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0 NSTE-ACS指南解讀系列2:心肺復甦後血流動力學穩定的NSTE...

2021-01-11 騰訊網

NSTE-ACS患者心肺復甦術後是否需要即刻行侵入性檢查和治療尚不明確,2020年ECS NSTE-ACS指南推薦對心臟驟停後心肺復甦的患者,應該結合其血流動力學狀態和神經功能狀態,再行決定是否行侵入性檢查和治療。對於院外心臟驟停並成功復甦的患者,如果血流動力學穩定而且無ST段抬高,可以延遲行冠脈造影檢查。

對於ACS合併心原性休克、心肺復甦術後的證據一直較少,而ESC 2020 指南給予該項推薦的證據主要來自2019年Jorrit S Lemkes等在NEJM發表的一篇RCT研究(COACT研究)[1]。本文帶大家複習一下COACT研究。

研究設計及結果

該研究目的是回答NSTE-ACS患者心肺復甦術後,即刻侵入性檢查能夠改善預後的問題。共552名患者納入此項研究(圖1),隨訪90天,主要終點為死亡,次要終點為不同程度的中樞系統受累、心肌梗死、腎損害、出血、室性心律失常等。

圖1 流程圖

273名患者接受即刻冠脈造影檢查(從入組到造影檢查時間的中位數為0.8h),265名患者接受延遲冠脈造影檢查(從入組到造影檢查時間的中位數為119.9h)。基線資料中,僅心電圖提示明確缺血、GCS評分以及APACHE IV評分存在差異(表 1)。

表1.基線資料對比

在即刻造影組患者,造影提示急性血栓栓塞的比例為3.4%,而延遲造影組患者,造影提示提示急性血栓栓塞的比例為7.6%。即刻造影組中,有33%的患者進行PCI治療,6.2%的患者行CABG治療,而在延遲造影組中,24.2%的患者行PCI治療,8.7%的患者行CABG治療。(表2)

表2

在即刻造影組,64.5%的患者存活至90天,而在延遲造影組這一比例為67.2%,在死因構成上,雖然兩組存在著可能的差異,但總體死亡人數比例無統計學差異。兩組之間在次要終點事件上也無統計學差異。(圖2、表3)

圖2

表3

COACT研究1年隨訪結果已經發表於JAMA Cardiology[2],結果顯示,心臟驟停並成功復甦的患者,如果血流動力學穩定而且無ST段抬高,即刻造影檢查並未明顯獲益。(圖3)

圖3

研究討論及結論

由此可見,ESC 2020 NSTE-ACS指南推薦對院外心臟驟停並成功復甦的患者,如果血流動力學穩定而且無ST段抬高,應延遲行冠脈造影檢查的理由是侵入性檢查和治療無獲益。

但我們應該注意到,該項RCT研究納入患者較少,且兩組患者血運重建比例較低,特別是存在著較多的造影未見嚴重病變的患者,未來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指導臨床實踐。

專家簡介

劉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學),曾在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研修。現任廣西預防學會心血管預防與控制委員會常委、廣西醫師協會體外循環與生命支持委員會委員、中部複雜冠脈病變介入治療青年委員會委員。從事心血管疾病科研以及治療工作近10年,主要從事冠心病精準(腔內影像技術輔助)介入治療,主動脈疾病介入治療和主動脈瓣膜疾病介入治療,多次獲邀出席國內、國際會議並發言。

吉慶偉,醫學博士,博士後,主任醫師,暨南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導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評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肺血管病學組委員,中國心血管醫師協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療器械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高血壓防治分會委員。主要從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尤其側重於冠心病的介入診療,在心血管危急重症的處理上具有較豐富經驗。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SCI收錄學術論文29篇,總影響因子大於100分,單篇最高9.986,總引用840次,單篇最高引用144次。

擔任Atherosclerosis、Immunology等多種國際學術期刊特約審稿專家。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

參考文獻

1. Lemkes JS, Janssens GN, van der Hoeven NW, Jewbali LSD, Dubois EA, Meuwissen M, Rijpstra TA, Bosker HA, Blans MJ, Bleeker GB et al: 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Cardiac Arrest without ST-Segment Eleva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 380(15):1397-1407.

2. Lemkes JS, Janssens GN, van der Hoeven NW, Jewbali LSD, Dubois EA, Meuwissen MM, Rijpstra TA, Bosker HA, Blans MJ, Bleeker GB et al: 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Cardiac Arrest Without ST Segment Elevation. JAMA Cardiology 2020.e203670. doi:10.1001/jamacardio.2020.3670

來源:邕江心聲

相關焦點

  • 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診處理策略|室性心律失常|多形性室速|血流動力學...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室性心律失常,不應在診斷環節浪費時間,應儘快進行電復律,終止發作,電復律不能糾正或糾正後復發,需兼用藥物及其他非藥物處理措施。血流動力學狀態不穩定的特徵包括:一般心率超過150次/分(快速心率是症狀和體徵的原因),進行性低血壓、休克、急性心力衰竭、進行性缺血性胸痛、暈厥、意識障礙等表現。
  • 王立祥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心搏驟停患者心肺復甦專家共識
    積極改善通氣氧合以及穩定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同時,應密切監測患者血氣分析結果,及時糾正酸中毒。3.1 復生方略 ROSC後的首要目標為穩定血流動力學、優化生命參數及解除CA病因和誘因,稱之為「復生」[9]。由於復甦後症候群(PRS)和原發病診治困難等因素,中國院外心臟驟停(out-of-hospital cardiacarrest,OHCA)患者的出院存活率約為1%。
  • 中心靜脈壓在急診中的應用共識|血流動力學|CVP|反應性|靜脈|容量|...
    由此,近年來部分有關急重症液體復甦與容量管理的學術文件中CVP往往不被推薦常規應用(如膿毒症休克指南等)[10-11]。基於心肺交互作用理論,胸腔內壓隨呼吸運動發生的周期性變化將導致CVP、VR、SV、CO等血流動力學參數產生相應的變化,其中一些變化如呼吸機誘導的每搏量變異(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和脈壓變異(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等被認為在容量反應性預測中具有較高的價值並被指南所推薦
  • 【首例】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患者複查餘大爺今年73歲。進入手術室前,餘大爺突然出現急性心衰,緊急進入手術室後出現呼吸心跳停止,血壓降低為零,病情十分危急。當植入的瓣膜徐徐展開後,患者的心跳與呼吸最終全部恢復。這也是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7日後,餘大爺順利出院。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 人工瓣膜(TAVR)治療效果「立竿見影」。傳統外科手術主動脈瓣置換需要開胸,建立體外循環。在心臟停跳的情況下完成手術,存在創傷大、併發症相對多、手術時間長、恢復慢等缺點。
  • 心肺復甦怎麼做?專家董士民:嬰兒、老年人操作方法不同
    近日,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主任董士民在線直播,為大家講解心肺復甦操作的注意事項、特殊人群的急救措施等問題。董士民介紹,人體是呈前向性血流,心臟由於各種原因停止跳動時血液動力消失,所有血液循環終止,身體組織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狀態。心肺復甦術就是針對這一情況,通過體外的、胸外的心臟按壓使胸廓體積發生變化,產生壓力階差,帶動心臟繼續跳動,使心臟產生前向血流,達到替代心臟泵血的功能。如何判斷何時時候需要心肺復甦?董士民表示,首先要進行識別。
  • 中國心肺復甦培訓1+X+Y+Z計劃再踏「心」徵程
    近日,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的全國委員、中國心肺復甦培訓中心負責人等100餘人齊聚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共同為破解中國心肺復甦「存活率低、普及率低、設備配置率低」這一」三低」窘境進行建言獻策。
  • 《2020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外科圍術期管理策略
    規範的指南可以為成人先心病綜合管理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持。繼《201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發布 10 年後,2020 年 8 月《2020 ESC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正式發布,新版指南對於疾病的分類分層、綜合幹預方式以及幹預時機進行了更新,並且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幹預標準和方式。對於成人未修復或需要再次修復的先心病,手術幹預指徵和方式以及圍術期管理對預後有巨大影響。
  • 男子心跳呼吸驟停,心肺復甦90分鐘上了5天ECMO後好了!
    精彩視點六旬男子因胸痛到醫院看急診的過程中突然倒地不起,心跳、呼吸驟停,醫務人員為他不間斷心肺復甦長達90分鐘,並實施急診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接到求助的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ECMO團隊迅速趕到,在最短時間內安裝好救命神器ECMO。
  • PDF下載|202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PDF版本下載方法: 藥事網公眾號對話框中分別輸入「心肺復甦」即可,下載提取碼請見文底。 PDF版本下載方法: 藥事網公眾號對話框中分別輸入「心肺復甦
  • 心臟: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
    2014年2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公布了《中國心力衰竭(心衰)診斷和治療指南》(簡稱新指南)。新指南是在2007年版慢性心衰指南和2010年版急性心衰指南的基礎上,對心衰進行了新的闡述。
  • 男子心肺復甦壓斷老太肋骨獲判不擔責:感謝公正判決
    對話獲判不擔責施救者 2年前因做心肺復甦壓斷老太肋骨被訴  為救前來買藥卻心臟驟停的老太,瀋陽康平縣一名藥店老闆為其做心肺復甦。老太甦醒入院後發現12根肋骨被壓斷、右肺挫傷,反倒起訴藥店老闆,索要醫療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等近萬元賠償,並稱傷殘等級評級後還要追加賠償數額。
  • 氫氣抗心肺復甦後氧化應激【來自日本的臨床研究】
    心肺復甦後由於心臟和腦存在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損傷,會導致心臟和腦功能紊亂。組織典型改變時活性氧大量產生,氧化應激損傷和炎症反應是其核心病理過程。全身組織缺血再灌注帶來的典型炎症反應,多種炎症因子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TNF) -α等明顯升高。 目標溫度管理是唯一明確可改善心臟驟停後腦損傷的臨床療法。其神經保護機制包括控制氧化應激和抗炎效果。
  • 心肺復甦--黃金四分鐘
    心肺復甦--黃金4分鐘救晚了,救回來也可能是植物人人們常說時間就是生命
  • 參加心肺復甦安全教育的感想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一項既簡單又最基本的技能——心肺復甦。給我們演示這一技能的老師說過,每一分鐘便會有一人死於心臟驟停。聽到這話,我不由得唏噓不已,原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擊。老師告訴我們,當發現有人忽然倒地後,我們便要確認他是否心臟驟停,是否需要做心肺復甦。我們可以通過輕拍他的肩膀或輕打他的手來確認。如果此人並無反應,我們便要確認有無脈搏。
  • ESC發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
    指南不建議常規檢測CK、CK-MB、h-FABP或肽素用以診斷。血BNP或NT-proBNP水平可用於預後評估。如果血液心肌肌鈣蛋白水平正常,應在1小時後重複檢測以排除診斷;如果水平升高,推薦入院治療,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以制定治療策略。
  • 心肺復甦、體外除顫…跟著視頻學習公共安全教育
    心肺復甦、體外除顫…跟著視頻學習公共安全教育 2020-12-25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小時心肺復甦,高危肺栓塞病人從死亡線上搶回
    中山大學附屬六院ICU主任楊春華稱,特別是高危肺栓塞病死率極高,接近88%以上,如不能得到及時診治,不少患者在發病後1小時內死亡。陳女士恢復後醫生查房命懸一線兩小時心肺復甦與死神賽跑陳女士早在2014年因腸癌做了腹腔鏡手術,術後每年定期複查未見腫瘤復發轉移。
  • ACS Nano:動力學控制下異肽修飾盤狀分層結構網絡的自組裝途徑
    ACS Nano:動力學控制下異肽修飾盤狀分層結構網絡的自組裝途徑DOI:10.1021/acsnano.9b09610天然蛋白質穿越複雜的自由能景觀,組裝成分層組織結構,通常通過刺激導向的動力學途徑來響應相關的生物線索
  • 【安全宣傳進家庭】保護兒童安全 | 圖說科普:心肺復甦的操作要點
    【安全宣傳進家庭】保護兒童安全 | 圖說科普:心肺復甦的操作要點 2020-11-30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死一瞬間,讓急救搶救現場化(心肺復甦篇)
    2020年07月22日,浙江嘉興27歲一小夥打籃球途中突然倒地,昏迷不醒,積極搶救後仍無效身亡。倒在辦公室的新華社高級編輯徐勇、在節目錄製過程中突然休克的演員高以翔,都是心臟驟停的慘劇。隨著社會壓力增大,許多人在生活中不敢放緩腳步,「熬夜」、「加班」、「過勞」讓身體透支成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