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侍衛納蘭性德

2020-12-08 濟南時報
  

□新時報記者 徐敏
  納蘭性德是清朝最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詞作《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長相思·山一程》等,即便是放在宋詞中也並不遜色。王國維贊其「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除了纏綿哀婉的詩作之外,納蘭性德還比較令人關注的是他高貴的出身。他是康熙朝首輔宰相納蘭明珠之子,母親是皇室格格出身。《清史稿·文苑》中記載:「性德,納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太子允礽嫌名改,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明珠子也……數歲即習騎射,稍長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進士,年十六。聖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衛,再遷至一等。」納蘭性德的官職是康熙皇帝身邊的一等侍衛。他深受寵信,經常隨駕出巡。
  在近十年的侍衛生涯中,納蘭性德多次跟隨皇帝離京巡幸。因為家世顯赫,又是近侍,所以他的角色不只是跟隨在皇帝的巡幸隊伍中,而是近距離伴君左右。現存的詩歌中可以看到不少納蘭性德與皇帝的同名詩作,均是他隨君巡幸時所作。比如君臣行吟塞上,都有詩《山海關》。康熙皇帝詩曰:「漫勞嚴鎖鑰,空自結山川。在德誠非易,臨風更慨然。」納蘭性德則詩曰:「哀笳帶月傳聲切,早雁迎秋度影高。舊是六師開險處,待陪巡幸扈星旄。」康熙的詩作從帝王的角度,表達了鞏固邊疆、消弭戰事的願望;而意氣風發的納蘭性德則還有幾分建功立業的壯志。兩人的同名詩作還有《古北口》《姜女祠》等。納蘭性德的這些出行經歷開闊了他的眼界,也了解了邊疆戰事以及將士之苦,對他詞作格局的開闊有很大意義。
  納蘭性德任御前侍衛的前幾年,正值三藩之亂,清王朝在湖南、廣西等地用兵頻繁。如此形勢之下,戰士們久戍不得歸,心生抱怨。納蘭性德在巡幸時結識了一些參戰將士,並且聽他們傾訴軍旅之勞、久戍之苦,所以他的一部分詩歌從徵人的角度描寫戰地的荒涼壓抑和徵人真實的內心世界。如一首《徵語》:「橫江烽火未曾收,何處危檣系客舟。一片潮聲飛石燕,斜風細雨嶽陽樓。」雖然沒有正面描寫戰爭的激烈程度,但是「橫江烽火」之語還是讓人感受到殘酷又無休止的戰事。另一首《徵語》組詩中的「青磷點點欲黃昏,折鐵難消戰血痕」兩句,則粗筆勾勒出一個戰地將軍的身影。四面都是鬼火的荒野,經戰已久的將軍獨坐擦拭清理自己的武器,但寶劍已是「戰血難消」。
  值得肯定的是,納蘭性德雖然是一名滿清貴族,但是他的這些詩作立場是平民化的,他所關注的不是戰爭勝敗所能帶給統治階層的榮耀和利益,而是普通將士的思想、願望和生存狀態。詩中記錄的不是皇帝眼裡的戰爭,而是普通將士眼裡的戰爭,反映的是普通將士的真實情感。
  御前侍衛的大多數工作時間均是在皇宮之中,這也讓納蘭性德有機會多角度描述宮廷生活。任職期間,他會賞玩奢華而優美的宮苑以及皇家園林,記錄皇帝生活的日常,也會跟隨外出打獵、宣賞等事件。閒暇之時,也會在盛宴上喝個半醉。「太平時節多歡賞,絲絡雕鞍半醉歸。」任職侍衛初期,納蘭性德對這種悠閒安逸、富貴奢華的生活是滿足的,並且對伴君而行的地位有一種榮耀感。很長時期內,他很享受這種帝王恩寵。
  實際上,納蘭性德的高貴地位除了來自於他優渥的出身,也與自身能力有很大的關係。他藝術水平極高的詞作自不必說,也有一身不錯的武藝。與其同時期的學者徐乾學在《納蘭神道碑》中記載:「君自以蒙恩侍從,無所展效,輒欲得一官自試,會上亦有意,將大用之。」納蘭性德欲求建功立業,於是康熙二十年,皇帝派他「覘梭龍」,也就是奉命出使巡邊,偵察「梭龍」一地的軍事情況。至於「梭龍」的具體地理位置學術上尚有分歧,有東北黑龍江和西北碎葉城之說。不管出使哪裡,在這趟出使中,納蘭性德不是隨行者而是主帥,他帶領一行軍隊跋涉萬裡,歷經寒冷風霜、百般勞苦之後完成了軍事任務。這趟出使對清朝邊疆的安寧起到了一定作用,納蘭性德也因此受到了上至朝廷、下至友人的高度評價。也可能正是在這趟出使之時,他寫下了「西風千萬騎,颯沓向陰山」的豪邁之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遺憾的是,僅在「覘梭龍」之後第三年,年僅30歲的納蘭性德便病逝了。

相關焦點

  • 本該是中國最有前途的御前侍衛,偏是情痴,一句情話流傳300年
    1.生來尊貴,但走偏鋒大清康熙十六年,一名年僅22歲年輕進士被招入宮中,成為康熙身邊的三等御前侍衛。這個侍衛不但騎射出眾,技藝高強,最令人側目的是,他還滿腹經綸,才學非凡,他寫的詞,梁啓超贊為「直追李後主(李煜)」,王國維稱他是「北宋以來第一人」。
  • 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一生早年間得到康熙皇帝的喜愛,後期不願為官,沉醉於詩詞之間,感情生活也不是很順利,老天好像也嫉妒這樣的人,最後三十歲短命而亡了。今天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來介紹一下納蘭性德的一生吧。02一朝入得聖人眼,成為康熙的御前侍衛在國子監讀書的同時,參加鄉試,中了舉人,後來又參加會試,成了貢士,後來又被選中參加殿試
  • 「千年一個」納蘭性德:傷心深處是痴情
    大清朝的御前侍衛;唐宋後800年第一文人;是公子,也是素人;他是納蘭性德,字容若,一個流著葉赫那拉氏家族血液的滿族正黃旗子弟。 他身處鼎食鳴鐘之家,卻有一肚傷心,都寫在了詞裡。納蘭性德的青春裡,也有初戀。相傳,那個初戀女子是納蘭性德的表妹——納喇惠兒,她正值豆蔻年華。她幼小無父無母,被寄養在納蘭家,和納蘭性德,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他和她,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納喇惠兒十五歲那年,被迫選秀入宮。有情人,成了兩地相隔,一個在宮內,一個在宮外。
  • 清朝御前侍衛:職權特殊,真的能在皇帝面前帶刀嗎?
    最為形象的莫過於清朝時期的御前侍衛,這類人通常都是皇帝的親信所組成。要知道皇宮之中是不允許攜帶任何道具的,但是唯有御前侍衛能夠帶到保護皇帝。確實有人就會問了,難道皇帝就不會擔心這些御前侍衛威脅到自己的安全嗎?
  • 清朝御前侍衛都帶著刀,皇帝會不會擔心被他們刺殺?
    清朝的御前侍衛雖然都帶著刀,但是皇帝絲毫不會擔心被他們刺殺。相反,在皇帝遇到危險的時候,御前侍衛還會奮不顧身的將皇帝保護的非常好。用現在的話來說,皇帝就是御前侍衛的大金主,只有金主平安無事,他們才能獲取地位及榮耀。
  • 晚清大內侍衛老照片:圖2是慈禧的貼身侍衛,圖4是御前帶刀侍衛!
    這組照片展現了最真實的晚清大內侍衛,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真實面目 慈禧太后和她的侍衛,看起來並不威武。
  • 古代要成為御前侍衛有多難?武功優中擇優,忠誠度萬裡挑一!
    想想看,古代能在皇帝身邊擔當御前侍衛的,那可都不是一般人能謀到的職位。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當然都是經過層層選拔,要求極其苛刻的。而且選拔上後,並不是就結束了,還要經曆日復一日的殘酷操練。而古代訓練士兵的項目首先就是身體素質的訓練,這也是古代士兵的基礎。
  • 清朝的御前侍衛有多威風?你可別僅僅以為他們只是皇帝的保鏢而已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皇帝身邊的護衛每個朝代都有,從士庶子、錦衣衛、郎中、執御器械等等都有,然而人們最感興趣的依然是清朝的御前侍衛。清朝是如何選拔御前侍衛的?他們在皇帝身邊經常帶刀,皇帝難道一點也不擔心嗎?
  • 都是皇帝護衛,明朝錦衣衛和清朝御前侍衛有何區別?
    除了錦衣衛,還有個御前侍衛,那麼他們的區別在哪呢? 朝廷大臣有等級,侍衛也不另外,但有為宗室特意留名額,一共分為四等:一等為正三品,人數最少,有六十個人,一般擔任協理事務侍衛班領,或者侍衛班領等職。宗室有九人;二等為正四品,有一百五十個。宗室有十八人;三等為正五品,人數也是最多的,有兩百七十人。宗室有六十三人;四等為正六品,也有九十人。其中每十人設一什人長。
  • 清朝御前侍衛武藝有多高?絕技「手鉤子」,誰挨一下躺半個月
    一個則是負責皇宮日常守衛、和皇帝日常保衛的侍衛組織。隋唐皇帝設有專職宮廷宿衛機構「千牛衛」,侍衛稱為「千牛備身」。宋代皇帝往往會選擇功臣和武將子弟入宮充當侍衛,名叫「帶御器械」。明朝皇帝的宮廷侍衛,則由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組成,錦衣衛更是一度崛起,稱為左右明朝朝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 從御前侍衛到步軍統領衙門,清朝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警衛力量
    從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到負責京城門禁守衛、治安緝捕並有權「頒其禁令以肅清城垣」的步軍統領衙門,從根本上講,都屬於皇宮警衛,都是皇帝一人的護衛力量。皇宮警衛皇宮警衛主要包括侍衛處和親軍營。侍衛處統領三種侍衛:內廷侍衛(御前侍衛和乾清門侍衛)、大內侍衛(一等、二等、三等、藍翎侍衛)和隨旗行走的宗室侍衛。侍衛處侍衛都是從滿、蒙上三旗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人員,行政級別高、工資待遇好、官場前途好。
  • 皇帝為何從不擔心被御前侍衛刺殺?乾隆:你看看他們都是啥身份
    :「朕侍衛四十員,乃太祖在時免役者。,努爾哈赤允許近身侍衛稱其為「父貝勒」,同時擁有這種權利的還有國中的重臣,由此可見,侍衛們在統治者心裡有多麼高的地位,能得到統治者如此賞識和厚待,對他們來說是無上的榮耀。
  • 御前侍衛:王永祥通過考試後被光緒帝欽點
    隨後,王永祥又被光緒帝欽點為御前花翎侍衛,賞戴花翎,為三品銜(未出任)。欽賜一把紅毛寶劍,重約三斤。此劍是當時京城名匠所鑄,上有漢文,有彈性,平時能縛在腰間,用時可作武器。皇帝還賜給四個宮燈,每個宮 燈上面都書寫有:「御前花翎侍衛」四面牌,牌上書:「直上青雲」、「明登虎榜」等字樣。
  • 納蘭性德一首詞,寫出世上真正的孤獨,無盡的惆悵,讓人讀來心酸
    #納蘭性德納蘭性德才華出眾,出身世家名門。高處悲風,高處不勝寒,也是陽春白雪的意思了,納蘭把情與愛的生活看得忒重,那如花美眷,那似水流年,都化作了淡淡的惆悵,在納蘭的心中隱隱不去了呢。納蘭的詞是留在詞史上最後一道殘陽,是最美的也是最憂傷的,納蘭的人生全部都寫入了飲水詞裡。
  • 歷史上的才子納蘭性德,曾用一句詞,道出愛情的真相
    在真實的歷史上,爾康也是有歷史原型的,那就是乾隆皇帝的一品侍衛納蘭性德,那麼,納蘭性德的愛情故事又是否像瓊瑤筆下的爾康一般纏綿悱惻,身為貴族公子的他,一生中又有幾個女子走進了他的生命?納蘭性德出生非常高貴,他的父親就是皇帝的寵臣納蘭明珠,在這樣豪富的家庭環境下,他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二十二歲時就考中了進士,成為了乾隆皇帝的侍衛。
  • 十個特種兵和一個古代一品帶刀侍衛打架,徒手能打過嗎?答案亮了
    一等侍衛,在清代屬於侍衛中的第一等,武職正三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眾者充任。掌管廷宿衛以及隨扈皇帝之事。自清太祖努爾哈赤起,以八旗子弟中武藝出眾者擔任,並由親信大臣統領。這些侍衛可以常在皇帝周圍,易被皇帝賞識而提拔。宮內一等侍衛通常在60人左右。
  • 皇帝為啥不怕貼身侍衛被人買通?雍正:看侍衛的真實身份,就懂了
    侍衛一職自漢朝時就有記載,但是真正的御前侍衛,也就是天子近侍是在清軍入關時期才被建立。清太祖建立原寢室位置度,作為天子身邊的近侍,保護天子以及皇宮中的安全。那麼侍衛作為天子近臣,又普遍都帶著武器,皇帝就不怕有哪個侍衛被人買通嗎?
  • 海賊王:娜美太上皇被擄走,御前侍衛路飛帶寵物喬巴前往拯救
    哦,打擾了,原來只是被殺手炮擊了而已啊,小喬子快傳御前侍衛路飛前來護駕。而與此同時,御前侍衛路飛也及時趕到但是弗蘭奇大哥卻堅信通過自己的變態能壓制一切,好的,弗蘭奇就這樣開始了,三分鐘的瘋狗模式,對著御前侍衛路飛是一頓暴打,哦哦super,由於兩人速度太快了,烏索普和羅賓就被留在了原地。
  • 雍正王朝:張五哥為何要選擇給十三爺守陵,而不是繼續做御前侍衛
    在十三阿哥胤祥去世後,張五哥主動放棄了御前侍衛的「美差」,選擇為胤祥守陵,去陪伴、侍奉著已經故去的胤祥。張五哥此舉確實有著他對於胤祥恩德的感念與不舍,但同時,張五哥更是要藉助這次難得的「機會」,將自己從即將到來的政治變局中抽身出來,讓自己得以全身而退。
  • 皇帝為何不怕貼身侍衛被人買通?乾隆:你看看他們都是啥身份
    貼身的御前侍衛們個個武藝高強,而且天天就在皇帝的面前,按道理是最好的刺殺皇帝的身份,為什麼皇帝卻從不怕被貼身侍衛刺殺呢?這裡面的原因很多,皇太極曾經說過一段話,可以說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皇太極他介紹自己的御前貼身侍衛的時候說到:「朕侍衛四十員,乃太祖在時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貝子之子,或官員之子,或朕包衣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