原告與分別在承德縣下板城鎮、兩家鄉的被告在「雲庭」相見。   「原告蓋某與被告田某、劉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我院於2020年1月9日立案,原定於2月19日上午9時開庭。受疫情影響,我們將案件延期開庭。
  • 卡裡多了1萬元,他嚇得趕緊去了派出所 蜀黍回應:這是詐騙
    「警察同志,你幫我看看,我卡裡多了1萬元!」一名男子焦急地向民警求助道。3月22日晚,玉環市民小李匆忙來到大麥嶼派出所,聲稱自己的帳戶裡多了1萬元。民警王勤傑仔細詢問,判斷小李可能遇到了「購物退款」詐騙。
  • 殺人犯逃亡24年後自首
    一位中年男子拖著疲憊的步伐走進了杭州喬司派出所,「警官,我要來投案自首。」這一句話馬上引起了民警注意。「是什麼事情要自首?」民警葉錢梟引導他坐下後問道。然而他還沒有開口敘述,就忍不住崩潰的情緒,抽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