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路越變越美,與之相連的溫州古城九山之一的華蓋山是否也要「變臉」升級呢?
記者日前從鹿城區公園管理處了解到,為實現與改造後的公園路和中山公園的和諧統一,提升街區整體環境,華蓋山公園將於近期進行部分基礎設施工程公開招投標,並進入施工維修階段,計劃於今年7月前初步完成改造。
溫州古城九山分為華蓋、海壇、郭公、松臺、積穀、黃土、巽吉、仁王、靈官九座小山,相互環列,形似北鬥,被稱為「鹿城九山」或「九鬥山」。據《天下名勝志》載:從東晉建城開始溫州古城牆跨山越嶺,從華蓋、積穀、松臺、郭公、海壇五山逶迤而過,相傳築城時曾出現白鹿銜花之兆,故溫州城還有「鬥城」和「白鹿城」「鹿城」之稱。
作為溫州「鬥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華蓋山位於溫州古城正東部,北接康樂坊,南銜中山公園,由於遙望山形如華蓋,故得名,素有「九鬥山」鬥魁之首的稱謂。整體面積9.13公頃,高56.8米,文物古蹟眾多,歷史人文底蘊深厚,環境十分清幽。園內多亭臺,夕照亭、華蓋亭、臨望亭、大觀亭、卻金亭等,每一座都有歷史淵源,而華蓋山古城牆、工農兵塑像,以及三生石、煉丹井、蒙泉等諸多景觀,也將古老的溫州歷史一一展現。
不過,由於華蓋山公園的設施多建於上世紀60至90年代,年代久遠,整體設施較為陳舊,且影響公園整體環境。據了解,此次改造提升涉及華蓋山公園的工農兵塑像周邊、臨望亭周邊、羽毛球平臺等10個區域。主要針對園內老舊破損設施進行維修,提升和美化公園整體綠化和環境。比如,對垃圾桶等設施進行更換;對部分出現沉降的地面進行維修,並重新搭配卵石;對喬木、灌木等綠化進行修整,以提高觀賞性。
「此次維修主要是在華蓋山原貌的基礎上進行保護性的改造提升,對不和諧部分進行改造,對重要的景觀節點進行凸顯,以進一步提升公園的整體形象和品位。」鹿城區公園管理處主任應周清介紹,「對於公園的綠化景觀等部分工程,目前我們已經安排工人進行前期施工。招投標後,將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其實,這只是在華蓋山公園改造提升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將邀請相關設計專家對公園作總體規劃設計,計劃於今年7月份左右完成規劃設計方案編制。」 應周清表示,華蓋山公園擁有豐富的文物古蹟和景觀資源,但分布較散,通過改造提升將實現「串珠成線」,形成一條系統的遊覽線路。「今後的華蓋山公園不僅是溫州市民日常休閒觀光的場所,還將作為五馬街-禪街歷史文化街區整體旅遊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打造。」
除華蓋山之外,其他九山之一的積穀山、巽山、松臺山等也都有望迎來華麗轉身。比如,位於中山公園內的積穀山正在改造提升中,其中臥樹樓、東山書院已主體完工,工程整體預計於今年6月完工,而處於中山公園南入口的謝靈運主題文化園,也將作為積穀山文化提升的核心內容進行打造。
據悉,松臺山已列入我市近三年培育月光經濟產業的項目之一,計劃通過保護現有文物古蹟和人文景觀,周邊街區完善一系列的主題建築和配套設施,增加一些有特色的浙南民居,建設主題酒店,將周邊串聯,與九山湖共同形成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風貌帶。另外,位於大南商圈的巽山公園亮化工程也有望今年實施。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笑銀
圖片來源 溫州古道
審核 林孟
監製 楊昭普 鄭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