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升級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長江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天使「 ,他們性格活潑,智商相當於3-5歲人類孩童。根據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視頻截圖

資料顯示,江豚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極危物種;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

長江江豚面臨的威脅主要都來自於人類活動的影響。長江幹流高密度、繁忙的航運輸船隻的噪音和螺旋槳成為江豚的最大威脅,洞庭湖區濫捕亂撈和非法漁具的大量使用、水質汙染一些水利設施的建設等影響外, 湖區大量使用的定置網具,在枯水季節佔據了大量水面。水利設施的建設和水體汙染等人類活動仍在加劇,使長江江豚也面臨著與白鰭豚同樣的威脅,野外數量急劇下降。數量僅有1200-1500頭左右,已經少於大熊貓,並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而且在洞庭湖周圍的江豚滅絕速度是整個長江流域最快的。

網友評論

來源:綜合 央視新聞 百度百科 網友評論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2020-06-23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禿鷲、孟加拉巨蜥、藍鯨、長江江豚等許多野生動物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在海寧出現過,數量比大熊貓還少,現在要升級啦!
    哇哦~現在這個超萌物種將要升級啦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長江江豚等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此條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表示同意!
  • 建議閉殼龜屬、東亞江豚等升國家一級,並加大對長江黃河本土魚的保護
    在徵求意見期間,綠會政研室廣泛徵求了綠會現有152個中華保護地及有關專家、志願者意見,特以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兩個部分向相關部委提出建議。其中水生動物部分,綠會政研室共提出11條建議如下:一、物種保護等級調整部分(一)建議將部分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升為國家一級。
  • 委員代表接力籲江豚保護升級:保護動物名錄修訂到底卡在哪?
    江豚 資料圖長江江豚是長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是長江水生生物系統的指示性物種,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但其數量已遠少於大熊貓,處境極度危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律師蔡學恩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關於將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稱:升級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去年兩會期間,14名全國政協委員曾聯名提案:提升長江江豚的保護級別,將其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三農三人談:長江裡的「大熊貓」現在還好嗎?
    在長江裡,白鱀豚、白鱘、江豚都被譽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白鱘和白鱀豚都已功能性滅絕,江豚的數量只有1012頭,相當於國寶大熊貓數量的一半。那麼,白鱀豚和白鱘為什麼功能性滅絕?如何對江豚進行保護?江豚的數量是如何減少的?江豚是在長江中生活的唯一的哺乳動物和食物鏈的頂端物種。根據資料顯示:在上世紀90年代末,長江及鄱陽湖洞庭湖共有2700頭江豚,到了2006年僅剩下1800頭,十幾年內減少了900頭;2012年又減少了755頭,僅剩下1045頭;2017年又減少到1012頭,相當於國寶大熊貓數量的一半。
  • 長江鱘、長江江豚、中華鱘,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
    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白鱘多年未見的問題,與會專家表示,白鱘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1983年以來,國家採取禁止商業捕撈利用、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來試圖挽救該物種。遺憾的是,2003年以後長江流域沒有再發現白鱘。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身長1米多,重100多斤,「江豬」頻現長江,比大熊貓還珍貴
    漁民們一般叫它為「江豬」,或者「江豬子」。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江豬」的報導不少。近期,南京的媒體紛紛報導:暴雨中南京江面出現「水中大熊貓」。說的是上月28日,在江蘇南京下關,濱江外灘的江面上, 五六隻「江豬」在長江裡逐浪戲水,特別有趣,有網友拍下視頻,在網上的點擊率就是高。
  •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26年未修訂 到底卡在哪兒?
    原標題:野生動物保護名錄26年未修訂 到底卡在哪兒?「掏鳥」大學生被判十年半。在量刑是否適當的爭議之外,國家法律對重點野生動物之保護力度,再次以案例的形式呈現於公眾面前。「比大熊貓還稀少。」在詮釋某個瀕危物種的現況時,很多人習慣拿國寶作比,但尷尬的是,並非每一個物種都能及時獲得與之匹配的保護。
  • 除了江豚,原來洞庭湖還有這麼多保護動物
    兩條鱘魚均為當日早上6時左右在白蝦湖水域捕獲,因懷疑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故及時聯繫保護區執法大隊。經執法隊員拍照存底後,就近將其放生。 中華鱘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具有很高的科研、藥用和觀賞價值。 洞庭湖當地上了年紀的漁民說,就在二三十年前,洞庭湖的江豚還隨處可見。這種長得胖墩墩、圓乎乎,張嘴就自帶微笑的可愛生物,被很多人稱作長江和洞庭湖裡的精靈。然而精靈的族群正在凋零。據有關統計,長江流域的江豚數量可能已經不足1000頭。在洞庭湖水域,數量只有百頭。
  • 釋新聞|穿山甲為何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意味著什麼?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穿山甲調整保護級別的公告(2020年第12號):為加強穿山甲保護,經國務院批准,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意味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的保護。
  • 螺螄擬列為保護動物,網友炸鍋:還能「嗦螺螄」嗎?
    三湘都市報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丁子琦 王玉瓊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歸屬腹足綱、田螺科的「螺螄」新增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中。
  • 長江邊救起一條「怪魚」 竟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21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市民小黨在巴南經營著一家奇石店,昨(22)日他在長江邊撿石頭的時候這究竟是不是珍稀保護動物中華鱘呢?根據數據比對,專業人員表示,這條「怪魚」既不是中華鱘也不是俄羅斯鱘,它的名字叫做長江鱘。
  • 穿山甲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鳥蛇蛙和水生動物 揚州有這麼多「準國保」
    本報記者為您一一梳理。   揚州的「準國保」主要集中在鳥類、蛇類、蛙類和水生動物   揚州地處平原地區,加上人類活動程度高,野生動物尤其是獸類少。黃鼬、小松鼠、刺蝟、狗獾、豬獾等,是本地常見的哺乳動物,但它們不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   揚州「準國保」,主要集中在鳥類、蛇類、蛙類和水生動物。
  • 國際淡水豚日:吸取前車之鑑,留住「水中大熊貓」
    2006年的那次考察,其實也發現了長江江豚的數量驟減:從上世紀90年代的2700多頭下降到1800多頭;2012年的全國性考察表明,長江江豚數量則下降到1045頭。由於棲息地的喪失,生存的水體環境被汙染和破壞,江豚也已成為極度瀕危,急需保護的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極度瀕危」(CR)級別,僅次於絕滅(EX)和野外絕滅(EW)。
  • 不服請來電|綠會徵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意見
    為方便大家識別,我們對此作了一個簡單分類,將受保護野生動物們按方陣進行檢閱。(攝影/葛玉修)一、升級方陣(二級升一級)這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共有55個物種升級。(攝影/李暉)劃重點:鯨目下的大型鯨豚類野生動物,這次除白鱀豚、中華白海豚維持一級、鯨目其它種維護二級外,其餘15個物種統統升一級。再一個集中升級的領域集中在猛禽類(包括鷹形目鷹科、鴟鴞科、隼科等物種)、犀鳥科和䴉科等。其中,筆者注意到備受關注的長江江豚、穿山甲、西太平洋斑海豹、白枕鶴和小青腳鷸都升一級啦!
  • 「國寶」們帶來好消息,珍稀動物喜迎春天
    它們是中國的「國寶」,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現存的主要棲息地位於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等地的山區。在這次抗疫期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第一時間就關閉了基地,並建議開展合作的國內37家動物園暫停大熊貓館開放,嚴格落實管控並加強科學管理。
  • 「鱘豚,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 上海攜手南京啟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
    新民晚報訊(記者馬亞寧)日前,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導、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南京江豚保護協會等單位主辦的「鱘豚,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公益活動,在位於崇明的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基地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