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在山高水長的西秦嶺,小村點點藏於幽僻山中

2020-12-18 騰訊網

我們從陝西勉縣向北一頭扎進了西秦嶺,山高溝深峰嶺高懸。下午三點多的陽光似乎被遮擋在山外,白雲也被屏障的不見了蹤影,怪不得這裡叫做「雲屏」。

半輪月亮掛在山尖,陽光照在山頭被過濾掉了幾分強度,變得柔和。雲屏三峽可是兩當縣著名的風景區:長嶺、秀峰、雄關、險隘、溪流、碧潭交相輝映。

秀美的風景就藏匿於雲屏鄉,歷史上的入川的蜀道之一,許多安靜的小村老宅就星星點點藏於幽僻山中。五月的西秦嶺,嫩綠蔥鬱覆蓋了滿山。

在雲屏,有"一寺二門三峽四洞五崖"之說,一寺為雲屏寺;;三峽為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剩下的沒記住。建於唐代貞觀年間的「雲屏寺」古樸小巧,門前的這顆銀杏樹1100多年,相傳南逃成都的李隆基夜宿「雲屏寺」時所植。到底唐玄宗南下時走的哪條路?似乎不可信!

山高水長的西秦嶺在遠古時期居然是茫茫大海,星轉鬥移山河巨變,附近老鄉採挖出各種化石:珊瑚、海螺、魚蟲...

田園坡地,屋舍疏稀地坐落山間腹地。

落日金輝,灑滿山坡農家,道路修建的非常平整開闊,從山谷到高處,道路環繞,十分便捷。我們夜宿的村子有個鄉土氣息非常濃厚的名字——黃疙瘩村。

入住在草甸人家,雖是老房,收拾的整潔清爽。晚上,一頓鄉野家宴是對我們旅途勞頓的補償:竹筍、臘肉、蕨菜、土雞...,雲屏出產優質的土蜂蜜,蜂蜜酒是一大亮點,養在深山人未知的佳釀。

夜晚,沒有山裡的寒冷。早起,我們一起爬爬山,初夏,苦糖果已經慢慢的熟了!

半山的農家院,勤勞的山裡人採挖的藥材,是玄參?黃精?

西秦嶺裡面的植物種類非常豐富,居然遇到了不常見的油點草,油點的比喻太恰當了,那些油斑點與紙沾上了油汙之後一模一樣。

在山中,我們採摘了許多竹筍和香椿,小小的竹筍讓我們愛不釋手。

天熱了,蛇類慢慢出洞了,保護色很好,差一點踩了上去。

雲屏鄉地界的大陽山是西漢水與嘉陵江的分水嶺,從大陽山向北,山中的流水都將匯入嘉陵江流域。我們離開雲屏,沿著嘉陵江東岸邊去往另一個小村——稻坪。

稻坪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以前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的狀態,它還未做好面對世人的準備,忽然被人所知,開發的匆忙慌亂。這是一處保存完好的院落——尹家大院,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

有著廟堂之功的尹氏家族估計是仕而優則商,在陝川甘交界的故道深山輝煌一時。

尹家大院的偏房精美的窗欞,裡面則是西北地區農村常見的土炕。

大院內的房子地基全由青石條砌就,屋梁門檻高大,正堂內懸掛的字畫也很應景。

偏房的門楣上方鑲嵌「山明水秀」題字匾額,還有「道光歲次乙未菊月上浣之辰」字樣,這樣的百年老宅依舊使用。

從稻坪出發,沿著嘉陵江畔我們去往下一站,路邊巨大的山體坍塌緣於十二年前的那場驚天大地震,寶成鐵路在這裡被迫改線。

相關焦點

  • 他用一千五百萬字描繪蒼茫秦嶺的山高水長記錄鄉土中國的世紀變遷
    如果說初心是一座山,那麼他就用四十多年的筆墨寫滿了秦嶺——他心裡最中國的山。他曾經說過:「我可能命定就是個文人吧,做書之蟲,筆之鬼。」他用一千五百萬字,描繪了蒼茫秦嶺的山高水長,記錄了鄉土中國的世紀變遷。他就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作家之一——賈平凹。
  • 這就是秦嶺
    大秦嶺到底有多大?萬平方公裡的山域面積中窺見到它的雄渾與遼闊從告別崑崙山的那一刻起它便開啟了逶迤東進的漫長徵程源源不斷的高峰峻岭充實著愈加宏大的身軀最終形成了西起甘肅>「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在「詩仙」李白筆下高聳巍峨的秦嶺山脈險象環生充滿了奇幻詭譎的神秘色彩為了能夠順利翻越秦嶺
  • 西鐵法院督促履責圓滿結案 公益訴訟護航秦嶺綠水青山
    西鐵法院督促履責圓滿結案 公益訴訟護航秦嶺綠水青山 2020-05-01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愛秦嶺 保護野生動植物 秦嶺國家植物園 多種珍稀植物新家園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關愛秦嶺保護野生動植物 秦嶺國家植物園 多種珍稀植物新家園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7-20 09:30 字號:
  • 王維這首禪詩,透著恬淡寧靜的氛圍,又有清高幽僻的意境
    但是雲山遮擋,又有古樹掩映,有種「只在此山中中,雲深不知處」的感覺。「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中泉水撞擊危石發出嗚嗚的幽咽聲,松林裡,由於日光照射也顯非常寒冷。一個「咽」表現了泉水穿行於山石中獨特的動靜。也表現了詩人深處密林的一種幽寂的境界。「冷青松」,寫得極富想像力。
  • 西成高鐵列車穿越秦嶺隧道群 記者體驗長大坡道乘坐感受
    西成高鐵列車穿越秦嶺隧道群 記者體驗長大坡道乘坐感受 2017-12-06 07:54: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12月6日消息(記者劉濤)據中國之聲
  • 秦嶺深山裡的思政課
    茂密的森林當教室,山裡的一草一木作教材,守護森林37年的護林員是客座教師……日前,一堂搬進秦嶺深山的小學生思政課,在秦嶺深處的陝西黑河國家森林公園開講。「孩子們,你們都吃過板慄和核桃吧,這就是板慄樹和核桃樹,你們吃的是它們的果實,它們的家就安在秦嶺山上。如果我們保護不好它們,好吃的果實就沒了,環境也不好了……」在山中不斷移動的思政課課堂上,客座教師李西峰,首先從山上高聳的經濟林木說起,給孩子們講解大秦嶺的神奇。
  • 秦嶺人文故事|村落人家桃李枝,無言氣味亦依依——尋訪解村
    秦嶺南坡商洛商州區平地較多,河谷川塬面積約有26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6.13%,對於農耕文明來說,這些地方水利條件較好,素有山中「白菜心」之說。商洛商州區腰市鎮解村,就是這樣一片「白菜心」。- 1 -秦嶺南坡商洛市,共有6縣1區。
  • 秦嶺雪鄉|看社火、趕小集、玩雪逐冰,秦嶺最好玩的滑雪場開園啦
    老鄉們在雪地裡舉辦的雪鄉小集,西洋參、棒棒蜜、烤紅薯、畫糖人、冰糖葫蘆......短短的小集聚齊了秦嶺最有特色的風物與民俗。熱氣騰騰的烤紅薯捧在手心裡暖暖的,就著熱氣吃一口,感覺全身都燃燒起來了,新鮮出鍋用來暖手再好不過。還有孩子們最愛吃的爆米花、冰糖葫蘆…冷冷的空氣裡,食物氤氳著熱氣,讓人心裡滿噹噹的。
  • 再見,山高水長
    其實,這一世的山高水長,終究要一個人走完。那麼就讓我們在此別過,告別曾經的歡笑與疼痛,把過去的時光風乾收藏,因為,再也回不去了…… 再見,往事。再見,時光。
  • 秦嶺為什麼被稱為中華龍脈,秦嶺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龍的主脈落在陝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長安),然後東出中原(河南),同時展開北向、南向、東向、西向分支,形成井體的崑崙山脈體系。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它不是一座山,而是眾多的山脈連成的狹長一片。秦嶺被尊為華夏的龍脈,在秦朝之前也被稱為崑崙,有萬山之祖的美譽。
  • 司馬遷沒說過「秦嶺,天下之大阻」
    10年前的2010年,他就將對「秦嶺,天下之大阻」的「司馬遷說」的分析,寫入《終南幽境——秦嶺人文地理與宗教》一書。書中「秦嶺命名的知識考古學」一章,專門闡述了「秦嶺」的得名淵源,並駁斥人云亦云的「司馬遷說」。
  • 【人物專訪】讀懂了秦嶺,你就讀懂了中國——文化學者王若冰和他的...
    年後,你又一次對秦嶺進行了考察,這次文化考察的路線是西秦嶺。動身前,我向地質學家求教時,陝西地礦集團董事長趙廷周告訴我,從傳統中國大地構造位置劃分來看,經向構造系銀川大斷裂—龍門山大斷裂(即賀蘭山-六盤山-岷山)一線與秦嶺的交匯處,在甘肅臨潭縣白石山—迭山(迭部縣)一帶,即大眾認為的秦嶺西界(與祁連山和崑崙山毗鄰)。但真正意義上的秦嶺西段西界,應再往西,到青海省同仁縣西傾山斷裂帶以西的西傾山微地塊,這裡才是真正的柴達木盆地與南秦嶺(西段)的界線。
  • 被困秦嶺暴風雪,石油人的舉動暖化了雪山
    來源:中國石油報你體驗過被大雪封困在山中的無助麼你感受過滯留途中前路無盡的迷茫嗎你經歷過突然而來的幸福麼被大雪困在秦嶺的故事發生在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這裡地處秦嶺腹地北連秦川,南通巴蜀縣城海拔1543米是陝西省海拔最高的縣城11月22日,寶雞地區突降大雪
  • 秦嶺自駕旅遊攻略
    秦嶺,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秦嶺——華夏文明的龍脈,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秦嶺以北稱為中國北方,屬黃河流域秦嶺以南稱為中國南方,屬長江流域秦嶺雖距川渝僅五百公裡左右但近年來多條高速、高鐵貫通南北
  • 小村「慢生活」
    畢竟,五花八門的「便宜」壓根就沒有,何必妄想「佔便宜」哩,小村裡任何人家都是該咋樣、還咋樣——這才是生命的血脈。正應了李白那首詩:「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小村的時光,感覺更慢一些。街巷裡,或長或短的日子並不引人注意,民間物事,大都容納在春夏秋冬裡。從容緩慢,不慌不忙。除非最忙的時節,農活兒一茬兒壓一茬兒,小村的運行節奏,或快或慢地行進著。
  • 秦嶺小百科全書《秦嶺日曆》出版發行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巍峨的秦嶺見證了周、秦、漢、唐等中華盛世的興衰榮枯,承載和積澱著中華民族最為深厚堅實、永不磨滅的歷史記憶。12月17日記者獲悉,秦嶺小百科全書《秦嶺日曆》近日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出版發行。
  • 秦嶺自駕遊 黃柏塬迎來山水夢幻秋色 錯過等一年
    秦嶺一年四季景色美,尤其是秋天。秦嶺腹地黃柏塬,一到秋天大受追捧,令驢友和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這裡有秦嶺深處最斑斕的彩林,這裡的山水被稱為秦嶺的「小九寨」,這裡的山村猶如世外桃源,它就是陝西秘境黃柏塬+老縣城一線,距離西安僅有200多公裡,擁有香格裡拉秋的驚豔,九寨水的靈性,一到秋天美如一場不願醒來的夢。
  • 夜讀|賈平凹:這就是秦嶺,中國最偉大的山
    這就是秦嶺,中國最偉大的山。《山本》的故事,正是我的一本秦嶺志。以前的作品,我總是在寫商洛,其實商洛僅只是秦嶺的一個點,因為秦嶺實在是太大了,大得如神,你可以感受與之相會,卻無法清晰和把握。曾經企圖能把秦嶺走一遍,即便寫不了類似的《山海經》,也可以整理出一本秦嶺的草木記,一本秦嶺的動物記吧。
  • 秦嶺是什麼來頭,居然能被稱為中華之龍脈?
    中國人在飲食、住所、習俗上的諸多不同常被分為北方人與南方人,而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緣由是那座巍峨的秦嶺。第一次了解「秦嶺」這個詞,是在中學時代的地理課本上,那時候只知道它是中國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卻不了解它竟然是華夏之龍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