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2020-12-18 澎湃新聞

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2020-06-23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19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就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徵求意見稿)》

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長江江豚等

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看到這個消息

網友紛紛表示同意!

長江江豚

全身都是「萌點」

長江江豚

目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它腦袋圓圓,小眼烏黑

嘴角上翹,自帶治癒系微笑

被稱為 「微笑天使」

它喜歡旋轉、跳躍

喜歡吐泡泡

然後……吃泡泡

喜歡吐水

如此頑皮

你被萌到了嗎?

長江江豚

其實和小豬佩奇是「遠親」

《現代漢語詞典》對「豚」字的解釋是

「小豬,泛指豬」

長江江豚有「江豬」的俗稱

與小豬佩奇同為哺乳動物

而且,它還是目前

長江中僅存的淡水水生哺乳動物

長江江豚的妊娠期可長達12個月

比人類還要長

有意思的是

與陸生哺乳動物不同

小長江江豚出生的時候

是尾巴先露出來的

這樣可以使尾頁變得堅挺有力

一出生就具有一定的遊泳能力

小長江江豚出生以後

要母乳餵養

對小傢伙來說

吃奶可是個「高難度動作」

它需要一邊跟著媽媽遊動

一邊吸取乳汁

還要不時地到水面上換氣

可謂是「一心三用」

小長江江豚慢慢長大

便開始了戲水、捉魚的

幸福「豚」生

長江江豚

瀕危程度遠超大熊貓

長江江豚僅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流

以及通江的鄱陽湖和洞庭湖中

據2017年長江江豚

生態科學考察結果顯示

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僅約為1012頭

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而大熊貓通過多年保護

數量已經達到2000多頭

長江江豚的瀕危程度遠遠超過大熊貓

長江江豚極度瀕危

主要是受人類活動的幹擾

長江江豚並不挑食

以常見的小型魚類為食

然而,由於嚴重汙染和過度捕撈等

長江魚類數量銳減

長江江豚長期飢腸轆轆

在2012年到2014年之間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對各地送來的死亡長江江豚標本

進行解剖後發現

它們胃裡幾乎都空空如也!

△躍出水面捕食魚類的長江江豚。攝影:餘會功

長江江豚還很容易

被漁網等漁具誤傷

2018年,江西一湖中發現

一頭死亡江豚

全身被3層漁網緊緊包裹

2019年,短短5天時間內

兩頭長江江豚被發現死亡

它們身體多處有勒痕或擦痕

均為被漁網所困

掙扎窒息而死亡

長江江豚在江水中

主要依靠超聲波來辨別方向

但是各種船隻發出的噪聲

嚴重幹擾了長江江豚的超聲波

讓它們成為「瞎子」

在船隻密集和高速航行的長江中

它們隨時都面臨被船隻撞到

或者被螺旋槳打傷後致死的危險

如今

保護長江已成為共識

長江的環境正在逐步好轉

我們不時能看到

長江江豚嬉戲的身影

△2020年1月1日,在長江南京老下關段,數十頭江豚在水中旋轉、跳躍。

△2020年4月20日,在長江、鄱陽湖交匯處梅家洲附近,以及十八洲附近,均發現了幾頭江豚的蹤跡。

雖然如此

長江江豚的生存形勢

依然非常嚴峻

要保住長江江豚的微笑

還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多努力

原標題:《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升級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長江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天使「 ,他們性格活潑,智商相當於3-5歲人類孩童。根據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禿鷲、孟加拉巨蜥、藍鯨、長江江豚等許多野生動物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從2021年1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下發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將全面開始執行,其間禁止一切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我國的母親河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 【長江十年禁漁】環境改善 「微笑精靈」江豚「回家」
    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 拆除「十裡造船帶」,留住「江豚之戀」
    頭部渾圓、體形流暢,微微上揚的嘴角仿佛一直在微笑,這樣憨態可掬的模樣使得長江江豚被稱為「微笑的精靈」。  對於46歲的楊金龍來說,他對江豚卻有著特殊的情懷。  以江豚為代表的野生動物是反映長江生態的「晴雨表」。隨著長江漁業資源的衰退和生態環境的惡化,江豚數量急劇減少,為保衛江豚的「家園」,在南京市長江浦口段,一場聲勢浩大的「江豚保衛戰」拉開了序幕。
  • 「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多次現身農業農村部:健全跨地區保護機制
    「最近在南京、武漢等地通江湖泊,媒體報導發現了『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我們對此感到很欣慰,這說明保護工作有了初步的效果。」長江流域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曾經是白鱀豚、長江江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等眾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樂園。前些年,長江水域生態功能不斷退化,白鱀豚、白鱘已經功能性滅絕,中華鱘、長江江豚,還有長江鱘等這些特有水生生物瀕臨滅絕,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 「國寶」們帶來好消息,珍稀動物喜迎春天
    隨著環境汙染惡化、人類過度獵捕,自然界稀有和珍貴的動物正面臨生存危機,2020年初又遇到了新冠疫情,中國的「國寶」們最近還好嗎?它們又有什麼新的動態?幾個「國寶」的好消息說到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第一位當然屬大熊貓了。
  • 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微微上翹的嘴角、活潑可愛的性情,長江江豚被譽為長江「微笑精靈」。然而,受漁業活動、航運、水汙染等影響,其數量種群呈極度瀕危狀態。建設生態文明離不開法治。為了保護瀕危的長江江豚,維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我省出臺全國首部長江江豚保護條例。
  • 依法保護長江「微笑精靈」
    江豚被譽為長江「微笑精靈」,卻一度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建設生態文明離不開法治,為保護瀕危的長江江豚,維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我省出臺全國首部長江江豚保護條例——  禁止相關行為  為保護長江江豚,《條例》對長江航運、排汙口設置、施工作業等都有嚴格規定,對相關行為實行禁止。  《條例》規定,除執行緊急公務、軍事運輸等任務外,上行船舶通過長江安慶段長江江豚主要棲息地時,不得進入航道以外水域。排汙口設置,應當依據《水汙染防治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經依法批准後方可實施。
  • 國際淡水豚日:吸取前車之鑑,留住「水中大熊貓」
    (圖源:中國綠髮會「白鱀豚,我們的長江女神,還能再見到你嗎?」。圖中為人工飼養的白鱀豚淇淇。)可能不為人知的是,長江中曾經同時生活著兩種淡水鯨類——白鱀豚和長江江豚。所幸的是,十年來,長江江豚在政策輔助和諸多社會組織的幫助下,物種數量減速已變緩許多。長江禁捕退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等等,都一步步推進著長江江豚的保護。
  • 委員代表接力籲江豚保護升級:保護動物名錄修訂到底卡在哪?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律師蔡學恩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關於將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稱:升級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去年兩會期間,14名全國政協委員曾聯名提案:提升長江江豚的保護級別,將其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建議閉殼龜屬、東亞江豚等升國家一級,並加大對長江黃河本土魚的保護
    在徵求意見期間,綠會政研室廣泛徵求了綠會現有152個中華保護地及有關專家、志願者意見,特以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兩個部分向相關部委提出建議。其中水生動物部分,綠會政研室共提出11條建議如下:一、物種保護等級調整部分(一)建議將部分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升為國家一級。
  • 為護江豚南京打撈千噸級沉船 潛水員負重上百公斤清淤
    持續的「長江大保護」,讓江豚戲水的動人一幕,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長江江面上。為更好地保護江豚,這兩天,南京長江辦和海事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一場沉船打撈行動。為了把船拖離水面,南京浦口區長江辦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對這艘船開展清淤工作:「噸位比較大,它沉下去,下面泥沙也比較多。兩艘船在這邊清,每小時清淤40噸左右。24小時基本上不停,直到把泥沙清完。」沉船清淤,潛水員的擔子最重。周師傅每次要負重上百公斤,連續在水下工作3個小時。
  • 動物系幹員大盤點
    雪豹家族:銀灰、初雪、崖心三兄妹雪豹,貓科動物中的旗艦種,全身灰白色,帶有黑色斑點,這大概就是「銀灰」名字的由來。雪豹一般生活在高原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祁連山、喜馬拉雅山脈附近,與「謝拉格」的天氣、地形相符。目前屬於易危級物種,因為其美麗的皮毛而遭到人類捕殺,野外現存雪豹在4500—7500隻左右。
  • 長江鱘、長江江豚、中華鱘,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
    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白鱘多年未見的問題,與會專家表示,白鱘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1983年以來,國家採取禁止商業捕撈利用、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來試圖挽救該物種。遺憾的是,2003年以後長江流域沒有再發現白鱘。
  • 三農三人談:長江裡的「大熊貓」現在還好嗎?
    在長江裡,白鱀豚、白鱘、江豚都被譽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白鱘和白鱀豚都已功能性滅絕,江豚的數量只有1012頭,相當於國寶大熊貓數量的一半。那麼,白鱀豚和白鱘為什麼功能性滅絕?如何對江豚進行保護?江豚的數量是如何減少的?江豚是在長江中生活的唯一的哺乳動物和食物鏈的頂端物種。根據資料顯示:在上世紀90年代末,長江及鄱陽湖洞庭湖共有2700頭江豚,到了2006年僅剩下1800頭,十幾年內減少了900頭;2012年又減少了755頭,僅剩下1045頭;2017年又減少到1012頭,相當於國寶大熊貓數量的一半。
  • 【拯救江豚】江北看江豚 心潮逐浪湧
    15分鐘後,我們來到了長江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胡良慧主任拉著我的手說:「我一直在關注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讀了你許多江豚保護的文章。有你在嶽陽保護江豚,我們更有信心了!」  「慕名而來取經,請不吝賜教。」初識胡良慧,我迫不及待發問:「『天鵝洲』管多大水域?有多少江豚?最大成果是什麼?」  「我們負責管理石首89公裡長江河道和天鵝洲21公裡長江故道。」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世界環境日,江心洲萌娃畫微笑的江豚
    中國江蘇網6月5日南京訊 「6.5」世界環境日當天,由南京市建鄴區生態環境局、江心洲街道聯合主辦,鳳凰數媒、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江蘇文藝廣播、南京江豚保護協會、南京星合廣告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保護長江,關愛江豚」環保公益活動在洲島家園鄰裡中心舉辦。
  • 長江江豚
    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在漢全面啟動。早在今年7月1號,武漢市就提前半年實施了「長江禁漁」,堅持打防並舉、水岸同治,取得顯著成效。實施「長江禁漁」半年來,武漢市對150.5公裡的長江幹流、72公裡的漢江幹流和4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330.25平方公裡範圍,實施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常態化開展「聯巡、聯查、聯打、聯治」行動,共計辦理漁業行政處罰案件28件,聯合公安機關查獲漁業非法捕撈案件121起,抓獲嫌疑人員113人,有效震懾非法捕撈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