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怎麼做?專家董士民:嬰兒、老年人操作方法不同

2020-12-17 央廣網

近日,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主任董士民在線直播,為大家講解心肺復甦操作的注意事項、特殊人群的急救措施等問題。

董士民介紹,人體是呈前向性血流,心臟由於各種原因停止跳動時血液動力消失,所有血液循環終止,身體組織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狀態。心肺復甦術就是針對這一情況,通過體外的、胸外的心臟按壓使胸廓體積發生變化,產生壓力階差,帶動心臟繼續跳動,使心臟產生前向血流,達到替代心臟泵血的功能。

如何判斷何時時候需要心肺復甦?董士民表示,首先要進行識別。第一,拍打或高聲呼喚患者,如果病人無反應,則視作意識喪失。第二,觸摸頸動脈位置。如果脈搏消失5-10秒,加上意識喪失就可以進行心肺復甦。

實施心肺復甦術時,首先要確保環境安全,必須要把患者拖移到或轉移到安全的場所或者等到相關的救援人員排除了安全隱患之後才能進行心肺復甦。

董士民表示,心臟驟停實施心肺復甦的過程中也應注意一些其他的問題,首先,如果患者跌倒、頭部出血,此情況下不能隨便搬弄病人,需保持患者頭部不要發生左右上下大幅度的活動。第二,心臟驟停過程中,胸外按壓時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比如說胸骨骨折、肋骨骨折、血胸、氣胸,甚至長時間的心臟按壓會出現腹部的空腔臟器或者實質上臟器的傷害。

對於第二種情況,董士民表示,目前國家已出臺了相關法律,在病人突然心臟驟停或者初步判斷為心臟驟停,即使你不是專業人員,在進行心臟復甦術過程中給病人造成了一些傷害,但是這些傷害完全是一種緊急避險措施所致,是可以免除法律責任的。

董士民對不同年齡段特殊人群實施心肺復甦術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兒童心臟驟停一般多為為溺水和觸電兩種情況。對於溺水兒童,要先吹2或4口氣,再做心臟按壓,兒童可以採取15:2方法,連續按壓15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隨後採用不間斷的心臟按壓進行處理。對於觸電兒童,也可採取15:2方法,或持續的心臟按壓方法。

兒童和老年人心臟驟停的原因除了心源性因素以外,還有窒息導致的心臟驟停。該情況首先要把窒息的異物解除之後才能實施有效的心肺復甦,窒息解除可以採取海姆立克法。

對於嬰兒心臟驟停,可以用食指和中指併攏按壓胸部。嬰兒的窒息絕大多數是異物窒息所致。可以把嬰兒翻轉過來,讓患兒臉朝下、放低,背朝上,臀部高一些,用手連續拍打背部,使異物湧出,緊接著就可以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對患兒吹氣,一定要掌握力度,吹氣量不能太大。

董士民表示,心肺復甦有效按壓的指標為,第一,能摸到病人脈搏;第二,能測量出血壓;第三,循環狀態好,例如病意識有所恢復、面色出現紅潤等。

相關焦點

  • 【安全宣傳進家庭】保護兒童安全 | 圖說科普:心肺復甦的操作要點
    【安全宣傳進家庭】保護兒童安全 | 圖說科普:心肺復甦的操作要點 2020-11-30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立祥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心搏驟停患者心肺復甦專家共識
    患者隔離後,應該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復甦團隊的安全,包括:CPR應在負壓病房的隔離搶救單元實施,以防各種醫療操作產生氣溶膠,若負壓不足,需要保證通風順暢。所有復甦團隊成員必須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由於心肺復甦時各種操作可能引起的高感染風險,有條件時,經過特殊訓練的復甦團隊應考慮使用正壓醫用防護頭罩。在進入搶救區域前,復甦團隊應實施標準的個人三級防護,且由感控監督員確認防護裝備穿戴符合防護標準。
  • 拿著AED走通道的委員:盯緊推動心肺復甦普及提案進展
    繼前年拿著AED走上「委員通道」後,在去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帶來了「關於提高全國心肺復甦普及率、提升全民急救互助能力」的提案。在他持續的呼籲下,AED的布點正在重要公共場所快速密集鋪開。在敖虎山看來,政協委員參政議政要知行合一。「我們不光是把提案報上去了,還要跟蹤提案進展。」
  • 心肺復甦--黃金四分鐘
    心肺復甦--黃金4分鐘救晚了,救回來也可能是植物人人們常說時間就是生命
  • 中國心肺復甦培訓1+X+Y+Z計劃再踏「心」徵程
    近日,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的全國委員、中國心肺復甦培訓中心負責人等100餘人齊聚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共同為破解中國心肺復甦「存活率低、普及率低、設備配置率低」這一」三低」窘境進行建言獻策。
  • 參加心肺復甦安全教育的感想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一項既簡單又最基本的技能——心肺復甦。給我們演示這一技能的老師說過,每一分鐘便會有一人死於心臟驟停。聽到這話,我不由得唏噓不已,原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擊。老師告訴我們,當發現有人忽然倒地後,我們便要確認他是否心臟驟停,是否需要做心肺復甦。我們可以通過輕拍他的肩膀或輕打他的手來確認。如果此人並無反應,我們便要確認有無脈搏。
  • 心肺復甦、體外除顫…跟著視頻學習公共安全教育
    心肺復甦、體外除顫…跟著視頻學習公共安全教育 2020-12-25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威海市教育實驗幼兒園開展「心肺復甦」安全急救知識培訓
    為了普及安全急救知識與技能,提高教職工面對突發意外時的應急救護能力,11月25日,威海市教育實驗幼兒園對全體教職工開展了「心肺復甦」安全急救知識培訓。本次培訓活動分為理論講解、實踐操作和案例分析三部分。
  • 世界急救日:一分鐘舞蹈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步驟
    及時實施心肺復甦和使用AED,能提高搶救成功率。但應該怎麼做?深圳龍崗衛健宣教中心推出科普舞蹈《怦然心動》,了解一下!世界急救日:一分鐘舞蹈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步驟視頻說明:來自深圳龍崗衛健系統的醫務人員用舞蹈,演示急救關鍵步驟。
  • 高以翔猝死 | 黃金4分鐘的心肺復甦,每個人都得學的急救技能!
    隨後,從27日中午高以翔經紀公司的聲明中,我們得知了令人難過無比的事實:身高達到1米95、酷愛打球、體格健碩的、僅僅35歲的一個人就這麼突然離去了......隨後有更多網友爆出現場的一些小細節,現場有嘉賓看到鏡頭裡倒下的高以翔眼睛不太對勁,才開始進行搶救,隨後進行了十來分鐘的心肺復甦,送醫後瞳孔放大到邊緣,已回天乏術。
  • 愷德「救在現場」心肺復甦應急救護技能培訓走進株百
    紅網時刻株洲11月12日訊(通訊員 黎婕妤)11月10日,株洲商業零售企業巨頭——株洲百貨股份有限公司與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攜手開展以「救在現場 株百金秋健康行」為主題的心肺復甦急救技能培訓。活動現場。
  • 北下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訓心肺復甦術
    為進一步強化醫療質量,提高中心醫務人員的應急能力和急救水平,熟練準確地掌握心肺復甦術,近日,北下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全體護士開展了一堂生動有趣且實用的心肺復甦術(CPR)培訓。培訓期間,首先向大家講解了心肺復甦術是用於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
  • 生死一瞬間,讓急救搶救現場化(心肺復甦篇)
    心肺復甦和電除顫就是救命技術,如果能夠在現場實施及時的心肺復甦和電除顫,可以挽救35%~40%的猝死者生命。這種突發事件一旦發生,不能盲目等待醫務人員到達後動手,我們要刻不容緩投入搶救!操作時至患者一側,確保患者仰臥于堅固的平坦表面,若患者為側臥或俯臥位,迅速跪在其身體一側,一手固定頸後部,另一手固定一側腋部(墜落傷/車禍/可疑頸椎損傷)或髖部(胸腰椎損傷),將患者整體翻動為仰臥位,避免身體扭曲,加重脊柱損傷。按壓部位: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下1/3處。按壓方法:兩手疊扣,掌根重疊,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可以彎曲,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 PDF下載|202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
    PDF版本下載方法: 藥事網公眾號對話框中分別輸入「心肺復甦」即可,下載提取碼請見文底。 PDF版本下載方法: 藥事網公眾號對話框中分別輸入「心肺復甦
  • ESC 2020 NSTE-ACS指南解讀系列2:心肺復甦後血流動力學穩定的NSTE...
    NSTE-ACS患者心肺復甦術後是否需要即刻行侵入性檢查和治療尚不明確,2020年ECS NSTE-ACS指南推薦對心臟驟停後心肺復甦的患者,應該結合其血流動力學狀態和神經功能狀態,再行決定是否行侵入性檢查和治療。對於院外心臟驟停並成功復甦的患者,如果血流動力學穩定而且無ST段抬高,可以延遲行冠脈造影檢查。
  • 男子心肺復甦壓斷老太肋骨獲判不擔責:感謝公正判決
    對話獲判不擔責施救者 2年前因做心肺復甦壓斷老太肋骨被訴  為救前來買藥卻心臟驟停的老太,瀋陽康平縣一名藥店老闆為其做心肺復甦。老太甦醒入院後發現12根肋骨被壓斷、右肺挫傷,反倒起訴藥店老闆,索要醫療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等近萬元賠償,並稱傷殘等級評級後還要追加賠償數額。
  • 泰國大象被摩託撞暈,男子做心肺復甦卻找不到心臟,最後怎樣了?
    除了報警和撥打急救電話外,如果他/她已經心搏驟停了,最要緊的就是馬上進行心肺復甦,通過胸外按壓進行搶救,爭取在黃金四分鐘內挽回其生命。然而如果是一頭大象心臟驟停了呢?相信你已經被這個猝不及防的問題打個措「腦」不及,風中凌亂了,大象?心肺復甦?胸外按壓?咋整呢?
  • 氫氣抗心肺復甦後氧化應激【來自日本的臨床研究】
    這些幸運活下來的人中,很多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特別是腦損傷後遺症。這種問題就是心臟驟停後腦損傷症候群,是很難治療的臨床疾病,目前唯一確定有效的方法是低溫治療,就是通過降低大腦溫度,降低代謝,減少損傷。學術界也一直渴望尋找新的治療方法,其中氫氣吸入目前也是日本學術界重點研究的一種方法。也是我們氫氣醫學領域關注的研究熱點。最近日本學者再次發表最新進展,提示可能有一定價值。
  • 泰國大象被摩託撞暈,男子做心肺復甦卻找不到心臟,幸好他……
    除了報警和撥打急救電話外,如果他/她已經心搏驟停了,最要緊的就是馬上進行心肺復甦,通過胸外按壓進行搶救,爭取在黃金四分鐘內挽回其生命。  然而如果是一頭大象心臟驟停了呢?  %&+¥……相信你已經被這個猝不及防的問題打個措腦不及,風中凌亂了,大象?心……肺復甦,胸……外按壓,咋整呢?
  • 心肺復甦 輔助呼吸 從死神手中搶人成功
    急診科醫師詢問家屬病情,同時緊急實施心肺復甦。在家屬的陳述中得知,患者65歲,男性,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早晨突發胸痛 、伴大汗,即刻趕往醫院,沒有想到,途中患者呼之不應,呼吸、心跳驟停。家屬慌了,馬不停蹄,連闖紅燈,將患者送來。連續不斷胸外按壓、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但是心電監護一直提示一直線。「醫生,我爸爸還年輕,請您一定要救活他!」是的,沒錯,雖然情況危重,但每個人都不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