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2020-12-17 小星星的情感觀

亞里斯多德說:「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人生在世,要是不能夠認清自己的為止,沒有自知之明的話,對你來說是一場災難,一種消耗。

認不清自己,所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擺不正自己的為止,就會被欲望蒙蔽雙眼;看不清自己的本心,只會徒增很多的痛苦和煩惱。

做人,只有找準自己的方向,不斷完善自我,生命才會有無限可能。

01做人,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木子是我的一個大學同學,第一次見到木子的人都會被她的外表所吸引,因為她長得漂亮,也很會穿衣打扮,但這一切都只是表象罷了。

和她一起生活了四年的室友,在畢業典禮結束的那個晚上就把刪了好友,提到大家一起生活四年的經歷,她們用「窒息」兩個字來形容。

因為木子是家裡的獨生女,家庭十分優越,身上的衣服、包包、鞋子加起來都夠整個宿舍其他人整個學期的生活費了,因此她總是有一種由內而外的優越感。

比如約好了寢室打掃衛生,每個人輪流一次,但她從來不動手,還總是指指點點的;討論作業選題或者別的事情,不管別人說什麼,她第一句就是否定別人,然後自己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就連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會做好的事情,最後都是草草收場。

慢慢的,大家都不願意跟她一起玩了,朋友也越來越少,甚至畢業工作了之後還聽到她因為跟同事撒嬌不會做工作,結果被直男同事布置了三倍的工作的光輝事跡。

培根曾說:「人是萬事萬物的中心,是世界之軸。」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我「的概念,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島,這個世界於我們而言,只有你自己。可是當你的自我意識過於強烈,就會成為人際交往當中的黑洞。

太把自己當回事,就很容易對一些事情做出錯誤的判斷,高估自己的能力,同時貶低了別人,一次次的挑戰別人的底線,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

太把自己當回事,太高估自己的實力,終將是一場災難。

02做人,別把別人不當一回事

有這樣一句話說:「一個人把自己看得很重很高,很簡單;但一個人把自己看得很輕很低,卻很難。」

人生起起落落,當你歷盡千帆之後,我們才能明白用一種謙卑的姿態來對待自己的人生,看待世界有多麼的重要。

曾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

有一棵竹筍被遺留在大樹旁邊,竹筍紮根在土地裡,努力地生長著,旁邊的大樹便十分不屑的跟竹筍說:「你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傢伙,趁早離我遠一點,我討厭你們這些矮小的東西。」

竹筍說:「我們不能做朋友嗎?我以後會長得比你高。」

大樹被竹筍的話弄笑了,他說:「你真會做白日夢,別痴心妄想了,我可是經歷了十幾年的風吹雨打才長成參天大樹的,你永遠都不可能超過我的。你這個矮小的小東西。」

結果幾場大雨過後,竹筍開始長大,大樹發現竹筍已經長得有有自己的三分之一高了。又過了幾天之後,大樹發現竹筍已經長到了它的枝幹的地方。後來,竹筍發了芽,長成了竹子,越來越高了。

大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十幾年才長到現在的高度,竹筍十幾天就能長那麼高了?

竹子笑著說:「我們的身體構造不一樣,我們竹子每天能長差不多幾米,所以不要小瞧任何比自己矮小的生物,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什麼時候它會超越你。」

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因為有太多的不可能才充滿挑戰。不要讓周邊的人或事限制住你的思維。要想過得好就要學會睜眼看世界,不要太高估了自己。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但你不能因此太高自己,進而陷入一種狂妄自大的姿態來對待他人,更不能因此貶低、輕視別人。

世界這麼大,比你厲害的大有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的看不起別人,更不要因為自己的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

做人,學會謙虛一點,低調一點,才是真正有修養的表現。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學會調整自己對待別人的態度,回歸本心。

03認清自己,才能走得更遠

做人,最難的就是認清自己。

就像《小王子》裡說的:「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世間萬物,看到別人的生活,唯獨看不到自己。也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能在別人身上挑毛病,看到別人的過失,卻不看到自己的缺點;看到別人的不好,卻不知道自己也是一樣。

當一個人無法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的時候,是一個人最大悲哀。認不清自己的結果,就是在自己造出來的夢境裡無法自拔,喪失自我,最終碌碌無為。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裡,我們的雙眼很容易被蒙蔽了。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開始萌生出了很多網紅博主,各行各業的都有,甚至在一些短視頻平臺裡就有人特別喜歡打造自己的成功人士、勵志的人設,輕輕鬆鬆月入上百萬,上千萬,這也因為了很多年紀小的孩子喪失理智,不再認真讀書,認為只要在鏡頭面前扭一扭,唱一唱,就可以輕鬆掙到很多錢。

然而這些都只是別人給自己打造出來的人設,認不清別人,同時也認不清自己的人,很容易就陷入其中,喪失理智。

人生在世,認清自己很重要。

只有認清自己,找準方向,生活才不至於被一些虛無的東西給蒙蔽,日子才會按照你理想的方向前進。

做人,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那將是一種災難;也別不把別人當回事,那會是一種消耗。做人,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守好自己的本心。才能在歷盡千帆,百般磨難之後,依然能寵辱不驚,進退自如。

相關焦點

  • 職場中要想好好做人,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這應該怎麼說呢,領導的確不好當,但是處處以自己是領導的人自居,這類人更不好當。其實,凡此種種,他想要傳遞的信息,無非就是:他和領導關係非同一般,自己是領導的人。當然,這還算含蓄的。當然,這裡面有一部分人,不排除他的確是在吹牛皮,其實這部分人倒是無傷大雅的,聽者內心笑過就算了,畢竟很多人認為自己就為一個面子而活,那就給他這個面子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領導真的和他關係還可以的,或者說領導或許真的會倚重他,交待他去辦一些事情的,一般來說,越是這種情況,這類人越是應該低調對不對?可有些人偏不!
  • 做人不要『拎太清』
    做人不要『拎太清』一個心胸狹隘的人,註定成不了大事。有句話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你拎太清,整天忙於各種計較,哪有時間去幹真正意義上的事情?做人不要拎太清,做人還是糊塗點的好。正所謂『千金散盡還復來』,不要在乎失去的,沒準兒得到的會更多。反之,見天地忙於算計,備不住哪天真就什麼都沒了。墨菲定律裡講:「越是害怕出錯,越容易出錯。」正所謂怕什麼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個的情非得已,只要不過頭,只要大家能接受,話說誰都有自個心中的小九九,只要不是太過,自動抹零也不是不可。
  • 王志文處世精髓詮釋,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要把別人太不當人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也別把別人不當回事。這句看似繞口令的話,總結出了為人處世的精髓,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就是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這件事我能起很重要很關鍵的作用。這個事兒就得靠我,我對你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其實你錯了,你什麼都不是,不是到你只是一粒塵埃。
  • 牢記一句話,人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人呢,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以為當個副職就很了不起,就高人一等,認為誰都要給自己三分薄面。帶著這種思維去處事,現實回敬的往往是失望。反過來,心態放平,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也許會更坦然。不管體制內外,身為副職,必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對上,你是主要領導的班子成員,是合作夥伴,職責是為領導排憂解難,起到參謀助手的作用;對下,你負責一塊,相當於一個老大哥角色,既要鞭策下屬駕馭他們,也要努力做到靠山的作用,讓下屬感覺到踏實,而不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氣。無論對上還是對下,有沒有責任心,足不足夠擔當,是考驗一個副職合不合格的重要依據。
  • 做人不要太過分!
    《做人不要太過分》故事講的是:八十三歲的費迪南是的孤獨又脾氣暴躁的怪老頭,一個人生活在一個公寓裡,不理睬任何人,也不親近鄰居。和他一直為伴的是一條叫「黛西」母狗,他總是惡語相向,對待妻子也從不誇讚,因為他覺得說不出口。
  • "做人不要太冰清玉潔!"
    "做人不要太冰清玉潔!" 最近東莞人的朋友圈突然多了一個新名詞… "做人不要太冰清玉潔"
  • 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認清自己!
    做人,貴在自知。正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很多時候,人們總是習慣把目光放在他人身上,徒生了很多煩惱。殊不知,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02擺正位置,不至於迷失心智做人,永遠不要太拿自己當回事。自信過了頭,就是自大。曾看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 做人不要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只要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沒有給任何人帶來不方便,就可以了,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認為不對,也可以選擇不在意,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在意了才會傷害到自己,自己不在意,根本傷不了自己。不同的人會做不同的選擇,走不同的路,只要自己走的路是正確的,就堅定的做下去,不要想著時時刻刻活在別人的眼睛裡,那樣豈不是太累了?生活是自己的,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扛,別人理解自己也好,不理解自己也罷,自己都不要去理會生活中太多的流言蜚語,自己只要記住,把自己想做的和想說的說出來,做出來就可以了,不要抱著太多的負面思想生活,那樣的生活會把自己壓垮的。
  • 做人,目的性不要太強;做事,目的性一定要強
    以前大學的時候見過一些朋友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和你打交道你感覺他們目的性很強伴隨著一個動作——經常打斷別人說話所以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吧做人目的性太強了>但是我最近的感受是什麼呢是做人,目的性不要太強做事,目的性一定要強舉個例子:剛才的銷售本來公司給每個人都劃分好了業績目標結果你思前想後決定去幹了接著幹不到30W
  • 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也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廉價(值得深思)
    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也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廉價很多時候我們都擔心別人是怎樣看自己的,當你為了穿著形象糾結別人怎麼看你的時候,其實根本沒有人會注意你今天穿了什麼。而往往越平凡的人,越會容易把自己當回事越有錢的人,越懂得把生活過得平凡別擔心別人怎麼看你,因為他也在這樣想上海名媛群事件可以說是最真實的一個寫照40人一起拼寶格麗酒店5千景觀房
  • 大咖說|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別太把別人當回事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別太把別人當回事 文 | 王興 大家好,今晚非常高興有機會回到校園,剛剛站在這個舞臺的時候雖然大家可以不太把建議當回事,因為建議基本上是基於過去有限經驗的總經,但是既然作為一個過來的學長,在外面摸爬滾打有過很多挫折,依然不斷嘗試的一個學長,當你們面臨畢業,面臨走出校園的時候,我想跟大家分享三點建議。 第一 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是,你們別太不把自己當回事。
  • 不要自以為是,要做最真實的自己/宦吉光
    有的人好高騖遠,總是追逐一些漫無邊際的事情;有的人心比天高,總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人;有的人總自以為是,好像全天下都是自己做的對,聽不得他人半句建言。做事不切合實際,做人沒有自知之明。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們一樣的缺點,要及時改正。」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正視自己,不要高估於自己;人生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和自身的弱點。總是太過於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總覺得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全知,結果到頭來,什麼都是錯的;那些誇誇其談之事,全是廢話,無可實際。
  • 張一山《鹿鼎記》被罵: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當回事
    《餘罪》大火的時候,他說:「從來沒覺得自己怎麼樣,特別牛,或者特別差勁。」《局中人》開播的時候,他說:「把自己身段放低一點,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如果把自己放得特高,那你每一步都是在走下坡。」這就是成人世界最冷漠的真相: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沒有誰是不可取代的。
  • 路飛還是太年輕啊,竟然說鐵棒對自己沒用,結果被凱多教做人
    所以早期的路飛在遇到那些使用大棒子作為武器的對手的時候都是很看不起對手的,比如路飛出海之後遇到的第一個對手,大棒亞爾麗塔,當時就是使用大棒攻擊路飛的,結果路飛很裝逼的說,這樣的攻擊對我是一點作用是沒有的,不過小愛只能說路飛實在是太年輕了
  • 《黑社會:以和為貴》:做人不要太囂張
    不要亂說,人家現在也是混和聯勝的,有頭有臉的人物。小心他用絞肉機絞了你餵狗吃。就算他絞了我,也掩蓋不了他頭上的綠光啊!不綠啊,你看看:「一定要他們做!」無形的綠最為致命。囂張是囂張,就是太喜歡錢。喜歡錢不好嗎?我也喜歡錢。等我有錢了我坐飛機去澳門買豆腐,去上海買上海青,去重慶買火鍋料,然後帶到西藏去吃火鍋。……可惜嘍,你沒那個命。加錢哥也沒那個命。為什麼?
  • 做人,請不要透支信任……
    始終認為,傾聽秘密然後消除秘密,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準則。 能相信你,很信任的把知心話告訴你,就是認可你的品德,不要把別人的信任當成一件可利用的工具。 能相信你的人都是培養了多年情感的人,不要讓給你說內心貼心話的朋友一個個寒心的離開!不要讓相信自己的人越來越少!
  • 做人不要太善良,為何你總是會被人欺負?因為你一直做「老好人」
    做人不要太善良!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如果你一直被欺負,那你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被欺負的原因了,比如你一直做「老好人」,這樣只會吃力不討好,並不會提升你的個人價值。不要怕拒絕會得罪人,今天不拒絕,明天別人就會得寸進尺把你給壓死。老好人總喜歡忍讓他人,會讓人覺得好欺負過分的寬容和忍讓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越來越不把你放在眼裡。因此,對別人寬容是我們自己的品質,但是不要讓這種品質成為別人欺負我們的資本。
  • 做人別太過,做事別太絕(句句入心)
    人心看不清,人品能看懂,有多少親朋好友,因為利益,遠了距離;有多少夫妻情侶,因為錢財,斷了關係,做人別太過,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事別太絕,能讓一步是一步。做人不難,在於你怎麼做,好人,終究會被珍惜,壞人,難逃眾人唾棄。善良之人,必有好福,邪惡之人,必遭報應。
  • 人吶,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也許在別人眼裡,我們什麼也不是
    今天突然遇到了一些事情之後,我才發現,在這個世界裡,真的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因為在我們自己不夠強大時,在別人眼裡我們沒有什麼分量的,即便是親人。記得小學的時候,在小人書裡看過楊修的故事,楊修此人出身名門,聰明過人,早年為曹操出謀劃策,深得曹操喜歡。但是,也正是因為自己聰明過頭,太把自己當回事兒,後來惹來殺身之禍。
  • 做人別太過,做事別太絕(寫得很真實)
    做人,不能昧良心,沒有誠心,到處行騙,騙到了家人的錢,卻失去了家人的心。做事,不能利益薰心,算計來算計去,給家人挖坑,把自己埋了。在生活中,很多人為了利益,跟親友之間的距離變得很遠,斷了關係,眾叛親離,沒有得到好下場。人不要利益化,感情才是金。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情感,用心去維護,讓情感之水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