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孩子上學的第一個階段,其主要內容還是為了增強孩子的認知和進行預備教育,相對來說學業是比較輕鬆的。而現在很多幼兒園為了可以讓孩子更加全面的發展,幼兒園通常都會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說戶外活動、參觀活動等等,當然也少不了一些親子活動。
通常我們所接觸的親子活動都是像一起和孩子做手工,陪孩子做遊戲等等,目的也是為了增加親子之間的關係和感情。
王女士有一個4歲的兒子,為了孩子可以就讀一個好的幼兒園,贏在起跑線上,王女士也沒少花心思。而兒子就讀幼兒園後,幼兒園的教育也讓王女士很是滿意,首先就是兒子本來是一個很靦腆的小男孩,而在讀幼兒園後,明顯會顯得外向了許多,其次就是兒子的學習興趣很高,這讓王女士很開心,王女士認為,兒子的這些進步都和幼兒園時常組織的親子活動有關。
在兒子就讀幼兒園後,王女士在老師的指導下,也懂得了許多的育兒知識,同時親子活動讓王女士做到了有效陪伴兒子,也讓王女士更加了解兒子的性格等方面。
而在前兩天,王女士又收到了兒子幼兒園老師的消息,目的是幼兒園準備組織一次"百家宴"的親子活動,活動是選在周末,自願參加。知道親子活動的好處後,王女士自然是二話不說的選擇去參加活動,但是隨即王女士就苦惱了起來,因為自己壓根就不會做菜,因為自己是和孩子奶奶一起住,所以平時都是孩子奶奶做飯。
但是為了這次活動,王女士決定做一個突破,那就是要學做菜,甚至還特地的去請教了婆婆,考慮到活動在即,王女士便決定做一個簡單卻又高大上的西紅柿炒蛋,在婆婆的指導下,練習了幾天後,王女士也越來越自信了起來。
而到了活動當天,王女士做好了自己的拿手菜去往幼兒園,沒想到走進教室後,王女士就傻眼了,滿桌子都是裝著西紅柿炒蛋的飯盒,而剩下的也屬雞蛋羹、雞蛋餅最多,甚至有家長偷懶,水煮了幾個雞蛋便帶孩子來參加活動了,而這想像中的百家宴,結果卻成了雞蛋宴。不過雖說幼兒園這次的活動舉辦的並不完美,但是家長和孩子們也都挺開心的,畢竟都找到了自己的玩伴,比起周末宅在家有意義多了。
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幼兒園組織各種活動家長們的看法都褒貶不一,有的家長認為,學校不好好教孩子知識,搞這些胡裡花哨有什麼用,不是讓孩子去參加這個就是那個,浪費錢。也有些家長表示,自己需要工作,壓根沒有時間去參加,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感到受到偏心待遇,所以說學校根本沒有必要搞活動。
但其實,學校組織的一些活動對於孩子有很大的好處:
親子活動親子活動是很多學校和幼兒園組織最多的一種活動,好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也讓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跟家長平時陪伴孩子不一樣,學校一般會有目的性地培養孩子某種品格,了解某種道理。
課外親子作業除了學校的親子活動,還有些幼兒園會布置一些課外的親子作業,比如說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畫、做一個手工等等,除了讓家長陪伴小孩之外,同時也能增加孩子的興趣。
戶外遊戲在幼兒園階段,老師帶孩子戶外做遊戲是非常常見的,而做遊戲這段時間也可以算是孩子的娛樂時間,而且做遊戲也能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畢竟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最差,就算孩子也是如此。
公益活動孩子去敬老院送去問候、孩子去幫忙撿垃圾等等公益活動對孩子來說也有著很大的意義,讓孩子的認知提升的同時,還能讓孩子更有愛心,有同理心。
結語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孩子的優秀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需要累積和沉澱,所以在孩子學習能力最強的小時候,家長有條件的話還是儘可能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這樣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會更好。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幼兒園階段參加過什麼活動呢?你怎麼看待幼兒園組織活動這件事呢?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