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呢,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以為當個副職就很了不起,就高人一等,認為誰都要給自己三分薄面。帶著這種思維去處事,現實回敬的往往是失望。反過來,心態放平,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也許會更坦然。老領導當年幹副職經常說一句話,我當副職就是當好副手,領導認可我,願意交任務給我,我就多幹點,努力把工作幹好,領導不認可我,認為我不值得信賴,那麼我就少幹點,大不了站在旁邊看戲,我還樂得輕鬆。老領導番話,我認為值得好好參考揣摩。
不管體制內外,身為副職,必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對上,你是主要領導的班子成員,是合作夥伴,職責是為領導排憂解難,起到參謀助手的作用;對下,你負責一塊,相當於一個老大哥角色,既要鞭策下屬駕馭他們,也要努力做到靠山的作用,讓下屬感覺到踏實,而不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氣。無論對上還是對下,有沒有責任心,足不足夠擔當,是考驗一個副職合不合格的重要依據。換言之,一個副職只要具備足夠的責任心,事事可以做到對上有回應,對下有交代,誠信而不虛偽,擔當而不推諉,那麼不管在正職那裡,還是在下屬眼裡,這都是一個合格的副職,都會贏得他們的尊重和信賴。
俗話說,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丟的。一個副職如果得不到足夠的尊重,首先應該從自身反省,檢討自己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而不是一味地去指摘、揣摩別人的不是。那樣只會讓自己更陷於被動,進而在反覆詰問折騰中,逐步消耗完一個領導本該擁有的尊嚴和尊重。
詬病容易讚美難。作為一個副職,難免會在工作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得罪人,可如果所有人不管是領導還是下屬都認為你不對,並因此遠離、背地指桑罵槐對待你,那麼你必須反思自己日常的言行舉止了,到底是自己做人差了,還是做事不夠讓人信服?
有時候,適當改變一下為人處事的方式,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