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村行丨廣安鄰水:41公裡產業環線串起10餘個村 村民錢好掙了

2020-12-12 四川在線

8月6日航拍的金埡村。沈爾布攝

四川在線記者 何浩源

8月6日,從廣安市鄰水縣城出發,經古鄰大道駛入銅鑼山,道路突然曲折起來。拐過幾個之字形彎道,在兩峰間的平地上,一片片農田和錯落其間的房屋映入眼帘。「這是貴人槽,有大堰、金鐘、金埡3個村。」鄰水縣城北鎮金埡村村支書劉峙軍介紹。

相傳貴人槽因明朝時出過皇妃而得名,到清朝,金埡村的驛站還給當地帶來繁榮。後來,金埡村逐漸衰落。2018年前,這裡只有土路,「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達145戶。」

2018年,一條長41公裡的環銅鑼山產業環線,將當地10餘個行政村相連。荒蕪的土地變成了產業基地,美麗的景色吸引來了遊客,村民收入也不斷提高。

路通遊客到 貧困戶開起農家樂

行走在金埡村的路上,一股濃烈的香味迎面飄來。「準是譚大姐家的農家樂又接待客人了。」劉峙軍笑了。

在劉峙軍的引導下,記者走進譚大姐家的廚房,她正準備炒辣子雞丁,一擰天然氣灶開關,藍色的火苗立刻躥出來。「用了幾十年柴火。今年3月,客人越來越多,用柴火搞不贏了,就安裝了天然氣,鳥槍換大炮了。」譚大姐說。

譚大姐名叫譚丙香,今年54歲,曾長期和丈夫輾轉於浙江、福建等地務工,後來因為患慢性冠心病而致貧。現在,她利用自家房子開起農家樂,日子重新紅火起來。

回想以前,譚大姐直皺眉頭——那時候種點東西,要步行到鄰水縣城賣,早上4點多出發,走得快也要8點才能到,肩挑背扛也運不了多少,一次50元都賣不到,一家人年收入不到3000元,「沒辦法,只有出去打工。」

產業環線通車後,金埡村到鄰水縣城的時間縮短到30分鐘。再加上鄰水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整修金埡村古建築、古井等歷史遺蹟,在道路兩旁推進美化工程,種上了樹和花,越來越多的遊客來金埡村釣魚、賞花、體驗鄉村生活。

路通了,遊客來了,掙錢的路子就多了。2019年,譚丙香在村幹部的建議下,開起了農家樂,形象地起名為「胖嫂農家樂」。「就買了兩張桌子、一個大冰櫃,換了個大電視,總共花了1萬多元本錢。」這一年下來,譚丙香粗略一算,至少有6萬元的收入。

觀音橋鎮的村民也抓住了產業環線帶來的機遇。五家溝村1500多畝的櫻花基地,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賞花。櫻花開花的季節,村民紛紛在基地內劃定的區域擺攤設點,售賣盒飯、土雞蛋、臍橙等產品。「最高的一天賣了3000多元。」村民餘代菊說。

村民陳萬兵索性開了一家櫻花飯店,做起了餐飲生意,「去年櫻花開的時候,生意好得很,忙都忙不過來。」

返鄉辦工廠 精加工鹹菜不愁銷

貴人槽的土壤和氣候適種大頭菜,一度在鄰水小有名氣。但過去受制於交通,大頭菜難運難賣,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這一優勢也被擱置起來。

產業環線的通車,讓熟知村子傳統優勢的村民萌發了新想法。返鄉農民工李水英就回村創辦了龍井灣鹹菜加工廠。

8月6日,記者走進龍井灣鹹菜加工廠的展示區,貨架上擺放著許多包裝好的鹹菜產品。李水英介紹,一盒是2千克,過去2千克鹹菜賣不到10元,現在做成精加工產品,批發都要80多元。「而且不用我們出運輸費用,客戶自己上門取貨。縣上還通過電商,把我們的鹹菜賣到了全國。」

別看加工廠位於深山,自動化程度可不低,製作鹹菜需要的自動切絲、鍋爐烘乾、醃製等設備一應俱全。「工人們基本上只需要做包裝的工序。」李水英介紹,2019年加工廠產值達到了140多萬元。

加工廠的創辦解決了村民種植大頭菜的後顧之憂,讓這一傳統產業在當地再次興起。當天,正在自家土地上播種的村民張雪梅說,現在她家種了2畝大頭菜,都由李水英收購,一年可以賣8000多元。加上冬天去加工廠務工,每天50元工資,一年下來,收入超過了1.2萬元,「比以前自己種、自己賣強多了。」

更多的產業優勢還在發掘。2018年7月,距離產業環線通車剛剛一個月,華鎣人劉松就來到貴人槽,流轉了1500畝土地種植中藥材。之後,當地又陸續引進了業主種植蔬菜、藍莓、桃李,村民不僅可以收到土地租金,還可通過務工賺取工資。

這條產業環線,正串聯起沿線的產業和加工業。

相關焦點

  • 百縣千村行丨廣安鄰水:這個貧困戶養豬逆襲後讓扶貧幹部少去他家
    鄰水更多脫貧門道>>>高灘鎮梨子溝村文明積分存「銀行」成立「精神文明銀行」,對「勤勞致富、清潔衛生、好人好事」等文明行為進行量化。村民通過文明行為獲取積分券,兌換油米、洗衣粉、牙膏等。
  • 鏡觀「百縣千村行」:達州市開江縣竹溪村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四川在線記者 楊樹 攝影報導竹溪村位於達州市開江縣城西南,因村裡的小溪和岸上的竹林而得名,距縣城40公裡、基層增活力目標任務,積極探索強堡壘增活力促振興的「三聯三加三升級」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了「農旅結合、產村融合」竹溪特色發展路徑。
  • 廣安鄰水交通建設「吃著碗裡看著鍋裡」
    「一個縣城有1條環線3個高速出口,在全省都不多見。」鄰水交通的「大手筆」規劃讓幹部群眾至今仍然感嘆。交通大發展,規劃須先行。隨後5年,鄰水縣舉全縣之力,保持10億元以上建設投資高位運行,逐年實施交通「十大工程」重點攻堅,最終把一個個夢想變成了現實。2018年1月,總長度11.2公裡的西環線全線建成通車。西環線將經開區、西部新城和北部新區以及南部產城等片區連接起來,加上2018年竣工投運的鄰水汽車客運中心(1級樞紐站),拉通拓展了縣城骨架。
  • 廣安鄰水:657村醫構築抗「疫」最後「一公裡」
    2月12日,廣安鄰水縣三古鎮草子村5組陽小雲說起村醫曾祥義就馬上打開了話匣子。「村醫」曾祥義走進老百姓家中測量體溫。鄰軒 攝  據記者了解,在廣安鄰水的曾祥義只是鄰水縣657名村醫其中一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鄰水三山兩槽遍布這樣一群白衣戰士群體--他們背著藥箱,用雙腳丈量山區和村落,用醫者之心守護著偏遠山村中那「最後一公裡」父老鄉親的身心健康……「村醫」曾祥義為勸導點消毒。鄰軒 攝  農曆新年前,陽小雲從湖北武漢返鄉後,一直在家隔離,可周圍的村民知道他是從武漢回來的後,看他一家的眼神都變了,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他家。
  • 百縣千村行(276)|200多留守老人掙上了工資
    四川在線記者 蒲南溪 餘如波 攝影 肖雨楊10月18日傍晚,儀隴縣銅鼓鄉九龍山村,76歲的趙仁元走出蠶房,撥通了兒子的電話。電話那頭,在外打工的兒子照慣例關切兩句,「爸,咋了?是不是錢不夠用了,我等下就去給你匯一點。」
  • 百縣千村行(300)|壩壩會上來帶貨:石頭上花開口袋裡錢響 這個長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周夢穎 四川在線記者 付真卿 蘭楠 林嘉薇 肖雨楊11月25日午後,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走進瀘州市合江縣開展帶貨壩壩會吳浪說近年來,金釵石斛產業有效促進當地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地方經濟發展。金龍湖村探索出「合作社+村集體+村民」模式,鼓勵大家參與經營種植中藥材,由村上的公司統一養護、統一管理,最終以股數獲得分紅。2020年,金龍湖村中藥材收成高達10餘萬元,村民最高分紅達到3.1萬元。
  • 廣安市鄰水縣:鋪就「四好農村路」描畫鄉村振興圖
    他種了10多畝柑橘,賣了摩託車,明年可以買一輛皮卡。「以後送貨就更方便了。」鄰水地理位置優越,是四川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區(縣),這給鄰水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一定優勢。但由於「三山夾兩槽」的特殊地貌,過去交通不便,村民增收難。「以前把產品從鄉村經縣城再運到重慶,最快也要近3個小時。」彭志德說。交通的滯後,影響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 四川鄰水:「12369」引領交通強縣 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2018年1月,全縣投資3.7億元,總長11.2公裡的西環線公路全線建成通車,串聯起了G42滬(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縣城西出口、G65包(頭)茂(名)高速公路縣城南出口,聯通了西部新城1號路、2號路、3號路,不僅使市民進出縣城更快捷方便,過往車輛下高速公路後,可沿該道路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進入縣城。
  • 廣安鄰水:構建「四好農村路」 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鄰水縣在構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等重點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與會代表們在實地參觀考察了鄰水縣交通綜合管理中心、石滓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大河壩村農村公路養護示範點和柏埡頭村脫貧攻堅示範點後紛紛表示,鄰水縣工作亮點突出,示範意義深遠。鄰水地理位置優越,是四川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區(縣),這給鄰水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一定優勢。
  • 百縣千村行|完善產業鏈條,農旅融合發展 產業園讓村民成了「上班族」
    12月10日,安居區白馬鎮青峰村村民正在分揀紅薯。高菀君攝為脫貧增收,該村按「基礎先行,優化產業」思路,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引進龍頭企業,流轉1300餘畝土地,發展檸檬產業,並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實現檸檬產供銷一體化。去年,檸檬現代農業園區畝產約2000公斤,產值超700萬元。銷路也很好,吳翠萍拿起一顆檸檬說:「檸檬品質好,都賣到了俄羅斯、泰國等地。」產業發展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 百縣千村行(366)丨平武縣關壩村的「變身象限」
    「好的時候,一兩天就可以打到一隻盤羊,賣幾百元。」在當時,這不是個小數字。靠著打獵捕魚轉來的錢,杜勇修房造屋,娶妻生子,日子有滋有味,但代價是盤羊和野生魚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杜勇記得,市場價格最高的時候,一頭盤羊能賣上萬,足夠吃一年,但這樣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
  • 廣安鄰水:推進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高質量完成
    視察組先後視察交通運輸綜合管理中心、G350、S202以及鄉村產業環線道路、石滓鎮交通運輸綜合服務中心等。視察組一路看、一路聽,詳細了解每一個項目建設情況。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鄰水交通運輸堅持打基礎、補短板、求躍升,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 百縣千村行(311)|「無人溝」變「小九寨」 大家一起富起來
    楊家河村村主任楊志仕拍拍手上的灰,指著岸邊的村民和卵石建材,「但我們都沒閒著,趁著淡季加固河溝,升級景區的基礎設施,還計劃再加幾條船。」從2017年開始,三支小竹筏在這條河裡率先試水,到如今竹筏、烏篷船、泛舟共40餘支,趕上節假日,還得排隊兩三個小時。楊家河村的3000餘名村民既是旅遊紅火的見證者,也是親身參與者,更是村集體經濟的獲益者。
  • 鄰水將用管道把溫泉引到縣城城南 打造溫泉旅遊度假區
    彭娟 四川在線記者 何浩源12月20日,四川在線記者從2020「巴蜀風韻·橙意鄰水」文化旅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鄰水將依託銅鑼山溫泉資源,實施「溫泉進城」計劃,加快推進國際溫泉康養度假旅遊區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
  • 百縣千村行(282) | 營山縣黃渡鎮蘭武村:1400 名村民「眾籌」開公司
    2000畝柑橘林以及500畝優質稻田、120畝蔬菜田——這些蘭武村1400名村民「共同的事業」,帶領大家脫貧奔康之路越拓越寬。不被動等 主動出擊發展產業「為什麼沒引入外來業主來發展產業?」剛到蘭武村,記者就發現這裡的不同。「一半是無奈,一半是機遇!」冉建國說出了村民們的「心聲」。
  • 鄰水「四好農村路」建設成就!
    鄰水發布發布鄰水縣委、縣政府需要及時告知公眾的服務信息。「四好農村路」是什麼樣的?怎樣的路才能算是「四好農村路」?江北機場 38公裡寸灘保稅港區55公裡火車北站 58公裡鄰水縣藉助「四好農村路」建設契機,高質量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隨著全縣農村公路的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了鄉村振興。近年來,按照「建成一條公路、形成一條環線、融入一個區域、拉動一片產業、帶動一方發展」原則,堅持圍繞大通道建設小環線、圍繞小環線布局大產業、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2020-09-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河北平山:農家樂,富農家
    「平山是個好地方,不但能感受紅色文化,還可以體驗田園風情,讓人流連忘返。」10月1日,來自天津的遊客鄭秋玲先是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隨後又奔赴李家莊找了個農家院住了下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是平山旅遊產業發展的沃土。
  • 廣安鄰水: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
    大力開展整風移俗活動,定期邀請「戰疫先鋒」「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講好身邊故事……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讓文明正能量不斷在鄰水全縣人民心中傳遞,也推動著鄉村治理不斷邁向「良治」的軌道。德治只是鄰水縣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中的一個小切面。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於樓是個瓜果園
    9月25日,於樓村黨支部書記於兆武介紹,彩虹西瓜妙就妙在瓜瓤黃裡透紅,看著跟彩虹似的,一個三四斤的西瓜在超市裡能賣100元。  「有了彩虹西瓜真是好啊!以前出去給別人打工,出大力累不說,也掙不了多少錢。如今包下大棚,咱也是小老闆了,幹活更有勁兒了。」村民董方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