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之問,食物熱量單位為什麼是卡路裡?

2021-01-09 澎湃新聞

大數據文摘出品

來源:IEEE

編譯:陳之炎

新年新氣象,吃什麼才能使小蠻腰更加苗條?

要達到這一目標,自然而然機會想到計算食物的卡路裡,控制自己的飲食。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個叫威爾伯·阿特沃特(Wilbur O. Atwater)的美國人,正是他引入了食物能量單位——卡路裡。

1873年至1907年,阿特沃特是康乃狄克州衛斯理大學的化學教授。

在去慕尼黑學習之後,他對營養和代謝的興趣日漸深入,在慕尼黑,他學到了德國人分析食物營養含量的技術,通過調研食物中的化學能與體能之間的相關性,來確保工人的合理飲食。

1887年,阿特沃特發表了題為「食物的潛在能量」的文章,文中他將熱量定義為將一公斤水的溫度升高1攝氏度(或一磅水4華氏度的熱量)。

他試圖證明一個單位的熱量可能是一個單位的機械能,為此他定義一個卡路裡為1.53英尺噸——也就是說,需要舉起一噸物體一英尺的力。

文中,阿特沃特列出了各種食物的卡路裡計數,如瘦牛肉相當(807)、黃油(3,691)、普通牛奶(308)和脫脂牛奶(176)、燕麥片(1,830)和蘿蔔(139)。

數據基於對每種食物中營養、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數量的估計,通過一些實驗獲得。

雖然現代食物的卡路裡計算方法與阿特沃特的計算方法略有不同,但他的估計數據依然可用,1克蛋白質含有4.1卡路裡,1克脂肪含有9.3卡路裡。

阿特沃特利用了一種稱為炸彈量熱儀的儀器來做實驗,這種儀器在當時已經廣泛使用,它用來測量在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熱量:將樣品放置在一個叫做炸彈的鋼反應容器中,然後浸入水中,用電流啟動樣品,水由此產生熱量,按一定的時間間隔記錄水的溫度。

阿特沃特和衛斯理的物理學家愛德華·羅莎、化學家弗朗西斯·本尼迪克特開發出一種呼吸量熱計。科學家通過它來測量人體的氧氣攝入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由此產生的熱量,從而估計出人體消耗的卡路裡。

量熱計是一個銅盒,高6英尺,寬4英尺,深7英尺(1.8*1.4*2.1米),包裹在木材和鋅中,以確保恆溫。受試人員將在這個盒子裡呆12天,完成各種指定的任務,從躺著休息到鍛鍊,這些研究實驗成為了理解代謝率的基礎。

難道這就是我們計算卡路裡的方法,事實並非如此。

在花費幾十年時間定義卡路裡的過程中——出現了焦耳

阿特沃特並沒有定義出「卡路裡」這個詞,它是由巴黎梅蒂埃斯學院的化學教授尼古拉斯·克萊門特發明的。

1819年,克萊門特教授了一門工業化學課程,他需要一個熱量單位來討論蒸汽機如何將水蒸氣轉化為熱量,他將卡路裡定義為將1公斤水的溫度提高1°C所需的熱量——這與阿特沃特的定義不謀而合,克萊門特更精確地說明測量是從0°C到1°C。

科學家接受了克萊門特的定義,從此,卡路裡進入了法國物理教科書。

在這些教科書中,其中兩篇由法國物理學家Adolphe Ganot翻譯成多種語言,歐洲和美國的大學在20世紀初使用了這些教科書,從此,克萊門特的卡路裡變成了英語。

與此同時,卡路裡的另一個定義正在形成,1852年,法國化學家Pierre Favre和法國物理學家Johann Silbermann將卡路裡定義為:將一克水的溫度提高1攝氏度所需的能量——差了1000倍!

德國科學家採用了他們的定義。

到了1870年代,熱量定義的競爭關係日趨激烈,法國化學家Marcellin Berthelot做對此出了區分:他把卡路裡(用小寫字母c)定義為克熱卡,把卡路裡(大寫)定義為千克熱卡。

1894年,美國醫生約瑟夫·雷蒙德(Joseph Raymond)在他的經典教科書《人體生理學手冊》(A Manual of Human Physiology)中提議稱大卡為「千卡」,直到幾年後這個詞才流行起來。

同時,英國科學促進協會正在研究一個完全不同的能量單位:焦耳。

1882年,威廉·西門子(William Siemens)在擔任BAAS主席的就職演說中提出了焦耳。

西門子對卡路裡感到困惑:「一個完全隨意的單位顯然會帶來不便,引入一個基於電磁系統的單位更為準確。」他將焦耳定義為當一安培的電流通過一歐姆的電阻一秒鐘時,消散的熱量。

圖片:美國農業部國家農業圖書館特別收藏,威爾伯·阿特沃特利用一個較小的熱量計來估計香蕉等不同食物的卡路裡計數。

因此,當阿特沃特對食物進行營養研究時,他選擇了熱能單位。他在加諾翻譯的教科書中讀到克萊門特的卡路裡。

在德國的博士後培訓期間,他會遇到法夫雷和西爾伯曼的卡路裡。作為一個科學界的成員,他可能會聽說擬議中的焦耳,西門子的定義直到1889年在第二屆國際電氣大會上才被採納。

喬治亞大學的James L.Hargrove調查了卡路裡的歷史,並就阿特沃特為什麼選擇卡路裡提出了一些建議:首先,它是美國字典中列出的唯一能量單位。更重要的是,哈格羅夫認為:熱量是一個可管理的尺度,圍繞這個尺度,阿特沃特建議一個人的每日攝入量為2000卡路裡,如果每天攝入200萬卡路裡的話,似乎會很麻煩。

美國營養學家緊隨阿特沃特之後,在阿特沃特為美國農業部準備的表格中,列出了500多種食物的卡路裡計數。阿特沃特的女兒海倫協助他的實驗室工作了十年,1907年父親去世後,她去了美國農業部家政局工作。

大卡路裡和卡路裡在1948年被正式淘汰,當時國際科學界採用焦耳作為標準能量單位。正如西門子所指出的那樣,僅僅用大寫和數量級來區分兩種不同的定義太令人不解了。今天,美國的營養標籤繼續報導卡路裡,而其他國家給出的單位為卡爾斯和焦耳。

熱量計引發了蒸汽發生器的設計

不光是營養學家對卡路裡感興趣,上世紀初,電力需求激增,許多國家的市政當局正在建造新的發電廠。

隨著汽輪機的發明,發電機變得更加複雜,鍋爐在更高的溫度和壓力下運行。工程師們迫切需要獲取蒸汽設備的數據,但他們缺乏水和蒸汽特性的國際標準化度量。

於是他們轉向了回到克萊門特的量熱儀:利用它完成測量蒸汽的工作。

從1921年開始,持續了將近20年,Nathan Osborne、Harold Stimson和Defoe Ginnings在美國國家標準局(現為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所)就這個確切的問題展開工作。研究小組開發了優雅量熱儀,研究水在100°C時的熱容量和汽化熱。

圖片: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數字收藏,1937年的蒸汽量熱計是美國國家標準局發明的,用於測量蒸汽動力設備的輸出。

該儀器已經被切開,以顯示內部結構,工作原理類似於阿特沃特使用的炸彈熱量計。球形內殼裝有水樣,能量由電流增加,科學家觀察狀態的變化。進入20世紀60年代,他們的實驗數據指導了蒸汽動力設備的設計和評估。

正如Osborne在1925年的報告「流體熱量測量」中所指出:電加熱器、電阻溫度計和熱電偶的採用和改進,使熱量計成為了熱研究中可靠、準確的測量手段。

因此,無論是計算食物中的能量還是水的熱容量,熱量計對化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來說都是兩個多世紀以來的寶貴工具。進入新的一年,當我們中的許多人對卡路裡重新產生興趣時,似乎更應該向計算卡路裡的工具致敬。

這篇文章的摘要版本發表在2021年1月的印刷版上,名為「計數卡路裡。」

相關報導:

https://spectrum.ieee.org/tech-history/dawn-of-electronics/how-counting-calories-became-a-science

志願者介紹

原標題:《靈魂之問,食物熱量單位為什麼是卡路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些食物熱量比你想像中高,200卡路裡就這麼點!
    或許有一些食物的熱量比你想像中要高喔!是不是吃麵包就一定比吃米飯更容易減肥呢?同樣是200卡路裡,不同食物還是有區別的。以我們最常吃的中式主食來說:200Cal = 1碗大米飯200Cal=3/4個饅頭200Cal=2個小籠包200Cal=半個肉包子200Cal=半根麻花200Cal=半根油條肉包子和麻花我懂,可是為啥半根油條就有200卡路裡……別開玩笑了,就是兩根油條配一杯豆漿我都吃不飽啊!
  • 「負卡路裡」是啥?「負卡路裡食物」真的存在?減肥的秘密在這裡
    最近減肥人士對於「負卡路裡」這個詞應該不陌生,很多小仙女們都很心動,為什麼呢?因為覺得「不虧嘴」「不邁腿」還能減肥,絕對值得一試!不過,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真的存在「負卡路裡食物」嗎?一、什麼是「負卡路裡的食物」?
  • 把100卡路裡換算成食物,我終於知道我為什麼胖了?
    我們知道食物含卡路裡但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含多少卡路裡呢?今天老梁就要告訴你,你每天吃進去的卡路裡長什麼樣。先來普及一下簡單的關於熱量的知識:熱量單位的轉換公式:1千卡(kcal)=1000卡(cal)≈4.2千焦(kj)千焦是國標單位,一般食物上的營養單位都標這個,比如你買一袋酸奶,上面寫著100ml420kj,換算成大卡就是100大卡,所以你在買食物的時候,如果看見是千焦的單位,
  • 教你怎樣計算食物熱量
    大家知道,我們減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控制攝入食物的熱量,而計算熱量的單位就是卡路裡。卡路裡(calorie)這個概念大家經常會接觸到,營養學家通過它來計算食物能量。經過精確實驗,科學家計算出1 克蛋白質的能量為 4 卡路裡,1 克脂肪為 9 卡路裡,1 克碳水化合物為 4 卡路裡,1 克膳食纖維等於 2 卡路裡。
  • 焦耳和卡路裡換算公式
    核心提示:對於減肥的朋友們來說,往往會對熱量斤斤計較,因為只有十分準確地計算出吃的食物熱量,才更利於減肥成功,而量的計算單位是有很多的,其中焦耳和卡路裡是最常見的計算單位,那麼,焦耳和卡路裡換算公式是怎麼樣有呢?接下來就帶大家去了解這些常識。
  • 「燃燒我的卡路裡!」摩西英語教你趣味記憶卡路裡(calorie)
    伴隨著夏天的悄悄走來,我們都穿上了薄薄的衣衫,但是尷尬的是,由於疫情的出現,我們不能走到大眾中,走到各大運動場所中進行鍛鍊身體,使得我們很多人都變胖了不少,所以見此情況,很多人都紛紛想要「燃燒我的卡路裡」,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但是,卡路裡到底是什麼?卡路裡的來源又有哪些?其實,「卡路裡」是常用的能量單位,通常用來代表食物中的熱量含量。
  • 對熱量沒概念?2000卡路裡,換算成蘋果是16個,換成漢堡只要3個
    成年女性:1600-2400男性:2000-3000用水果來表示是這樣的1根香蕉,熱量為112卡路裡吃夠2000卡路裡,要吃18根1個蘋果,熱量為126卡路裡>吃夠2000卡路裡,需要吃16個1根胡蘿蔔,熱量為30卡路裡吃夠2000卡路裡,需要吃66.5根用零食和快餐來表示則是這樣的1個銳滋花生醬杯,熱量為110卡路裡吃夠2000卡路裡,需要吃
  • 卡路裡是什麼,為什麼減肥要減脂肪
    「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麵……,卡路裡是我的天敵,燃燒我的卡路裡」,看過《西虹市首富》的盆友是不是對這個樂曲相當熟悉呀!減肥嘛,就是燃燒卡路裡。但是,你知道什麼是卡路裡,為什麼要燃燒他麼?他是怎樣跑到我們身上來的,今天就來仔細看看吧。
  • 新書稱壽司不十分健康 卡路裡熱量超漢堡
    在英國,壽司業每年營業額超過5600萬英鎊,壽司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在於它被普遍認為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食物。然而,英國一名營養學家出書說,壽司並沒有那麼健康,它的卡路裡含量甚至超過麥當勞「巨無霸」漢堡和薯條。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日報導,日本壽司在英國很受歡迎,過去兩年銷量增加88%。西方很多名流也非常愛吃壽司。
  • 增肌減脂,首先你得了解卡路裡!
    有人問:做一百個開合跳可以消耗多少卡路裡?這杯飲料有多少卡路裡?不過話說回來,卡路裡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來的?
  • 專家觀點:究竟應不應該計算卡路裡熱量攝入?
    上個月底,在本站的轉化醫學頻道上的一篇報導(原文《減肥,計算卡路裡有用麼?》),介紹了一篇發表在《Open Heart》上的分析文章。該文章指出,人們不要過分關注卡路裡而轉而應該關注選擇更加健康的食物,這樣可能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隨著這篇報導的出現,更多專家給出了他們關於這篇文章的看法。
  • 揭秘:肯德基麥當勞食物熱量一覽表
    減肥人士都知道高熱量、煎炸食品要少吃,肯德基麥當勞當然位列其中,但是很多人對於這類食物的熱量高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下面編輯分享肯德基麥當勞食物熱量一覽表,看了就知道你是怎麼胖起來的啦。  肯德基熱量 (卡路裡/份)  主食:  勁脆雞腿堡——590  香辣雞腿堡——571  田園雞腿堡——443  田園雞腿堡(加蛋)——566  奧爾良烤雞腿堡——502  吮指原味雞——320  墨西哥雞肉卷
  • 英國營養學家稱壽司並不十分健康 卡路裡熱量超漢堡
    在英國,壽司業每年營業額超過5600萬英鎊,壽司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在於它被普遍認為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食物。然而,英國一名營養學家出書說,壽司並沒有那麼健康,它的卡路裡含量甚至超過麥當勞「巨無霸」漢堡和薯條。據英國《每日郵報》11日報導,日本壽司在英國很受歡迎,過去兩年銷量增加88%。西方很多名流也非常愛吃壽司。
  • 200卡路裡到底有多少?相當於1碗大米飯!
    減脂的根本,是讓身體實現熱量負平衡,也就是攝入<消耗,不懂得合理控制熱量,一味地專注於運動而忽略熱量計算,當然會收效甚微啦!在同等運動強度下,適度減少卡路裡的攝入,你就可以很容易、很安全地在 10 周之內減掉 10 斤,甚至可能更快。
  • 熱量和脂肪有什麼區別
    核心提示:熱量和脂肪兩者的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卡路裡,經常是我們說的一種熱量單位,而脂肪是一種油性的物質,在平時為了達到不錯消耗卡路裡的目的,我們都會選擇使用一些運動的方式,從而達到不錯的消耗卡路裡的效果,其實運動的方式對於消耗身體裡面多餘的脂肪液有著非常不錯的幫助,心底裡面脂肪過多就會感覺特別的肥胖。
  • 多少卡路裡等於一斤脂肪
    核心提示:正常情況下想要消耗一斤脂肪至少要消耗三千五百到四千卡路裡,確切的說三千八百五十卡路裡等於一斤脂肪,七千七百卡路裡等於一公斤脂肪,而普通人每天最大的消耗能力也只有三千到五千卡路裡,運動員和一些從事特殊職業的人可以消耗的更多,而這樣的消耗數據是在完全沒有攝入的情況下,而每個人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的卡路裡,如果一點卡路裡都不攝入單純進行消耗,會導致營養不良,嚴重的會出現低血糖甚至敗血症
  • 熱力企業常用熱量單位、壓力單位換算表
    一、熱量單位換算1.1常用熱量單位介紹1. 焦耳(J)、千焦(KJ)、吉焦(GJ),工程計算廣為採用,國際單位制。熱力計算、熱計量、熱量化驗等實際操作中常見,國家標準及圖表、線圖查詢等規範性技術文件中主要表達的單位。但是,其他導出單位及工程習慣相互交織,使得這種單位在今天熱力計算中不是很方便。2.
  • 德國科學家研發計算機視覺估算卡路裡方法
    且不說人們控制飲食的執行力如何,在清晰記住或查閱每種食物單位重量的營養含量、目測重量、再計算面前食物各種營養物質總量這一環節,已經使一部分人失去耐心。  而 Robin Ruede 團隊提出,要 「從一頓飯的圖像以端到端的方式直接預測食物熱量」,他們引入了一個框架,通過使用短語嵌入將食物成分及質量、與已建立的資料庫中大量菜餚食譜圖像數據進行對比匹配,從而實現端到端地估算一張圖片中食物的卡路裡、脂肪、蛋白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含量。
  • 「桌遊推薦」減肥不可棄,美食更不可負——《再見了卡路裡》
    要問年度最火爆的歌曲是什麼?各大音樂榜單似乎早已失去了絕對權威,反倒是響徹各小區廣場的廣場舞曲更能證明一首歌的火爆。2018年,開心麻花出品的《西虹市首富》成了年度爆款喜劇,其插曲《卡路裡》也成了風靡大江南北的廣場舞神曲。尤其是那句為歌曲「注入靈魂」的吶喊:「燃燒我的卡路裡!」更是憑實力入選了當年十大網絡用語。
  • 外賣食物熱量大揭秘!
    控制體重的第一步始於認識自己每天的攝入和消耗,但是為什麼總會覺得自己已經非常認真的記錄熱量,但體重還是沒有向預期的方向發展呢?一項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成人每周在外吃飯3次或以上,而其中1/3的每周吃2次或以上的快餐,成人每日1/3的熱量都來自於外食和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