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要成為御前侍衛有多難?武功優中擇優,忠誠度萬裡挑一!

2020-12-05 歷史雜談驛站

俗話說:古代皇宮中的男人只有兩種半,一種是皇帝本人,一種是宮廷侍衛,剩下半個就是太監。而宮廷侍衛主要負責的是宮禁安全,平時主要職責是看守宮門、巡邏宮禁等,他們直接負責保衛皇帝的安全。這麼重要的崗位,各朝各代當然都有,在我們印象中,這些帶刀侍衛當然是一等一的功夫高手。

想想看,古代能在皇帝身邊擔當御前侍衛的,那可都不是一般人能謀到的職位。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當然都是經過層層選拔,要求極其苛刻的。而且選拔上後,並不是就結束了,還要經曆日復一日的殘酷操練。

而古代訓練士兵的項目首先就是身體素質的訓練,這也是古代士兵的基礎。然後刀槍劍棒,作為皇家衛士,當然十八般武藝當然要樣樣精通,每天無非就是耍大刀,扛長槍。古代沒有車,代步工具只能用馬,那馬術的訓練也少不了,射箭在古代也很重要,那箭術訓練也不能少!

當然這些帶刀侍衛雖然武功都十分了得,不過因為都是跟在皇帝身邊的,所處的環境可以說是比較安定的。皇宮裡戒備森嚴,一般人根本都進不去。皇宮外圍還有龐大的禁衛軍守衛者,真正能接近到皇帝身邊的人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當然這些古代侍衛們也是分等級的,二等侍衛們主要負責宮內的安全,也類似於巡邏的士兵,相對離皇帝比較遠一些,但他們是皇帝的第一層重要防衛線。而那些高貴的御前帶刀侍衛跟在皇帝身邊,只要不是皇帝出去外巡,侍衛們所處戰鬥環境還是相對安全的,因為基本上接觸不到敵人,因此實戰經驗也就少了很多。

在電視裡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一句話:一品帶刀侍衛,說的就是這些人。而清朝自雍正起後,一品帶刀侍衛的擔任者大多都是武狀元出身,比二等侍衛更上一個檔次,專門負責皇帝周邊的安全,類似於現代保鏢的護衛距離一般。

而最高級的御前帶刀侍衛,這些侍衛們雖然人數很少,但可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比一等侍衛更高等級,通常負責貼身保護皇帝的,每一個成員可以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而作為貼身保護皇帝身邊的人,所要配置的武器裝備和服飾肯定不能太差,不然掉皇帝的排面和身份,為此御前侍衛通常看起來外表也是非常的奢華。

當然了,中國歷經數千年二十多個朝代,各朝的侍衛配置當然都會有所不同,用一篇文章也是無法細說清楚的,我們還是拿最近的清朝來說:

清初時努爾哈赤建起了侍衛制度,隨著清王朝皇權的不斷集中、鞏固和發展,作為帝王近臣的侍衛隊伍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同時越來越詳盡的侍衛制度建立起來。

到了康熙朝,康熙特設御前大臣、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職務,沒有固定的員額和等級限制,由皇帝親自選授。以勳戚大臣統率,有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一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藍翎侍衛 (漢人)等。

他們的主要職能是禁宮內巡邏、查夜、看守庫房等,當然,最主要還是護駕,危急時刻要拿命來保護聖駕,是名副其實的「人肉盾牌」!

說到這裡,也許很多人會擔心,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造反派為了刺殺皇帝想盡辦法,收買重要官員,太監,甚至後宮的嬪妃也會參與其中!如果收買皇帝身邊的侍衛造反刺殺,那皇帝豈不是引狼入室?

但是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因為在歷史上幾乎沒聽說過侍衛刺殺皇帝的重要事件,再倒黴的皇帝也是在身邊的侍衛都被殺後,最後剩下皇帝一人才被殺的!

為什麼這些人侍衛們寧願死,也不能被收買呢?原來,古代皇帝身邊的侍衛不僅在武功方面篩選是極為嚴格,而且能夠入選皇帝侍衛的人,其實他們都是皇帝身邊知根知底的人,他們很多人其實都是皇室族人,且出身高貴,自身家族利益與皇帝密切相關!

古代皇帝挑選貼身侍衛比今天的特種部隊還要嚴格,要從優中擇優,忠誠度也是萬裡挑一!而且這些人從小就開始被選拔培養,特別重要的是從小灌輸誓死效忠的忠君精神,讓他們覺得為皇帝而死是至高無上的光榮,能為皇帝貼身守衛是全家乃至全家族的榮耀!首先從思想上保證了侍衛對皇帝的絕對忠誠!

另外御前侍衛待遇優厚,除俸祿外,還有各種形式的補貼和恩賞,如帝後壽誕或扈從出行的話,還有相當多的賞賜。更重要的是,御前侍衛因為是最靠近皇帝的一群人,所以職位都十分清高,比外人升遷更容易,只有保住了皇帝性命才能繼續擁有自己的榮耀身份和富貴,當然也就沒有造反去殺皇帝的理由了!

碼字不易,走過路過給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都是皇帝護衛,明朝錦衣衛和清朝御前侍衛有何區別?
    ,升官的話要靠自己後期的發展。 一個東西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所以錦衣衛的存在,還是有他的積極作用,對外搜集敵國情報,使本國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對內整理治安,修築社會公共資源,為百姓著想。 除了錦衣衛,還有個御前侍衛,那麼他們的區別在哪呢?
  • 清朝御前侍衛都帶著刀,皇帝會不會擔心被他們刺殺?
    除此之外,御前侍衛還有個硬性指標,在當時很多人都無法滿足,哪怕武功非常高強也不行,那就是想要做御前侍衛,必須是在滿清八旗裡的上三旗中挑選勇猛的滿人武士,這樣精挑細選之下,幾乎都是皇帝的親信,又怎麼可能刺殺自己的主子呢。我們都知道御前侍衛是整個紫禁城裡除了太監、妃子以外,最為接近皇帝的人。
  • 清朝御前侍衛武藝有多高?絕技「手鉤子」,誰挨一下躺半個月
    從清初開始,清朝皇宮就成立了專職宿衛人員:領侍衛府,一直拱衛清朝皇室長達近三百年。領侍衛府的負責人稱為領侍衛內大臣,常設名額6人,多由皇室親王和皇帝心腹充任。領侍衛內大臣之下,按照品級高低,又分為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一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四等侍衛、藍翎侍衛各若干人,常設名額共有995人。
  • 如果10個特種兵遇到1個古代一品帶刀侍衛,誰能打贏?
    一般來說,從一個三等侍衛晉升到一等侍衛所需的時間並不長,只要在皇帝身邊做好差事,並且討皇帝喜歡即可,據統計,皇宮內的一等侍衛大約是60人。大家可能會好奇,既然是宮內的一等侍衛,那麼他們的武功肯定也很高強,如果和現代的特種兵相比哪個更厲害呢?
  • 如果10個特種兵遇到1個古代一品帶刀侍衛,誰能打贏?答案讓人意外
    大家可能會好奇,既然是宮內的一等侍衛,那麼他們的武功肯定也很高強,如果和現代的特種兵相比哪個更厲害呢?但是如果從身體素質上來說,特種兵也絕對不會比帶刀侍衛要弱多少,畢竟在現代化的軍事管理下,特種兵的單兵作戰能力是很強的。
  • 清朝御前侍衛:職權特殊,真的能在皇帝面前帶刀嗎?
    在很多的輕工劇當中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帶著刀,穿著整齊的官服,陪伴在皇帝左右,保護著皇帝的安全。最為形象的莫過於清朝時期的御前侍衛,這類人通常都是皇帝的親信所組成。要知道皇宮之中是不允許攜帶任何道具的,但是唯有御前侍衛能夠帶到保護皇帝。
  • 清朝的御前侍衛有多威風?你可別僅僅以為他們只是皇帝的保鏢而已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皇帝身邊的護衛每個朝代都有,從士庶子、錦衣衛、郎中、執御器械等等都有,然而人們最感興趣的依然是清朝的御前侍衛。清朝是如何選拔御前侍衛的?他們在皇帝身邊經常帶刀,皇帝難道一點也不擔心嗎?
  • 大內侍衛有多難當?清朝老侍衛晚年說出4個要求,一般人很難做到
    在我們的印象中,大內侍衛都是非常威風且武功高強的形象,最早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記載,「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創立「御用拱衛司」,這是我國歷史上首個只聽命於皇帝的部門,這支隊伍另外一個名字大家更加熟悉,那就是錦衣衛,這些人的職權連皇親國戚都要讓上三分,在張廷玉的《明史》中有提到「宿衛則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藉、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
  • 御前侍衛納蘭性德
    《清史稿·文苑》中記載:「性德,納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太子允礽嫌名改,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明珠子也……數歲即習騎射,稍長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進士,年十六。聖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衛,再遷至一等。」納蘭性德的官職是康熙皇帝身邊的一等侍衛。他深受寵信,經常隨駕出巡。  在近十年的侍衛生涯中,納蘭性德多次跟隨皇帝離京巡幸。
  • 皇帝為何從不擔心被御前侍衛刺殺?乾隆:你看看他們都是啥身份
    那麼問題來了,皇帝們就連吃個飯都如此小心翼翼,為何卻不擔心站在自己身旁的帶刀侍衛,若是他們要造反,一刀過去,皇帝就一命嗚呼了。別急,看看當年乾隆帝是怎麼說的。,努爾哈赤允許近身侍衛稱其為「父貝勒」,同時擁有這種權利的還有國中的重臣,由此可見,侍衛們在統治者心裡有多麼高的地位,能得到統治者如此賞識和厚待,對他們來說是無上的榮耀。
  • 古代宮中侍衛的六大秘密,除武功高強外,最後一點眾多人都通不過
    皇帝作為一國之君,除了擁有著比較高的身份和地位之外,所享受的生活待遇也都是最好的,我們通過觀看影視劇或者是看一些歷史小說,又或者是通過歷史記載可以得知,我國古代的皇帝,他們所居住的地方都是居住在豪華而又奢侈的皇宮中。皇宮中因為是皇帝和嬪妃以及皇室家族的人所居住的,所以有著非常森嚴的戒備,嚴到可能連一隻蒼蠅都飛不進去。
  • 十個特種兵和一個古代一品帶刀侍衛打架,徒手能打過嗎?答案亮了
    一等侍衛,在清代屬於侍衛中的第一等,武職正三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眾者充任。掌管廷宿衛以及隨扈皇帝之事。自清太祖努爾哈赤起,以八旗子弟中武藝出眾者擔任,並由親信大臣統領。這些侍衛可以常在皇帝周圍,易被皇帝賞識而提拔。宮內一等侍衛通常在60人左右。
  • 晚清老照片:揭露大內侍衛真實模樣,負手而立頗有一代宗師架勢!
    圖為三位帶刀侍衛。大馬金刀坐姿很霸氣。在清朝,侍衛一共分成三種,即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大內侍衛。老百姓統稱為大內侍衛。 他們之中有些是王公貴族,有些是從軍隊裡選出來的武功最好的人。這張就是清朝時期乾清宮門外的侍衛的照片。
  • 晚清大內侍衛老照片:圖2是慈禧的貼身侍衛,圖4是御前帶刀侍衛!
    這組照片展現了最真實的晚清大內侍衛,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真實面目 慈禧太后和她的侍衛,看起來並不威武。
  • 雍正王朝:張五哥為何要選擇給十三爺守陵,而不是繼續做御前侍衛
    人貴有「三思」,也就是「思危」、「思退」、「思變」。所謂「思危」,就是要隨時保持有危機意識,能夠遇見並且躲避有可能發生的危險。所謂「思退」,就是在內外部的局勢和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主動選擇躲避與退讓,不要再讓自己出現在一個別人能夠注意到的位置上。
  • 古代大內侍衛的6個秘密,除了武功高強,最後一點一般人很難通過!
    古代皇宮戒備森嚴,就算是一隻蒼蠅進去也要嚴防死守,畢竟是皇上居住的地方,就應該有這樣的魄力,而覲見皇上的時候無論是地位多麼尊貴的人,都不能佩戴利器,而能佩戴武器的就是他們這些負責保護皇上安全的侍衛,我們的印象中他們都是孔武有力的形象,仿佛每一個人都力能扛鼎,但是他們也同樣有著自己行業內不能為外人道也的秘密。
  • 這3個要素一定要優中擇優
    或許在以下這3個要素中優中擇優,你就可以選擇一款最適合寶寶的有機奶粉了。Omega-3脂肪酸,常見於深海魚類和某些植物中,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常見的Omega-3脂肪酸有亞麻酸,EPA,還有家長們熟悉的DHA。家長們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格外關注這些營養元素在奶粉中的含量。
  • 御前侍衛:王永祥通過考試後被光緒帝欽點
    清朝入關,定都北京以後,「八旗制度」便被完美運用到了地方住房和京城拱衛中,成為清朝統治根基穩固的根本保證。這位主考官對考試的各個項目要求十分嚴格,尤其是開頭的項目,不拿出優異的成績,其他科目即使考好,也很難得中。考馬步箭時,王永祥信心百倍,在百步內跑馬射箭,連中三環,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首先給主考官一個很好的印象。在弓試場上,王永祥越級先要了360斤拉力的弓,主考官與觀眾面面相覷,但王永祥一度勁,拉開了,博得觀眾嘖嘖稱讚。
  • 本該是中國最有前途的御前侍衛,偏是情痴,一句情話流傳300年
    1.生來尊貴,但走偏鋒大清康熙十六年,一名年僅22歲年輕進士被招入宮中,成為康熙身邊的三等御前侍衛。這個侍衛不但騎射出眾,技藝高強,最令人側目的是,他還滿腹經綸,才學非凡,他寫的詞,梁啓超贊為「直追李後主(李煜)」,王國維稱他是「北宋以來第一人」。
  • 從御前侍衛到步軍統領衙門,清朝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警衛力量
    清朝入關,定都北京以後,「八旗制度」便被完美運用到了地方駐防和京城拱衛中,成為清朝統治根基穩固的根本保證。從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到負責京城門禁守衛、治安緝捕並有權「頒其禁令以肅清城垣」的步軍統領衙門,從根本上講,都屬於皇宮警衛,都是皇帝一人的護衛力量。皇宮警衛皇宮警衛主要包括侍衛處和親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