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歡迎您

2020-12-15 騰訊網

2019協會足跡

「宿松縣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成立後,江豚核心活動區八裡江已經取得可喜的成就,包括一塊校園保護地設立、一家江豚保護示範小學(曹湖完小)的活動、一個高科技觀測哨建立、一個「江豚第一灣」品牌的成功註冊等。這些點點滴滴進步,見證了一批志願者們的努力!從「江豚村」觀測站看到江豚活躍次數越來越多,帶給我們不僅僅是欣喜,更是對未來長江整體保護的希望。

協會目前主管單位是宿松縣科協。合作單位有:安慶師範大學、中科院水生所、黃梅縣江豚保護協會(籌)、柴桑區江豚保護協會、匯口中心小學、復興中學、宿松中學、宿松縣廣告協會、宿松義工協會、宿松論壇、本地頭條、安徽育童遊樂設備公司、安徽蘭博王遊樂設備公司、安徽八裡江律師事務所等。

「宿松縣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足跡:

2018年3月31日,曹湖小學的「江豚小縱隊」、復興高中的「豚豚微笑社」,在八裡江「江豚村」舉行宣誓儀式。

2018年4月4日,江豚協會籌備組和匯口愛心人士共同舉辦的「青春飛揚,駐笑人間」大型江豚保護公益活動,在匯口中學舉行。

2018年6月12日,「宿松縣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成立大會在匯口鎮舉行。

2018年6月22日,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網站刊文:《宿松縣成立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

2018年6月26日,邀請「話說宿松」攝製組,來到八裡江拍攝江豚篇。

2018年7月2日,「萬裡長江天際流,八裡江上豚兒遊」!八裡江江豚保護突顯成效:八裡江上同時出現3個母子江豚大種群,協會迅速通知湖口協會巡護船跟拍了這一八裡江奇觀。

2018年8月25日,中新社安慶:江豚灣裡的護豚人,江豚就是我的兒女。

2018年9月9日,柬埔寨商會常務會長歸國華僑徐光禮一行三人在縣科協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匯口鎮八裡江觀察長江江豚的保護活動情況。

2018年12月2日 ,協會提出的「八裡江江豚保護與桑落洲鄉村振興」社會科研課題,安徽師範大學附屬復興中學「豚豚微笑社」調研活動啟動。

2019年1月23日,「一江清水捧微笑」!協會公眾號誕生。

2019年2月19日,協會巡護八裡江時八裡江,發現一頭死亡小江豚從湖口縣方向飄過來。「白鰭豚已絕,又見江豚亡。兒童皆落淚,怒指罪江南」,八裡江志願者張羲仰天悲歌。

2019年 2月23日,安徽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嚴敬光處長一行冒雨蒞臨我鎮,視察我鎮「江豚灣「建設項目和「指導「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江豚保護工作,安慶市林業局朱文中副局長,宿松縣林業局張新局長等有關領導陪同視察。

2019年2月28日,宿松廣電記者李楠一行,來到匯口鎮八裡江採訪、拍攝八裡江江豚觀察站的日常工作。此次採訪得到了「宿松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緊密配合,同時,宿松縣林業局、安徽師範大學附屬復興中學「豚豚微笑社」和當地部分漁民百姓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9年3月1日,協會拜訪阿拉善SEE項目中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

2019年3月3日,配合宿松縣林業局志願者,在八裡江開展長江溼地保護活動。

2019年3月4日3,協會配合宿松廣電局:「八裡江保護顯成效」專題採訪活動。

2019年3月11日,協會拜訪中科院水生所。

2019年3月21日,宿松縣召開汙染防治攻堅暨江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作推進會。縣委書記王華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趙春主持會議。縣領導吳捍東、葉鳳鳴、方志國、張飛翮、丁伯贊、凌勇、石承撫、洪慎東出席會議。

2019年 3月23日,宿松義工協會一行齊聚匯口鎮八裡江,積極參與「保護環境,呵護江豚,共享美好家園」的環保戶外活動,宿松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歡迎他們的到來。

2019年3月31日,宿松縣攝影家協會近20人到匯口鎮八裡江,開展了一次以「保護母親河,保護江豚家園」為主題的專題採風活動。在八裡江江豚觀察站,縣攝影家協會會員參觀了觀察站,並在頂樓饒有興趣地用望遠鏡親身體驗如何觀察八裡江江豚。接著,他們舉行了八裡江採風創作基地掛牌儀式。縣文聯副主席賀學友、縣攝影家協會主席鄭百年、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負責人先後講話。賀學友和鄭百年共同為「宿松縣攝影家協會——八裡江攝影採風創作基地」揭牌。

2019年4月5日 ,安慶師範大學於道平教授,專程考察八裡江江豚觀察站。

2019年4月11日,鄱陽縣江豚保護協會,宿松縣檢察院,專程考察了八裡江江豚觀察站。

2019年5月3日,九江市政協委員陳尚健,專程考察了八裡江江豚觀察站。

2019年6月3日,宿松臨江區域文化中心在匯口中小舉行慶祝建國70周年「長江——我的母親河」少兒美術書法作品展,向共和國70周年大慶和建黨98周年獻禮。

2019年6月18日,安慶師範大學「八裡江工作站」成立儀式在宿松縣匯口鎮舉行,安慶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時珍,宿松縣政協副主席、科協主席錢香付,匯口鎮黨委書記沈金洪,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副會長李藝出席揭牌儀式。

2019年8月27日,為進一步推動長江大保護,「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由湖北省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主辦,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承辦,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立法研討會在武漢大學法學院舉行。安徽省宿松縣「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應邀參會。

2019年10月11日,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欄目來宿松縣拍攝江豚,協會發起人夏友明撥通何家慶教授的電話分享這一好消息,何家慶匆匆說了句「祝賀你們啊!」就掛了電話。沒想到,這一通短短25秒的電話,是何家慶教授最後對「八裡江江豚」的關心。

2019年10月16日,央視CCTV-4《遠方的家》百集系列節目《長江行》欄目攝製組來到宿松,走進八裡江,零距離接觸義務護豚人。

2019年10月24日,在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揚州市人民政府的指導支持下,由長江江豚拯救聯盟主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NAWCA)、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阿拉善SEE基金會、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WBCF)、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等單位承辦,長江江豚拯救聯盟各成員單位、揚州大學和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管理委員會協辦的首屆「長江江豚保護日」啟動儀式在揚州市舉行。安徽省宿松縣「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受邀參會。

2019年10月27日,安慶師範大學計算機信息學院王一賓院長,到八裡江觀察站主持召開八裡江江豚科考研討會。

2019年10月29日,協會理事葉昭君,在為人工環境中成功繁育的第三頭長江江豚一周歲生日公益徵名活動中獲獎,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向葉昭君贈送了獨家定製紀念品。

2019年10月31日,在協會鄭先紅陪同下,著名詩人胡佳題來到八裡江,當了一天「豚護衛」。

2019年11月5日,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派人考察了八裡江江豚村

2019年11月8日,協會參加了「九江市柴桑區江豚保護協會」的成立大會。

2019年11月9日,協會理事「宿松論壇」石李華八裡江調研,研討八裡江江豚直播方案。

2019年11月24日,宿松縣團縣委、林業局、縣文聯和協會組織開展了一次候鳥護飛採風活動。活動由宿松匯口鎮團委志願者和宿松候鳥護飛隊領隊。宿松縣號仁青年學會、縣作家協會、縣美術家協會、縣攝影家協會、宿松縣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等20家單位、企業和民間組織共40餘人參加了活動。

2019年12月2日,宿松縣匯口鎮積極組織開展「保護長江 保護江豚」科普宣講會,匯口鎮婦聯、團委、匯口初中和九江市青山綠水自然保護中心共計200餘人參會。

2019年12月7日,宿松中學江豚保護課題組,八裡江調研。

2019年12月11日,八裡江江豚命名暨卡通形象研討會在縣科協召開。本次會議由縣科協、江豚保護協會主辦,團縣委、融媒體、文化館、縣文聯、宿松中學、蘭博王公司、廣告行業協會、桑落洲文化協會(籌)、宿松論壇、本地頭條等共同參加。

回首2019,守望「江豚第一灣」,我們風雨兼程,步伐艱辛;靠近2020,祝福八裡江,我們與「江豚第一灣」共舞。

相關焦點

  • 守護東亞江豚 山東首個「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公益網絡正式組建
    原標題:守護東亞江豚 | 山東首個「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公益網絡正式組建10月29日,由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發起、WWF/OPF蔚藍星球基金支持的「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公益網絡在山東省正式組建。處境堪憂的東亞江豚「東亞江豚」,俗稱海水江豚,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遠親「長江江豚」,海豬、豬魚、江豬是民間對它的叫法。
  • 【拯救江豚】江北看江豚 心潮逐浪湧
    2月22日,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徐亞平在湖北石首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給江豚餵食。 徐典波 攝  湖南日報記者 徐亞平  櫛風過洞庭,沐雨渡長江。2月22日,我和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7名志願者,北去湖北石首市長江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這裡,界碑、標識、標本室、監測室等設施齊全;60多頭江豚生活得很幸福。這讓我看到了洞庭湖江豚保護的希望。  江豚遷地保護譽滿全球  江豚保護爭朝夕,愛心人士心相約。10時30分,石首市漁政局長趙宏出城十裡相迎。
  • 委員代表接力籲江豚保護升級:保護動物名錄修訂到底卡在哪?
    對江豚的保護升級呼籲多年,有關方面並非沒有行動。根據去年聯名提案的第一提案人徐旭東收到的農業部「提案答覆函」,2017年5月9日,農業部召開了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專題論證會,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通過《長江江豚保護級別提升可行性分析》和《長江江豚保護級別提升政策風險性評估》兩份報告,並建議儘快按程序上報。
  • 地名印記——之八裡江之說
    八裡江實為長江中遊宿松境內從匯口的牌灣(或說桑洛洲的上端)至套口小孤山的江面距離
  • 守護東亞江豚 | 江豚也會溺水?這才是真相
    該信息由 「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公益網絡成員——青島藍灣衛士提供,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第一時間聯繫到科研院所進行後續處理。而在2019年,漁民老張(化名)也曾經發現過四頭誤鑽自家漁網的東亞江豚。根據對黃渤海沿岸漁民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黃渤海江豚的種群數量不及上世紀80年代初的20%,部分水域甚至不足5%,救助和保護形勢非常嚴峻。而東亞江豚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指示性物種,其生存境況為我們敲響警鐘。卡魯姆·羅伯茨在《假如海洋空蕩蕩》一書中曾說,海洋動植物不僅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裝飾品,它們對於海洋健康和人類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升級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長江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天使「 ,他們性格活潑,智商相當於3-5歲人類孩童。根據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 浦口區自然保護區讓江豚安心住下來
    如今,隨著長江漁業資源的衰退和生態環境的惡化,江豚數量急劇減少。為保衛江豚的「家園」,在江蘇省南京市長江浦口段,一場聲勢浩大的「江豚保衛戰」拉開了序幕。  拆除十裡造船帶 恢復生態公益林  「長江浦口段是由下遊南京長江五橋至上遊駟馬山河口處,是江豚出現頻率較高的地方。」南京市浦口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正祥介紹,由於歷史原因,長江浦口段江岸被造船廠、攪拌站佔據,「濱江不見江」一度成為浦口的「生態之憾」。
  • 拆除「十裡造船帶」,留住「江豚之戀」
    拆除「十裡造船帶」  把家還給江豚  「長江浦口段是由下遊南京長江五橋至上遊駟馬山河口處,是江豚出現頻率較高的地方。」南京市浦口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正祥介紹,但可惜的是,由於歷史原因,長江浦口段江岸被若干造船廠、攪拌站佔據,「濱江不見江」一度成為浦口的「生態之憾」。
  • 【長江十年禁漁】環境改善 「微笑精靈」江豚「回家」
    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我國的母親河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種。
  • 保護海洋:小人物 大能量
    在奶奶的故事中,蔣憶第一次聽說了「江豬子」,也就是「江豚」。故事裡那個時候的江豚很多,漁民外出捕魚,總是擔心遇到江豚把船拱翻。但讀大學期間,「生態學」專業的蔣憶卻透過一次次水汙染調查,了解到水汙染對水生動物的扼殺非常嚴重。懷揣著保護珍稀物種的理想與情懷,2013年底開始,蔣憶踏上了漫漫「護豚之路」。
  • 身長1米多,重100多斤,「江豬」頻現長江,比大熊貓還珍貴
    靖江海事處的工作人員丁飛介紹,「江豬」不時躬身,擺尾,露著黑脊背,很快又潛入江中……大概有「江豬」5隻,逗留時間約30分鐘。南京、靖江都屬於江蘇, 「江豬」頻現長江江蘇段,說明當地環境的改善以及對江豚保護的重視。據了解,農業農村部宣布,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 「鱘豚,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 上海攜手南京啟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
    新民晚報訊(記者馬亞寧)日前,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導、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南京江豚保護協會等單位主辦的「鱘豚,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公益活動,在位於崇明的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基地正式啟動。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世界環境日,江心洲萌娃畫微笑的江豚
    中國江蘇網6月5日南京訊 「6.5」世界環境日當天,由南京市建鄴區生態環境局、江心洲街道聯合主辦,鳳凰數媒、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江蘇文藝廣播、南京江豚保護協會、南京星合廣告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保護長江,關愛江豚」環保公益活動在洲島家園鄰裡中心舉辦。
  •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ps: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謝謝!徵求意見了!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長江江豚等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看到這個消息網友紛紛表示同意!長江江豚全身都是「萌點」長江江豚目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腦袋圓圓,小眼烏黑嘴角上翹,自帶治癒系微笑被稱為 「微笑天使」它喜歡旋轉、跳躍喜歡吐泡泡
  • 教你讀懂「江豚從亞種升級到種」的意義
    這兩天有個新聞,就是江豚被從亞種升級到種了。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一定會有一些疑惑:江豚是啥?從亞種升級到種有什麼意義?這裡就解讀一下————江豚是什麼?————說到豚,很多人一定想到了海豚,不過在我國長江,還生活著一種叫做江豚的生物。它們長得也十分可愛,然而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江豚的數量也急劇減少,如今,長江江豚的數量已不足1000頭,這是什麼概念?比大熊貓還少。所以,是極其瀕危的生物了。————從亞種變種有什麼意義?
  • 長江鱘、長江江豚、中華鱘,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
    如何保護這些珍稀瀕危物種?農業農村部在湖北武漢召開長江珍稀瀕危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研討會。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白鱘多年未見的問題,與會專家表示,白鱘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1983年以來,國家採取禁止商業捕撈利用、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來試圖挽救該物種。遺憾的是,2003年以後長江流域沒有再發現白鱘。
  • 「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多次現身農業農村部:健全跨地區保護機制
    「最近在南京、武漢等地通江湖泊,媒體報導發現了『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我們對此感到很欣慰,這說明保護工作有了初步的效果。」12月15日,農業農村部就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階段性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漁業漁政局局長張顯良專門談到了長江江豚的保護情況。他說,「水生生物長期生活在水裡,長江水域生態有沒有恢復,水生生物最有發言權。」
  • 為護江豚南京打撈千噸級沉船 潛水員負重上百公斤清淤
    持續的「長江大保護」,讓江豚戲水的動人一幕,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長江江面上。為更好地保護江豚,這兩天,南京長江辦和海事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一場沉船打撈行動。由於江底能見度幾乎為零,全靠他對船型的了解和豐富的經驗進行作業:「我們要把吸泥巴頭送到泥塵最高點,開始慢慢用水槍衝,衝到這一段清理完了,沒有了,再換一個地方。能為長江做點貢獻,我們辛苦也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