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過大年》曝「壓歲錢」片段 時長:01:29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訊 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在上映的第二天即取得了票房8000萬的成績,每一分都代表著孩子們對佩奇的喜愛之情,因著這份獨一無二的喜愛,孩子們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依然毫不吝惜地把壓歲錢化作對電影的支持。更有良心影評將文字代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令無數家長為之深深動容。
紅包到底該歸誰? 佩奇電影提出「民主」新年俗
電影今日發布的「壓歲錢」片段中,「媽媽」劉芸面對孩子的壓歲錢,做出了一個特殊的決定:帶「湯圓」和「餃子」去超市,讓他們自己決定壓歲錢的花法。而多數人年幼的時候,對於壓歲錢都沒有支配的權利,和電影中那個委屈哭泣的小胖子一樣,只能聽到「媽媽幫你保管」的解釋。因此面對這樣「民主」的處理方式,網友眾說紛紜。部分網友認為:「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因此應該由家長代為保管」。更多網友則認為:「相信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程度的尊重」。
而「湯圓」和「餃子」對於壓歲錢的支配方式並沒有讓大家失望——兩個孩子給家裡的每個成員都買了禮物,小小年紀的「餃子」更是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恐龍」送給了大家,如此暖心的結局,讓許多家長產生了效仿的想法。「本來孩子的壓歲錢已經到我手裡了,但是想著出了影院就還給他,錢不多,如果能讓他學會理財,讓他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他的尊重,那就非常值得。」一位家長這樣表示。
扎心影評隨佩奇電影一同大熱 尊重孩子的喜好就是尊重童年
「尊重」二字不僅僅是象徵性地徵求孩子的意見,更多的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平視與理解。這一點在《小豬佩奇過大年》中有多處體現,例如全家人面對「餃子」的窗花作品,每個人都進行了認真的猜想,其樂融融,不厭其煩。佩奇喬治喜歡跳泥坑的遊戲,豬爸爸和豬媽媽就開開心心地參與其中,最後全家倒地大笑,絲毫不介意渾身的泥點。或許大人不能理解這一切,那麼不加嘲諷,儘可能用欣賞的眼光對待,就是大人對孩子最好的尊重。正如近日大熱的影評《長大以後,惟願我不要變成那個你》所言:「小孩子的世界,『好』和『快樂』是不能直接關聯的,因為『好』是大人定義的,讓孩子們快樂的東西,成年人們未必覺得是好的,是適合孩子的。」這篇影評也讓眾多家長產生共鳴並為之點讚:「這是給孩子看的電影,我們大人很難去評價什麼,但是看著孩子看的開心,我們就覺得高興,誰還不是從童年過來的呢?」「很慚愧,認認真真陪孩子看場佩奇,就當做儘量了解孩子的世界吧。」
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正在全國熱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