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血脈論》
「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
自靈山會上,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禪宗在印度遞傳二十八代,祖師多為三藏大師,經、律、論,無所不通,戒、定、慧,更是堪為人天師表。初祖迦葉尊者,在佛陀的諸大弟子中,頭陀第一。頭陀行即苦行。
《六祖壇經》:「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講再多沒用,行者若見性,自得心開印心,自然「觀自在」,正如《法華經》:「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己除。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我己得漏盡 聞亦除憂惱」。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法華經》所說的:「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楞嚴經》就把這個「一佛乘」講透了:「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這裡有幾個關鍵詞一定要搞清楚:
1.「昔來蒙佛教」。過去到現在一直以來的佛是教出來的,不是自學的,這個在《法華經》還可以證明:「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楞嚴經》:「忽遇智者。指示其珠。方悟神珠。非從外得」。不遇智者餘佛以心印心傳法,怎麼攝心為戒?怎麼決了?怎麼依法修行?依法修行是大乘,修到萬法皆通,萬法具備,一法不立,一塵不染,離諸法相,為最上乘。
再看看,《大乘妙法蓮花經》:「眾生常苦惱。盲瞑無導師。不識苦盡道。」
「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
「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
得法有定慧力才去度眾生,度眾生之中自證成佛。
「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度眾生須入佛知見,如何入無漏智?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攝心之法,亦即聞法,反聞聞自性之法,依此法修行者無一不成佛!這是佛說。還是叫我們找法師求法對吧?無一法可得與沒有傳法是兩碼事,自己悟去。不然慧可大師不必砍臂求法,慧能大師也不必走30多天路還在寺廚房幹八個月了。
2.「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修學人都應該依照這個「反聞聞自性」「攝心為戒」的法。
3.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反聞聞自性佛發出的內在佛音,自性流露的高振頻高能量佛音,才能除去眾生的煩惱。
4.心懷大歡喜,自知當作佛。照見五蘊皆空,自性流露,法喜充滿,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知者明,覺悟自在。《達摩血脈論》是這樣描述的:「一切業拘他不得。從無始曠大劫來。只為不見性。墮地獄中。所以作業輪迴生死。從悟得本性。終不作業」。 語言道斷,心行處滅,是不是自知當作佛?唯有自己實證。
看看《法華經》是如何描述遇到法華經而不聞不問不信不求這個無上法的人:「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第二十八祖達摩大師在南朝時把禪宗帶到中國,傳法慧可大師,以《楞伽經》印心。後代代相傳,至黃梅五祖、曹溪六祖,以《金剛經》印心。明心見性,是要符證於教典的。把自己的修證一一比照《楞伽經》《金剛經》中所講境界,看是否符合。
六祖以下,花開五枝,大德輩出,人才濟濟,禪門宗風到此時別開生面,雖與以往大為不同,而見地超越、當下直指、傳佛心印者無異。這一時期流傳下來的公案故事,最為後世人津津樂道,但我們要知道,公案中的師父也好,弟子也好,都不是尋常人物,而且弟子大多用功多年,根機已經成熟,只等明師最後那一點撥,即於當下契入本性。我們讀公案,看到的往往只是那一點撥,猶如戲劇的最高潮,而之前經年累月的修持,之後經年累月的涵養,故事裡沒說,讀者也不知道,還以為任是什麼人,一拍腦門子就能開悟,何其輕鬆。
六祖不識字,能解《法華經》,可見修行只講開、示、悟、入佛知,只談與道交應,並非求玄妙神通仙道,華屋獲門匙方能入,開燈只需找到開關一按就行,大道至簡,明心見性並不難,正如虛雲禪師方便示:什麼是老用心的易呢?到這時只要不自滿,不中輟,綿綿密密做去,綿密中更綿密,微細中更微細。時節一到,桶底自然打脫。如或不然,找善知識抽釘拔鍥去。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在《大佛頂首楞嚴經》說得非常清楚:「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汝若求得此最上乘,百分之百成佛,即悟入佛知見,這是佛說的。
本文由覺行自在人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