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百家宴活動,要每個家長做份拿手菜,結果卻成了「雞蛋宴」

2020-12-24 baby駕到

幼兒園是孩子上學的第一個階段,其主要內容還是為了增強孩子的認知和進行預備教育,相對來說學業是比較輕鬆的。而現在很多幼兒園為了可以讓孩子更加全面的發展,幼兒園通常都會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說戶外活動、參觀活動等等,當然也少不了一些親子活動。

通常我們所接觸的親子活動都是像一起和孩子做手工,陪孩子做遊戲等等,目的也是為了增加親子之間的關係和感情。

王女士有一個4歲的兒子,為了孩子可以就讀一個好的幼兒園,贏在起跑線上,王女士也沒少花心思。而兒子就讀幼兒園後,幼兒園的教育也讓王女士很是滿意,首先就是兒子本來是一個很靦腆的小男孩,而在讀幼兒園後,明顯會顯得外向了許多,其次就是兒子的學習興趣很高,這讓王女士很開心,王女士認為,兒子的這些進步都和幼兒園時常組織的親子活動有關。

在兒子就讀幼兒園後,王女士在老師的指導下,也懂得了許多的育兒知識,同時親子活動讓王女士做到了有效陪伴兒子,也讓王女士更加了解兒子的性格等方面。

而在前兩天,王女士又收到了兒子幼兒園老師的消息,目的是幼兒園準備組織一次"百家宴"的親子活動,活動是選在周末,自願參加。知道親子活動的好處後,王女士自然是二話不說的選擇去參加活動,但是隨即王女士就苦惱了起來,因為自己壓根就不會做菜,因為自己是和孩子奶奶一起住,所以平時都是孩子奶奶做飯。

但是為了這次活動,王女士決定做一個突破,那就是要學做菜,甚至還特地的去請教了婆婆,考慮到活動在即,王女士便決定做一個簡單卻又高大上的西紅柿炒蛋,在婆婆的指導下,練習了幾天後,王女士也越來越自信了起來。

而到了活動當天,王女士做好了自己的拿手菜去往幼兒園,沒想到走進教室後,王女士就傻眼了,滿桌子都是裝著西紅柿炒蛋的飯盒,而剩下的也屬雞蛋羹、雞蛋餅最多,甚至有家長偷懶,水煮了幾個雞蛋便帶孩子來參加活動了,而這想像中的百家宴,結果卻成了雞蛋宴。不過雖說幼兒園這次的活動舉辦的並不完美,但是家長和孩子們也都挺開心的,畢竟都找到了自己的玩伴,比起周末宅在家有意義多了。

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幼兒園組織各種活動家長們的看法都褒貶不一,有的家長認為,學校不好好教孩子知識,搞這些胡裡花哨有什麼用,不是讓孩子去參加這個就是那個,浪費錢。也有些家長表示,自己需要工作,壓根沒有時間去參加,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感到受到偏心待遇,所以說學校根本沒有必要搞活動。

但其實,學校組織的一些活動對於孩子有很大的好處:

親子活動親子活動是很多學校和幼兒園組織最多的一種活動,好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也讓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跟家長平時陪伴孩子不一樣,學校一般會有目的性地培養孩子某種品格,了解某種道理

課外親子作業除了學校的親子活動,還有些幼兒園會布置一些課外的親子作業,比如說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畫、做一個手工等等,除了讓家長陪伴小孩之外,同時也能增加孩子的興趣

戶外遊戲在幼兒園階段,老師帶孩子戶外做遊戲是非常常見的,而做遊戲這段時間也可以算是孩子的娛樂時間,而且做遊戲也能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畢竟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最差,就算孩子也是如此。

公益活動孩子去敬老院送去問候、孩子去幫忙撿垃圾等等公益活動對孩子來說也有著很大的意義,讓孩子的認知提升的同時,還能讓孩子更有愛心,有同理心。

結語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孩子的優秀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需要累積和沉澱,所以在孩子學習能力最強的小時候,家長有條件的話還是儘可能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這樣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會更好。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幼兒園階段參加過什麼活動呢?你怎麼看待幼兒園組織活動這件事呢?歡迎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舉辦「百家宴」,要求每位家長做一道菜,不料變成了雞蛋宴
    而且在很多家長眼中,一些幼兒園親子活動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除了會讓父母為難。 靜靜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因為快到期末了,所以學校老師組織了一個百家宴的親子活動。 讓家長們多熟悉熟悉,另外也是為了給家長聯絡感情,希望在來年的招生上幼兒園,家長也可以多多支持。
  • 幼兒園「出新招」,要求家長給孩子做道菜,沒想到「雞蛋」成寵兒
    文/樂媽學堂寶寶上了幼兒園之後,會給自己的父母減輕不少的負擔,尤其寶寶在幼兒園還會學到一些新的知識,也會交到一些新的玩伴,老師也會將寶寶照顧的很好,這樣家長也會比較放心,幼兒園也會給寶寶們平時安排一些親子活動
  • 幼兒園舉辦聖誕活動,讓家長苦不堪言:「洋節」必須要過嗎?
    聖誕節又來了,現在的人都喜歡過節,大街小巷節假日的氣氛很濃,不止是商家喜歡節日,就連學校也有了各種活動。幼兒園阻止各種節假日活動,本意是想讓孩子們開心點,結果卻總是有些不太完美。之前的萬聖節,幼兒園舉辦化妝活動,孩子們都要打扮成卡通人物,小殭屍、無臉男、南瓜鬼等等,充滿了萬聖節的元素。孩子們很開心,但是家長也有質疑。
  • 家長感嘆幼兒園作業折騰人 做功課是「拼娘」
    每個孩子請家長準備兩團毛線帶到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們利用泡沫塑料板織一條圍巾,等到了元旦前後,把織好的圍巾送給心愛的人。有的孩子堅持要把織圍巾材料帶回家,第二天再帶到幼兒園,家人沒有動手,但看著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也能體會其快樂和成就感。相比較一些幼兒園的 「丟包袱」式的作業,家長們更青睞幼兒園指導教育,家長提供材料或幫助的做法。
  • 幫孩子做作業,蚌埠一幼兒園家長差點被「虐哭」
    孫女士說,自己在和丈夫一起做樹葉貼畫的同時,兩人仿佛又一起回到了童年,找到了那份久違的童真、童趣,而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本來就能力有限,也沒指望兒子能做出多出色的作業,手工作品雖然不是孩子完成的,但父母幫忙的過程孩子也有參與,一家人在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時光特別歡樂,這就是這份作業帶來的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吧。 幼兒園作業是給孩子做還是給家長做?
  • 2021年幼兒園的元旦活動,家長再忙也要參加!(轉給家長)
    孩子們也特別的期待,小孩子總是喜歡熱鬧,幼兒園的元旦活動不僅給他們增加生活的儀式感,排練節目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和挑戰。許多小朋友正是在這個時間登上人生的第一個舞臺呢。 對幼兒園來說,元旦的活動可以豐富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邀請家長們參與,也是家長和幼兒園增加互相交流的一個重要時機。
  • 幼兒園舉辦「互換禮物」活動,百元玩具換回舊玩偶,寶媽坐不住了
    現在的幼兒園為了鍛鍊孩子的全面發展,往往會開展各樣的好玩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在整個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或道理,可謂是做到了寓教於樂。 不過也有一些活動,可能會引起家長的不同意見,比如幼兒園組織的擺地攤或者是禮物互換的活動。
  • 【家園共育】丨家長進課堂 攜手促成長丨濰城區教師幼兒園家長進課堂活動紀實
    課堂中看得出孩子們秩序很棒,這都源於老師們日常的規則要求,有機會很願意再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     種植課《可愛的多肉植物》幫助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多肉植物的形態和樣子,教育幼兒要愛惜植物、尊重勞動人民。
  • 上幼兒園要排隊?!做福鼎家長太難了!
    上幼兒園要排隊?!做福鼎家長太難了! 上幼兒園要排隊?!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注意這5方面
    上期說完如何緩解入園孩子的分級焦慮症,今天我想談談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工作?主要從五個方面來概述。在孩子要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可以準備好姓名貼。一般要求可以問下之前就讀孩子幼兒園的小哥哥小姐姐的家長,有些老師會要求班級加姓名,有些老師就只要求姓名。在寶寶上學穿的衣服縫製好姓名貼。
  • 幼兒園的自製玩具活動,到底是家長的任務,還是孩子的學習任務
    幼兒園定期會舉行很多教學活動,自製自製玩具和繪畫一樣,是幼兒園的一個重要的教學課程。幼兒園安排教學目標,幼兒教師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帶領幼兒進行練習,並布置家庭作業,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一個自製玩具。這時候,家長們態度不一,有的家長認為,家長應該多和孩子進行互動,幼兒園布置家庭作業是為了鍛鍊孩子的各種能力,我們應該配合幼兒園的工作。但有的家長認為,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幼兒教師有義務帶孩子進行學習,很多家長都不懂幼兒教育,幼兒教師為什麼要布置作業,這不是給家長添堵嗎?
  • 幼兒園作業花式虐家長?和比利時兒童水杯一起享受過程
    「這親子作業也太奇葩了,孩子哪會做這些,還不是布置給家長做的嗎!」「哎,大好周末,幼兒園又給家長留作業了!」一提到親子作業呀,家長是避之不及,連《奇葩說》裡閃閃發光的陳銘老師,在幼兒園作業面前也成了「廢柴」家長,幹啥啥不會,直呼自己大學白讀了。我算看出來,這年頭沒點本事是不能做家長了。
  • 幼兒園裡手工多 家長們忙於工作無暇動手
    遇上節日,不少幼兒園會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些手工,或為孩子準備一點節日裝備,然後讓孩子帶回幼兒園,與其他同學一起慶祝。不少媽媽抱怨,這些手工作業或節日裝備,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拼媽」,讓孩子和家長都糾結。
  • 元江二幼第四屆家長委員會議暨廚師廚藝大賽開賽啦
    為提高幼兒在園飲食的質量,豐富菜譜的花樣,使幼兒營養更均衡,同時充分調動食堂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食堂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整體素質,以便更好地為孩子、幼兒園服務。增強家長對幼兒健康的重視,在家園共育下,結合我園現狀,特舉辦本次「食」之我心、「廚」之我藝食堂工作人員崗位練兵活動。
  • 幼兒園也復學了,還在糾結孩子要不要上學的家長們,可以這樣準備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各個幼兒園都發布開學通知了,家長究竟要不要送孩子去幼兒園呢?一、幼兒園復學,家長要不要送,都有哪些觀點?1.要送孩子上學孩子在家待的時間太長了,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生活作息都亂套了。
  • 幼兒園畢業典禮成「攀比現場」,家長帶娃盛裝走秀,網友:養不起
    如今,生活水平變高了,很多家長都更加注重儀式感,就連現在很多學校也十分注重某些「儀式感」;比如說關於孩子的畢業典禮,還有各種校園祭。這些貴族學院會要求孩子的父母能夠盛裝出席,為了舉辦一場高調豪華的畢業典禮,很多學院都十分的重視,甚至還會請人來走紅毯,還有家長籤名領獎環節呢。對於這種有「儀式感」的畢業典禮,很多家長還是挺喜歡和滿意的。
  •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跟著受折磨?二胎媽媽崩潰:我不想再配合老師了
    兒子次年9月才重新入園,相當於孩子上了一學期小班就升中班了,老師在這期間不斷地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做手工、做親子遊戲、舉辦線上活動,芝芝的噩夢也是從此開始的。「親子活動」這項任務,雖是幼兒階段必不可少的環節,可對於家長來說這就是一項特殊的作業了,它的目的是讓家長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好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並且幫助孩子開發智力,提高EQ。這個活動做適當的時候對於孩子家長都有益處,可當布置不恰當的時候,對於家長來說就是一項負擔了。
  • 4歲男孩2個月換6家幼兒園,被「勸退」的原因,家長要反思
    於是夫妻倆再找,結果這次還沒等入園,對方就表示拒收冬冬。夫妻倆有些著急,又給冬冬找了3家幼兒園。結果卻都被拒絕了,整個過程不過才2個月而已。之所以會這樣,也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冬冬實在是太不聽話了,而且毫無自理能力,讓老師很是頭疼。
  • 幼兒園手工作業評比:自制不敵網購,孩子「受傷」、家長苦惱
    幼兒園小朋友在老師指導下製作手工燈籠。 本文圖片 半月談網全家一起用環保材料結合自己的創意做出充滿溫情的燈籠——這是今年中秋節前廣州一家幼兒園給孩子和家長布置的一道作業。從畫畫、剪裁到製作,4歲的彤彤和媽媽費了好大一番勁才將廢舊的材料自製成一個燈籠。
  • 走進廣西千年侗族古村落,品嘗「侗家三寶」,體驗盛大的百家宴
    來到廣南村正趕上一年一度的新年,滿滿一天的活動在這個侗族村寨裡舉行,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從祭祖儀式開始拉開了新年慶祝節日的序幕,之後分成若干隊伍打餈粑,趁著糯米剛蒸熟的熱氣,幾個人相互交替著,兩個人同時從兩個方向共同使力,當糯米完全粘粘成一股球狀,趁著熱氣還未完全散去,大家爭先恐後的,有的用塑膠袋,有的用竹匾,去搶奪餈粑,三三兩兩幾下一大塊剛打好的餈粑就被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