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宗一郎:我有一個一生的遺憾,那就是把公司名叫做「本田」

2020-12-05 十二車評

德系車和日系車在我國都是比較受歡迎的款式,兩種派系的車都能保證質量合格,今天我們聊一聊日系車本田。本田汽車公司在我國的發展一直比較可觀,從打開了中國的汽車市場後就霸佔了將近百分之二十的市場份額。

後來有了更多的車企出現後,雖然擠佔了本田市場的市場份額,但是本田公司的根本並沒有被撼動。很多的汽車企業都喜歡用創始人的名字命名,像別克、豐田等都是用創始人的名字作為車輛的名字,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是本田喜一郎,本田也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但是他說把公司名叫做「本田」,這是一生最大的遺憾。這是為什麼呢?

他說本田並不是他私人的產業,而是很多人聯合起來創立起來的公司,使用他的名字命名會讓不知情的人認為本田是他自己的公司,這是對其他創立者的不尊重,所以他說非常地後悔。不過本田喜一郎確實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也為了證明自己的人格,他並沒有讓自己的兒子進入本田公司,而是讓他創立了一個新的汽車品牌。

本田喜一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本田公司品格,值得消費者信賴,本田還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款適用於中國人的皓影車型。很多的汽車公司都是為了自己本國人們的實際需要製造出不同的車輛,然後再銷往中國,而中國人就只能開著適用於其他國家的車型在中國的馬路上馳騁。

本田公司的這個操作實在是捕獲了不少中國人們的心。他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讓和本田合作的公司去設計出最適合中國人的車,本田公司負責提供造車技術和金錢,也正是這樣,才讓本田在各個國家都暢銷。這款車就是本田皓影。

這款車和一般的本田汽車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這款車的價格不算太貴,大概在十六萬到二十五萬左右,價格方面比較順應市場的潮流,而且去年推出的時候還給了一萬元的優惠,是很多車企都沒有嘗試過的新的銷售手法。

另外從外觀上看,這輛車還保留了不少本田的特色,張揚的個性下凸顯著獨特的魅力。整輛車的線條流利,充斥著運動感。車頭帶著本田獨特的層次感。這款車和以往的本田車最大的區別就是內飾了。

這輛車的內飾和以往的本田車大相逕庭,充滿著設計感,採用雙拼的搭配,模仿飛機的操作臺,整輛車變得非常的奢華。車內空間也比以往大了不少,增加了空間的利用率。其他的安全配置都是有的。

此外還增加了現代化的提醒功能,在司機連續開車3個小時後會自動提醒疲勞駕駛。這輛車也推出了兩款不同的發動機,一個是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另一款是油電混合的發動機,和本田雅閣是一樣的。油電混合的話這輛車百公裡耗油也就不到五升,是非常經濟實惠的存在了。

相關焦點

  • 本田宗一郎:我把公司名叫做「本田」,這是一生最大的遺憾
    本田公司的創始人叫做本田宗一郎,他是典型的理工男。他一生說過無數經典的語錄,而這些話非常的樸實,也特別的接地氣。比如,窮苦出身才會更加的努力。他也說過一句非常有境界的話,可能很多人聽了都一片愕然,那就是:我把公司名稱叫做本田,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
  • 本田宗一郎:40歲創業有何不可,赤手空拳建立本田
    由於本田宗一郎從事汽車修理廠的工作長達十年之久,他對汽車的機構已很是熟悉。他拿著自己全部的積蓄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年僅28歲的他就創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東海精機公司」。在他創立時接到的第一單就是製作3萬個活塞環,在剛剛創業之際3萬個零件並不是小數目。
  • 追溯本田帝國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傳奇人生,探尋本田 「工科男」DNA
    1922年,16歲的宗一郎從高等小學畢業後,認為汽車將會取代自行車,便說服父親,進入了東京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學徒。類似現在年輕人學挖掘機去山東藍翔、學烹飪上新東方。宗一郎應聘的是一家名叫技術商會的汽車修理廠,廠裡有職工10多人,生意興隆。進廠初期,他只能給老闆帶小孩和打掃衛生,多次想放棄,但一想到父親嚴肅的面孔,就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堅持了下來。
  • 40歲空手創業不止任正非,還有本田宗一郎!
    今日話題提到40歲空手創業傳奇,莫過於華為任正非,其實還有一家日本車企創始人同樣大器晚成,它就是天才技術工程師本田宗一郎;1、40歲空手創業傳奇?眾所周知,許多人都希望出名要趁早,但大器晚成卻是一種人生常態,因為除了華為任正非之外,一洋之隔的日本技術車企本田創始人,堪稱天才技術工程師本田宗一郎也是如此(本文屬於原創,三毛看車首發,轉載請註明);據悉,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身於日本靜岡縣一個小村落,家族是做冶煉生意,不過家境並不寬裕,讓他15歲那年不得不到東京一家汽車維修廠當學徒工,從那開始它的夢想就造汽車,但直到1948
  • 本田宗一郎
    本田宗一郎於1906年11月17日出生在日本靜岡縣的一個窮苦家庭,他自幼便對機械錶現出了一種特殊的偏好。高小畢業後,16歲的他不顧父親堅決反對,毅然來到東京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學徒。6年學徒生涯結束後,他回到家鄉在濱松市開設了一家汽車修理廠。由於他技藝高超,待人誠懇,生意非常興隆。
  • 走訪本田宗一郎傳承館
    10年前在本田宗一郎故鄉成立的工藝傳承館雖然說本田宗一郎的出生地嚴格來說其實應該是在隔壁的盤石郡光明村,但是這間工藝傳承館與本田宗一郎先生的母校光明國小直線距離只有幾百公尺而已。本田宗一郎工藝傳承館每年都會在10~11月舉辦特展。
  • 本田宗一郎|一個窮小子的逆襲,日本「汽車之王本田」的締造者
    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生於日本的一個小村莊,他家很窮。宗一郎一共有8個兄弟姐妹,不幸的是,由於缺醫少藥,他們中的5個夭折了。宗一郎8歲時,平生第一次見到汽車,他感到非常驚訝,在隨後的50年中,他一直都喜歡這種靠輪子行駛的機械。
  • 再見,本田宗一郎
    VTEC以及K20a能夠輕鬆讓本田粉顱內高潮,Honda斬獲紐北賽道最快前驅車的那一刻,每每想起勝利如在耳畔。自認為,我是一名堅實的Honda擁躉者,作為兩代多臺Honda車型的文化傳承者,對這家企業,擁有著莫名的情感寄託。
  • 本田宗一郎和他的摩託車史(上)
    但有些時候,諸如「淘氣包子、么蛾子、平頭大哥」等修飾詞,恰恰也是表達出,一些帶有出奇思維的品牌和人,最終做出了出奇的事,其中,本田品牌算一個,而創建它的本田宗一郎老先生,更是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經過多次實驗,宗一郎將發動機放在自行車的下方,並由妻子磯幸部完成這臺試驗品的首試。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要有一個懂自己男人的女人。妻子磯幸部在經過4公裡測試後輕描淡寫的丟出四個大字「很有意思」。
  • 800萬個廣本車主,800萬個本田宗一郎
    他的回答倒是不出乎意料:本田是一個一定要做好的品牌,他們能在產品上更好的做到極致,比如說空間,比如說發動機,比如說長周期下的可靠以及耐久性。提到自己,他則用"面面俱到"來形容。的確,從客觀角度上來說,豐田與本田就是一個形勢以及價值上互補的汽車品牌。
  • 皓影的推出,是受了本田宗一郎一句話的影響!
    在我們國內,韓系,日系,德系,自主品牌其實做得都是非常不錯的,唯獨法系品牌都不是太好。你要說PSA集團沒有技術儲備嗎?那顯然是不對的,曾經寶馬都採用了PSA集團1.6T的發動機。馬自達也都參考了PSA集團的底盤調校,研發出自己的蝶形仿生懸架。那你看看現在的銷量,標緻和雪鐵龍兩個品牌加起來都沒有哈弗單月的銷量高。
  • 本田宗一郎為什麼把輪胎掛在脖子上
    有一次,本田汽車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到英國TT賽車集團的工廠參觀時,看到他們先進的技術,驚訝不已。因此,他買了很多的零件要帶回去,幾乎快超重了。因為當時費用有限,所以只能在不超重的範圍內儘量帶。因此,他把很多零件放在口袋裡,能塞多少就塞多少。到達羽田機場時,他把輪胎掛在脖子上。別人對他議論紛紛。他卻感覺這樣子的打扮,一定酷斃了!為什麼會這樣?
  • 本田故事:虎父無犬子 「MUGEN無限」自立門戶
    今天,我們繼續來回味本田故事。本田宗一郎,本田的傳奇人物。他給本田提出的本田夢想,到今都吸粉無數,但同時在他身上還發生一件小趣事,MUGEN無限的誕生與他有很大的關係。個人理念方面吸粉無數之外,本田宗一郎在個人魅力也挺吸粉的。在工作選拔人才時,沒有存在所謂的關係戶,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也沒有在自己的公司得到相應的職位。
  • 本田「夢工廠」,初升的皓影
    1948年一家名為本田技研株式會社的工廠悄然誕生,而它如同「夢工廠」一般,孕育出一項又一項專利技術,俘獲一批又一批忠實車迷。保時捷之父費迪南德·皮耶希曾在自傳《汽車與我》中寫道,「如果我在日本工作,我最想去的是本田公司,第二是豐田公司。」本田汽車敢想敢為、專注技術的精神令皮耶希折服。
  • 一部載具的傳奇:從四月新番《本田小狼與我》說起
    其實事實正好相反,故事中的「冠名主角」本田小狼(Super Cub )本就是一輛非常傳奇的載具,而《本田小狼與我》,是作者為了向它致敬特意創作的故事。這麼個「買菜車」到底有啥稀奇的?這事要從1953年說起。
  • 本田創始之後的第二代接班人:河島喜好
    大家都知道,不論是我國封建社會時的皇朝更迭乃至世界上不少企業的傳承,在傳承這個問題之中,絕大部分都會是以家族形式傳承,就例如豐田創始人豐田喜一郎就是傳承於其父親豐田佐吉。不過,本田卻是這當中的例外,本田並非一個家族企業,而宣告這一點的,就是從讓河島喜好擔任第二任社長開始昭告天下。
  • 本田:不是吧阿Sir,讓我跟日產合併?
    當初就是怕這個,嚇得學會了什麼都自己造。現在什麼都學會了自己造,還要搞我?在這個時候,這些汽車圈的大佬們想到了另一個不錯的辦法,就是抱團取暖,通過合併或者聯盟的方式來實現規模化發展,例如大眾與福特的結盟,PSA集團和FCA集團的合併。這種強強聯合不僅節省研發成本,還可以強化雙方自身的技術優勢。這在我們中國文化中,就是典型的合縱連橫。
  • 雅閣的爺爺和爸爸 那些存在於硬碟裡的本田們
    ▼ 本田NIII 360以上所提到的幾款車型,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都採用橫置的風冷式發動機(除了S500、S600、S800這三款跑車採用縱置的水冷式發動機,後期型Z採用水冷發動機)。可見當時本田對於風冷式發動機的偏愛。
  • 面哥記錄 一億銷量的「買菜車」 本田小狼
    遺憾的是,這麼一颱風靡全球的好車,一直未曾引入到國內,以至於國內仿造車型泛濫,像是輕騎50、木蘭50、重慶80嘉陵70等等,都是參照小狼而來。圖中這臺車是1980年出廠的,至今接近40年了,還能有如此的完整度,實在是難得。其次是這臺車是小狼90。我們知道,最常見的小狼是50cc的排量,90cc的可真的很罕見。
  • 本田車迷最愛Q版車圖,是什麼讓這品牌充滿情懷?
    提起本田(Honda),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周圍的人對它的印象是什麼?賽道常客?流氓炸街?改裝大軍?還是那堆整天喋喋不休喊著紅頭萬歲的所謂本田粉?拋開一切標籤和爭執,便會發現我們都掉進了本田宗一郎這怪脾氣老頭窮盡一生所設的陷阱當中。一日本田,終身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