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出城,釋迦牟尼分別遇到了什麼?決心捨棄王位,修成如來佛祖

2020-12-16 源易緣

4次出城,釋迦牟尼分別遇到了什麼?決心捨棄王位,修成如來佛祖

第一個冒險進入花果山水簾洞後,孫悟空被猴子們拱拜為「美猴王」。

「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受麒麟所轄,不歸鳳凰管,也不受人間王位拘束,自由自在……」

成為山大王的那段日子裡,孫悟空也曾春採百花、夏尋諸果,秋收粟米、冬覓黃精為生,歡天喜地、無憂無慮地過了幾百年甜蜜又寧靜的「小康生活」。

直到有一天,孫悟空與猴子猴孫們正在飲酒作亂時,忽然一隻老猴倒地而亡,再也站不起來……

看到這一幕,孫悟空才知道,這些猴子們雖然不歸人王管轄,不怕禽獸威嚴,但將來一旦年老血衰,就會死亡,暗中有個閻王老子管著,難得長生不老。

自此,孫悟空決心放棄洞中自在安逸的生活,漂洋過海,開始了長達數十年之久的海外學藝的漂泊生活。

孫悟空在西牛賀洲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得遇神秘的菩提老祖傳授法術,學會了地煞72變和筋鬥雲等本領。隨後又通過他的一番艱辛拼搏,加入取經團隊,終成「鬥戰勝佛」。

四大名著《西遊記》,曾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將孫大聖壓在五指山下500年之久的,是一位叫做如來佛祖的大佬。

如來佛祖在收服孫悟空時,面對想奪玉皇大帝寶座的孫悟空,曾說過一番話: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過1750劫,每劫有129600年。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依照如來佛祖所言,玉皇大帝修行的年數,加起來約有兩億多年。

那麼,佛教的如來佛祖又是如何由人修行成如今的地位呢?

「源易緣」在《西遊記》原著第77回,「群魔欺本性,一體拜真如」一章節中注意到:當孫悟空被金翅大鵬雕、青獅和白象受阻於獅陀城後,受了不少苦頭和心酸委屈,來到靈山請如來佛祖出手相助。

如來佛祖曾談到一個關於他修行的故事小片段:當年他在雪山頂上修成六丈金身,曾被孔雀吸進肚去。如來佛祖本想從他便門而出,又恐玷汙了真身,後來剖開他的脊背,跨上靈山。

也就是說,如來佛祖修成六丈金身,是在大雪山頂上。

從文學作品中,我們會覺得如來佛祖是個神通廣大,又法力無邊的佛祖,似乎沒有什麼能夠難得住他,在三界的神仙中,地位尊貴,似乎距離我們很遠。

其實,如果我們讀過如來佛祖修行成佛的過程,就會明白。佛祖原本也是一個普通有血有肉、且有名有姓、有家有室的人,名叫喬達摩-悉達多。

悉達多出生於釋迦王族——迦毗羅衛國。出生時間,約在公元前6世紀,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按照時間的推算,釋迦牟尼佛與我國的聖人孔子,還是同屬一個時代的人。

有文字記載,釋迦族是大有來歷的。約在公元前13世紀,釋迦族就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建立起了迦毗羅衛國。

該國傳了六世,到淨飯大王國王時期,國家更是繁榮昌盛。淨飯大王也就是後來悉達多的生父,而他的母親正是一位賢淑端莊摩耶夫人。

據資料顯示,摩耶夫人在睡夢中,夢到有一位騎著大白象的神人向她走來,人和象一同從她的右肋骨進入了腹中。摩耶夫人懷孕14個月後,在藍毗尼花園時,生下了悉達多小王子。

不幸的是,生下悉達多的第7天,摩耶夫人就離開了人世。好在摩耶夫人有位同樣品德賢惠的妹妹——摩訶波闍波提公主。

善良的摩訶波闍波提公主,看到姐姐突然離世,心如刀絞,又見悉達多小王子很是可憐,就主動提出留下來照顧這位小太子。撫養悉達多王子三年後,波提公主被選為淨飯大王的王妃。

小時候的悉達多就與眾不同,天資聰穎、智力非凡,非常愛思考,毅力又過人。

淨飯大王為了讓悉達多早日成才,接替他的王位,在悉達多7歲12歲間,聘請了著名的五明大師婆羅門學者跋陀羅尼、迦蜜和忍天所為太子的老師,學習文化知識,刻苦學習5年間,悉達多的學問知識猛增倍進。

12歲時,淨王大王又讓悉達多開始了4年的習武階段,使悉達多王子成為了一個武藝精進、文武雙全的人。

17歲時,一身正氣的悉達多王子,表現出了對眾生的博愛之心,不愛富貴,不戀女色,不染人間煙火,甚至有了出家的念頭。

為了不讓兒子出家,淨飯大王想盡一切辦法挽留兒子的心。先是為他選中了鄰國天臂城主善覺大五的長女耶輸陀羅公主為妻。

耶輸陀羅公主是一位長得非常漂亮的女子,有著閉月羞花、傾國傾城之貌。在父王的操勞下,悉達多王子與耶輸陀羅公主有了10年男歡女愛的恩愛日子,並生下一子——羅睺羅。

為了讓兒子喜歡上花花世界,淨飯大王還先後安排悉達多娶了摩奴陀羅和檀荼瞿多彌為妻。同時,還特地為太子特別設置了「三等宮殿」。

具體是哪三等宮殿呢?

查閱資料,「源易緣」發現,此三等宮可謂豪華富麗。其中,第一宮是以耶輸陀羅公主為首,另有2萬名彩女於初夜服侍太子;第二宮是以摩奴陀羅為首,另有2萬名彩女於半夜服侍太子。第三宮以檀荼瞿多彌為首,也有2萬名彩女於後夜服侍太子。

再富麗奢華、養尊處優的物質生活,即使後宮6萬佳麗、美人無數,也難留住悉達多王的修真的心。特別是他曾四次出城巡遊,看到的四個人 生現象,深深地震撼著他的內心。

那麼,讓他決定走上修行之路的4次出行,都是什麼呢?結合資料和民間傳說故事,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一)

聽說兒子要出城,淨飯大王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巧合的是,第一次,悉達多王子駕車從東門出,在年輕矯健的人群中,無意看到兩位步履蹣跚、滿臉皺紋、沿街乞討的老人。

老人手柱拐杖,手腳吃力地向前走,還是很難走動。

悉達多王子於是問身邊的隨從,這些老人也是我們同類的嗎?

隨從不敢撒謊,如實道出實情,說我們都是一樣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樣的會變老。

(二)

第二次,悉達多王子從南門駕車走出,在城外看到了一位身患重病,呻吟不止的病人。

這位老人臥躺在床,全身長滿了膿瘡爛泡,難以醫治好,病痛的折磨下,老人顯得痛苦不堪。

(三)

第三次,悉達多王子,從西門走出,遇到了一個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冰冷死人。

眼前離開人世的老人,面對圍困在他身旁嚎啕痛哭的親人們,毫無知覺和意識,一動不動。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離別、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前3次出城,悉達多王子遇到了人生中的四苦:生、老、病、死。百感交集之時,他回到城中,質問父王,為何要一直騙他:人間不僅有這麼多的苦難,還會生病和死亡。

淨飯大王則慈愛地告訴兒子,您是太子,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人間的這些苦惱,不必思慮太多,將來只管接好我這個王位就可以了。

(四)

已目睹過人間百態的悉達多王子,難過之餘,內心中已經開始努力尋求拯救芸芸眾生的良方,出家的念頭更加強烈。

第四次出城,悉達多王子從北門走出。此次,他遇到了一位剃髮修行、踽踽獨行的僧人。

這位僧人告訴他,想要解脫他心中的苦惱並不難,但要首先捨棄王位,放棄榮華富貴,離家修行。

農曆的2月初8凌晨3點多,悉達多趁著所有人睡著的時候,騎著一個白頭大馬,割斷黑髮,換上迦裟,走出了迦毗羅衛國王宮,從此踏上了一條修行的道路。

修行路上,悉達多在經歷了6年的苦行僧生活之後,在迦耶山發現了一棵枝繁葉藏、猶如巨大傘狀的菩提樹。

」我若不證得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決不起此座「。菩提樹下入定49天後,悉達多終於修成大覺尊佛陀——釋迦牟尼。

由於釋迦牟尼,開創了佛教,成為佛門第一神,是佛國的最高領導者。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的意思,包含如實之意,因此,佛教尊他為」釋迦牟尼佛「,又稱其為「釋迦牟尼如來佛」,簡稱「如來佛」。

文學作品《天道》一書中,有句名言:「神即道,道即法,道法自然,如來」。

這句話把神道佛做了恰如其分的詮釋。神道即人道,其實神就是人心,人就是神.人能法道,道法自然者。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佛經故事》、《西遊記》、《中國神話民間傳說》等;

相關焦點

  • 如來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歷史傳承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古印度,也就是現如今的尼泊爾,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就是很多影視劇中的我佛如來。釋迦牟尼,本名叫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是後人對其的尊稱,「釋迦」是因為他出自釋迦族,「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當時的印度同樣也還是君主制國家,也就是剎帝利階層來統治的,劃分為很多個小國家,而佛祖出自其中的一個小國家叫迦毗羅衛,這個國家就位於今天的尼泊爾。釋迦牟尼的父親就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是鄰國天臂城善覺王的妹妹。
  • 《西遊記》中「如來佛」到底是釋迦牟尼嗎?佛教冷知識
    說起「如來佛」,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西遊記》中的「如來佛」,他法力無邊,一個小指頭就制服了十萬天兵天將都奈何不得的孫悟空。在電視劇《西遊記》中,「如來佛」有時又稱「如來佛祖」、「如來」,此般多種稱謂,到底對不對?
  • 陰差陽錯,釋迦牟尼在印度是聖人,在中國為何成「如來佛祖」
    佛教的創始人是印度的釋迦牟尼,被視為聖人。釋迦牟尼,用法號告訴世人,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佛教在傳入中國後,沒有了印度的根據地。作為上門女婿的佛教,融入了中國的統治階級的意志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要。佛教老祖也有了中國本土的叫法,如來佛祖。
  • 西遊記中,佛家弟子遇到事都念「阿彌陀佛」,如果如來遇事念什麼
    例如觀世音菩薩和如來佛祖等等。而提到這裡,我們就不免產生一個疑問。如來佛祖是西天靈山的眾佛之首,而無論是普通的僧侶,還是眾佛,他們遇到事情總會說一句"阿彌陀佛",那麼如來佛祖遇到事情,又會念什麼呢?第一、如來佛祖的真身乃是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原本是印度北部迦吡羅衛國的王子,而他的父親正是國王淨飯王。
  • 佛教:「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嗎?別再無知了!
    而在許多暫未入佛門的善男信女的心中,都有一尊「如來佛」。比如,我們經常聽到遊覽寺院的觀光者說,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佛像,就是如來佛。並且,在很多人看來,如來佛與釋迦牟尼佛似乎就是同一個人,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如來佛並不等同於釋迦牟尼佛。因為,「如來」和「佛」都是尊號,用來指代那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智慧之人。
  • 玉皇大帝與如來佛祖是什麼關係?上下級的關係
    玉帝是如來佛祖的頂頭上司。整個西遊世界可以看做一個集團公司,三清是創始人,屬於董事局成員,目前已經不問世事,神遊太虛;玉帝是執行長,負責打理整個公司;如來佛祖,是集團公司旗下五個分公司之一西天分公司的負責人,目前風頭無兩,業務甚至已經延伸到集團本部。
  • 西天最厲害的佛祖是哪位?並不是如來佛,也不是彌勒佛
    文/醉佳人歷史短視頻西天最厲害的佛祖是哪位?並不是如來佛,也不是彌勒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遊記》中有一個非常神秘的角色,這個角色便是如來佛祖,關於這個佛祖的種種設定,其實都有很多不確定的謎團,引得人們多年來一直爭議不斷。
  • 釋迦牟尼的遺骨被找到了?居然就在南京!
    如來佛祖竟然真的存在!說起如來佛祖,出現在你們腦海裡的是不是這種形象?身光普照、咽如螺貝、身頰如獅、儀如象王,看似神話的背後,其實確有其人!身為國王的父親自然希望兒子能夠繼承王位成為轉輪聖王。為了防止他出家修道,國王讓他盡享榮華富貴,並安排當時16歲的他迎娶表妹為妻,並且不讓他看到不好的事情;在他中年時期,有一次出城遊玩,目睹了民間老、病、死的種種苦惱,以及出家修行者的自在,有感於世間快樂的虛幻以及無法避免的痛苦,於是,為了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尋求解脫之道,他在一個月圓之夜離開了熟睡中的妻兒,捨棄了榮華富貴,悄悄逃出王宮
  • 釋迦牟尼是誰
    釋迦牟尼,多數中國老百姓,大概主要從《西遊記》塑造的如來佛形象去認識釋迦牟尼,將他視為神祇,殊不知他是個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釋迦牟尼誕生在古印度喜瑪拉雅山南麓的一個小國—— 迦毗羅衛(jiā pí luó wèi ),地處現在尼泊爾南境的畢拍羅婆。「釋迦」是族名,「牟尼「意譯「寂默」。
  • 菩提祖師和如來佛祖到底是什麼關係?孫悟空成佛後才明白
    西遊記裡的西牛賀洲是佛教的大本營,但是在這個大洲裡,卻同時存在著兩個超級大能,他們分別是菩提祖師和如來佛祖。雖然菩提祖師是一個不理世事的世外高人,但他待的地方,也還是西牛賀洲。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佛教的大本營怎麼能有一個這麼厲害又不受控制的大能呢?
  • 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佛陀
    釋迦牟尼(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義是「釋迦族聖者」。「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譯作「文」、「寂靜」等,是聖者之德,「釋迦牟尼」漢譯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稱為「釋尊」或「佛陀」。
  • 西遊記中,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誰更厲害,其實他們根本沒有可比性
    在西遊記中,道教和佛教大佬分別是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但是我們卻發現明明太上老君對付不了的孫悟空,為何卻很順利地被如來佛祖降伏了?難道說如來佛祖的法力要比太上老君要高嗎?他們倆之間有什麼關係嗎?本期帶你來解讀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之間的秘聞。
  • 如來佛祖的七宗罪
    如來明知觀音選中唐僧是給自己面子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公濟私,為自己不成器的徒弟創造晉升機會鋪平進身之路。 2.越級行事,阿諛逢迎,此其罪二也。孫悟空大鬧天宮本來不關如來什麼事,他已成佛,不在三界裡,跳出五行中,能不能坐得住天宮裡的江山那是玉皇大帝的事,他搞不定就得承擔後果,用得著你一個三十三天外的佛祖插手嗎?
  • 《西遊記》「如來佛祖」的演員,到泰國買佛像,佛像上竟是自己?
    當時劇組拍攝的環境十分艱辛,據說唐僧騎的那匹白龍馬就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很多次都累倒了。除了四個主角之外,小編覺得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打造的最完美的還是兩個形象了,一個是觀世音菩薩,還有一個就是如來佛祖!西遊記當中,如來佛祖的形象,出處是在佛教當中的高超大能釋迦牟尼,在《西遊記》當中扮演佛祖的是朱龍廣先生。周龍廣先生本人長的慈眉善目,最令人注意的是他那雙厚大的耳垂。這在民間是有福分的表現,而從圖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現代的朱龍廣先生活脫脫的一個慈善老爺爺的形象!
  • 這個咒語竟然是觀音菩薩,傳給如來佛祖的,沒想到威力這麼大!
    釋迦牟尼還沒有成佛的時候,就跟別人說觀音菩薩的功德遠超於自己。他是憑什麼作出這樣的判斷呢?其實,這是因為有三位佛出世的時候,都跟他講過觀音菩薩的無量功德。其中一位是劫尾缽屍佛,一位是過去劫尸棄佛,一位是過去劫尾舍浮佛。當時釋迦牟尼還沒有成佛,他的身份還是妙香口菩薩,勇施菩薩,忍辱仙人。
  • 《天寶伏妖錄》:孔鴻俊的三個父親曜金宮三聖和如來佛祖到底是什麼...
    在動漫《天寶伏妖錄》裡面曜金宮三聖是孔鴻俊的三個父親,分別是青唯,孔宣,重明。這三位的真身分別是金翅大鵬,孔雀大明王,鳳凰。在劇中金翅大鵬還和如來佛祖有著密切的關係。
  • 西遊記佛祖排行榜,如來佛祖竟然只排第三?彌勒佛為何飽受排擠?
    拋開佛教不看,就只按照《西遊記》原著來講,被稱為「佛祖」的一共有十位,其中有兩位在如來佛祖之前,七位排在如來佛祖之後。那麼資歷最深得佛祖是哪個呢?竟然能夠排在第一位壓過如來佛。在《西遊記》中,只要是說「佛祖」這便是專指如來佛祖了,因為只要是稱呼其他的佛祖,比如東來佛祖、彌勒佛等等,都會加上名稱來區別。在《西遊記》中,能夠排得上號的佛祖一共就只有十位,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排行榜是怎麼樣的?
  • 玉皇大帝比如來佛祖大?玉皇大帝與如來佛祖是什麼關係呢
    玉皇大帝比如來佛祖大?玉皇大帝與如來佛祖是什麼關係呢 現如今,許多中國人信佛,而且以為如來佛祖比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玉皇大帝位置高。這一點,家常便飯。自外來的宗教釋教吸收中國本鄉宗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精華後,釋教的影響力凌駕在道教之上。有些人嘴上總說「儒釋道」,可心裡卻只想著釋教。
  • 從凡人到佛祖,釋迦牟尼經歷了什麼?你知道他是哪國人嗎?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冷知識」吧,你們知道其實歷史上幾位大牛,老子、孔子、釋迦牟尼、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其實生活的時代並不遠,相差最大不到二百年,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人類哲學歷史上非常偉大的時代。那麼,我再問一個冷知識,前面說到的釋迦牟尼,也就是佛教的佛陀、佛祖,《西遊記》裡的如來佛,你知道他是哪國人嗎?可能有些朋友下意識會覺得佛祖,這肯定不是真實存在的,是虛構的吧。其實不是這樣的,「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而「牟尼」就是對修行有成就者的稱呼,他的俗名據說叫做「悉達多」。
  • 無天佛祖和如來佛祖誰更厲害?我來告訴你
    文/歷史重演想必大家對西遊記後傳有所了解,其中最大魔頭無天到底是什麼而變,法力到底如何,為何燃燈與如來相繼圓寂,而不與此魔對抗,而是靜候劫數,哪如來佛祖和無天佛祖誰更厲害一點呢?我來告訴你。先來說說如來是何物,如來是佛界的掌門人,也是最高的代表,法力通天,知曉三界,可以說三界沒幾個人是如來的對手,如來也是佛界最高的佛陀,除了古佛之外,如來是大雪山修煉成金身,加上自己是皇族,自然而成為佛界的代表人物。如來也是眾多佛祖中的其中的一位,相繼上古佛就有十幾位,其中燃燈為代表,還有孫悟空也是最重要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