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我從2013年開始記錄以來,總盈利接近200w。(同花順已經統計不了更長時間,所以圖上顯示150)
我2005年畢業,到2015年辭職的時候,十年時間積累了一個六七十萬的股票帳戶。再一個5年,股票資產增長了一二百萬,在馬上要過去的11月,1個月裡市值增加了20萬以上。
我說這些不是為了吹牛我自己多強。我是想說明複利的形狀:
複利的指數函數圖形,看起來是不是和我的收益圖挺像的。
我想說,這就是複利的樣子。
第一:
我的收益率這些年,大概維持在15%到25%之間,漲的時候就高一些,跌的時候就低一些。這個數字看起來不是很厲害。更沒有動則一年翻倍的牛逼歷史。
第二:
複利最難的地方之一,是複利的前期10年,15年,甚至20年,總資產並不會太高。就像上面的複利圖形。前面80%的時間是緩慢上升。假設本金50萬,年化15%的收益率,每5年增長一倍。5年後100萬,10年後200萬,10年時間積累第一個200萬。
並且10年裡,你不能動用這個帳號的錢。了解我的都知道,我在積累厚度的這些年 ,所有的分紅全部繼續投入帳號。
所以大家難免會提一個靈魂拷問,人生有幾個十年,人老了,有錢還有什麼用。先不說這些問題如何回答,總之複利之難,就是超長時間的韜光養晦。
10年後有200萬,再一個5年就有400萬。。。再一個5年就是800萬。
如果光羨慕後面那個數字,卻不想用10年,20年的時間去苦熬,那複利就不可能實現。
第三:
複利最難的地方之二,是永遠不能出現致命回撤。
為什麼15%的年化收益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被認定為大師級別。唯一的原因就是穩定。在複利的路上,任何一次巨幅回撤,都可以讓一個人的複利之路中斷。
假設用了5年實現了翻倍,50萬變成100萬,第六年虧損50%,市值就又回到50萬,沒有人可以在這種打擊下堅持下去。複利更無從談起。
昨天一位現實中的朋友讓我幫他推薦股票,經過了解,是想投入幾萬塊錢,賺點小錢。
我認為長期主義,也包括,如果你僅僅是想通過別人推薦來抓一下牛市,對於資產增值是不利的,而且很可能出現損失。
長期主義,包括,前10年的苦熬。沒有苦熬過的人,如何能感受複利那嘶嘶的滑過聲。
長期主義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它不一定是對的,就像性格,每個人都有不同,有人喜歡及時行樂,有人喜歡把包子餡放在最後吃,客觀世界是隨機的,也是沒有情感的,誰也不知道包子餡留到最後會不會掉到地上。
所以,才更顯得苦熬的難得和價值。
股票沒操作,仍然是興業銀行,$萬科A(SZ000002)$,伊利股份,$中國平安(SH601318)$,平安銀行,中國太保,格力電器(倉位比較小的有:中山公用,保利地產,中國建築)
作者:洛陽小散戶連結:https://xueqiu.com/8808125263/164380257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