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一個皇帝的登基為了顯示名正言順,一般的都是要有登基詔書的,這樣皇位的取得才會顯得比較合理合法,但是呢,又出現了一種情況,篡位的皇子,一般的,這個時候大臣們都已經臣服了,一份登基詔書好寫的很,但是呢,有的人卻是擰巴,寧可對著幹,也不肯寫上一份登基詔書,白白丟了性命。
在歷史上,李世民是這樣登上皇位的,但是很快李淵就禪位給他了,眾所周知,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其實是朱允炆,但是呢,朱元璋給他留下的一手好牌卻被他打爛了,還被自己的親叔叔起兵靖難,直接打到了南京城下,當然了這個過程可不是一帆風順的。
靖難用了多幾年的時間,畢竟忠誠於朱允炆的手下還是不少的,奈何朱棣不造反成功就會被殺,所以,雖然過程比較艱辛,但是最終還是靖難成功了,朱棣也成為了歷史上造反成功,並且登上皇位的唯一一個王爺,但是登基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朱棣憤怒不已。
做皇帝首先要有登基詔書,朱棣在南京即位之後,為了自己的合法地位,想要起草一份登基詔書,他就想到了當時的第一大儒,讀書人的種子方孝孺,方孝孺可是少有的能人,朱允炆的詔書大部分都是他起草的,所以,朱棣一方面希望通過方孝孺來告誡那些反抗的人,另一方面還真的看上了方孝孺的才華了。
但是方孝孺是怎麼樣做的呢,這個人有一點愚忠,雖然朱允炆已經不在了,但是還是不投降,更何況是給朱棣起草登基詔書,那是沒可能的事情,不管朱棣怎麼說,就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剛開始玩的時候,朱棣可能還是耐著性子的。
即使方孝孺批駁朱棣將篡位辯解為法周公輔成王的時候,朱棣還是耐心的說是皇室的家世,其實就是告訴方孝孺,這是我家裡的事情,你一個外人有什麼資格管呢,就是想讓他迴避的,但是方孝孺喜歡較真,堅決地拒絕了朱棣寫登基詔書的請求。
朱棣惱怒之下,就下令將方孝孺的家裡人全部殺了,就是所謂的誅九族,但是方孝孺呢,都快要被殺頭了,還是罵罵咧咧,這下子更加的讓朱棣惱怒了,直接下令誅殺十族,在歷史上,可以說,就是方孝孺還有一個叫景清的人享受到了這個待遇,朱棣的憤怒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方孝孺所寫的東西也成為了禁書,朱棣在位的時候,只要發現了有方孝孺的書,基本上都是死罪,不過,得益於有人冒死收藏,方孝孺的文集才流傳於世,由此可見,再好的皇帝也有自己的逆鱗,所以在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不過也僅僅是在永樂一朝,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即位之後,就把建文朝的臣子們貶為平民,就是赦免了他們的罪行,但是,方孝孺誅殺了十族,家裡也沒有什麼人了,就不在這裡面了,方孝孺也是歷史上少有的讀書典範,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