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式英語/Chinglish?這個問題我們說過好多次,簡單來說就是「使用中式思維與英語詞彙來表達的不準確表達」。相同的,還有英式中文,就是我們前幾天說的「翻譯腔」。
什麼情況下,最容易說出 Chinglish?在對英語表達的掌握沒有那麼熟練的情況下。
要擺脫 Chinglish 很簡單,去英語國家住個三年五載和當地人打成一片就可以了。
還有更簡單的,就是和我們學英語。今天我就教大家幾句最常見的中式英語,以及它的正確用法。學會了,你就會離地道英語更近一點。
今天的文章,我建議你這麼學習:
每個句式我都會以中文開始,然後輔以中式英語以及正確的表達。在看到中文時,你可以先自己翻譯成英文,再對照下面的中式英語,看看你是否犯了同樣/不一樣的錯,然後學習正確的表達。
開始吧!
01 我很痛苦。
錯:I am painful.
對:I am in pain.
點解:
Painful 確實有「痛苦的」意思,但都是用來形容事物。比如:
My feet is painful.
我的腳好痛。
I am painful 的意思是「我很令人痛苦/討厭」,和你要表達的意思南轅北轍。
正確的表達是 I am in pian——我處在痛苦當中(直譯過來就變成翻譯腔了)。
02 我好熱呀!
錯:I am so hot!
對:It is so hot.
這個錯誤非常常見,而且意思也是相去甚遠。
Hot 不僅有「火熱」的意思,還有「火辣/性感」的意思。
用來形容天氣/氣溫的時候,應該說 it is so hot;用來形容一個人,就成了這個人很性感。
如果你去一個人家裡作客,他家很熱。你一邊冒汗一邊給自己扇風,說 I am so hot。相信我,對方肯定會誤解你的意思,然後發生一些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03 我明天有事要做。
錯:I have something to do tomorrow.
對:I am tied up all day tomorrow.
從語法上來說,上面這句 Chinglish 是完全正確的。它錯在沒有表達出「我很忙」——不管是睡覺、玩遊戲都是 something to do——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所以你需要用 be tied up 這樣的搭配來表明你很忙,脫不開身。
04 我沒有英文名。
錯:I have not an English name.
對:I do not have an English name.
這句話的問題在於語法錯誤——have not 的意思是「還沒有」,而不是「不擁有」。很多中國朋友在做類似表達的時候會順口用出這個搭配。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劇美國電影以及歌曲中,出現了越來越多類似的錯誤表達。他們或是為了押韻,或是追求一種非常隨意。不管怎麼樣,這是不正確的。
05 你喜歡這個帽子嗎?
還行吧。
Do you like this hat?
錯:Just so so.
對:Not much.
講真,我沒見過一個外國人說 just so so 的,可能是我外國人見得少吧。
正確表達可以是 not much/還好;not so bad/還行。
06 你上周末過得好嗎?
當然。
Did you have a lovely weekend?
錯:Of course.
對:Sure/certainly.
這也是英語學習者的一個重災區。
在英語國家,of course 是一個比較低頻的使用搭配。因為它的語氣並不是很友好,包含一種「這麼傻的問題還要問」的不友好,甚至是挑釁。
「當然啦,這還用問嗎?」是不是讓人感覺不舒服?
所以,儘量不要使用這個搭配,而用 sure/certainly 來代替。
07 我的英語不好。
錯:My English is poor.
對:I am not 100% fluent, but I am still improving.
這個錯誤是我遇到過最經常出現的,而且只限於中國朋友……
有一說一,我遇到過很多擁有「奇怪」口音的非英語國家人士,比如日本人、印度人與愛爾蘭人(我們之前也有寫過專門的文章),但是他們說英語的時候都很自信。
因為他們並不覺得自己的口音很搞笑——大家都說得差不多,誰笑誰呢?
反倒是中國朋友,真的很喜歡嘲笑別人的口音……這種人遇多了,真的很打擊自信。所以不要去嘲笑別人的口音,要支持與鼓勵。
也不要再說我的英語很 poor。自信一點,我的英語沒有那麼流利,但我還在學習與進步,會越來越好的。
08 語言的作用是用來溝通,所以很多時候即使你說的不準確,對方能聽懂溝通可以順利進行,那就是有效的。
當然,為了追求更高效更準確的溝通,你就需要儘量避免使用 Chinglish/英式中文。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文章的主要內容。如果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們。我們下期見,88。
編輯:Caitlyn
內容來源:百度翻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