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升級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長江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天使「 ,他們性格活潑,智商相當於3-5歲人類孩童。根據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禿鷲、孟加拉巨蜥、藍鯨、長江江豚等許多野生動物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從2021年1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下發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將全面開始執行,其間禁止一切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我國的母親河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
【長江十年禁漁】環境改善 「微笑精靈」江豚「回家」
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
拆除「十裡造船帶」,留住「江豚之戀」
頭部渾圓、體形流暢,微微上揚的嘴角仿佛一直在微笑,這樣憨態可掬的模樣使得長江江豚被稱為「微笑的精靈」。 對於46歲的楊金龍來說,他對江豚卻有著特殊的情懷。 以江豚為代表的野生動物是反映長江生態的「晴雨表」。隨著長江漁業資源的衰退和生態環境的惡化,江豚數量急劇減少,為保衛江豚的「家園」,在南京市長江浦口段,一場聲勢浩大的「江豚保衛戰」拉開了序幕。
-
「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多次現身農業農村部:健全跨地區保護機制
「最近在南京、武漢等地通江湖泊,媒體報導發現了『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我們對此感到很欣慰,這說明保護工作有了初步的效果。」長江流域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曾經是白鱀豚、長江江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等眾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樂園。前些年,長江水域生態功能不斷退化,白鱀豚、白鱘已經功能性滅絕,中華鱘、長江江豚,還有長江鱘等這些特有水生生物瀕臨滅絕,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
「國寶」們帶來好消息,珍稀動物喜迎春天
隨著環境汙染惡化、人類過度獵捕,自然界稀有和珍貴的動物正面臨生存危機,2020年初又遇到了新冠疫情,中國的「國寶」們最近還好嗎?它們又有什麼新的動態?幾個「國寶」的好消息說到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第一位當然屬大熊貓了。
-
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微微上翹的嘴角、活潑可愛的性情,長江江豚被譽為長江「微笑精靈」。然而,受漁業活動、航運、水汙染等影響,其數量種群呈極度瀕危狀態。建設生態文明離不開法治。為了保護瀕危的長江江豚,維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我省出臺全國首部長江江豚保護條例。
-
依法保護長江「微笑精靈」
江豚被譽為長江「微笑精靈」,卻一度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建設生態文明離不開法治,為保護瀕危的長江江豚,維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我省出臺全國首部長江江豚保護條例—— 禁止相關行為 為保護長江江豚,《條例》對長江航運、排汙口設置、施工作業等都有嚴格規定,對相關行為實行禁止。 《條例》規定,除執行緊急公務、軍事運輸等任務外,上行船舶通過長江安慶段長江江豚主要棲息地時,不得進入航道以外水域。排汙口設置,應當依據《水汙染防治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經依法批准後方可實施。
-
國際淡水豚日:吸取前車之鑑,留住「水中大熊貓」
(圖源:中國綠髮會「白鱀豚,我們的長江女神,還能再見到你嗎?」。圖中為人工飼養的白鱀豚淇淇。)可能不為人知的是,長江中曾經同時生活著兩種淡水鯨類——白鱀豚和長江江豚。所幸的是,十年來,長江江豚在政策輔助和諸多社會組織的幫助下,物種數量減速已變緩許多。長江禁捕退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等等,都一步步推進著長江江豚的保護。
-
委員代表接力籲江豚保護升級:保護動物名錄修訂到底卡在哪?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律師蔡學恩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關於將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稱:升級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去年兩會期間,14名全國政協委員曾聯名提案:提升長江江豚的保護級別,將其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建議閉殼龜屬、東亞江豚等升國家一級,並加大對長江黃河本土魚的保護
在徵求意見期間,綠會政研室廣泛徵求了綠會現有152個中華保護地及有關專家、志願者意見,特以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兩個部分向相關部委提出建議。其中水生動物部分,綠會政研室共提出11條建議如下:一、物種保護等級調整部分(一)建議將部分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升為國家一級。
-
為護江豚南京打撈千噸級沉船 潛水員負重上百公斤清淤
持續的「長江大保護」,讓江豚戲水的動人一幕,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長江江面上。為更好地保護江豚,這兩天,南京長江辦和海事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一場沉船打撈行動。為了把船拖離水面,南京浦口區長江辦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對這艘船開展清淤工作:「噸位比較大,它沉下去,下面泥沙也比較多。兩艘船在這邊清,每小時清淤40噸左右。24小時基本上不停,直到把泥沙清完。」沉船清淤,潛水員的擔子最重。周師傅每次要負重上百公斤,連續在水下工作3個小時。
-
動物系幹員大盤點
雪豹家族:銀灰、初雪、崖心三兄妹雪豹,貓科動物中的旗艦種,全身灰白色,帶有黑色斑點,這大概就是「銀灰」名字的由來。雪豹一般生活在高原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祁連山、喜馬拉雅山脈附近,與「謝拉格」的天氣、地形相符。目前屬於易危級物種,因為其美麗的皮毛而遭到人類捕殺,野外現存雪豹在4500—7500隻左右。
-
長江鱘、長江江豚、中華鱘,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
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白鱘多年未見的問題,與會專家表示,白鱘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1983年以來,國家採取禁止商業捕撈利用、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來試圖挽救該物種。遺憾的是,2003年以後長江流域沒有再發現白鱘。
-
三農三人談:長江裡的「大熊貓」現在還好嗎?
在長江裡,白鱀豚、白鱘、江豚都被譽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白鱘和白鱀豚都已功能性滅絕,江豚的數量只有1012頭,相當於國寶大熊貓數量的一半。那麼,白鱀豚和白鱘為什麼功能性滅絕?如何對江豚進行保護?江豚的數量是如何減少的?江豚是在長江中生活的唯一的哺乳動物和食物鏈的頂端物種。根據資料顯示:在上世紀90年代末,長江及鄱陽湖洞庭湖共有2700頭江豚,到了2006年僅剩下1800頭,十幾年內減少了900頭;2012年又減少了755頭,僅剩下1045頭;2017年又減少到1012頭,相當於國寶大熊貓數量的一半。
-
【拯救江豚】江北看江豚 心潮逐浪湧
15分鐘後,我們來到了長江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胡良慧主任拉著我的手說:「我一直在關注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讀了你許多江豚保護的文章。有你在嶽陽保護江豚,我們更有信心了!」 「慕名而來取經,請不吝賜教。」初識胡良慧,我迫不及待發問:「『天鵝洲』管多大水域?有多少江豚?最大成果是什麼?」 「我們負責管理石首89公裡長江河道和天鵝洲21公裡長江故道。」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世界環境日,江心洲萌娃畫微笑的江豚
中國江蘇網6月5日南京訊 「6.5」世界環境日當天,由南京市建鄴區生態環境局、江心洲街道聯合主辦,鳳凰數媒、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江蘇文藝廣播、南京江豚保護協會、南京星合廣告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保護長江,關愛江豚」環保公益活動在洲島家園鄰裡中心舉辦。
-
長江江豚
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在漢全面啟動。早在今年7月1號,武漢市就提前半年實施了「長江禁漁」,堅持打防並舉、水岸同治,取得顯著成效。實施「長江禁漁」半年來,武漢市對150.5公裡的長江幹流、72公裡的漢江幹流和4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330.25平方公裡範圍,實施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常態化開展「聯巡、聯查、聯打、聯治」行動,共計辦理漁業行政處罰案件28件,聯合公安機關查獲漁業非法捕撈案件121起,抓獲嫌疑人員113人,有效震懾非法捕撈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