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名菜——地三鮮,素菜之王!

2020-12-03 如意廚娘
地三鮮

【地三鮮】

古代民間有立夏「嘗三鮮」之說,古代天子會在城南郊外舉行迎夏之禮,這個「立夏嘗新」一直延續下來,便有了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其實就是指的「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後來到了東北,將地三鮮中的「三鮮」變成了土豆、茄子和辣椒,這道東北名菜也就這樣誕生了。

春天真好!

到了春天,人本能的就拒絕大魚大肉,開始吃些清淡的蔬菜,比如,茄子,辣椒和土豆。

這三樣蔬菜因為出鏡率高,被我們冠譽地三鮮,傳統的做法茄子和土豆一定要進行油炸,然後再翻炒,複雜但是極其美味!

準備食材:

一個大圓茄子,一個尖椒,一個土豆。

開始操作:

1.茄子切抹刀片

茄子不去皮,綠茄子肉厚,更適合地三鮮

土豆切滾刀塊,泡水除去澱粉,衝洗淨瀝乾水分備用。

尖椒切去筋切片

2.然後調一個料汁,拿一個小碗,放三湯匙生抽,兩湯匙料酒,一勺生抽,適量的糖,五香粉,再切些蔥花,蒜末,和薑末放進小碗裡,攪拌一下備用。

3.鍋內放寬油,燒至四成熱放土豆炸,用漏勺輕輕推攪,

注意油溫不要太高,有點耐心慢慢炸,土豆不太好熟,油溫太高外表好了,裡面沒熟,所以不要著急,

炸至表面金面,用筷子扎一下,一下子扎透了,就是熟了。

4.先不要撈出來,把尖椒片倒進油鍋內滑熟,再一起撈出來控油

5.油鍋繼續加熱,油溫至5一6成熱時,把茄子滑入鍋內,用漏勺敲一下茄子表面,外皮起脆焦硬撈出控油。

如果茄子多,要分兩次炸,因為茄子下鍋油溫馬上就下降,茄子表面就不能馬上形成硬殼,在油溫低的情況下炸茄子,肯定包油,成菜之後吃會特別膩。

6.最後的收官之作了,特別有大廚操刀的感覺,其實在家做飯,就是一個人體驗完成飯店後廚的所有職位和工作!從打荷到大廚,一步步自我進階,並且每菜一次。

言歸正傳,鍋留底油,放蔥花煸出蔥香,倒入提前準備好的料汁,少添點水燒開,勾芡,觀察芡的濃度,不能太濃,倒入炸好的辣椒,茄子,土豆,掂勺,讓醬汁均勻的裹在食材上,這時已經聞到地三鮮特有的香味了,撒點蒜末掂勺,出鍋!

地三鮮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食材取自東北常見的幾種蔬菜,經過油炸,勾芡,一些大菜才採用的烹飪方法,地三鮮就成了餐桌上一道獨特的風景,茄子的口感,辣椒的口感,土豆的口感,都各有特點,讓人舉箸難停,而且超級下飯,吃完了嘴唇都油旺旺的,特別解饞!

做好這道菜需要特別注意:

1.炸茄子油溫一定要高,茄子下油鍋炸很馬上形成硬殼,保護茄子的水分不會喪失太多,茄子也不會回軟變形。

2.澱粉勾薄芡之後再下入食材掂勺,掂勻盛出,成菜之後食材不會粘在一起,軟軟的變形!

好了,試著做一做吧!如果好吃記得來找我,我是喜歡吃,願意做的如意廚娘,更是願意分享一些做菜的方法和訣竅,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來找我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東北名菜地三鮮,沒吃過不要緊,我來教你在家做!
    東北名菜地三鮮,沒吃過不要緊,我來教你在家做!地三鮮是一道東北傳統名菜,製作材料是三種地裡時令新鮮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它不僅在於鮮濃的味道、天然綠色的食材,更勝於它涵蓋多種食材的營養,讓三味非常普通的食材做成鮮爽無比的佳餚。
  • 東北地道素菜「地三鮮」,到底用哪3種蔬菜?教你做法,醬香下飯
    東北菜給人的感覺是粗獷、豪邁、吃得爽,比如正經八兒的東北素菜「地三鮮」,用素菜製作,卻能做出比肉菜還美味,醬香下飯,飽腹過癮,那麼這個東北地道素菜「地三鮮」,到底用哪3種蔬菜?教你做法,醬香下飯。東北做法的地三鮮,選用的三種蔬菜普通又簡單,主要是土豆、茄子、青椒,為何叫地三鮮?
  • 正宗東北地三鮮,你知道是哪三鮮嗎
    我國從古代以來就有立夏要嘗三鮮的說法,分別有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大家所熟識的地三鮮,是指新鮮下地的時蔬,他們分別是:莧菜、元麥和蠶豆。但在這裡,要給介紹的是一道地地道道的東北菜,也叫地三鮮,而這三鮮,分別是:土豆、茄子和辣椒。
  • 東北地方小吃地三鮮,美味佳餚
    大家好,因為我是東北人所以地三鮮這道菜在東北家喻戶曉。我記得小時候過年爸爸會做油炸的地三鮮,當時吃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吃,比雞 魚 蛋 肉都好吃,然後爸爸會炸一盆土豆塊,茄子塊,初五之前天天桌子上都會有地三鮮這道菜。我肯定搶著吃,因為土豆是我的最愛。
  • 夏天最愛的美食,用這三種蔬菜做出來的地三鮮,味道竟比肉還好吃
    雖說最近的天氣已經慢慢轉涼,東北有的地方甚至已經開始供暖,但是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仍有大部分的南方地區被炎熱支配,沒有一絲入秋的痕跡。在熱的讓人毫無食慾的夏日裡,吃飯成為了一種折磨而不是享受,肉對於夏日而言過於油膩,但是不吃又沒東西下飯。這時有一道名菜可以拯救你的胃口,那便是地三鮮。地三鮮這道菜,歷史悠久,味道鮮甜,是一道東北名菜。
  • 地三鮮的做法是什麼?
    地三鮮怎麼做最好吃,我的回答是,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這道菜,地三鮮,主要是因為從這一道菜裡面可以吃到三種不同的蔬菜,裡面主要包括土豆,茄子和辣椒。地三鮮這道菜類似於紅燒菜,可能許多人都會驚訝,這道菜就是個素菜,怎麼能和紅燒菜相提並論呢?
  • 三地東北鮮的配方,記住土豆需小火炸,茄子需大火炸
    原標題:東北地三鮮的配方,記住土豆需小火炸,茄子要大火炸地三鮮是東北名菜,也是最受大家喜歡的東北菜之一,對這道菜的喜愛完全突破了地域與口味的限制,不光北方人愛吃,也深受南方人的喜愛。地三鮮名字的由來,我國古代民間到立夏的時候就有「嘗三鮮」之說。三鮮又分為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這三種。而我們所熟知的地三鮮,指的就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莧菜、元麥和蠶豆。後來,到了東北,地三鮮中的三鮮就變成了土豆、茄子和辣椒。把這三種蔬菜炒再一起,味道更佳,因此這道地三鮮也成了地地道道的東北名菜。
  • 地三鮮可以這樣做,少油少鹽味道好,小朋友只喊沒吃夠
    嗨大家好,我是垚垚愛吃魚,這幾天都是和大家分享肉類菜品的做法,今天和大家說一道素菜,地三鮮想來大家對這道菜都不陌生把,這是一道東北的傳統家常菜!在小的時候,到了夏季家裡的菜園子裡,種著各種蔬菜,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沒到這個時候都會從菜園子摘些茄子辣椒,挖一些土豆,做些涼拌菜,地三鮮吃的美美的!那時,家裡條件不好,油都不捨得用,只能把茄子和土豆蒸一下,加點辣椒和蒜末,涼拌一下,是那個年代最好吃的食物,後來長大外出工作,才吃到什麼是地三鮮,但是做得再好也沒有小時候的味道了!
  • 南京這家素食館百年不衰 佛教高僧茗山長老親為素菜起名
    綠柳居菜館始建於民國初年,因座落於秦淮河畔綠柳之中,故名「綠柳居」,以經營正宗素菜和精美清真佳饌聞名遐邇。 1963年,綠柳居由秦淮河畔移址至南京市太平南路,並邀烹飪名廚陳炳鈺領銜掌勺,經營正宗素菜至今。 綠柳全素宴的名菜。
  • 地三鮮,最好吃的東北家常菜,給肉都不換
    地三鮮By putimama地三鮮是一道北方家常菜,基本食材以土豆、茄子、尖椒等為主,不同食材經過切斜刀炸制、蒜香炒制而成,口味鮮香濃鬱。
  • 營養美味地三鮮,好吃不膩還解饞,色澤鮮豔令人胃口大開!
    導語:地三鮮是東北特色菜,口味鹹香,顏色誘人,營養價值極高。地三鮮的來源:古時就有「嘗三鮮」的說法,古代的天子會舉行迎夏儀式,品嘗「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為莧菜、元麥、蠶豆。後來東北將「地三鮮」改成土豆、茄子和辣椒,這道菜應運而生,被稱為「地三鮮」。地三鮮中的食材各個營養價值高,像土豆,土豆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胃痛、便秘、乏力、關節腫痛。勞動人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選擇最合適的蔬菜做出美味的菜餚。
  • 老人常說 「日月歸於天,人間有三鮮」,那「人間三鮮」是什麼呢
    老人常說「日月歸於天,人間有三鮮」,而人間有三鮮,顧名思義,其實講的就是「地三鮮」,這地三鮮是一道起源於東北的傳統家常菜,選用了當下時節最新鮮的蔬菜:茄子、土豆、甜椒來一起搭配,不但色澤亮麗,而且味道鮮濃,讓人分外留戀,而這種天然綠色的食材,蘊含著多種食物的營養,是瘦身、健身、減脂人群的最愛
  • 東北名菜「飛龍湯」,鮮美的嫩肉,滋補湯菜的最佳選擇!
    本來以為我對美食還是很有講究了,沒想到當地的一道「飛龍湯」卻是讓我大開眼界,這才知道原來這道菜還是東北名菜。相傳,這道菜本身就是很有年代感的,可能和它名字背後包含的意義有關。可能喜歡歷史的朋友們,會對此有一些研究。在東北民間,素就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本身的意思是指對人間驢肉的誇讚,就好比那天上的龍肉一般。而龍肉,指的就是飛龍肉。
  • 清新淡雅、湯鮮味美的素三鮮湯,滿足你對素菜的所有要求!
    素菜,在不同的地方,定義不一樣。在我們文山老家,清水煮蔬菜才叫素菜。不放調料,不放油,清水裡一煮就開吃。你可能會有疑問,這樣的菜能吃嗎,好吃嗎?吃膩了,吃出肥胖三高了,此時,一碗素菜的作用就突顯了出來。那麼問題來了。看似清湯寡水的素菜,要怎樣才能兼具口感、營養 、顏值這3個標準呢?今天小七給大家分享我們村最流行的一道素三鮮湯。
  • 它是東北名菜,80年代特級廚師的必考菜餚,普通廚師看到就搖頭
    在東北有道非常有名的菜,不是鍋包肉也不是豬肉燉粉條,而是與這兩道菜有很大反差的雪衣豆沙。雪衣豆沙就如它的名字一樣,有雪一樣的外衣,裡面包裹著豆沙餡,綿軟好吃,是很多東北人最愛的美食。豆沙捏成小糰子,用筷子夾著豆沙在蛋白霜裡面攪幾下,這樣能讓蛋白霜均勻地裹在豆沙外面。油溫燒至6成熱,將雪衣豆沙放進油鍋中油炸2分鐘,炸熟以後撈出來瀝油,撒上白糖就可以吃了。
  • 鮮香美味的地三鮮,我用的是最家常的做法,好吃又下飯
    說到地三鮮,北方人都會喜歡,因為它是個特別下飯的菜,菜裡明明沒有肉,卻能像肉一樣下飯解饞。而我們用同樣的食材,同樣料汁,每個人做出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你有這樣的體會嗎?有人說十個廚師烹飪同一道菜,成品出來照樣口味也是有差異的。
  • 《仁王》東北之龍:一個湊數的DLC
    《仁王》東北之龍因此,《仁王》的遊戲製作組打算用三個DLC和《仁王2》來將故事徹底講述清楚同質化的戰鬥如上文說到的,《仁王》東北之龍中有著大量戰鬥設計,然後這些戰鬥並沒有精心設計。玩家通關東北之龍後,印象深刻的戰鬥並不多,反而是噁心的戰鬥設計記住了不少。新元素太少來讓我們理一理《仁王》東北之龍為玩家新增了哪些主要內容。
  • 東北人骨子裡,還是最認可這些東北老家常菜,經久不衰,百吃不厭
    「食」所以為之食,菜最終還是要吃的,不是為了看,不是為了玩兒,可吃、好吃、愛吃、吃了更愛吃,應當是菜品的屬性,也正是傳統東北菜的特點。利用東北特產原料和純綠色食品原料,許多菜餚表現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爛而不化或者外脆裡嫩、外酥內爛的特徵,口味醇厚香濃,菜餚豐富又實惠。現在創新菜很多,但是,東北人骨子裡,還是最認可這些東北老家常菜,經久不衰,百吃不厭,下面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菜餚,你都喜歡吃嗎?
  • 湖南懷化這道名菜過五關斬六將,在地市代表菜廚王爭霸賽上獲金獎
    懷化洪江血粑鴨是具有典型湘西風味的名菜,發源於享有「中國第一古商城」美譽的洪江古商城。它用到一種特製的「洪江甜醬」與鴨血糯米粑,炒出來的鴨子以其濃香、味足、色金黃,質酥肥而著稱,叫人垂涎欲滴。洪江血粑鴨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配料和純正的口味見長!懷化洪江血粑鴨不僅在懷化具有較強影響力,隨著時代發展,也越來越受懷化以外地域的青睞!
  • 這8道菜,堪稱東北菜裡的「扛把子」,東北飯店老闆:每桌必點
    其實東北菜屬於一個細分菜系,東北菜的形成融合了其他菜系的一些特點,同時又結合了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地區的一些飲食特色,逐漸形成了風格明顯的東北菜系。如今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都能看到東北菜的身影,東北飯館在餐飲界也絕對是佔據著響噹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