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入仕的起步相當低 最高學歷為副榜貢生

2021-01-09 鳳凰江蘇

在黃州,于成龍的外號叫「於糠粥」。康熙十年,黃州發生了嚴重的旱災,于成龍一邊開倉賑災,一邊勸諭富豪人家解囊,他更是身先士卒,把僅有的一匹騾子「鬻之市,得十餘兩,施一日而盡」。無米下炊,于成龍就吃起了「糠粥」。什麼是糠粥呢?就是當地窮苦人家在用白米熬稀飯時,會把舂米剩的糠皮炒熟磨碎,撒在稀飯裡充飢。百姓們知道於大人每天以糠粥度日,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於糠粥」,還編歌謠說:「要得清廉分數足,唯學於公食糠粥。」

于成龍還有一個雅號,叫「於青菜」,得自於兩江總督任上。「兩江」,即江南、江西兩省,範圍包括現在的江蘇、安徽、上海、江西四省市。來到沃野千裡的江南富庶之鄉,于成龍不改初衷,一如既往,「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因而親切地稱他作「於青菜」。在他嚴格的約束下,「僕從無從得茗,則日採槐葉啖之,樹為之禿」。

可貴的是,于成龍的廉潔,發自內心,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博取清廉名聲。黃州的饑荒過後,糧食充裕了,他也不再堅持吃糠粥了。有位叫魯晟的人,特地想品嘗一頓糠粥,于成龍招待他的卻是大米乾飯,弄得魯晟遺憾不已,多年之後還耿耿於懷。于成龍曾撰寫了一副對聯說:「山到窮時,現許多峭壁層崖,歡富貴功名,何似林禽野獸;路逢狹處,經無數行雲流水,任磐桓談笑,休辜翠竹蒼松。」對他來說,清廉不僅是一種為政理念,更是一種參透人生的生存信仰。

除了自身一塵不染,于成龍在廉政建設上也不手軟。康熙十九年,于成龍升任直隸巡撫後,頒布了《嚴禁火耗諭》。所謂火耗,是指官府將從民間徵收賦稅所得之細碎銀兩重新熔鑄為銀錠時的損耗。火耗由州縣自行徵收,有的高達正賦的百分之五十,這些錢多用於官吏們「分肥」和饋送上級。此外,他還禁止官員之間饋贈禮品。然而這一年的中秋節,大名縣的知縣偏偏不信這個邪,備了一份「薄禮」,公開寫了手本,送到巡撫衙門,祝巡撫大人中秋快樂。于成龍大為惱火,立刻起草了《嚴禁饋送檄》,給予通報批評,並警告說:「本應題參,姑念初犯,暫從寬宥。」直隸的送禮之風由此收斂。

康熙二十年,康熙特旨授于成龍兩江總督。消息傳來,江南那些歷來習尚奢侈的世家大族都「減輿從,毀丹堊,婚嫁不用音樂」,南京的布價則驟然上漲,「金陵闔城盡換布衣」。于成龍深知「州縣各官厲民積弊,處處皆然,而江南尤甚」,為革除這些不良風氣,他到任後親手制定了《示親民官自省六戒》,提出了勤撫恤、慎刑法、絕賄賂、杜私派、嚴徵收、崇節儉這六條戒律。緊接著,他又頒布了《興利除弊條約》,嚴禁各級官員濫加火耗和私派,嚴禁饋送,禁止向行戶攤派取索,禁止奢靡逸遊等。于成龍還從自己做起,公開聲明:「本部院下車,以清介自持,誓不受屬員一毫之饋送!」

在于成龍的嚴厲整飭之下,江南政風好轉,民生恢復。然而在康熙二十二年,風雲突變,有人上疏參劾他年老昏聵,為下屬所欺矇,多行不法。對此,《清史稿》一針見血地指出:「勢家懼其不利,構蜚語。明珠秉政,尤與忤。」說白了,就是于成龍的新政斷了許多人的財路,損害了以權臣明珠為首的腐敗集團的利益。

康熙皇帝一時難辨真假,迫於眾口鑠金,最終給予于成龍「降級留任」的處分,總督的職務不變,但行政降五級。這件事讓于成龍百感交集,一年中上了兩次請求退休的奏疏,康熙皇帝都沒有批准。皇帝的眷顧讓于成龍感到很欣慰,但他為了大清社稷,也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康熙二十三年農曆四月十八日凌晨,于成龍在辦公的椅子上「端坐而逝」,享年67歲。他留下的遺物,根據陳廷敬的記載:「床頭敝笥中,唯綈袍一襲、靴帶二事;瓦甕中粗米數斛、鹽豉數器而已。」

康熙皇帝驚聞于成龍的死訊,十分傷感,下詔撤銷給予他的處分,追封為「太子太保」,賜諡號為「清端」。後來康熙第一次南巡,特地考察了已故總督于成龍在任的情況,才知道自己受了矇騙。回朝後,他下詔說:「原任江南江西總督于成龍操守端嚴,始終如一。朕巡幸江南,延訪吏治,博採輿評,鹹稱居官清正,實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龍逝世之時,南京百姓「若喪妣」,痛哭不已,他們自發罷市,「男婦童叟皆入公署」,祭奠這位清廉一生的老總督。許多百姓還在家裡掛上了他的畫像,逢年過節,都要焚香頂禮。多年以後,康熙南巡看到民間不息的懷念,不由感慨寫道:「歷仕甘棠隨地蔭,兩江清節至今傳。」于成龍不僅是官方樹立的典範,更是一個人民認可的好官。

相關焦點

  • 兩個于成龍同朝,康熙倚重為何又不同?
    《于成龍》于成龍與康熙帝劇照 一個是漢軍于成龍,初屬鑲紅旗,後抬入鑲黃旗,原籍遼東廣寧,後落籍河北豐寧,為區別於老于成龍,則稱為小于成龍,
  • 歷史上的于成龍和電視劇裡有何差別?你以為他只是清官那就錯了
    提起清代的「包青天」,很多人都能想到于成龍。由於清朝政壇複雜而黑暗,能夠在裡面獨善其身確實不是一件易事。所以達標的本屬鳳毛麟角,裡邊知名度最高的當屬于成龍。隨著《于成龍》這部電視劇的播出,很多人知道了他清廉為官的事跡。相對於他的清廉,于成龍還兼有膽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 他44歲入仕途,一生清廉,被康熙皇帝贊為「清官第一」
    而于成龍作為以漢人,被史上譽為清朝第一清官,收到百姓們的愛戴。于成龍,清初重臣,江西人。于成龍在崇禎十二年參加科舉考試,而于成龍發現有考生賄賂考官,徇私舞弊,于成龍大鬧考場,在試卷上痛罵考官考生。結果並沒有中榜,只是落得一個副榜貢生,于成龍參加完會試就家鄉照顧家人了。
  • 淺聊于成龍的熱血,他也曾希望治國天下,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淺聊于成龍的熱血,他也曾希望治國天下,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故事開始於近400年前的明朝崇禎年間,山西永寧州(今方山縣)來堡村有個青年書生叫于成龍。和所有讀書人一樣,于成龍的人生規劃就是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然後,就是按照孔老夫子設計的劇本: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23歲的時候,于成龍來到省城太原,參加了人生第一次鄉試,在這場平均錄取率4%的戰役中,于成龍並不意外地名落孫山了,沒能成為於舉人,好在名次還不算很差,他獲得了「副榜貢生」的資格。
  • 歷史上真實的于成龍,到底是個什麼級別的官?
    于成龍在二十二歲的時候,參加了鄉試,不過這個時候,明朝的皇帝,早已經不是萬曆皇帝了,而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已經是明朝末期了,這個時期的官場十分黑暗,貪汙腐敗十分盛行,于成龍所在的太原考場的主考官,公然行賄受賄,徇私舞弊,于成龍對於這種貪汙和舞弊的行為,十分看不慣,因此在考卷中,將當時的這種情況,直抒胸臆的痛陳了一番,結果導致于成龍在正榜上無名,只考取了副榜貢生,副榜的貢生就是錄取備選的生員
  • 華語明星演員,票房排行榜,成龍,吳京,劉德華都成功入榜
    華語影壇明星演員,票房排行榜,成龍,吳京,劉德華,黃渤,沈騰,都成功入榜。著名影星沈騰個人電影總票房達到了140億人民幣,表現非常強勁。華語影壇個人總票房排行第一是成龍,作為全球三大功夫巨星之一成龍,無論是個人總票房還是海外票房影響力都毫無疑問排在華語演員當中第一位。
  • 古代歷史,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廉潔自奉、慎始慎終的于成龍曾說:「我生來無他嗜好,布衣蔬食,才免饑寒足矣。不知世間有享受事,亦不知饋遺交際欲何為計。傣人自給有餘,要錢何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于成龍離開永寧老家,轉眼間到了櫻山縣。
  • 于成龍:治縣平匪寇 為官有廉名
    所以,于成龍深知,這次派他到此當縣令,肩上的擔子不會輕。為解決老百姓的生計問題,于成龍用自己的錢購置了一批種子、幾匹耕牛,準備分發給農戶進行生產。但這批東西還未來得及發放,便被匪寇搶到手中。這批匪寇,駐紮在羅城縣和柳城縣之間的交界地帶,騷擾民眾,搶奪財物,無惡不作,危害兩縣已二十餘年。經過多年發展,這批匪寇人數已達上百人。
  • 演藝圈裡的低學歷明星,蔡徐坤baby都只是高中,成龍大哥小學都沒念完!
    明星們的學歷經常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畢竟圈裡絕大部分的藝人學歷都不是很高,學霸藝人更是鳳毛麟角,但學歷低並不代表他們不受歡迎,有那麼幾位學歷雖說不高但並不妨礙大家喜歡他們。演藝圈裡的低學歷明星,蔡徐坤baby都只是高中,成龍大哥小學都沒念完!
  • 樂華藝人學歷被曝普遍很低,朱正廷吳宣儀學歷最高,網友吐槽慘不忍睹
    樂華藝人學歷被曝普遍很低,朱正廷吳宣儀學歷最高,網友吐槽慘不忍睹 現在的偶像愛豆特別是成團的,都是年紀很小的,基本上全都是95後和00後居多,這些藝人年齡小,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就會犯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樂華旗下藝人被抓事件了吧
  • 一代廉吏于成龍所擔任過的官職,都是什麼品階?
    家道雖然中落,但對于成龍的家教依然非常嚴格。 于成龍雖然天資聰慧,但科舉之路卻頗為不順。崇禎十二年(1639)的時候,22歲的于成龍參加鄉試,只考取了個副榜貢生。直到清順治八年(1651),35歲的于成龍還是沒有在鄉試中考中正榜。後來由于于成龍的長兄於化龍早逝,父親於時煌年老體弱需要人照顧,于成龍受家庭所累,也就沒再參加鄉試。
  • 被康熙評價為「清官第一」的于成龍,最高官職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于成龍的仕途履歷順治十八年,45歲的于成龍以正七品「知縣」開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因為在「知縣」任上的傑出表現,于成龍被「兩廣總督」和「廣西巡撫」共同舉為「卓異」,並於康熙六年升任為從五品的「知州」。「知州」,基本類屬於現今「省轄縣」的縣委書記,行政級別高配為副廳級加。
  • 學歷低的明星和普通人,一個月入1w,一個月入3k,這公平嗎?
    學歷低的明星和普通人,一個月入1w,一個月入3k,這公平嗎?學歷低的年輕人有很多,特別是在職場中,學歷低其實是很多人的痛點。因為學歷低的年輕人在職場是非常難找工作的,特別是很多職業,都是有學歷限制的。很多普通人在社會上受到了很多挫折,就是因為自己的學歷低,只能去一些其他自己不滿意的工作崗位上磨練,到最後卻還是在心裡暗暗後悔,當初讀書的時候,沒有認真讀書,考個好文憑,現在也能夠好找工作一點。但是有一個特殊的職業,就是明星。很多明星的學歷都是非常低的,但是他們的學歷低,卻沒有給他們的職業帶來什麼影響。有些明星,月入過萬,甚至年入百萬。
  • 從「四民之末」到入仕為官——談談明朝對商人政策的轉變
    圖四:漫畫中的明代富商形象此後捐納漸成慣例,終明之世,一旦國家有事,即開捐納,捐納成為有資財者入仕的一條捷徑。捐納制度的實行,為財力雄厚的商人入仕大開方便之門。一些大商人靠捐輸而得到官爵走向仕途。如商人汪新,捐納後,被授南昌衛指揮僉事。商人吳養春捐納後,家族中五人得到中書的爵位。
  • 于成龍:「天下第一廉吏」,一生為民清正廉潔,康熙為其撰寫碑文
    在他去世後,康熙帝追封諡號為"清端",授予"太子太保"一稱,又命人將他厚葬,並兩次親自給他撰寫碑文。他到底有什麼魅力,值得一個帝王如此待他呢?首先要從他的官場經歷開始講起。大器晚成但升遷速度很快于成龍自小時候起,就深受家族的影響,立志要在朝為官。
  • 亢振洲‖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與湖北
    也就是說,于成龍兼身三省「省委書記」,死後下屬們清點他的衣物時,箱子裡只有綢袍子一件,床頭上只有幾罐飲食調料而已。 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州人(今呂梁市方山縣)。他是前明的一名副榜貢生「循資」按格於順治十八(1661年)年「謁選,授廣西羅城知縣」,這年他已經45歲了。
  • 風雲人物:于成龍 一代廉吏(一)
    大家好,今天我介紹的是關於清朝風雲人物于成龍,各具特色的能臣的故事。于成龍,字北溟,別號子山,是山西永寧州人。他生在一個官宦家庭,先祖和父親都在明朝政府裡做過官,從小耳濡目染,家學淵博。這就使他或為性格穩重、勤儉耐勞、崇尚實幹的人。
  • 怎麼評價于成龍?
    客觀評價來說,于成龍這部電視劇,還是少有的好看的歷史正劇吧。在沒有大IP,沒有流量明星甚至是連知名明星都沒有的情況下,于成龍熱播真的很說明問題。弘揚正能量,或是絕對契合當代中國所弘揚的精神內核。于成龍講述了「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40歲補缺入仕,與貪腐勢力鬥爭,破除一件件冤假錯案,一心為民請命,歷經險阻,最終成為兩江總督的故事。全劇圍繞的一個中心思想是「反腐倡廉,以民為本」,這與國家現在一直推行的反腐倡廉的精神內核完美契合。很多人說,于成龍就是一部政治宣傳片,甚至是洗腦片。當然,能在央視一套上映,已經說明了于成龍這部電視劇之正。
  • GAI小學畢業,卻在《唱作人》大秀寫詞功底,低學歷未必沒文化!
    但實際上,GAI此前還曾因為學歷問題而屢遭詬病,而這次他也算是用實力證明了學歷低未必就沒有文化。而在大眾的固有印象中,GAI的學歷與他的創作能力完全不成正比。很難想像一個能寫出「思念明月落水底,兒女英雄為知己」這種句子的歌手居然只有中專學歷,甚至是小學學歷。 不過GAI的粉絲們隨後也為偶像進行了解釋,且不論GAI究竟是何學歷,他曾多次表明自己喜歡看書也是事實。