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施山靈老伯伯 (被老師安排入寺廟改建小學)

2020-12-19 涇公三兄弟
臨青路上我上過二天學的學校原址

進入第一家小學求學之後的轉學,是因為搬家。

因為沒有家人在身邊,照顧我生活,因為母親的把我託管給鄰居照顧,我的飲食起居等,顯然是出現了問題,故而母親決定放棄,在吳涇二村的居住,而搬離去,去到離開母親工作廠子近的楊樹浦路 。

閔行這裡的吳涇二村,顯然居住條件在當時是相當不錯的了,對於一個雙職工工人家庭來言。

因無奈而進行了第一次轉學,轉入杭州路第一小學。

在杭州路第一小學,讀了沒有多久 ,被班主任老師告知,因為我不是它們學校片區的,我現在以為,是學校教室座位學生,坐滿了的緣故,應該。

應該就是。

我所在班級教室裡坐滿員了學生,老師告訴校長,才有了被班主任老師,告知我,我不能再在這間教室這所學校學習。

母親把我轉學報名,進入杭州路第一小學,而不是依仁裡附近的其它小學學習。譬如之前說是阿橘上學的長髮裡弄堂學校。

怡德裡弄堂小學,這裡更正一下,因為記憶的緣故,現在正真的想起來,正確的應該是長發裡弄堂學校。

長發裡弄堂,在怡德裡弄堂隔壁。

怡德裡是楊樹浦路1851弄,長發裡是1877弄。

又因為杭州路第一小學,是我家依仁裡附近,最具規模的學校,有大大的操場,有一棟四層樓水泥建築,建造不久的教學樓,應該是鑑於這樣的學校硬體狀況,母親把我給轉學,報名進了這家像樣的學校。該學校的教舍,應該是解放後建造的新學校。

學校是在和滬東工人文化宮,一起建造起來的嗎?

在居住入依仁裡後,有聽老人們說,滬東工人文化宮這塊地,原先在舊社會是墳場,埋死人的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在杭州路一小上學,沒有感覺過陰森森。

老師對我說,要把我給安排進杭州路,臨青路上的學校上課,那裡也屬於杭州路一小學校。

被杭州路一小班主任老師這般吩咐我,我只能聽從命令去到臨青路上,杭州路旁。

也就是這二條路十字路口處,四個角的北角,面向臨青路的學校上課了。

學校的門開設朝向臨青路,現在也還是開設朝向臨青路著。

第一次是班主任老師,把我們幾位她班級裡的學生,給親自帶去的那間學校。

我告訴了母親,母親沒有多說什麼,老師的安排,她同樣服從,母親不會像現在有些人那樣,遇到我這種,老師隨意安排的事,就去學校找見班主任老師,或者校長和她 (他) 理論一番,堅持在原報名學校上課,堅決不離開。憑什麼,報名不是說好了,怎麼就不能在這裡上了,我兒子。

被班主任老師告知,轉學去臨青路,杭州路處的另外一所學校上課的我,在下個星期一就自己去了,落座在臨青路上的學校。

學校原本是一座寺廟,什麼廟,我不懂,廟裡菩薩見不著,但屋子裡的狀態,還依稀存在,那個時候。

供奉菩薩的廟堂房間,被擺放上了課桌和課椅,是雙人課桌,但課椅是單人的。

或者我現在懷疑,不配套的課桌和課椅,是臨時湊合出的擺放。

我擱腳的吳涇二村那裡的小學,是單人課桌和單人課椅,而杭州路一小,寬大明亮的教室裡,擺放的是雙人課桌和雙人課椅。

臨青路上杭州路一小的附屬學校,我落座的教室,坐南而門向西,進學校門是向東。

臨青路上的這座,我至今也還是,不知道其什麼名稱的寺廟,在舊社會應該是一座窮廟。

不知道是否,其周圍居住的都是窮苦人們的緣故,而落身在期間的這座廟,也窮得嗒嗒滴,只有水滴下地,而沒有油水掉滴下來。

窮廟的地面是坑坑窪窪的泥土地,通常青磚也沒有鋪一塊,或者被人給挖掘走了。

被安排了進入這間教室的學生,在原本是供奉菩薩的佛堂,坐下後,老師準備上課,卻上課不了,因為有狀況在課堂上發生,令得上課教授課本內容的老師上不了。

狀況就是坐下的學生,在單身座位椅子上,不能夠坐穩身子,包括我。

當時從杭州路一小分流到這家廟堂裡來的應該只有二個班級,我沒有記憶錯誤的話。因為寺廟的房間頂多有三間,能夠做成教室。

顯然那個年代裡,沒有小班一說,和那樣三,七個人就設置一個班級之現象。

智障學校,就是一個班三,五個學生 。不會超過八個學生,因為那樣的孩子在教室裡一多,一個授課的老師,在教室裡根本無法管理得過來。

臨青路上這間學校的教室,人根本不能夠在椅子上,坐穩了身子,因為地面不平整,椅子的四隻腳,不能夠擱置在同一個平面上,人在課桌後的椅子上,屁股把其一旦壓實,人就倒向了地面,顯然不是我一個學生這樣子,不使出屁股功夫坐著,就會跌倒身子,但我這個小孩,那來的屁股坐穩了的功夫啊。

相關焦點

  • 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施山靈老伯伯 (女同學家的突然搬離)
    這位在臨青路這間小學裡的我的班主任老師,聽完我說,我居住在依仁裡,她思索著告訴我道: "依仁裡嗎,應該可以去,九棉子弟學校。"老師眼瞧我,話完她的話之後,對我肯定的又言道: "某某某,你不要上課了,老師我給你去辦,轉你到九棉子弟小學去上課,某某某九棉子弟小學你認識嗎"。
  • 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施山靈老伯伯 (搭閣樓和洗澡水流入地板縫)
    到上海求學的野孩子,我,已經被母親報名,在吳涇二村那裡的學校,進學校讀書了一個星期,我們家就搬遷離開了閔行的吳涇二村,而入住的楊樹浦路依仁裡。當然也轉學來到了這裡的學校。當然奶奶拉我手,把我帶來上海,一起隨奶奶的身子,而到來上海的腰子形洗澡盆,也搬家一同進入了,依仁裡,在我家的前樓裡放著。
  • 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施山靈老伯伯(客堂間外公的曬花卉)
    我家二十二號裡,客堂間外公,我看見就有三位女兒,和二位兒子。大女兒留嫁在紹興鄉下,她每一次來上海,帶給她父親,小皮匠最多的就是花草和盆栽的花卉。小皮匠也喜歡這些個花花草草,樹樹葉葉等盆栽。小皮匠就把它們給安養在,天井裡,一盆一盆的花卉。
  • 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施山靈老伯伯(弄堂遊戲,扮貓貓跳橡皮筋)
    在文章裡這般對這位我以前和之相鄰而居了有十年,不恭敬的稱呼他"小皮匠"是當時弄堂環境氛圍所相切合的需要,不然作品就沒有了年代感。客堂間外公不要譴責我哦,阿彌陀佛。小時候,我們的白相場所,通常都是在弄堂裡。
  • 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施山靈老伯伯(小阿友在前樓門口又打我)
    見他上樓來,已經從房間裡,到前樓門口的我,見樓下的他,上樓來,順手在前樓門口走道上,擺放我家儲存,煤球的煤球箱裡,把通煤球爐灰的鉤子,給一把抓拿到手上,我要用這把通煤球爐子,煤球灰的鉤子,扎他的臉。因為之前有過心理準備,見他上得樓裡,一手就把通煤球爐灰的鉤子,給抓到手上,待到他踏完樓階,一腳踏上到我家前樓門外時,揮手就向他的臉上扎去。之前在弄堂裡,被他打時,因為他人比我高大,我揮向他的拳頭,都沒有碰到他,所以啊,我這般想出來,用通煤球爐子灰的鉤子,把我的手臂給延長,而必定打著他。
  • 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 施山靈老伯伯 (老虎灶,吃泡飯和寧波碗)
    第一次往剩餘有冷飯的鍋子裡,倒進熱水瓶裡的熱水,把鍋子蓋給蓋上,然後等上一會兒,等熱水和冷飯之間經過充分的冷熱交換,心裡估摸著時間,待二者之間的冷熱差不多平衡了之後,把鍋子裡,已經被熱水泡得稀鬆的飯間水,給逼倒出鍋子外,然後再次往鍋子的飯上,衝倒入熱水瓶裡,滾燙的熱水,蓋上鍋蓋,再等和內心估摸時間的等,等到熱水和飯之間冷熱平衡,接下來再重複餘下步序,當第三次往鍋子裡的飯衝倒入熱水瓶裡的熱水後
  • 老伯從東北帶回魔王松鼠 外孫女從此不愛iPad了
    有人養貓狗,有人養鳥雀,溫州市區65歲黃老伯養的,卻是一隻松鼠。他和松鼠之間,發生了哪些故事呢?說起黃老伯與松鼠的緣分,還得從半個世紀前講起。「10來歲的時候,我看了《上甘嶺》這部電影,」黃老伯回憶說,「其中戰士們在坑道裡抓松鼠,在最艱難的時刻有松鼠相伴等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從那時起,黃老伯就迷上了松鼠,但一直沒機會近距離接觸,「我養過狗,養過貓,養過鴨,養過兔子,但就是沒養過松鼠,想想就覺得不甘心。」直到去年7月,黃老伯才得償所願。當時,他去黑龍江旅遊,在當地遇見賣松鼠的,就買了一隻。
  • 撫琴街道金琴路小學:準備好了,就等同學們回來上課
    藏於小巷裡、小巧精緻的金琴路小學 成都市金琴路小學校 位於成都市撫琴街南四巷3號金琴路小學校校園面積不大 地理位置也不顯眼 但60年的建校歷史卻不短 現任校長周騫來校工作才一年多 談到學校的歷史和發展方向 確是胸有成竹、娓娓道來 金琴路小學校源於犀角河小學
  • 晉江今年20所小學新建或改建食堂 讓學生吃上營養「放心餐」
    泉州網5月29日訊 全自動蒸飯機、自動絞肉機、全新餐桌椅……在晉江金井毓英中心小學食堂內,嶄新的設備隨著學生分批覆學,也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今年晉江將在全市新建或改建20個小學自辦食堂。毓英中心小學作為首個完成食堂改建的小學,讓1000多名學生吃上了熱乎可口的飯菜。
  • 「區伯嫖娼」撕開了什麼?
    據冼老伯說,當時有三個門被警察踢爛,他是因為不讓解大便才低頭配合認罪的,那個「彭國棟」更是挨了三個耳光後變老實的。當然他和區伯是重點,區伯是重點之重點。「彭國棟」翌日就被放出,人家區伯是5天後被廣州警方接走的,回廣州後區伯又「被旅遊,在路上」,既榮耀還光彩,有著「最惠國待遇」。有人質疑,區伯行政拘留期滿後就是個自由人了,該幹啥幹啥,何勞公家車隊侍候?
  • 老伯地鐵內突然暈倒 志願者莊老師相助後強烈要求他去看病
    新民晚報訊(記者 季晟禎)前天上午,一名老伯在軌交8號線車廂內因突發疾病,暈倒在地。當列車停靠西藏北路站站臺後,一名站務志願者莊阿姨及時伸出援手,目前老伯身體狀況趨於穩定,化險為夷。當時一列8號線列車停靠西藏北路站後,老伯家屬和站臺工作人員合力將其抬出車廂。站務志願者莊阿姨聞訊小跑至現場。此時老伯已經失去意識,癱坐在地上。莊阿姨隨即為他做人中穴位和腦部按摩,同時安撫其情緒。老伯逐漸恢復了意識。老伯表示,希望家人能將其帶回家休息。
  • 北京一個寺廟,是當地最古老的建築群,遊客認為是許願最靈的寺廟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國家,城市的發展也可以看到日新月異的變化,一些城市的經濟增長與旅遊業直接相關,遊客除了熱愛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之外,還喜歡去寺廟為家人祈禱平安。有些遊客想通過這種方式結婚並找到伴侶,從而結束單身生活。
  • 晉江20所小學新建或改建自辦食堂,學生吃上「放心餐」
    [新聞頁-臺海網] 核心提示 為讓學生吃得安心、吃得開心,今年晉江有20個小學陸續開展了自辦食堂項目的新建或改建。截止12月上旬,已有18所小學小學的自辦食堂投入使用,每日準時準點為師生們提供美味又健康的餐食。
  • 八旬老伯寒潮天裡大喊「救命」,竟然是因為……
    點擊播放 GIF 0.0M前兩天,申城遭遇「極寒」天氣早晚的低溫都在零度以下不少市民「宅」在溫暖的家中與家人一起共度元旦佳節可就在元旦當天的凌晨家住中原一村、87歲高齡的張老伯竟然因為跟老伴吳阿婆吵了幾句嘴沒穿外套就「負氣」離開了家這下,可把吳阿婆急壞了零下4、5度「冰天雪地」裡不穿外套站在外面青壯年都吃不消更何況已經87歲的張老伯發現張老伯離開家後
  • 【好人故事】九旬輝伯八年「護路」學生哥
    中小學幼兒園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家長們終於可以放鬆一下心情,不用考慮孩子們寒假生活該如何安排了。而在中山市三角鎮蟠龍村,有一位九旬老人也開始忙碌起來。今年91歲高齡的輝伯雖然患有一點健忘症,但每天蟠龍小學放學的時間他不會忘記,因為這個時間就是他「上班」的時間。
  • 貴州大山裡有所海珠小學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蔣雋 實習生 高焓在距廣州1000公裡外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有一所「海珠小學」,5位來自廣州的支教老師今年9月份來到這裡後,就架起一座連接著廣州和黔南的同心橋,展開了一場播種希望、傳遞愛心的接力賽。
  • 貴州大山裡的海珠小學,如今怎麼樣了?
    貴州大山裡的海珠小學,如今怎麼樣了?在距廣州1000公裡外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有一所「海珠小學」學校裡有5位來自海珠區的支教老師這5位老師9
  • 不到10分鐘,福州八旬伯「穿越」回50年前 !
    連藥都拿錯 昨日,劉老伯捧著一本雜誌,看得津津有味。術前,醫生做了20項檢查、分析評估,發現劉老伯雙眼白內障,視力僅0.15,雖然年紀較大,但眼部條件、身體條件符合手術要求,他們立即安排手術。劉老伯進了手術室,有點緊張,手術室特意播放了輕柔的鋼琴曲,護士拉著老伯的手,不停地安撫他。劉老伯盯著頭頂的燈光,10分鐘不到,眼前亮了起來。 「這就好了?一點也不疼啊!」
  • 老師:很好的嘗試
    浙江在線7月22日訊 昨天,記者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了解到,根據省教育廳安排,今年9月我市初中、小學一年級可能採用語文新教材,但他們還沒收到正式通知。據省內多家媒體報導,新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將先教識字再教拼音。對這一變化,我市各方怎麼看?
  • 小學老師每天開船接送學生上學 最美「擺渡人」:用愛心鋪就求學路
    小學老師每天開船接送學生上學 最美「擺渡人」:用愛心鋪就求學路時間:2020-12-22 12:3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湖北監利,語文老師劉禮富任教的小學有302名學生須渡河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