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口最多的是德國裔,為何美國卻沒形成德語文化?

2020-12-09 騰訊網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在哥倫布到新大陸及歐洲國家進入這處殖民前,北美大陸沒有白人活動,而從五月花號到達美洲之後,詹姆斯城建立到北美十三殖民地成立這段期間,美國白人開始大規模活動。

美國的文明,就是建立在這批歐系白人的開拓上的,可以說,白人構成美國文明的核心,那麼,美國白人當中,哪個國家的移民最多呢?可能有人認為是英國移民,因為英國是宗主國,而且美國現在都在說英語,並且英美還號稱同文同種。

但是,這其實不對,現今美國第一大族群並不是英格蘭裔,而是德裔,德裔美國人是美國人數最多的一個移民族群,約佔美國總人口數的17%,最早一批大規模德裔移民於1680年代抵達今日的紐約和賓夕法尼亞一帶。從那時起到今天,共有大約800萬德國移民來到美國,他們的後代就更多了。

德裔美國人有很多名人,有三位美國總統的父親是德國移民後裔:德懷特·艾森豪,理察·尼克森,以及,現今的唐納德·川普。

那大家可能就有疑問了,德裔美國人那麼多,但美國國內德國文化痕跡很少啊,而且美國人也不說德語啊,這倒是真的,當今大多數德裔美國人社區已經不再具有可確認的族群特徵,即使許多大都市地區仍然有德裔美國人集中聚居。

其實這和德國特殊的歷史有關,德國不是一般的國家,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來的,對美國的利益構成極大威脅,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是美國的敵人啊!不過,當德裔居民早期到來的時候,還沒啥衝突,1790年的美國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德裔移民大約佔合眾國白人人口的9%。

現在在美國,幾乎只有漢堡、啤酒等能反映出一些德國文化了

賓夕法尼亞州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語和德語同為官方語言,但是基本也就僅此而已,美國剛建國的時候,英裔佔多數,加上統治集團說的都是英語,所以英語成為官方語言,德國人雖然多,但是是一批一批過來的,所以基本上就一批一批被同化。而且,德裔數量雖然最多,但說英語的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合起來,那數量還是多於德裔的。

經過兩代或三代人之後,德裔美國人逐步接受了主流的美國習俗,其中有些習俗深受這些德裔美國人的影響,同時德裔美國人也轉而使用英語。正如一位學者所總結的,「有壓倒性的證據表明,1917年以前的德裔美國人的學校是雙語教學的,而從1880年代早期起,大多數小學生已經在進行主要說英語的雙語學習」,1914年的時候,老人們還是參加德語的禮拜儀式,而年輕人則都是去參加英語的禮拜儀式(包括新教路德教派、福音教派和天主教教堂)。在德國移民的教會學校中,儘管有些課程還是使用德語授課,但孩子們之間都是講英語。

美國德裔分布圖,紅色代表德國裔佔多數

但是,這同樣很難解釋,為何德裔文化幾乎被消磨地這麼徹底,美國拉丁裔現在還有說西班牙語的,但是說德語的幾乎很少了,這其實和後來的反德情緒有關。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因為德國搞無限制潛艇戰,使得美國大眾對德國觀感很差,後來美國為利益乾脆就對德宣戰了,這個時期,美國國內很多人德國裔居民對德國還是有感情的,但是,美國就會用鐵拳來打壓這批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裔美國人,特別是那些出生在國外的德裔美國人,有時會被以過於同情德意志帝國而被起訴,西奧多·羅斯福就公開指責所謂的「歸化的美國人」(Hyphenated Americans),並堅持說在戰爭期間雙重效忠是不可能的。於是,少量人跑回德國效忠祖國了,而國內呢?幾千名聲明反對戰爭的人被囚禁入獄,還有數千人被迫購買戰爭債券來表示效忠於美國。

同時,各大社會組織反德情緒高漲,紅十字會因為擔心蓄意破壞而禁止擁有德國姓氏的人入會,伊利諾州還有一個人被絞死,顯然原因僅僅是由於他是個德國移民後裔。殺人嫌犯,如果本來證明是無罪的,但陪審團一般會以愛國主義的法案判定絞刑。在明尼蘇達州,一個牧師被抹上焦油,粘上羽毛,原因是有人無意中聽到他在給一個瀕死的婦女做祈禱的時候使用德語。有些德國人在這期間把他們的名字「美國化」(例如Schmidt變成Smith,Müller變成Miller,Richenbacher變成Rickenbacker,Eisenhauer變成Eisenhower,並且在公共場合減少使用德語。

艾森豪是德裔,但並不妨礙其二戰時打擊德國

現在的川普家族其實就是這個情況,姓氏Drumpf改成了Trump,德國痕跡改了。

在芝加哥,弗雷德裡克·斯託克(Frederick Stock)不得不臨時從芝加哥交響樂團辭去了指揮的職位,直到他完成了入籍手續的辦理。交響樂團的曲目也從德國人華格納的作品換成法國人柏遼茲的作品。在辛辛那提,一戰期間的反德情緒導致辛辛那提公共圖書館撤下所有的德文書籍。以德語命名的街道進行更名,例如在印第安納波利斯,一條叫作日爾曼尼亞大街的道路改名為潘興(Pershing)大街,取自一戰期間德裔美軍將領約翰·潘興的姓氏。

二戰前期(美國未參戰)時,美國國內的德裔美國人中仍然有親德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裔要是還想在美國混,自然都是夾著尾巴做人,二戰時期更是變本加厲,美國政府在1940年到1948年拘留了大約11,000名德裔美國人,不過,這個時候德裔也有用,那些能講流利德語的德裔美國人對於戰時情報工作來說是一項寶貴的利器,他們為美軍從事翻譯和間諜工作。戰爭激發起了德裔美國人強烈的愛國感情,那時已經很少有人再和母國的遠房親戚聯繫了

經過這麼久的打壓,德國人基本就被同化完了,即使後來美國人的本土傾向漸漸平和,這趨勢也改不來了。

相關焦點

  • 英裔僅佔美國人口比例的12%,為何美國卻是個地道的英語國家
    在這些民族中,人數最多的要數德國裔,德裔人口佔到美國總人口的15.2%,排第二的是愛爾蘭人佔10.8%,而英格蘭裔僅佔9%左右,即使加上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和北愛爾蘭人,英裔人口的比例也不過僅佔美國總人口的12%,還是沒有德裔人口多,英裔仍然只佔美國總人口的一小部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英裔佔美國人口比例並不高,為何美國是個地道的英語國家,為何美國人幾乎全都說英語?
  • 德裔是美國第一大族群,為何在美國沒有獲得主導地位
    如今美國境內的德國人後裔已經高達6000萬,約佔美國的17%,是美國第一大族群。眾所周知,德國人非常聰明勤勞,又能徵善戰,背後還有強大的母國德意志帝國做支撐,但作為第一大族群的德裔始終處於配角的地位。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德裔是美國第一大族群,為何在美國沒有獲得主導地位?
  • 從德語人數的變遷看德裔在美國的演變
    早在美國建國之前100年左右,也就是公元1680年代,在前文提到過的美國獨立運動核心區域賓夕法尼亞州,就已經出現了大量來自歐洲德語地區的移民。而到美國獨立之後,在其首都費城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州,其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德國後裔,其中多數都還以德語為母語,所以考慮到這個歷史背景,美國有那麼多人曾經相信米倫伯格傳說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 美國有6000萬德裔,為何說了算的卻還是英裔呢?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人多力量大」,意思是人口越多,越是能夠產生最強大的力量。這放在一個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對於世界各國來說,國內民族雖然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人口最多的那個民族說了算。最典型印度的印度斯坦族,俄羅斯的斯拉夫人,還有伊朗的波斯人等都是如此。
  • 精選一組關於德裔美國人的趣知識
    一,德裔美國人是美國人數最多的一個移民族群,約佔美國總人口數的17%。截止2019年1月,約5610萬。(川普家族在美國已經第四代了。)二,最早的德國移民於1608年抵達詹姆斯頓,他們是美洲大陸殖民地最早的定居者之一。德裔移民於1860年開始大規模移民美國,主要在今天的紐約和賓夕法尼亞一帶。從那時起到今天,共有大約800萬德國移民來到美國。
  • 兩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多為德裔,為何揍起德國來一點不手軟
    文/寂寞的紅酒 美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美國人攪和,德國人未必會被英法俄(蘇)擊敗。不過有趣的是,在美軍中最能打、人數最多的竟然是德裔,德裔在美軍中可以說佔有主導地位。
  • 美國人中為何有如此之多的愛爾蘭裔?
    文/王凱迪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純正的移民國家。從公元1620年抵達麻薩諸塞的五月花號遊輪開始,大量來自歐洲的白人群體跨越大洋來到這片陌生的新大陸,成為了美國主流文化的底色。誠然,來自英德等國的移民是美國白人的主體。
  • 義大利裔在美國究竟是怎樣的魔鬼?
    羅馬是教廷所在地,也是整個歐洲政治文化中心。羅馬帝國,也是歐洲大陸上曾經最偉大的帝國。文藝復興也發生在義大利。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義大利很長時期內都處於歐洲的頂端。至於羅馬帝國影響不到的北歐,就直接與野蠻劃等號,都是蠻荒之地,居民都被蔑稱為海盜。
  • 參與「跪殺案」的美國警察有一人為苗族:美國為何有20萬苗族人?
    參與「跪殺案」的美國警察有一人為苗族:美國為何有20萬苗族人?苗族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苗族女性通常會佩戴大量華麗的銀飾,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實際上,苗族並不是中國特有的民族,他們廣泛分布於中國、寮國、泰國以及越南等國家。
  •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蘇聯是由很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國家,即使現在俄羅斯聯邦,也由很多自治共和國組成,這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蘇聯建立後,曾經有一個叫「」,但此國組成不久,卻在蘇德戰爭期間突然消失了。那這些有由德國人組成的加盟國為何消失,這些德國人去哪裡呢?
  • 美國黑化不可避免?如果美國有6億人口,會出現怎樣可怕的局面?
    美國人口如果達到6億會怎麼樣呢?其實也不會怎麼樣,因為以美國的資源承載力,其本土就是10億人口也不在話下。而且就像地球沒了誰照樣轉一樣,世界不會因為美國多出3億人而有些許的變化。而因為白人所在的國家基本都是發達國家,除了戰爭年代,美國對白人尤其是歐裔白人的吸引力較低,所以湧入美國的人口中,以非裔、拉丁裔和亞裔人種為主,尤其是拉丁裔,他們相比於其他族裔有著靠近美國的地理優勢。有色人種的大量湧入,不斷稀釋著白人為主的美國人口結構。
  • 「研究報告」「我無法呼吸」: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與非洲裔美國人的...
    從事態發展來看,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已經逐步形成了巨大的全球性影響。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發表聲明,譴責美國警方在執法過程中導致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亡的行為,並敦促美國當局採取嚴肅措施來制止這種殺戮行為的發生。非洲聯盟和非洲國家一致譴責美國警察暴力殺害喬治·弗洛伊德的殘暴行為,要求美國政府徹底消除一切基於種族或族裔血統的歧視。
  • 大流感時期:美國人歧視德裔,連德式酸菜也得跟著改名
    「國家明令禁止教授德語,同時愛荷華州的一個政客也警告說:『教德語中的人十之八九都是叛國者。』在街上或在電話中用德語進行交談是可疑行為。德式酸菜改名為『自由捲心菜』。《克利夫蘭老實人報》評論道:『國家迫切想根除叛國行為,不管這種行為是比較隱蔽還是明目張胆。』
  • 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是如何變成國家少數裔的?
    美國人口約3.30億(2019年12月),其中非拉美裔白人約佔62.1%,拉美裔約佔16.9%,非洲裔約佔13.4%,亞裔約佔5.9%,混血約佔2.7%,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約佔1.3%,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約佔0.2%。作為原住民的印第安人,佔比為何這麼小呢?
  • 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為何不擺脫美國的鉗制?
    國土面積357376平方千米,2018年人口8292萬。德國顯然是當今的世界強國,綜合國力甚至超過二戰前的排名。為何重新崛起後的德國不擺脫美國的鉗制呢?第一,德國是二戰戰敗國。(美國在德國的軍事基地)第二,美國在二戰後為了對抗蘇聯,美國對西德進行了大量的援助。馬歇爾計劃於1948年4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
  • 美國大選後,德語詞典誕生一個新詞
    「美國大選後,德語誕生了一個新詞!」德國《焦點》周刊15日報導稱,美國民主黨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拜登和哈裡斯宣布勝選後,德國媒體大傷腦筋,因為德語中沒有「女性副總統」這個詞。有德國媒體在「男性副總統(Vizepr?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為什麼美國人會說義大利裔是「半個黑人」?
    二、早期義大利移民浪潮與「反義大利主義」的產生相對於「美利堅建國者」的英裔美國人和十九世紀早期就開始向美洲移民的德裔美國人,義大利裔美國人的移民歷史要晚得多。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量的義大利移民湧入美國,這些移民中絕大多數都是來自那不勒斯、巴裡、卡拉布裡亞、西西里島等義大利南方地區的農民,基本沒受過什么正規的教育,除了從事農業和體力工作外別無所長,因此,義大利移民不得不與當地的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白種盎格魯薩克森新教徒」,即信奉新教的英裔美國人)競爭低報酬、低技能要求的體力工作和廉價的住房
  • 美國來到了納粹德國之前的「魏瑪時刻」嗎?
    儘管聲稱自己是「美國價值觀」的保護者,但許多進步的政治家現在通過呼籲「 打包 」最高法院,取消選舉人團甚至對參議院進行改革以支持人口更多的城市州,這表現出對憲法規範的蔑視。激進的民主黨人呼籲建立「 緊急狀態 」,尤其是解決氣候問題,這重現了魏瑪時代末類似的做法,它幫助建立了希特勒獨裁統治的邏輯。使德國墮落為納粹主義的理論,是將民族性完全定義為種族的功能。
  • 美國有多少華人?感染 死亡比例,各省人口詳細數據出來了!
    那麼中國哪些省份的人,在美國最多呢?相比之下,西班牙裔、非裔總人口佔比分別為29%和22%,死亡人數佔比分別為34%和28%,每10萬人死亡人數分別為22.8、19.8;白人人口佔比32%,死亡人數佔比為27%,每10萬人死亡人數為10.2,高於亞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