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九座山,今何在?

2021-01-14 騰訊網

古城溫州有九座山。

哪九座?

有幾座已經消失了?

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朝廷準建永嘉郡(溫州)。京城下來一位官員叫郭璞,還是位風水大師,他發覺甌北土質軟,遂選址甌江南岸建城。

大師登臨西郭山(郭公山),遙看東南方向松臺,海壇,郭公,積穀,華蓋、黃土、巽吉(巽山)、仁王布局若北鬥,便說,城若建在山外,則「富盛」;選在山內,可「安逸長保」。於是千年古城劃定在八座山範圍之內。(後來的史料加入一座靈官山,史稱鹿城有九鬥山)

此後一千多年,雖有方臘、倭寇入侵溫州,均未發生大規模戰亂,即便解放戰爭,葉芳起義,古城安然無恙,大師神算乃溫州之福也。

時過境遷,如今的溫州城,九座山還能找到七座,有兩座永久消失了。那麼,這些山都在哪呢?

一、郭公山

從江心嶼碼頭往西步行幾百米,一座高僅17米的小山坡,叫郭公山。這名字是紀念郭璞取的。

郭公是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兩晉時期官員、著名文學家、風水宗師,好古文、精天文、擅詩賦。他預測出300年後國家會統一,甚至準確算出自己哪年哪月哪日哪時辰踏鶴西去。

他怎麼死的?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有個女婿王敦,此人野心大,動手逆反前,問郭璞結局會怎麼樣。郭璞答曰「無成」。王敦怒問郭璞,「你知道你能活多少歲?」郭璞算了算,回答,「我的命,止於今天正午時」。

時辰到,王敦真的將郭璞砍了頭。時年郭璞49歲。

看下圖這座石雕,大師該有個六七十歲吧?銀髮須髯的,哪象四十幾的人呢?顯然,給大師塑碑的人沒好好用心。

二、華蓋山

華蓋,帝王車頂那柄大傘。此山形如華蓋,故名華蓋山,高56.8米。南對中山公園;北接康樂坊。山頂大觀亭,山下紅日亭,南側挺立工農兵雕塑。站在「工農兵」前,記憶會回到很久遠的時代,人民大眾當家做主……

古城牆是仿晉代郭璞建築嗎?留著射擊孔,那時沒發明火藥呢。

三、海坦山

海坦山有天寧寺、葉適墓和趙爾春烈士雕塑。

葉適,溫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世稱水心先生。永嘉學派集大成者 。

趙爾春,駐溫海軍戰士,為救新碼道小學火災犧牲,被授予「愛民模範」稱號。

四、積穀山

中山公園內,那座尖尖的小山,山頂有亭名積穀亭,後改稱留雲亭。山腰有雲輝亭、駐鶴亭、飛霞洞。山並不髙,景點緊湊,用「飛霞」二字形容積穀山高,有些誇張。

五、松臺山

海拔39米。山上有淨光寶塔,仙人井,山下有妙果寺。

六、巽山

九鬥山之一。因在城東南,依古代易書巽之方位,故稱巽山。

七、黃土山

黃土山在巽山北面,賣麻橋一帶,原高有20來米。上世紀90年代那兒還見一堆土,如今黃土山消失了。

八、仁王山

仁王山,又名東嶼,位於今飛霞南路3號的溫州東嶼發電廠廠區內。1959年建發電廠時,夷為平地。

仁王寺遷到了發電廠對面,現還在。

9、靈官山

經過吳橋路的人們,從未發覺加油站馬路對面,居然深藏著溫州第九座山。

就在電業局配電工區(吳橋路37號)辦公樓嚴嚴實實包裹下,古代的靈官山完好保存下來了,山上樹木蒼翠,山頂有座「安眾亭」。

結束語:

2016年6月1日下午,我登上石階,拿手機拍下第9座山的時候,心情格外高興,尤其關於第九座山的「探秘」,碰巧遇上一位當地人,從而順利結束了「任務」,那九座山總算都有了著落……

溫州情

溫州古道平臺提供下列服務:

國內旅遊 戶外拓展 景區合作

廣告推廣 古道建設 航拍視頻

相關焦點

  • 越變越美 溫州「九山鬥魁」華蓋山將迎「變臉」
    公園路越變越美,與之相連的溫州古城九山之一的華蓋山是否也要「變臉」升級呢? 記者日前從鹿城區公園管理處了解到,為實現與改造後的公園路和中山公園的和諧統一,提升街區整體環境,華蓋山公園將於近期進行部分基礎設施工程公開招投標,並進入施工維修階段,計劃於今年7月前初步完成改造。
  • 這裡是溫州第一座公園!90年前為建它,拆除了華蓋山至積穀山城牆
    說起中山公園,很多溫州人都不會陌生:這裡是溫州第一座公園,到2020年,它整整90歲了;這裡曾經承載了一代又一代溫州人的美好回憶,這座公園,近代傳奇人物弘一大師駐錫過,考古大家夏鼐與同鄉好友逛過,一代才女張愛玲在公園飯店窗邊凝望過……而公園裡的兒童樂園
  • 炎帝故裡今何在?
    炎帝生於姜水之岸(今寶雞),但後又遷徙到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等地,故全國有六處炎帝故裡。陝西寶雞、河南商丘柘城 、湖北隨州、湖南炎陵縣以及會同縣、山西高平均被視為炎帝故裡。被譽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類風景名勝之精華,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封江、徐家河水庫岸柳依依,百島競秀、漁舟遊弋,有「水上公園」之勝名;平靖黃土、武勝三大古關雄踞險地,突兀而立,氣勢非凡;吳山雞鳴山,相傳得名於張三丰,道家發源地;高貴三潭風景區等。
  • 溫州塘河上30多座古橋,你知道這些橋背後的故事嗎?
    而這些橋,也流傳著豐富的故事,有悽美的愛情故事、熱血的奮鬥故事、時代的變遷故事……橋文化也是溫州塘河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小悠帶你們走近塘河邊的這三座古橋,探尋它們們的前世今生。萬裡橋一對夫妻、一群生意人、一座萬利橋如果問你溫州最長的橋是哪一座橋,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甌江大橋,但有這麼一座橋,遠比甌江大橋「長」的多,那就是「萬裡橋」。
  • 歐陽夏丹今何在?曾經消失過的她會不會重新回來
    歐陽夏丹今何在是不少喜歡看中央電視臺的觀眾的裡的一個疑惑,因為她本來人晚間新聞的主持人。而且還有跟多節目她都會在現場。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她就消失在了觀眾的面前,在什麼節目上都看不到她的身影。所以不少人都和想知道歐陽夏丹今何在。
  • 溫州冷知識——今天,我們都是溫州人1
    老城區的四個角上都有山坐鎮:西北郭公山(原名西郭山),西南松臺山,東北海坦山,正東華蓋山,東南積穀山(中山公園)。這個格局據傳是晉代風水大師郭璞確定的。郭璞取北鬥七星之象,將西郭山、松臺山、海坦山、積穀山作為鬥勺,城外巽吉山(今巽山)、黃土山、仁王山為鬥柄,全城最高的華蓋山則位於鬥口上。後來人們強行加上了一座靈官山,變成了北鬥七星、左輔右弼。因此溫州又稱九山。
  • 南宋溫州有個九山書會,留下一部中國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戲曲劇本
    原創溫州三十六坊昨天南戲誕生於北宋末期的溫州,是中國最早成熟的戲曲藝術,最初名為「戲文」,後又被稱為「南曲戲文」、「雜劇」。流傳到外地後,冠以地域稱「永嘉(溫州古為永嘉郡)雜劇」或「溫州雜劇」。如今我國各地數百種地方戲曲形式,不少由南戲演變而來。
  • 威海這座雲霧繚繞的山竟然是《封神榜》中的仙山!
    威海這座雲霧繚繞的山竟然是《封神榜》中的仙山!常年雲遮霧繞,山如海上行槎,因而得名。許仲琳(約1570年-1630年),號鐘山逸叟,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人,生活於明代中後期隆慶、萬曆年間。文史界大多認為許仲琳,是長篇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作者筆下,槎山之美在靜與動中轉換相得。「嵯峨矗矗,峻險巍巍。」
  • 溫州古代史(十九)
    北周大定元年(581 年)二月甲子,九歲皇帝宇文衍被迫禪位,隋文帝楊堅代北周稱帝。唐刺史張又新有詩,今名照膽溪雲。」這裡的《隋圖經》就是《隋永嘉圖經》。 陸羽(733-804 年)《茶經》引錄《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裡有白茶山。」這裡的《永嘉圖經》就是《唐永嘉圖經》。 祝穆《方輿勝覽》卷 9《瑞安府》「北亭」下引《圖經》云:「太守謝靈運於此與吏民別。」
  • 佛教四大名山是那幾座山呢?
    四川峨眉山公元1世紀中葉,佛教經南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峨眉山,藥農蒲公在今金項創建普光殿。公元3世紀,普賢信仰之說在山中傳播,中國僧慧持在觀心坡下營造普賢寺(今萬年寺)。6世紀中葉,世界佛教發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轉向中國,四川一度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中心,佛寺的興建便應運而生,歷史上寺廟最多時曾多達100多座。公元8世紀,禪宗獨盛,全山禪宗一統。9世紀中葉,宋太祖趙匡胤,派遣以僧繼業為首的僧團去印度訪問。回國後,繼業奉記來山營造佛寺,譯經傳法,鑄造重62噸,高7.85米的巨型普賢銅佛像供奉於今萬年寺內,成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
  • 蕭勁光:後代子女今何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海軍司令員,一輩子在海軍司令一職工作了18年,一生戎馬,那麼這一位大將軍的後代子女今何在呢?蕭勁光將軍總共有過兩次婚姻,第一任妻子朱仲芝,第二任妻子偉濤,子女總共有8個,虎父無犬子,自然,蕭將軍的兒女們都非常勇猛。
  • 潮漲吃鮮、沙漲出相,溫州古城東門外還有一條江西棧
    ▲華蓋山下新建一段城牆 鄭鵬 攝這一片區被稱為東門外,這裡有老溫州耳熟能詳的「漲潮頭」,有海鮮市場東門浦,有與「沙漲出相」相關的上岸山——在這些城東舊事裡,還有一條你顧名思義猜不出是哪兒的路。潮漲吃鮮——漲潮頭和東門浦東城門也叫鎮海門,是古城七座城門之一,位於華蓋山北麓、康樂坊東端。出了城門,就是東門外。
  • 姜子牙,你果然沒逃過今何在
    (摘自《悟空傳》)姜子牙,你果然沒逃過今何在。況且姜子牙有沒有達到今何在的格局?不好說。至少沒了悟空傳的驕狂。成為她報仇對象中的一員,復仇的意義何在。率領眾妖族自立門戶,另起爐灶?那就真的成妖魔橫行,民不聊生了。
  • 亞洲最古老圖書館活力今何在?獨特範式訴說歷史記憶
    天一閣提供中新網寧波11月5日電(記者 林波)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以及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穿越數百年時光,天一閣活力今何在?「以天一閣為範式的藏書樓構建出了一種海量藏書建築的新類型,對它們開展深入研究必定可以促進傳統建築的價值傳承與科學保護。」
  • 傳說中的「三山五嶽」,五嶽我們都知道,三山是哪三座山?
    我們知道,神州大地山靈水秀。而形容中華名山的成語就是「三山五嶽」。五嶽我們都知道是哪五座山,那傳說中的「三山」又是指的哪三座山呢?五嶽指的就是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這五座山都是現實存在的,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對稱分布的名山。
  • 【問道敦煌】玉門關址今何在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一首《涼州詞》寫出了玉門關的粗獷與雄渾,寫盡了戍邊將士的思鄉情。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史稱故玉門關。
  • 神秘的吳哥王朝,最早的記錄來自一位溫州人
    據記載,元貞元年二月二十日(1295年3月24日)他「自溫州開洋,行丁未針」,途經福建、廣東、海南諸港,過七洲洋,經交趾洋,三月十五日(4月18日)到達佔城(今越南歸仁港一帶)國都,又經崑崙洋由真浦入境真臘國,之後自真浦出發,過崑崙洋,入真臘第四港(今越南美狄一帶),自港口北行,大舟換小舟,一路行舟,入洞里薩湖,七月時到達湖邊碼頭,上岸即是真臘國都吳哥城。
  • 溫州眼鏡配件15強
    溫州是眼鏡製造基地,自然是眼鏡配件最大的需求採購基地之一。但是溫州眼鏡配件坐擁地利之便,卻沒有跟上成鏡發展的步伐,原因何在? 由於種種原因,溫州之前的一批眼鏡配件企業不是轉型就是改行,即使堅持下來的眼鏡配件企業負責人,中途經營的重心或多或少發生了轉向,這或許是溫州眼鏡配件企業發展滯後的根本原因所在。
  • 溫州「校花」九山湖赴考,考官這樣說……
    (記者 陳克力 孫嘉勵) 今年4號颱風「黑格比」過後,溫州市區九山湖恢復往日的靜美。2020年,九山路綜合整治工程啟動,投資約2600萬元,對市政道路、景觀綠化、沿河湖堤建築、附屬設施和文化元素等內容的改造提升打造,實現九山湖的華麗蝶變。  九山湖在推進美麗河湖創建過程中,貼合群眾生活需求,實現河湖生態惠民。在綜合整治之後,九山湖水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吸引了多個遊泳協會入駐。
  • 積穀山在中山公園中,因山呈圓錐狀,似谷囤,而得名
    積穀山在中山公園中,因山呈圓錐狀,似谷囤,而得名。我上世紀八十年代剛來溫州,那時公園還賣門票,因此也不常去,中山公園不大,積穀山更小,海撥僅38.7米,然小則小矣,卻素有「山之勝甲一郡」之譽,是溫州城中九山之首,北宋時永嘉學派先聲周行己於此建東山堂,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巡道芮復傳移東山書院於積穀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