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有的成長思維

2020-12-18 語眾天下

為了避免急於求成和拖延誤事,我們應具備正確的成長思維。成長思維的本質是順應趨勢,順應自身成長的趨勢,順應環境發展的趨勢,順應萬物生長的趨勢。順應趨勢,是在有效認識到自身和環境的現有狀態前提下,把握關鍵節點,採取相應的有力措施,以取得有利於我們的結果。關於成長思維,我給大家三點建議。

第一、充分認識成長規律

結合前面的一些文章,我們應該能對人性和環境的相關規律有所了解,也應對主體的生長規律有所認知。生命主體的生長過程分為八個階段,分別是孕育(歷史基因)、播種(種子)、認知(感知和記錄環境)、突破(獨立)、伸展(可見發展)、表現(榮譽、標籤、被認知)、結果(成熟和達成)、複製(繁殖或重生)。既然任何主體的發展都具有這樣的生長過程,我們就應尊重這樣的過程,看清形勢,切勿拔苗助長和貽誤時機。

其實我們能有目前的年歲,雖說時光飛逝,卻也不是一朝一夕,都是經歷了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行業的發展、社會的變革、企業的成長以及家庭的建立,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了應有的過程,才呈現出現有的狀態。甚至我們手頭正在做的所有事情,既定的結果,也都不是沒有過程的。

很多人說,以結果為導向,沒有錯,如果沒有結果,也就沒有堅持的必要。但是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太快,以至於幾乎所有人,都處於焦躁不安的狀態,只看重結果,而忽略過程。也就出現了產品偽劣、企業短命、人才斷層、環境汙染等等亂象。在此,呼籲各位以過程節點為導向,尊重每個事物的發展過程,做好每一個節點,才能保證達到預期結果。單單以結果為導向,或許能有所成效,卻也容易失去本應有的積累,這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謂工匠精神,就是尊重過程,注重基礎的厚重,而不求結果到來的快慢。

第二、保持良好心態,節奏應與成長過程同步

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首要的就是自我駕馭,駕馭思維、心態和情緒。如果被思維駕馭,容易思想紊亂;被心態駕馭,容易缺乏判斷;被情緒駕馭,容易行為失當。良好的心態是獨立、平和、自信、沉穩、敏銳,而不是缺乏主見、焦慮、自大、自卑、盲目、愚昧。很多時候,心態比能力更重要,心態好、能力差,還可以學習;但若是心態差,能力越強越容易跌落。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並認清自身和環境的發展階段,而且可以在恰當的時機做正確的事。

我們平時最容易犯的兩大錯誤就是拔苗助長和安於現狀。拔苗助長來源於急功近利,急功近利來源於過度貪婪,貪婪是人性,但是若不加克制,它將蒙蔽我們的雙眼,以至看不清形勢,最終做錯決定,前功盡棄。應不急不躁,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尊重發展規律,辨明當前形勢,才能科學決策,合理發展。安於現狀來源於惰性,而惰性來源於習得性無助。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待太久,或者受打擊次數過多而產生自我降維,都會導致習得性無助,喪失對未來的追求。安於現狀是可怕的,貪心的人或許會抓住本不屬於自己的機會,但是懶惰的人一定會失去本屬於自己的機會。麻木狀態下,是缺乏成長思維的,只能被趨勢埋沒在洪流中。

第三、尊重規律,做好每個階段應該做的事情

認識了事物的發展過程,也有良好的心態,就應尊重這個過程,以及這個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特點。孕育和播種階段要做好保護工作,認知階段要營造良好的環境,突破階段應竭力打造獨立體系,伸展階段應全力以赴的生長,表現階段要避免驕傲自大,結果階段可以坦然享受豐厚收穫,複製階段要展現應有的度量和無私。不是這個階段,就不要做這個階段的事情;是這個階段,就要專注用心做好應做的事。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哪怕才華橫溢,也無法三心二意,只有聚焦在正確的事情上,才能讓自己的價值充分展現。每個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過了年少無知的年紀,就應該明白,人生重頭再來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只有珍惜時光,才是對生命的尊重,贖回光陰,因為日子邪惡。

樹立成長思維,認識並尊重成長發展規律,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好不同階段該做的事情,相信大家的未來都能更加順利。

相關焦點

  • 個人成長與思維升級——《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25個思維模型》
    這些感受也加深了我對思維模型以及相關概念的探索。《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的25個思維模型》一書中的思維模型與《思維模型》相比,基本原理是接近的,但又各有特點。《思維模型》:後兩章的標題是:「反向思維模型」和「經典思維模型」,給出了思維反轉和一些原理性思維,可以看出本書的立意是思維層面的升級與活化。《學會成長》:後兩章的標題是:「看見和相信共進」和「個人發展靠經營」。立意落腳點是個人成長和終身學習。
  • 使人成長的從來不是時間和閱歷,而是思維模型
    後浪出版社曾出過一本暢銷書《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樊登也推薦和講述過這本書。它由美國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研究者卡羅爾·德韋克寫就。全書圍繞兩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透過這兩種思維,我們發現,使人成長的從來不是時間和閱歷。
  • 固定型思維,殺死愛情的兇手|成長型思維,拯救愛情的法寶
    下面我將結合書本中的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以及我自身經歷和感悟,探討愛情長治久安的智慧。認識兩種思維,找出兩種思維的差異自古以來,人跟人的思維就天差地別,表現的也不一樣,俗語云:一豬生九崽,連母十個樣。有些人遇到困難會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他們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失敗只能說明自己不聰明。
  • 《終身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助你走上成功之路
    這讓我想起最近在讀的卡羅爾·德韋克寫的《終身成長》裡的固定思維模式。很多人對什麼是思維模式可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類思維模式,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發現,想在成長道路上更快地發展,思維模式起著關鍵的作用。而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快速成長的秘密武器。
  • 熵增定律:讓無數人瞬間頓悟的成長思維
    我們再說從個人成長的角度,機器學習與構建思維模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比如將知識整理,使用思維導圖做分層,提煉問題,進行整理,優化,迭代,最後分類歸納,提煉SOP形成體系,下次用的時候反覆進行刻意練習等。
  •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擁有「成長型思維」,看看你擁有嗎?
    我也相信,人是有天分這個說法的,有的人就是天才,一學就會。直到我看到卡羅爾.德韋克的《終身成長》這本書,我終於找到的答案!這本書裡將我多年的疑惑全都解開了,作者說人的思維有兩種,一種叫固定思維 ,另一種叫:成長型思維。
  • 做社群運營的人,尤其要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
    有可能在這些問題裡,藏著一部分人不敢開始做社群的終極原因。我來羅列一些:怕找不到人怕活躍度低怕沒有人回應你怕自己堅持不了社群服務怕下一期招不到人,毀自己口碑……如果我們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沒有理由不做社群拉?
  • 《終身成長》: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
    這本書將人的思維方式大致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固定型思維的人對人生持有固定論,認為天賦決定一切,如果需要努力,就說明你並不擅長。而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儘管人生而不同,但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改變和成長。這兩種思維模式下的人面對生活的考驗,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
  • 讀《終身成長》第一章第二章有感——你是哪種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則是從發展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世界,把每次失敗、挫折當成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不會輕易歸因於自身的能力或者智力原因,傾向於相信通過練習不斷提高自身而取得成就。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失敗是因為自身能力有限。他們害怕冒險,害怕被評價,遇到挑戰就會退縮。
  • 張萌: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創作,與讀者共成長
    張萌認為人的思維有四個境界,第一層境界是動物性思維,就是人的本能。第二層境界叫理性思維,人開始用思維模型去構建自己的世界了,會比較輕鬆地去做好很多事兒。第三層是哲學科學思維,走到這個境界,會有很多思辨性的思考。第四層則是空靈思維。「看書,事實上是進行思維修煉的過程。」
  • 職場危機重重,建立成長型思維,讓你持續升職加薪
    新來的小菲說:「看著得獎的人那麼厲害,自己卻那麼平凡,看來我不是幹這個的料」。 身在職場,你身邊是不是每天都會有類似的抱怨出現。也許你會說,這只是發一下牢騷,沒什麼。 直到我看了《終身成長》這本書,原來之所以有這樣的抱怨,是因為他們都陷入了「固定型思維」。書中講了人類的思維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 中介思維-讓你的成長速度比別人快10倍
    這樣綜合一看,做了不少次「中介」的我的成長速度會比那些沒做「中介」的人快上許多倍。我這樣的思維,其實可以稱作是中介思維,人人都需要學會去做中介,掌握中介思維。01、關於中介思維的那些事中介給出的官方概念是: 中介指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內部對立兩極之間起居間聯繫作用的環節。
  • 成長:比能力重要100倍的,是你的「槓桿」思維
    本文共計6120字,槓桿思維。這是智遠的第0100篇成長筆記的分享。假設在成長或者工作過程中,你想獲取別人的某個方面幫助,利用槓桿思維撬動它。最簡單的方式,自己一定是在「前提」情況下對這個事情有所了解並能夠掌握基礎的信息。
  • 成長型思維告訴你:如何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
    思維方式在我們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你相信自己能夠成長時,你就會明白,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會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和成功。斯坦福研究員卡羅爾·德維克(Carol Dweck)創造了「固定思維」和「成長思維」,並用這兩個術語來描述人們對學習和能力的基本認知。
  • 《都挺好》蘇明玉:擁有「成長型思維」,才能突破自我,逆流而上
    有人說,《都挺好》不太現實,因為蘇明玉的成功太過於簡單,可我覺得,她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因為她擁有著一種很厲害的「成長型思維」,擁有這種思維的人,在面對困難時就更容易突破自己,逆流而上。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 火花思維用記錄成長的方式留住愛和時間 讓孩子的進步看得見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孩子的成長更不是一蹴而就,想要培養一個熱愛學習、關心生活、與人隨和、樂觀開朗的孩子,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火花思維專注全面提升兒童思維能力和專注力,匯集教育行業一線團隊十年積累打造高品質小班直播教學,用記錄成長的方式留住愛與時間,與家長一起見證孩子的進步與成長,培養更優秀的孩子!
  • 個人成長:成為複合型人才,必須擁有T型思維。(收藏)
    本文共計6630字,T型思維。這是智遠的第0109篇成長筆記的分享。這就是所謂的「垂直」,T型思維的那一「豎」,也就是說,只有當你深入到超過90%的人時,你才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從市場實踐的角度來看,人與人的區別在於兩個核心,一是成長思維,這類人群,他們總是認為昨天的光輝只是昨天,不值得今天炫耀,所以這些群體不斷挑戰自己,挑戰明天,他們對未來有很大的期盼。
  • 終身成長:從平庸到卓越,需要這6步,擁有改變人生的思維方式
    經過幾十年的成功研究,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威克發現了思維模式的力量。在她一生的成長過程中,她告訴我們,我們的成功不是由我們的能力和才能決定的,而是由我們在追求目標時表現出的思維方式決定的。1、人類思維的兩種模式固定思維方式人們總是想證明自己的聰明才智、個性和特點。他們將生命作為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準。成長思維方式人們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 這12種語境表揚孩子,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讚美對人起的正面作用是無疑的。 父母們需要了解的是,怎樣表揚才最能引導孩子成長。 我們常見的讚揚用語可能成為了口頭禪,比如「你很聰明」、「你真棒」、「很好,繼續努力」等等,但其實真正的表揚不是體現在這些泛泛誇獎上。
  • 畫風雅致的繪本《點》,教你如何幫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終身學習
    本書的作者是來自加拿大的彼得·雷諾茲,他是著名童書作家、插畫家,他對這個「點」感慨很多,在《點》獲得克里斯多福大獎的時候,他說過:我的創作目的是激發每個人內在真正的潛能、創造精神,做一個勇敢、有獨創性、思維活躍,能給人啟迪,鼓舞人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