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帝登基想讓大臣寫登基詔書,大臣回答休想,皇帝:誅他十族

2020-12-12 知史

在古代的時候,一個皇帝的登基為了顯示名正言順,一般的都是要有登基詔書的,這樣皇位的取得才會顯得比較合理合法,但是呢,又出現了一種情況,篡位的皇子,一般的,這個時候大臣們都已經臣服了,一份登基詔書好寫的很,但是呢,有的人卻是擰巴,寧可對著幹,也不肯寫上一份登基詔書,白白丟了性命。

在歷史上,李世民是這樣登上皇位的,但是很快李淵就禪位給他了,眾所周知,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其實是朱允炆,但是呢,朱元璋給他留下的一手好牌卻被他打爛了,還被自己的親叔叔起兵靖難,直接打到了南京城下,當然了這個過程可不是一帆風順的。

靖難用了多幾年的時間,畢竟忠誠於朱允炆的手下還是不少的,奈何朱棣不造反成功就會被殺,所以,雖然過程比較艱辛,但是最終還是靖難成功了,朱棣也成為了歷史上造反成功,並且登上皇位的唯一一個王爺,但是登基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朱棣憤怒不已。

做皇帝首先要有登基詔書,朱棣在南京即位之後,為了自己的合法地位,想要起草一份登基詔書,他就想到了當時的第一大儒,讀書人的種子方孝孺,方孝孺可是少有的能人,朱允炆的詔書大部分都是他起草的,所以,朱棣一方面希望通過方孝孺來告誡那些反抗的人,另一方面還真的看上了方孝孺的才華了。

但是方孝孺是怎麼樣做的呢,這個人有一點愚忠,雖然朱允炆已經不在了,但是還是不投降,更何況是給朱棣起草登基詔書,那是沒可能的事情,不管朱棣怎麼說,就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剛開始玩的時候,朱棣可能還是耐著性子的。

即使方孝孺批駁朱棣將篡位辯解為法周公輔成王的時候,朱棣還是耐心的說是皇室的家世,其實就是告訴方孝孺,這是我家裡的事情,你一個外人有什麼資格管呢,就是想讓他迴避的,但是方孝孺喜歡較真,堅決地拒絕了朱棣寫登基詔書的請求。

朱棣惱怒之下,就下令將方孝孺的家裡人全部殺了,就是所謂的誅九族,但是方孝孺呢,都快要被殺頭了,還是罵罵咧咧,這下子更加的讓朱棣惱怒了,直接下令誅殺十族,在歷史上,可以說,就是方孝孺還有一個叫景清的人享受到了這個待遇,朱棣的憤怒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方孝孺所寫的東西也成為了禁書,朱棣在位的時候,只要發現了有方孝孺的書,基本上都是死罪,不過,得益於有人冒死收藏,方孝孺的文集才流傳於世,由此可見,再好的皇帝也有自己的逆鱗,所以在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不過也僅僅是在永樂一朝,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即位之後,就把建文朝的臣子們貶為平民,就是赦免了他們的罪行,但是,方孝孺誅殺了十族,家裡也沒有什麼人了,就不在這裡面了,方孝孺也是歷史上少有的讀書典範,值得學習。

相關焦點

  • 皇帝總說誅你九族,那麼被連誅十族的方孝孺,到底對皇帝做了什麼
    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被任命為詩講學士,也就和現代的顧問差不多,皇帝有不懂的都會向他詢問,所以方孝孺就成了建文帝最信任的重臣之一。但你看看他都做了什麼!朱棣準備即位大典時,群臣建議方孝孺為朱棣寫詔書,昭告天下,於是朱棣派人請他前來,結果方孝孺穿白帶孝,一進朝堂就嚎啕大哭起來,朱棣雖然生氣,但依然讓方孝孺寫詔書,方孝孺卻在大殿直罵朱棣篡權奪位,朱棣為了不影響聲譽,
  • 皇帝貪財,大臣清廉,大臣勸皇帝少貪財,皇帝傳旨讓大臣別太清廉
    我國著名的貪官是清朝的和珅,人人皆知的清官就是北宋的包拯,貪官臭名昭著,清官兩袖清風,受人尊敬,而在歷史上,卻還出現了這樣一個情況,皇帝很貪財,但是大臣清廉,大臣勸皇帝少貪財,皇帝傳旨讓大臣別太清廉。
  • 《鳳扣》中的越南皇帝登基:殿內僅四大臣,殿外數百大臣山呼萬歲
    《鳳扣》中大南帝國紹治帝登基場景卻非常震撼:皇帝登基的時候,殿內僅四大臣,殿外數百大臣山呼萬歲。越南古裝大劇《鳳扣》的封面如下所示。越南阮朝紹治帝登基的時候,也就是大南帝國的鼎盛時期,因此登基的場面也是極其宏大。阮福登基的時候是1841年,改元為紹治。下面照片是越南阮朝紹治帝登基時候大殿內的場景,這裡面看起來只有四名大臣。紹治帝阮福暶正襟危坐,身著五爪金龍的黃色龍袍。
  • 皇帝:不聽話誅你九族,大臣誅十族也不怕,皇帝又給他找了一族
    畢竟皇帝是不容易被用於名聲等貼著殘酷標籤的可怕刑罰,周一般都是九族的嚴重罪行,一般都是叛國賊或共謀敵人叛國罪的罪行,因此古代歷史上真正的周幾乎沒有九族。但是你知道嗎?一位大臣不僅是格魯研究族,還有很多格魯延烈族,這是怎麼回事?屬於這種植物十足的人就是明朝的芳效,是建文帝手下的重要謀士。
  • 皇帝登基龍床塌了,大臣怎麼說?低情商的冒冷汗,高情商的升了官
    1、皇帝登基,地塌了桓玄是東晉的大臣,手握重兵駐守荊州,後篡位親自做了皇帝。在登基那天,桓玄剛剛坐穩龍床,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突然就聽見「咚」的一聲,龍床下的地面突然塌陷下去,成了個大坑。這下驚的桓玄差點從龍床上蹦下來。眾大臣們也面面相覷,低聲感嘆「此乃不祥之兆」。
  • 皇帝常說誅九族,那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其實只有2人
    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幕,就是大臣犯罪後,皇帝龍顏大怒,讓人推出去將其誅九族。但實際上,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真正被誅九族的人很少,有歷史記錄的被誅九族的人,只有兩人。誅九族是古代的一項重罪,雖然古代有凌遲、車裂、腰斬等眾多酷刑,但這些刑罰主要針對犯罪者本人的,而誅九族,除了犯罪者本人外,還會牽扯到犯罪者的親屬,它的血腥程度超過了車裂、凌遲等酷刑,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罰。古代皇帝對誅九族的刑罰使用也是慎之又慎,除了謀反、謀逆等重罪外,很少會對大臣施行誅九族的重罪,所以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非常少。
  • 大臣入京登基,卻被人毒死,他的父親憤然造反,結果做了皇帝
    樞密使楊邠、中書令史弘肇等大臣盡數被誅殺,劉承祐暫時奪回了大權。不過,由於殺紅了眼,劉承祐竟然把大將郭威的全家也殺了,從而給他釀成了大禍。 郭威這個時候正領兵抗擊契丹人,他在外面打仗,家裡卻被劉承祐一鍋端了,皇帝都欺負他到這個份上了,郭威索性舉起了反旗,揮師向都城進發。
  • 嘉靖皇帝登基30日
    1521年,在群眾中被評為道德品行惡劣的明武宗朱厚照結束了他快樂的一生,這位被評為最「會玩」的皇帝留下了很多故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豹房」了,豹房不僅是養豹子的地方,也是朱厚照金屋藏嬌之所,他喜歡穿著普通百姓的衣服去逛街,大街上看到漂亮的女人,就想辦法弄到豹房裡來,即便豔遇不斷,這位「會玩」的皇帝也沒有留下一個兒子,以至於死後誰來繼承皇位
  • 雍正登基後直言:「誰想當皇帝讓給他」,為什麼他敢這樣說?
    其實,對於古代的皇帝而言,皇權的平穩過渡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古代皇帝臨終前一定會做出政治安排,除非皇帝是突然暴斃的這種情況,否則都會為後面的繼承人留下政治安排,最明顯的就是設置託孤重臣輔佐新皇登基,比如劉備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輔政,漢武帝臨終前將輔佐新皇的重任交給霍光等大臣手中,有人認為這是新皇年紀太小的緣故,所以必須設置輔政大臣。
  •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那一年,生父載灃,一句話預示著清朝結局
    最後迎來了亡國,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作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的末代皇帝溥儀,在登基之時,竟然發生了一件事情,而那也預示著清朝滅亡的結局。在光緒皇帝駕崩,慈禧太后去世之後,大清在1908年的12月2日迎來了最後一任君主——愛新覺羅溥儀。那一年,溥儀才3歲,還是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孩童,他是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載灃的兒子,是慈禧太后定下的大清之主。溥儀登基那一天,北京城的天氣很不好,天很陰,空氣中更是散發著冷氣。
  • 皇帝問大臣:天下什麼東西最大?大臣回答兩個字,皇帝當場重賞
    雖然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古代,也沒有伴君左右,但是光從電視劇中就能看出來在皇帝身邊無論是大臣還是妃子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活,不知道皇帝什麼時候不高興就可能會要了自己的腦袋,看到這裡真的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現代,至少不會動不動的就丟掉了性命。
  • 故劍情深劉病已:史上最浪漫詔書非它莫屬
    歷史上皇帝下過的詔書很多,大多都是關於國家政事或命令大臣做事而下的,極少有關於情情愛愛的內容出現,但漢宣帝劉病已剛登基的時候明明白白地下過一道詔書,這道詔書在歷史雜貨君看來,可堪稱史上最浪漫詔書,也是因為這道詔書,衍生了一個流傳千古的典故:故劍情深。
  • 方孝孺誅十族,十族又指的是什麼?
    正常情況下,大臣或者百姓們若是犯下了較小的過錯,那帝王頂多對他們小懲一下。若是過錯稍大一些,也無非是犯事者自己被誅殺。但是若大臣或者百姓們犯下了令帝王感到無法饒恕的大罪的話,那等待他們的就將是誅殺九族或者十族的極刑。不過說到九族和十族,可能會有不少人會感到好奇,不清楚它們到底具體是指啥。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九族和十族的意思。
  • 明英宗第二次登基後,為何忘恩負義,將幫自己的大臣幹掉?
    明朝歷史上有位皇帝先後兩次在位,擁有兩個年號,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1457年農曆正月十七,爆發了「奪門之變」,朱祁鎮第二次登基,改元天順。然而,明英宗第二次在位期間,很快就把那些幫自己登基的大臣幹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廢帝劉子業:朕是皇帝想幹嘛就幹嘛,誰敢不服?大臣:我宰了你!
    自古以來,凡是幼主登基者莫不有主少國疑,大臣不附之憂。因此,若是那有德、有能之儲君,本當以恭親禮下之態度,謙卑謹慎之胸懷延攬人心,以便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然而,劉子業卻不以為然。老爸去世了不但不悲傷,反倒盡顯傲驕之態,一副嫌宋孝武帝劉駿死晚了的神態。
  • 漢文帝也是被大臣擁立當上的皇帝,為何不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
    漢文帝也是被大臣擁立當上的皇帝,為何不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拿漢文帝與漢獻帝比較,問:漢文帝也是被大臣擁立當上的皇帝,為何不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這個問題很複雜,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從自身條件講,兩者相差很大。
  • 新皇帝登基時,面對父皇留下的眾多妃子,會怎麼處理?
    那麼,問題來了,新皇帝登基時,面對父皇留下的眾多妃子,會怎麼處理呢?一首先,對於老皇帝留下的眾多妃子,最好的結局應該就是追隨子嗣,當然,這是建立在妃子們有兒女的情況下。在古代歷史上,嬪妃和佳麗為皇帝剩下子女後,這些子女一般都會被封為王爺、公主等。在老皇帝去世後,母以子貴,這些妃子可以去子嗣的封地享福。
  • 歷史今天:一代戰神拿破崙加冕,末代皇帝小溥儀登基
    104年後的同一天,年僅三歲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抱上寶座登基稱帝,又冷又怕的他忍不住哇哇大哭,至高無上的皇權也難顧全日後他顛沛流離的人生。正所謂:權是雙刃劍,榮耀也危險,不如平常心,做個平凡人!妻子約瑟芬博阿爾內也被他加冕為皇后。一年後他又在義大利由教皇加冕為義大利國王,一時間歐洲貴族圈極為震驚卻又無可奈何。眾所周知,拿破崙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率軍五破由當時歐洲實力強勁的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先後打贏五十餘場大型戰役,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 史上最奇葩的皇帝:自己沒有生育能力,竟讓妃子嫁給大臣借種
    古代皇帝處於權力的巔峰,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沒有金銀珠寶,會有人進貢,沒有山珍海味,會有人搜刮,這位皇帝就不一樣,沒有兒子,怎麼辦?他就是宋明帝劉彧(yù)。宋明皇帝劉彧(公元439年―472年),字休炳,小字榮期,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初封淮陽王,後改封湘東王。 景和元年(465年)十二月,入朝遣人刺殺前廢帝,自立為帝,年號泰始。前廢帝指的就是劉子業,這個皇帝登基的時候剛剛18歲,竟然和姐姐LL,還讓手下妃子和大臣在朝廷上LL,他則坐在龍椅上看直播。
  • 雍正是怎麼登基的?篡位奪權?歷史學家:真實歷史比影視劇精彩
    但是沒有人知道他是具體怎樣當上皇帝的。歷史書中記錄,胤禛於1722年11月奉康熙帝旨意代替康熙去祭奠南郊。在那個時候,雖然康熙皇帝得病正在休養,但是他還可以處理政務。雍正想陪在他的身邊照顧他,然而被他以敬拜是件重要的事情為理由,拒絕了胤禛的請求。康熙的病於11月13日毫無徵兆的加重,不得已才把胤禛傳到了自己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