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很真實的《日暮到家》,寫出全國遊子的思鄉情節,值得一讀

2020-12-15 沉醉古詩文

不知不覺,2019的臘月已經過去快要一半了,離過年也就還有短短的十幾天

各個火車站陸續湧入了回家的人群,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又將上演一年一度的回家大戲:春運。每一個參與其中的演員,都有著一段時長365天的故事,留著回家說給家人聽。

年關將近,你回家了嗎?

家裡是誰,或者是什麼事物,吸引著你不遠萬裡趕回去過年呢?

這是個不用回答的問題,我們心心念念的,自然是我們的家人們;在外拼搏了一年又一年,也只是為了家裡過上好日子罷了。

回家的喜悅,自古至今都是一樣的。託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回家也是同理,只要能在年關之前趕回家中,那份喜悅是可以和全世界共享的。

有些人用詩句的方式把這份喜悅記錄下來,就有了今天要說的這一首詩。這是一個清朝的遊子趕回家中過年的故事,從母親和自己的角度,寫出了這份情感的重量。

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清代: 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喜歡孩子的心情,是永遠沒有止盡的;盼望孩子回家,陪在自己身邊的心情,也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但是也要去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事業與職業,能夠在大年三十晚上回來,也就足夠了。

詩的第一句可謂講出了天下父母的心事,「可憐天下父母心」,也許只有自己成為了父母輩的人才能夠真正懂得這句話吧。

禦寒的衣物針線密密麻麻,生怕孩子在外受寒;給孩子寫的家信墨痕未乾,明顯是剛剛寫成,這更反應了父母對孩子殷切的想念之情。

第三句已經是見面以後了。看來天下的父母看待遊子歸來都是一樣的:「出去這麼久,都瘦了。」你們是不是也說過同樣的話呢?

孩子會反駁,沒有瘦,還胖了好幾斤呢。可是在父母眼裡,出去哪有不受苦,哪有在家裡待著讓人放心呢。

「呼兒問苦辛」,既然第一句已經說孩子瘦了,後邊自然要關心孩子在外一年到底受了什麼委屈,苦不苦累不累。有什麼苦水就倒在家裡吧,家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呀,有句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父母在乎的真的不是你混的怎麼樣,哪怕落魄到身無分文,回到家你也始終是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的寶貝兒。

最後一句則是鏡頭一轉,從寫父母轉到寫自己的心理活動。我低著頭,徘徊者不敢說話,本來很少回家,就已經愧為人子了,又哪有臉面向父母傾訴自己在外奔波勞碌的心酸事呢。

這樣通篇讀下來我的鼻子也有點酸酸的。因為這首詩寫的實在是太真實了,這樣的情景年復一年的發生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也發生在我們許多人的家中。唯有這種真實,以及作者字裡行間所帶的真情實感,是最能打動人的東西。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寫出了堪比《靜夜思》的思鄉情,值得一讀
    古代交通不便,人們要出門辦事,往往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回家,比如行商與趕考,常常一離家就是半載以上,當然,還有一類人離家的時間更長,那就是在異地做官之人,故而,我們能在古代詩詞中讀到不少「羈旅詩」。很多人沒有注意到自己讀過的許多思鄉詩其實就是羈旅詩,其中最有名的當然要數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一首思鄉詩,卻寫出了他人感情,白居易有什麼妙筆?
    寫望月思鄉的古詩有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寫自己思人,或者從對方著筆,寫對方思念自己。但是白居易這首《望月有感》,卻寫出了他人的感情,而且感情真摯,催人淚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來讀一讀。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裡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 十首羈旅詩: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宿建德江》孟浩然 〔唐代〕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詩人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
  • 遊子吟 思鄉曲 爺孫合誦詩人郭曰方詩《蒲公英的夢》
    瀟灑薦賞 | 遊子吟,思鄉曲,爺孫合誦《蒲公英的夢》原創 瀟灑播誦瀟灑播誦 今天蒲公英的夢作者:郭曰方朗誦:喬 峻、王臻真、解妞妞音頻製作:肖 灑蒲公英的夢來自瀟灑播誦外面的世界是啥模樣可是 飛呀飛呀飛過小溪飛過山崗飛向藍天飛向洪荒飛遍四面八方不知飛到哪裡才是落腳的地方就這樣隨風飄蕩就這樣到處流浪起起落落跌跌撞撞偌大世界卻裝不下遊子
  •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竟然是第一唐詩,憑什麼?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首《黃鶴樓》在歷史上名氣極大。當代有學者做過一本《唐詩排行榜》,他統計了很多數據,比如歷朝歷代選唐詩的數據,歷朝歷代評點唐詩的數據,二十世紀學者研究唐詩的論文數據,等等。根據這些數據,他計算出了一百首影響力最大、最被人關注的唐詩,並做了一個排行榜。
  • 為你讀詩:《春夜洛城聞笛》,遊子李白的鄉情
    這表明李白的真正身份是:遊子,天涯遊子!李白在四川老家的時候,就喜歡四處遊玩,等他24歲離開故鄉辭親遠遊,25歲仗劍出蜀後,終李白一生,一直在為理想而奔波,不曾再回故鄉。說他是天涯遊子,是很合適的。李白曾經兩次滯留洛陽。一次是在他30歲時,一次是在他43歲時。這兩次洛陽之行都在文學史上留下佳話。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今天母親節,我們如何「報得三春暉」
    今天,母親節,我們分享孟郊這首《遊子吟》,獻給天下所有偉大的母親。《遊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孟郊這首詩無藻繪與雕飾,然清新流暢,淳樸素淡,濃鬱醇美。正如每一位偉大的母親那樣,為了兒女的成長,素麵朝天,不事雕琢,譜寫了一首首母愛的詩篇。《遊子吟》寫出了天下母親的共性:思子之情。
  • 《這樣寫出好故事》:5個方法掌握情節和結構,幫你寫出好故事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這樣寫出好故事》。美國《作家文摘》經典寫作指導書系作者,佩珀代因大學虛構寫作教授,並經常做寫作全國巡迴講座。《這樣寫出好故事》立足於講出精彩的好故事,從故事的情節和結構入手,講述了寫出好故事的實用技巧和練習方法。01、情節你可能習慣先在腦中把故事都想好了,才開始寫作。
  • 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報恩錄》記載,在黃鶴樓還沒有聳立在綿亙蜿蜒的蛇山之巔時,山腳下有個小酒店,老闆是個老實本分的當地人。年少時曾聽人言,獨自莫登高,只作笑談。而今,登上這黃鶴樓,方才知曉,此言誠然!少年不識愁滋味,多少真情都被淡漠在了無意間。
  •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真實歷史嗎?在清朝就有人給出了解釋
    可以說,《三國演義》反映了比較真實的歷史文化。故事的開始就寫下了桃園結義這個大事件,並以這一情節為切入點,開始講述了東漢末年與三國時期近百年的歷史。作者通過真實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統治下的社會黑暗。整個故事放在現代就是一部諜戰片,對於這樣一部電視劇,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 鬼才李賀更是語言天才,這8句詩,用字奇怪,表意唯美,值得背誦
    王和尚好讀李賀詩,有人評價他的詩「哀豔荒怪」。李賀胸懷大志,但時乖命蹇,故早早離世,其胸中蘊藏許多悲憤與失意,故而其辭哀;李賀之詩想像奇詭,用詞華麗,故而閃耀奪目,讓人目眩神飛,故稱之為「豔」;而李賀多寫鬼蜮之詩,其構築的鬼神世界縹緲幽寂,甚至充滿荒誕與彷徨,如行走在茫茫地府,故其詩荒。
  • 聽著這首歌,背井離鄉遊子的心酸有誰懂?
    歌手陳星曾記得1997年末,《流浪歌》剛一出世,就唱遍了長城內外,席捲了大江南北,街頭巷尾細,男女老少。歌詞講述了流浪在外漂泊天涯的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事。出門在外的奔波民工一年下來,很多人都問你掙了多少錢,卻從來沒有人問你,一年來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累,有過多少心酸, 這一年付出了多少不被人知的辛苦,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也只有自己能體會到
  • 孟浩然的失意之作,短短20字寫盡了遊子的愁苦,連杜甫都在模仿!
    當你孤單一人在皓月當空的夜晚想念遠方親人時,往往會對著月亮將自己的滿懷複雜的情緒借著著一輪明月,傳給遠方的人。如果你是詩人,你會向月亮訴說什麼呢?月亮又會怎樣的勸慰他呢?古代很多詩人的詩句中都少不了月亮、月光這一永恆的景色,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 柳宗元的一首冷門思鄉詩,最後14個字太感人,看哭了多少遊子!
    那首「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和「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更是被後人稱讚的千古名篇。其實透過柳宗元這些山水田園詩,我們看到的是他孤獨的身影,在被貶謫的山水田園之中,柳宗元是一位孤獨的靈魂歌者。正是柳宗元後半生這種內心無比的痛苦惆悵,才讓我們有機會讀到讓人驚豔的作品。在永州和柳州的那十幾年歲月裡,柳宗元將才華託付山水之中。瀟湘路遠,葉落長安道,那路的盡頭是柳宗元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守望。在古時候的交通非常不便利,一般只有水路和陸路,山再高也要攀登,水再急也要逆流而上。
  • 濟南人辛棄疾的思鄉情②:他的600多首詞為何沒有一首直接寫家鄉濟南?
    在流傳至今的詩詞中,辛棄疾在有些詞句中也表達了思念故鄉的情愫,如「家何在,煙波隔」「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等。事實上在南宋作為身份特殊的「歸正人」,辛棄疾在思鄉情緒的表達上難免有尷尬和為難之處。
  • 宋維東&於麗榮:日暮鄉關何處是
    宋維東&於麗榮:日暮鄉關何處是 日暮鄉關何處是 朗誦/宋維東&於麗榮 作者/國風競秀 (男)
  • 母親節再讀孟郊的《遊子吟》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會背誦了這首詩,無論老師多麼努力地去講解詩中的每一個字,我們始終沒有體會到這首詩的精髓。如今將近不惑之年,在外求學、謀生,顛沛流離將近二十年,再次品讀,別有一番滋味。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週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教會你三幕情節構思法,創造出精彩故事
    可是,多數人寫的故事不吸引人:寫了半天,好像故事裡邊什麼都沒發生讀了無數遍,感覺平鋪直敘故事中缺乏有力的聲音故事講的枯燥無味寫出的內容沒有讓任何人產生共鳴寫出的故事看不出是哪種類型寫了半天故事,情節陳詞濫調對話聽起來不像「人」在說話........
  • 《遊子吟》蘊含中國風元素的短片,訴說著道不盡的愛與傳統文化
    動畫短片《遊子吟》最初創作的靈感來源於孟郊的詩,以清朝史學家王鳴盛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講述了中年時期已功成名就的王鳴盛,給自己4個小孩講述他小時候因家境貧寒,穿著破爛而被人嘲笑欺辱,卻在他童子考試的前一夜,母親決心連夜為他縫製一件新棉襖禦寒,而手指龜裂的故事。
  • 朋友圈32條思鄉說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雖說天涯海角哪兒都能得過且過,但回老家過新年才是遊子最終的歸宿。9. 即便旅途顛簸,我也止不住的想立刻回家,越近過年,越發想家。10. 人生苦短,須臾之間,但願年年新年故鄉過,才使生命無憾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