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大神廟博物館,近水樓臺先得考古文物

2020-12-15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1325年,這裡還不是墨西哥城。它是特諾奇蒂特蘭城,是阿茲特克人的首都,他們建立起繁華的城市。大神廟是阿茲特克帝國聖地,供奉著阿茲特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兩位神,雨神特拉洛克和戰神威濟洛。

1521年,西班牙侵略軍打敗了阿茲特克人,佔領了特諾奇蒂特蘭城,將古城夷為平地後重新建造了殖民城市,也就是現在墨西哥城的老城區。

1978年,一名電工無意中在一塊巨石中發現了女神Coyolxauhqui雕像的一部分。經過幾年的考古發掘,一個原始的阿茲特克廟宇和六個附屬較小的廟宇展現在世人面前。

偉大的大神廟當年有四十米高,現在只剩下了地基上的幾小段階梯,以及幾處尚有繪畫或浮雕依稀可見。旁邊的沙盤模型可以幫助追憶一下當年盛景。

在此出土的文物都搬進了遺址旁有一座4層樓的大神廟博物館(Museo del Templo Mayor)。這也算「近水樓臺」吧。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不僅是墨西哥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人類博物館。與人類學博物館的阿茲特克展廳相比,這裡更加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阿茲特克社會的方方面面。

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果誰說我文盲,我肯定和他急。但真是西班牙語文盲啊!

世界真的多樣,當進入一個不了解的文明體系中,是那麼茫然無知。在墨西哥已經看過幾處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的遺址,但依然無法分別其差別。

這篇文章中的文物自己也不懂。就算看看異域文明吧。

文明,沒有高下,只有特色。

大地豐收女神特拉爾泰庫特利的石像

30名技術人員加上兩臺起重機用了15個小時才把裂成了四大塊、重達12噸的石像從發掘現場搬到了150米外大神廟博物館。又歷經兩年半的修復,這尊雕像基本恢復本來面目,除了中間缺失的一塊。

看到屏幕前的站著的男子嗎,就知道這雕像有多大

月神石板,重達八噸。

它與上面那個豐收女神都是博物館大噸位鎮館之寶,被分別放置在兩個樓層。最佳的欣賞地點是從四層向下俯瞰。

阿茲特克文明崇尚人祭,所以,骷髏牆在其遺址中常見。奇琴伊察那裡就有骷髏牆。

阿茲特克文明的人祭一般都是把心臟獻上,這個把肝臟露出來了。

推薦相關閱讀:

屯溪古街-西遞-宏村-黃山-徽州古城「慢」遊記

雲遊武漢:遇見1927

蘇州網師園小景被「複製粘貼」到大都會博物館中

相關焦點

  • 為墨西哥博物館畫像
    《環球》雜誌記者/楊春雪(發自墨西哥城)  因疫情之故,博物館雖近在咫尺,卻似遠隔天涯。身遊不可,雲遊又太索然,幸好,在墨西哥工作三年多來,這裡的博物館多有遊歷,仍歷歷在目,便略作閒文,以遊心於隔離高牆之外。  為墨西哥博物館畫像並非易事。因為,一千個博物館長著一千張不同的面孔,而每張面孔背後,還掩隱著獨一無二的靈魂。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  華聲在線5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
  • 「考古盲盒」: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受訪者莉莉供圖「拆盲盒時特別有『考古人』的代入感。」莉莉分享道,「挖掘10分鐘左右就探到東西了,之後就會很小心,想像自己是考古隊的一員,用小刷子慢慢刷,生怕破壞到『寶物』。」除了收穫的喜悅,這段「考古」經歷更讓她切身體會到考古工作的艱難:「挖盲盒已經很累了,而考古工作人員面對的是大範圍的探測和實地挖掘,對待真正的文物還要更耐心、細心。」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遺址提供直接證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世界最大考古博物館、曹操墓文物首次全面亮相、搶救黎巴嫩文物...
    曹操墓文物2021年首次全面亮相 近日有報導稱,河南安陽曹操墓文物將首次全面亮相。官方回復,安陽曹操高陵(曹操墓)目前仍處於保護規劃建設狀態,文物展陳正處於施工階段,最快將於明年年初面世,具體文物展出數量會根據展廳容納面積來綜合考量。
  • 阿茲特克文物在墨西哥展出
    ↑2月1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一個阿茲特克盾牌在墨西哥國家歷史博物館與媒體見面。 新華社/路透  ↑這是2月1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國家歷史博物館拍攝的阿茲特克盾牌局部照片。 新華社/路透
  • 這所大學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
    目前,山大青島校區博物館文物和標本總計達四萬多件,文物主要是考古專業師生考古教學實踐中發掘出土品,標本來自生命科學院製作的動植物藏品。其中,出土自青島相關遺址的文物,將這座城市的歷史推演至約6000年前,講述著這座城與海的息息相關。博物館每一件藏品都在訴說著歷史。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走進重慶,看文物保護的新探索
    在重慶中心區的老鼓樓衙署遺址現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大遺址保護中心主任袁東山介紹,老鼓樓衙署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歷時3年,入選「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它作為四川制置司衙署治所,是南宋時期川渝地區抗蒙戰爭的指揮中心,和當時的釣魚城、白帝城、成都雲頂山城等共同組成了山城防禦體系。「遺址公園建成後,將成為兼具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 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通訊員 博宣 青島報導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目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僅有的兩所高校博物館之一,也是全國高校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 墨西哥阿茲特克「頭骨塔」揭秘:心臟從活人身體挖走
    2015年,來自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研究所(INAH)的考古學家在阿茲特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現在的墨西哥城)的大神廟遺址附近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紀念品架」。新研究顯示,俘虜首先被帶到城市的大神廟,牧師會在那裡活著取出他們的心臟,而後屍體會被斬首,牧師則將頭骨上的皮肉取下。為了能夠讓頭骨穿在大木幹上,頭骨兩側會被鑿出大洞。然後頭顱會被安置在特諾奇蒂特蘭城大神廟前的骷髏頭神廟裡。
  • 國外最值得去的博物館大全
    博物館不僅展出繪畫和雕刻,還展出花毯、樂器、服裝以及裝飾品。五大展廳分別是:歐洲繪畫、美國繪畫、原始藝術、中世紀繪畫和埃及古董。4、墨西哥城國家人類學博物館墨西哥的人類學博物館是拉丁美洲最大和最著名博物館之一,位於墨西哥城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
  • 國家文物局關於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鎏金銅鋪首等7件一級文物複製...
    國家文物局關於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鎏金銅鋪首等7件一級文物複製方案意見的函2021-01-04 21 : 37 來源: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你所《關於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複製曹莊隋唐墓(隋煬帝與蕭後墓)出土文物的請示》(揚考古〔2020〕100號)收悉。
  • 神秘的古代巴國都城呼之欲出|巴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津關|...
    記者登船過江,迎接我們的就是城壩遺址的重要發現之一——古津關。津關在半島的端頭、城壩遺址的東北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員、負責川東北地區考古發掘的領隊陳衛東就在這裡等我們。津關是古代在水陸要衝地帶設立的關口。「遺址的年代是西漢至魏晉時期,從渠江通往長江必須在津關登記、交稅,這是全國發現的第一個津關遺址。」陳衛東說。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藏有6000...
    目前,山大青島校區博物館文物和標本總計達四萬多件,文物主要是考古專業師生考古教學實踐中發掘出土品,標本來自生命科學院製作的動植物藏品。其中,出土自青島相關遺址的文物,將這座城市的歷史推演至約6000年前,講述著這座城與海的息息相關。
  • ...北大考古成圈內團寵,山東博物館也送了一份「厚禮」,看看是什麼
    這位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比較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連日來,考古界大佬和北京大學紛紛為鍾芳蓉送上祝福和禮物,網友稱「簡直是郭襄過生日」,鍾同學已然成為考古圈團寵。新時報記者獲悉,山東博物館也為鍾芳蓉同學送出一份「厚禮」——一套《走進山東博物館》和一套《文物山東》。
  • 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省博開幕 展出文物超300件
    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展出的300多件文物引起市民極大興趣。海口日報記者蘇弼坤 攝12月22日上午,「海南稽古 南海鉤沉——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分「海南歷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和「南海水下考古」三個篇章,共展出文物300多件,通過線下展覽和線上直播的方式,全方位為觀眾呈現海南考古70年曆程。「海南歷年考古工作」篇章全面呈現了海南建省前、建省後兩個階段的海南考古工作。
  • 一大波國內博物館紀錄片 探尋文物背後的故事
    《如果國寶會說話》展示了100件文物,共100集,分為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鐘講述一件文物。為拍攝該紀錄片,攝製組足跡遍布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紀錄片沒有渲染獵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學術性敘事。在每集5分鐘的時間裡,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觀眾平等對話,「訴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傳奇。
  • 我在家裡「挖文物」!賣斷貨的考古盲盒,想試試嗎?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竟是個「土疙瘩」?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12月3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講述了自己開盲盒的過程,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因此受到廣泛關注。
  • 我在家裡「挖文物」~河南博物院的這個考古盲盒火火火火火了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 竟是個「土疙瘩」?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 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 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拆盲盒」的過程
  • 國外極具考古價值的文物,裡面是一男一女,中國遊客都很「羞澀」
    有人說為了了解某個城市的前世,博物館是不可錯過的旅行體驗, 近年來,國內颳起了博物館的熱,越來越多的遊客進入了博物館, 今天我們把目光投向海外, 今天介紹海外的超「魔幻」博物館, 那個地方不大, 鎮館之寶是男神女神,中國遊客第一次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