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數字網絡時代下,電子閱讀以及網上購書成為潮流,對傳統實體書店產生衝擊。區別於傳統實體書店以零售書本為主,概念書店用現代設計理念將傳統元素提煉出來,把書店整體美麗的空間和閱讀氛圍傳遞給消費者,使整家書店都成了賣點。概念書店的商業模式圍繞客戶服務價值進行創新。以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以下簡稱「貓空」)為例,其成功發展在於:價值創造藍海戰略、基於增值服務重塑顧客價值主張、靈活運用服務價值鏈理念整合資源。
[關鍵詞] 概念書店 價值創造 商業模式創新 平臺經濟
當前圖書行業發展呈現「三足鼎立」態勢,第一類為實體書店連鎖型,第二類為網上書店,如噹噹、亞馬遜等,處於蓬勃發展態勢;第三類是新生代型概念書店,它們不以銷售圖書為主,而是以書為媒,販賣與閱讀相關的生活方式、第三空間,因之大受好評,誕生了諸如「貓空」「言幾又」「後舍間」等概念書店。
區別於傳統實體書店,概念書店更多地運用現代設計理念整合傳統元素,再配以精緻飲品,輔之字畫、明信片、手工藝品等周邊文創,為消費者提供了賞心悅目的休閒空間、營造了高雅怡人的閱讀氛圍。這種商業模式顛覆了傳統實體書店的經營模式,是圍繞客戶服務價值進行的創新。那麼概念書店的商業模式如何創新呢?本文以「貓空」概念書店為研究對象,對其價值創造和商業模式創新路徑展開深入的研究。
一、理論基礎
價值創造與商業模式創新。波特在《競爭優勢》中提出價值鏈思想,深入分析企業各項經營活動對企業利潤的貢獻,從而分析企業的競爭優勢。熊彼特認為,相比價格和產出,商業模式的創新更具競爭優勢。商業模式創新可以實現企業快速的、低成本的、具有可擴展性的價值創造,商業模式創新的本質就是為客戶傳遞和創造最大的價值[塔克(Tucker),2001;瑪格麗塔(Magretta),2002;阿米特和佐特(Amit&Zott),2001;李長雲,2010]。商業模式創新的途徑包括:商業模式系統的創新(Amit&Zott,2001)、商業模式組成要素的創新[威爾(Weill),2001;奧斯特瓦爾德(Osterwalder),2004]、基於創新程度視角的創新途徑(Osterwalder,2004)、基於價值鏈視角的商業模式創新(Magretta,2002;翁君奕,2004;高闖,2006)。
基於價值鏈視角,商業模式創新包括四個構成要素:價值主張、運營模式、界面模式和盈利模式(吳曉波等,2014;王琴,2011)。基於價值鏈的增值創新即價值創造,商業模式的本質也是價值鏈的創新(項國鵬等,2014,2015;閆國慶等,2012)。價值創造與商業模式創新邏輯如圖1所示。
商業模式創新的邏輯起點是顧客價值主張,即企業的顧客是誰,企業可以為顧客提供什麼價值,即市場定位是什麼。價值主張確定了企業的戰略方向,那麼顧客價值如何實現,即價值創造。價值創造首先要考慮企業資源稟賦是否可以支持,企業運營模式是否可以支持,企業甚至可以跨越企業邊界進行網絡擴張(界面模式),即形成價值網絡,進行資源協同整合創新,從而產生新的競爭優勢,即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包括收入模式和成本結構。
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知識、共享日趨重要,傳統的價值鏈理論進而發展演化出虛擬價值鏈、價值網、合作競爭價值鏈。「網際網路+」時代,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效應,整合傳統企業生產、研發技術、供應鏈、物流、融資、營銷等價值鏈系統,是傳統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路徑(羅珉,李亮宇,2006)。
平臺經濟。國外學者[羅切特和蒂羅爾(Rochet&Tirole)(2003)、阿姆斯特朗(Armstrong)(2004)、凱勞德與朱利安(Caillaud&Jullien)(2003)]對平臺經濟內涵和屬性進行開創性研究,引發了國際學者的廣泛研究。國內學者如徐晉(2006)提出,平臺是一種虛擬空間,為企業之間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機會和便利,降低了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平臺經濟具有幾大主要優勢:其一,網絡外部性。網絡經濟時代,平臺經濟突破了傳統交易市場的時空限制,大大降低了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其二,服務增值性。平臺經濟聚集了大量的交易用戶企業,匯集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從而平臺企業用戶可以共享信息,平臺可以為平臺企業用戶提供增值服務,比如營銷、供應鏈物流、融資等服務。其三,產業融合性。平臺經濟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勢必增強傳統製造業、信息產業、服務產業、物流產業、金融產業等產業之間的融合,從而更好地滿足平臺企業用戶的需求。
二、探索性案例研究:價值創造視角下「貓空」概念書店商業模式創新
基於客戶需求,重塑顧客價值主張。「貓空」作為國內首家將圖書、自行開發的創意產品、軟飲咖啡三者相結合的概念書店,不斷探尋價值創新途徑,為顧客創造全新的價值感知。「貓空」銷售的商品豐富,獨具創新的產品延伸和時尚混搭的氛圍更是無法超越的精髓。除了向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外,「貓空」還不定期舉辦各種展覽及線上線下活動,推出會員尊享服務,組織會員派對,這些都潛移默化地使顧客產生歸屬感。
基於價值創新原理,在探索「貓空」價值創新之時,將其與以新華書店為代表的傳統書店、以先鋒書店為代表的創意書店進行比較,從消費者基於個人的消費體驗與感知角度,對上述三家書店評分,進而探索行業競爭者價值創新的競爭態勢,繪製價值創新曲線(如圖2所示)。
從圖2可知,「貓空」在裝潢環境、附加產品延伸、閱讀以外的享受、第三空間設計等方面的得分都遠高於另外兩類。傳統書店的選址往往在喧囂的都市,使得可消費時間大大縮短。與創意書店選址在安靜的小巷不同,「貓空」將店面選擇在悠閒、放鬆的旅遊景點,如西塘、周巷等。便利的消費、獨特的美學體驗和閱讀以外身心的享受,這些都成為專屬「貓空」的圖書文化。在圖書類別上,創意書店的圖書更加新穎更富創新性,但類別較少;傳統書店主要以提供顧客購買的圖書為主,圖書類別多樣化,讓人目不暇接;而「貓空」的圖書實用性與創意性兼具,融入了地區不同的文化特色,這些品種多樣的圖書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價值創新是現代企業競爭的一個新理念,它並未單純提高產品的技術競爭力,而是通過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來爭取顧客,贏得企業的成功。將上述數據製成雷達圖(見圖3),綜合各項評比指標,「貓空」的覆蓋面積大於創意書店與傳統書店,整體更受消費者歡迎也更具競爭力。特別在閱讀文化營造、閱讀以外的享受、閱讀美學體驗等方面的得分是其突出的創新與突破,讓更多的消費者真正享受閱讀的空間,重拾對紙質閱讀的興趣。「貓空」在價值創新上做到的不僅僅是賣書,還提供獨特環境、良好氛圍,更是賣一種生活體驗,輸出一種圖書文化。營造的是除了工作、生活之外的第三空間,一個可以放鬆的社交場所。
價值鏈整合的運營模式創新。「貓空」作為圖書行業一員,它所呈現出的價值鏈與傳統圖書行業相比有明顯的差異,如探索「網際網路+圖書+咖啡+文創沙龍+生活元素」概念書店3.0時代、跨界聯盟的企業生態系統、顧客導向型價值鏈運營。
其一,多元化資源的創造與使用。「貓空」不局限於單一的價值鏈,它已不再受限於產品本身的物質轉換,而是開展多元化資源的創造與使用,探索「網際網路+圖書+咖啡+文創沙龍+生活元素」概念書店3.0時代。傳統圖書行業仍處在單一的價值鏈,儘管也相繼推出官方網絡書店,但在噹噹、卓越等早已存在的購物網站面前仍收效甚微,並且傳統圖書行業的現有客源基本以書店購買為主。「貓空」則早已推出線上線下平臺,在成立了咖啡烘焙工廠之後更是實現了全國統一配送、統一品質的管控能力,直接零售。
其二,跨界聯盟的企業生態系統。「貓空」的價值鏈已從傳統單一產業過渡到了跨界聯盟的企業生態系統。儘管它與傳統書店一樣屬於圖書行業,但與傳統書店相比,「貓空」價值鏈的參與者已經突破了傳統產業邊界。「貓空」以書為媒,整合了餐飲、文創、生活元素、第三空間等多業態,選擇堅持原創、注重創新,與不同領域的個人、組織聯合開展活動,邀請原創手繪人員加入到產品設計中。這些都意味著它將自己當作商業生態系統一員,打破邊界,跨界合作,滿足顧客需求。
其三,顧客導向型價值鏈運營。「貓空」的價值鏈屬於顧客導向型。傳統圖書行業往往始於它的核心能力與資產,然後將其轉化為產品與服務提供給顧客,屬於能力導向。如新華書店等傳統書店在圖書類型、圖書供應、門店數量等方面存在巨大優勢,但在銷售模式、閱讀環境等方面不能滿足部分顧客的需求。反觀「貓空」等概念書店,以顧客為中心的思維起點是顧客,然後轉向資產與核心能力。顧客需要良好的閱讀氛圍、豐富的閱讀方式、多樣化的商品等。正是「貓空」多元化的產品和複合式的經營,才使其在圖書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服務利潤鏈與盈利模式。「貓空」服務利潤鏈的要素流程構成如圖4所示,包括內部運營戰略與服務讓渡系統、服務價值系統、外部目標客戶、盈利能力系統。從「貓空」的服務利潤鏈可以發現,利潤是由顧客的忠誠度決定的,忠誠的顧客帶來超常的利潤空間;顧客的滿意促進顧客的忠誠,「貓空」提供的服務價值決定了顧客滿意度;「貓空」內部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決定了服務價值的高低。在服務經營過程中,顧客與「貓空」之間的關係是自我增強的,即顧客滿意和員工滿意是相互作用的。「貓空」服務利潤鏈和外部跨界價值鏈共同構成其盈利模式。
三、「貓空」概念書店商業模式創新對傳統書店轉型升級的啟示
價值創造藍海戰略,密切關注顧客需求。運用藍海戰略實現價值創造。通過調研與實踐,「貓空」在客戶需求關鍵價值要素中不斷追尋突破與創新。因此,基於客戶需求、緊貼客戶需求,傳統書店需另闢藍海,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從而實現顧客價值創造。
基於增值服務重塑顧客價值主張是創新之源。基於增值服務重塑顧客價值主張。「貓空」不局限於單一價值鏈,而是不斷探尋價值創新的途徑,為顧客創造全新的價值感知。因此,傳統書店要不斷探尋價值創新的途徑。
靈活運用服務價值鏈理念整合資源。「網際網路+」時代,共享經濟日趨重要。傳統書店轉型升級的關鍵在於靈活運用服務價值鏈理念整合資源,打破邊界,跨界合作,要從傳統單一產業過渡到跨界聯盟的企業生態系統,如探索「網際網路+圖書+咖啡+文創沙龍+生活元素」概念書店3.0時代。
四、結語
數字經濟時代,新經濟、新零售、新模式不斷湧現發展,傳統書店轉型升級發展勢在必行。概念書店商業模式有所突破和創新。從案例研究中可以發現,「貓空」的成功發展在於:價值創造藍海戰略、基於增值服務重塑顧客價值主張、靈活運用服務價值鏈理念整合資源。
(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 寧波財經學院)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19YJC630186)、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5NDJC065YB)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謝巍.從價值主張看實體書店商業模式創新[J].中國出版,2018(3)
[2]周揮輝,毛軍剛.實體書店:突圍與突破——從售賣圖書到售賣服務[J].中國出版,2019(7)
[3]朱玲.供給側改革對網際網路背景下出版產業發展模式轉型的啟示[J].中國出版,2017(17)
[4]張勇軍,陳陽.「網際網路+」背景下報業垂直價值鏈的重構[J].中國出版,2017(2)
[5]鄭甜.共享平臺型經濟模式在出版行業中的應用及前景[J].中國出版,2017(1)
[6]王鑫鑫,王宗軍.國外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9(12)
[7]李長雲.創新商業模式的機理與實現路徑[J].中國軟科學,2012(4)
[8]刁玉柱,白景坤.商業模式創新的機理分析:一個系統思考框架[J].管理學報,2012(1)
[9]程愚,孫建國.商業模式的理論模型:要素及其關係[J].中國工業經濟,2013(1)
[10]高闖,關鑫.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實現方式與演進機理——一種基於價值鏈創新的理論解釋[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
[11]吳曉波,等.基於價值網絡視角的商業模式分類研究:以現代服務業為例[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2)
[12]王琴.基於價值網絡重構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J].中國工業經濟,2011(1)
[13]項國鵬,羅興武.價值創造視角下浙商龍頭企業商業模式演化機制——基於浙江物產的案例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5(1)
[14]項國鵬,等.價值創造視角下的商業模式研究回顧與理論框架構建——基於紮根思想的編碼與提煉[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4(6)
[15]閆國慶,等.傳統商業企業向商貿供應鏈公司轉型分析——基於寧波阿凡達商貿供應鏈集成運營模式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4)
[16]羅珉,李亮宇.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價值創造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1)
[17]徐晉,張祥建.平臺經濟學初探[J].中國工業經濟,2006(5)
[18]李昌浩,徐琪.基於平臺經濟的服務創新模式研究——上海「四新」產業平臺經濟發展的國際比較[J].上海經濟研究,2014(12)
[19]崔曉明,等.交易成本、網絡價值與平臺創新——基於38個平臺實踐案例的質性分析[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4(3)
[20]盛亞,等.電子商務環境下零售企業商業模式:基於價值創造邏輯[J].科研管理,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