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勢騰飛牧歌揚——「扶貧扶產業•牧業再造突泉」工程發展...

2020-12-22 騰訊網

初冬時節,走進興安盟突泉縣寶石鎮寶合村,遠遠就會聽到哞哞的牛叫聲,58歲的王淑蘭屋裡屋外忙個不停。過去,王淑蘭和村中大多數村民一樣,長期靠種地維持生活,年份不好的時候,還要借錢買種子化肥。2017年,村黨支部將兩頭基礎母牛送上了門,至此讓她們一家走上了脫貧路。「去年村上給我2頭扶貧牛,現在已經繁殖到了4頭,之前賣了1頭,我不打算再賣了,留著多多繁殖,好用來養老啊!」王淑蘭意味深長地說。

寶合村是寶石鎮的養牛示範村,經過幾年的發展繁殖,目前,肉牛存欄已經達到4100餘頭,除外出務工人員,全村幾乎家家養牛,達到了人均2.6頭牛的養殖規模,成為了遠近鄉鎮裡小有名氣的養牛專業村。

養牛在自家牛舍添料加水、清理牛舍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突泉縣聚焦「精準」二字,下足「繡花」功夫,將養殖業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載體, 創新實施了「扶貧扶產業·牧業再造突泉」工程,把牛產業培育為全縣的主導產業,牛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全縣牛存欄已經從2017年底的2.8萬頭發展到現在的11.2萬頭,牛產業戶覆蓋率達到27%,實現戶均2.8頭牛,帶動1.1萬農戶年增收1.3萬元,3000多貧困戶年增收1.1萬元。

突泉縣寶石鎮寶合村志坤農牧業專業合作社的牛吃飽喝足後在悠閒地曬太陽

要想產業發展好,資金是保障。為此,突泉縣通過「政府+銀行」擔保模式,破解了養殖主體融資難、貸款難問題。縣財政在銀行存入風險保證金,銀行放大5倍後為農戶貸款。按照自願申請的方式,有養殖意願群眾可向銀行申請貸款1—5萬元,其中3萬元部分農戶自付利息一釐,其餘由政府補貼支付,支持農戶發展牛、馬、驢等大牲畜。目前,全縣累計投放養牛貸款7.3億元,為全縣牛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金融後盾。

內蒙古綠豐泉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牛舍全景

家住突泉縣突泉鎮東信村的養殖戶高佔軍,就曾多次撥打過「120」服務中心的求診電話,每次求診都能得到及時滿意的處理。 「這個畜牧『120』真的太方便了,我家這牛有點什麼毛病,只要打個電話,半小時之內獸醫就來了,特別及時。」高佔軍禁不住誇讚到。

做大牛產業,疫病防控是關鍵。為保障產業健康發展,突泉縣成立了家畜改良診療「120」服務中心,在解決養殖戶後顧之憂的同時,也助推了突泉縣「扶貧扶產業·牧業再造突泉」工程的順利實施。自家畜改良診療「120」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已出診2.15萬人次,改良大畜3.5萬頭,全縣大畜改良率達到90%以上,通過診療為群眾減少經濟損失近億元,改良間接帶動群眾增收1.5億元。

家畜改良診療「120」服務中心

除了給養殖戶們足夠的資金、過硬的技術外,突泉縣還組建了突泉縣牛產業化聯合體,推動全縣牛產業新型經營主體抱團取暖、合作經營,切實提高全縣牛產業競爭力和綜合效益。目前,聯合體成員已發展大型企業2家、合作社61家、養殖大戶379家。

今年62歲的陳少貴,是突泉縣水泉鎮德泉村的普通村民。2019年,在鎮黨委政府的號召下,他開始與天興奶牛養殖公司合作。通過戶養企育模式,當年3月份,他將10頭3月齡牛犢領回家,經過一年的精心飼養,他又將10頭牛犢賣回了公司,除去成本,一頭牛淨掙4000元。這不,嘗到甜頭的陳少貴,今年又從公司領回了30頭牛進行飼養,他高興的告訴記者說,這又將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啊。

天興奶牛牛舍

為帶動廣大農戶積極參與到牛產業發展中來,突泉縣鼓勵企業與農戶採取放母收犢、戶養企育、合作育肥、寄牛分紅、自購自繁等「公司+合作社+農戶」五種模式,與農戶建立穩定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發展肉牛奶牛。

放母收犢模式,即農戶依託「牧業再造突泉」政策進行借貸,向內蒙古綠豐泉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購買已孕能繁安格斯基礎母牛,公司將基礎母牛投放給農戶養殖,並回收犢牛。截至目前,公司已發放安格斯牛4530頭,惠及合作社及農戶300餘家,每頭牛年利潤在6000元左右;戶養企育模式,即天興奶牛養殖公司將3月齡公牛犢投放到農戶家中,養到15月齡左右,由企業按照市場價格回收育肥,目前累計帶動256戶農戶,戶均年增收5000元;合作育肥模式,即公司與養殖戶籤訂育肥協議,為養殖戶提供架子牛、技術指導、飼料及防疫等服務,育成後公司負責回收,並向養殖戶分配銷售利潤,切實提高養殖戶經營效益;寄牛分紅模式,即農戶將自家的奶牛寄養在龍頭企業中,實行標準化養殖,將奶牛所得利潤與農戶進行分紅,年均每頭奶牛給農戶分紅3000元,已帶動貧困戶578戶;自購自繁模式,即一般戶享受「牧業再造突泉」貸款政策,貧困戶享受「530」小額貸款政策(即為每戶提供5萬元、3年期、零利息貸款),根據養殖戶自願,可自購、自繁、自育和市場化運作。

天興奶牛自動化擠奶車間

為了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牛產業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突泉縣鼓勵企業投資建設肉牛肉羊屠宰加工廠。走進投資1.2億元的突泉縣綠豐泉肉牛肉羊屠宰加工項目,150餘名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的不亦樂乎,有的在砌築抹灰,有的在安裝設備,目前,項目主體已完成,預計11月底全部完工。建成投產後,不僅延長產業鏈條,還將提供提供150個就業崗位,並帶動醫藥、食品、包裝、運輸、維修等相關產業發展。

來源:草原雲客戶端

編輯:格日勒

審核:侯倓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興安廣播電視臺」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2020-12-1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牛勢牧歌】牽住「牛鼻子」 發展「牛」經濟
    【牛勢牧歌】牽住「牛鼻子」 發展「牛」經濟 2020-11-23 2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牽住「牛鼻子」發展「牛」經濟
    天興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春成介紹說:「天興奶牛養殖場成立於2004年,企業總佔地面積447畝,企業成立最初奶牛存欄141頭,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發展,奶牛現存欄7600頭,日產鮮奶
  • 浙江大央泱牧業有限公司積極探索西藏那曲產業精準扶貧路徑
    近日,西藏自治區在拉薩召開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會議。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和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黃旭明等與會領導的共同見證下,浙江大央泱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唐良在會上與那曲地區行署專員敖劉全籤署投資協議。  大央泱公司是專門從事藏香豬養殖、深產品加工、銷售的企業。
  • 扶智扶志扶產業 讓扶貧之路走得更穩更遠
    王玉鵬走防貧困戶口凌家生家  產業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要脫貧致富關鍵是靠產業支撐,沒有產業支撐,脫貧就是一句空話。市委辦公室始終堅持把發展經濟,增加貧困戶收入放在重要位置。2018年初,駐村工作隊幫助村致富帶頭人成立了浮梁縣山旮旯農副產品合作社,積極落實市政府「四個一」中的「一籠雞」和「一個合作社」工程。籌集資金7萬餘元用以幫助合作社建造雞舍和場所建設。
  • 河北尚義縣打造零度以下經濟發展扶貧產業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蘇焱)牛奶草莓、吊蔓西瓜、有機蔬菜、枸杞、藥材、燕麥等40個特色農業基地生機勃發;河北芳草地牧業白羽肉雞養殖有限公司「全面開花」,共建成200萬隻的基地10個,並形成了養殖、加工、銷售全產業鏈;89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與3萬千瓦集中式光伏電站形成穩定增收的「鐵桿莊稼
  • 叮咚買菜多樣化扶貧 助力雲南文山牛變「致富牛」
    隨著文山州開始充分發揮高原特色山地牧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文山牛產業。作為在線新經濟的代表企業,叮咚買菜積極與當地的牧業企業對接,全力幫助文山牛走出大山。張貴勤因此也成為一名放牧工人,成為眾多因文山牛產業脫貧的建檔立卡戶之一。
  • 千喜鶴:讓精準扶貧的農戶「牛起來」
    還有牛舍溫度和溼度都要控制好,溫度要控制在7℃-27℃之間,溫度太低或太高都會影響牛的食慾,時間長了,牛會處於亞健康狀態,影響育肥……「講頭」多著呢!精心專業的飼養,換來的是基地的規模和產業的成長。在這座佔地8畝的養牛基地,已建成13間牛舍,存欄170頭,整個基地存欄總頭數達1600多頭。開春後出欄一批,同時按相同數量入欄一批,一年周轉2200多頭不成問題。
  • 安徽省今年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
    記者1月4日從安徽省經信廳獲悉,今年將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滾動實施「工業強基任務表」「關鍵技術協同攻關目錄」,完善「揭榜掛帥」機制,抓好「一攬子」協同攻關和「一條龍」應用示範,用好「三首一保」激勵政策,推動一批工業「四基」產品、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的產業化及應用。
  • 「萬頭牧場」步入黃金髮展期,現代牧業宣布五年後牛、奶雙翻番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12月17日在中國「萬頭牧場」標杆企業現代牧業創立15周年慶典上表示,當前我國原奶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態將持續兩至三年時間,當前全球奶業處於景氣周期,以我國今年11月的原奶價格4.15元/公斤來看,正處於歷史高位。數據顯示,集團化模式已經成為我國奶牛養殖的主要發展方向。
  • 「美女總裁」高麗娜耐住寂寞守繁華 養牛十五載現代牧業斬獲多項第一
    初心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2005年,現代牧業成立;2010年,現代牧業成功在聯交所上市;2014年,現代牧業純牛奶榮登「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金獎舞臺;2016年,現代牧業的產品通過了「優質乳工程」驗收;2017年,蒙牛成為現代牧業大股東,公司踏上嶄新的徵程;2020年,雖然有新冠疫情的影響,但現代牧業自身業績不斷提升、
  • 【脫貧攻堅】囊謙扶貧產業園:星星之火 終成燎原之勢
    近日記者來到了囊謙縣扶貧產業園,進行了一番實地調研和採訪。圖為囊謙縣扶貧產業園中的孵化樓據囊謙縣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囊謙自古以來就是一塊鍾靈毓秀之地,藏酒釀製、黑陶技藝、繡刻藝術,流傳千年。但是這些較小規模的產業,由於缺乏正確的市場拓展和引導,一直維持在家庭小作坊的規模,無法達到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目的。
  • 「產業扶貧」小薯尖、大產業
    為了幫助譚根深轉變消極思想,激發內生動力,淥口區農業農村局幫扶工作隊和幫扶幹部多次登門,苦口婆心地向譚根深宣講產業扶貧等政策。在區農業農村局幫扶責任人和駐村工作隊的出謀劃策和牽線搭橋下,聯繫了龍鳳村產業幫扶基地——淥口區新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股東會上,譚根深入股3萬元,成為合作社中的一員,憑著孤注一擲的決心開始發展產業。
  • 下活「產業棋」 奏響「富民曲」 崇信縣推動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活「產業棋」 奏響「富民曲」崇信縣推動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每日甘肅網11月18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記者李旭 張凱麗)「窯洞養牛成本低,環境乾淨整潔,牛也長得好。下一步,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把養殖過程中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飼養管理方法向全縣推廣,帶動更多農戶發展養殖紅牛,讓紅牛產業做大做強。」崇信紅牛產業開發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文忠虎表示。
  • 「理響合肥」與時俱進,促進扶貧與扶智扶志深度融合
    落實扶志、扶智推進精準扶貧急需解放思想、統籌兼顧、與時俱進。為此,必須調動政府、社會組織、媒體和群眾等多元主體的積極性,加大資金投入,推動體制創新,實施脫貧攻堅宣傳輿論工程、鄉風文明工程、惠民教育工程、技能培訓工程和人才計劃工程。
  • 產業扶貧系列觀察① | 小「草」迎風長 產業「牛」起來
    產業扶貧系列觀察① | 小「草」迎風長 產業「牛」起來 2020-05-18 0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松桃吹響種植產業發展扶貧衝刺號
    今年以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四不摘」的要求,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吹響種植產業發展扶貧衝刺號,助推脫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突出成效。鞏固脫貧人口不返貧、貧困村出列不倒退。
  • 「決戰完勝 脫貧攻堅」山西方山特色產業打開致富大門
    「以前養殖戶的牛都是外地客商來收,價格起不來,縣裡建起肉牛集中育肥基地後,我們的牛犢子有了賣處,而且價格還高。不到一年,我已經向宏康牧業公司銷售牛犢20頭,收入20多萬元。」近日,在山西省方山縣馬坊鎮周家溝村,養牛大戶高建強高興地說,今年可是賺了。  在方山縣,現在像高建強一樣憑著產業脫貧增收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涇陽」「扶貧+扶志+扶智」不斷激發內生動力
    涇陽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依託「扶貧+扶志+扶智」三扶模式,通過政策宣傳、典型選樹、鄉風培育、移風易俗、文明積分激勵機制等方面給貧困群眾補足「精神之鈣」,激發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讓貧困戶真正從思想上脫胎換骨,從行動上戶戶爭脫貧,人人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